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第一轮复习4--2.doc_第1页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第一轮复习4--2.doc_第2页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第一轮复习4--2.doc_第3页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第一轮复习4--2.doc_第4页
2011年高考历史复习(必修二)第一轮复习4--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 必修二 专题十二专题十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第 2 2 讲讲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新阶段代化建设新阶段 纲目记忆纲目记忆 一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 1 工作重点的转移 工作重点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2 2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重点重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 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过程 过程 经济特区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沿海港口城市 经济开放区经济开放区 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开放浦东 特点特点 影响影响 二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二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 1 邓小平南方讲话 邓小平南方讲话 19921992 年春 年春 2 2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大 192192 年年 1010 月 月 3 3 中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1993 年年 1111 月 月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五大 19971997 年年 9 9 月 月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2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 4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五大 重点突破重点突破 学习时注意几点 学习时注意几点 1 1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1 1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 治经济体制 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社会主义治经济体制 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社会主义 经济也不可能腾飞 经济也不可能腾飞 2 2 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 在改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 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 在改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发 展势头 使人们尽快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 尝到改展势头 使人们尽快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 尝到改 革的甜头 获得改革的利益 这样 改革就会赢得革的甜头 获得改革的利益 这样 改革就会赢得 人民群众的支持 改革才能不断深化 人民群众的支持 改革才能不断深化 2 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参考 参考 世纪金榜世纪金榜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9 9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 础础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 基础基础 生产目的生产目的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 后果后果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盲 目的 容易引起经济危目的 容易引起经济危 机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 国家能实现条件下 国家能实现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 3 有关改革 有关改革 改革的含义 改革的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革生产 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解放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前提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内容 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根本目的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目标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要性必要性 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4 4 注意记住 注意记住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四大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四届三中全会 十四届三中全会 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 体化体化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 想想 5 5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简单掌握 简单掌握 第一次 土地改革 第一次 土地改革 19491949 19521952 1 1 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原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 2 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 所有制 所有制 3 3 结果 解放了生产力 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果 解放了生产力 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 农业合作化 第二次 农业合作化 19531953 19571957 1 1 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2 核心内容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核心内容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 公有制 并实行集体经营 公有制 并实行集体经营 3 3 结果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结果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 人民公社化 第三次 人民公社化 19581958 19781978 1 1 原因 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原因 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 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大 公有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 2 核心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公有化规模 核心内容 提高公有化程度 扩大公有化规模 3 3 结果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结果 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第四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四次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91979 至今 至今 1 1 原因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原因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 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 2 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经核心内容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经 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等等 营管理方式 实行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等等 3 3 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推动农业生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推动农业生 产的发展 产的发展 6 6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 简单掌握 简单掌握 1 1 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1949 1956 1949 1956 年年 这一时期是新民这一时期是新民 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转化时期 其主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转化时期 其性质性质是新民是新民 主主义经济 主主义经济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 具体包括具体包括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 2 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1956 1956 19781978 年年 它是它是 建国以来形成的 其建国以来形成的 其特征特征是生产销售过程高度集中 是生产销售过程高度集中 高度统一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 对高度统一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 对 三大改造 都起过积极作用 这种体制随着经济的发三大改造 都起过积极作用 这种体制随着经济的发 展 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展 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3 3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1985 1985 年以后年以后 19851985 年城市经年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济体制改革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公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 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企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企 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课堂真题再现课堂真题再现 1 1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 19741974 年 年 19801980 年 年 19831983 年年 贴出的三副春联 贴出的三副春联 19741974 年的春联是 过年只有两升米 押岁并无年的春联是 过年只有两升米 押岁并无 一分钱 横批 我也过年一分钱 横批 我也过年 19801980 年的春联是 过年储米十余担 押年的春联是 过年储米十余担 押 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 欢度春节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 欢度春节 19831983 年的春联是 人有勤劳致富年的春联是 人有勤劳致富 两只手 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 永跟党走 这三副春联内两只手 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 永跟党走 这三副春联内 容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容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 农民的辛勤劳动农民的辛勤劳动 B B 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 C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解析解析 D D 19741974 年农村政策还是属于年农村政策还是属于 大锅饭大锅饭 19781978 年后进行年后进行 了逐渐调整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了逐渐调整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们生活得到改善 2 2 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也是社会发展或文票证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也是社会发展或文 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图明进步的必然产物 图 1 1 到图到图 2 2 票证的变化反映了票证的变化反映了 A A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B B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C C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 D D 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解析解析 A A 本题可用排除法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本题可用排除法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 中 社会主义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仍是公有制为主体 中 社会主义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仍是公有制为主体 B B 项错项错 误 误 C C 项针对的是企业的改革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国家应项针对的是企业的改革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国家应 加强宏观调控 加强宏观调控 D D 项错误 项错误 3 3 20082008 年年 1212 月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市正式挂牌成立 月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市正式挂牌成立 交易所除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之外 它还首创交易所除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之外 它还首创 中国土地交易的中国土地交易的 地票地票 这表明 这表明 A A 土地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 土地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 B B 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 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 C C 拥有 拥有 地票地票 就依法拥有土地所有权就依法拥有土地所有权 D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在深化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在深化 解析解析 D D 选项选项 A A 错在错在 本质变化本质变化 土地性质仍然是公有制 土地性质仍然是公有制 B B 项项 错在土地是私有财产 错在土地是私有财产 C C 项错在拥有项错在拥有 所有权所有权 只能拥有土地的使用 只能拥有土地的使用 权 权 D D 项正确 土地改革在深化 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项正确 土地改革在深化 以适应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 4 2010 2010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模拟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 的核心问题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的核心问题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 政策 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政策 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农民在分配土地农民在分配土地 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 A 改变了经营方式 改变了经营方式 B B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 C 保护了农民利益 保护了农民利益 D D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解析解析 A A 图图 1 1 反映的是农村中的土地改革 图反映的是农村中的土地改革 图 2 2 是是 19581958 年开始年开始 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图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图 3 3 是是 19781978 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本题考查的是其共性 可用排除法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其共性 可用排除法解答 B B C C 两项与人民公社两项与人民公社 化运动不符 该运动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个土地政化运动不符 该运动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个土地政 策强调的都是土地公有制 策强调的都是土地公有制 D D 项排除 项排除 5 5 2010 2010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 湖南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 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纵观新中国建立以来粮食生 产的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产的发展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19501950 19781978 年 年 2929 年间平均递增年间平均递增 3 3 5 5 第二阶段为 第二阶段为 19791979 19841984 年 年 6 6 年间平均递年间平均递 增增 4 4 9 9 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三阶段为 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第三阶段为 19851985 年至今 年平均递增年至今 年平均递增 1 1 2 2 19791979 19841984 年间年间 粮食增长最粮食增长最 快快 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B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允许自由买卖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允许自由买卖 C C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 D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解析解析 D D 注意时间 注意时间 1979 1979 19841984 年间年间 农村进行改革 实行家 农村进行改革 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允许自由买卖 极大地提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农产品购销制度 允许自由买卖 极大地提 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再加上杂交水稻的推广 从而成为新中国建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再加上杂交水稻的推广 从而成为新中国建 立以来粮食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 立以来粮食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没有改变 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以答案选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以答案选 D D 6 6 央视央视 3 3 套播出的套播出的 歌声飘过歌声飘过 3030 年年 1979 1979 2009 2009 百首金曲系列演唱百首金曲系列演唱 会会 很吸引眼球 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很吸引眼球 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 A A 我是公社小社员我是公社小社员 B B 春天的故事春天的故事 C C 走进新时代走进新时代 D D 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希望的田野上 解析解析 A A 我是公社小社员我是公社小社员 反映的是反映的是 19581958 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年开始的人民公社 化运动 化运动 7 7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 19831983 年年 1212 月月 1 1 日 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 取消布票 日 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 取消布票 从此 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 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从此 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 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 B B 19831983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建立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建立 8 8 2008200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3030 周年 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周年 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 说道 说道 在此后的三十年间 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在此后的三十年间 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 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 那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 那 19791979 年年 打开的第一扇打开的第一扇 窗窗 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第一扇第一扇 窗窗 是指是指 A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B 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 C 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解析解析 A A 19791979 年打开的第一扇年打开的第一扇 窗窗 指的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设 指的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设 立 立 9 9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 19741974 19801980 19851985 年贴出的三年贴出的三 幅春联 幅春联 19741974 年 过年只有两升米 押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 我也过年 年 过年只有两升米 押岁并无一分钱 横批 我也过年 19801980 年 过年储米十余担 押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 欢度春节 年 过年储米十余担 押岁存款上千元 横批 欢度春节 19851985 年 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 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 永年 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 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 横批 永 跟党走 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A 农民的辛勤劳动 农民的辛勤劳动 B B 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 C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 解析解析 D D 注意时间的变化 其变化根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注意时间的变化 其变化根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 针对农村发展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 针对农村发展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 C C 项其中的一项 在项其中的一项 在 D D 项的推动项的推动 之下 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之下 农业经济得到发展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 10 2010 2010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模拟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模拟 有人认为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有人认为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 2020 世纪世纪 9090 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其主要依据应该是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 A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 C C 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解析解析 C C 19921992 年南方谈话 十四大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年南方谈话 十四大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A 项中国加入项中国加入 WTOWTO 是在是在 20012001 年 年 B B 项农村经济体项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指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指 19831983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D D 项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以 1978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 志 志 11 11 1949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请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请 判断 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判断 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 1954A 1954 年 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年 王援朝的父亲参加了人大代表选举 B 1958B 1958 年 王援朝放学后 上山砍柴用以大炼钢铁年 王援朝放学后 上山砍柴用以大炼钢铁 C 1978C 1978 年 王援朝参加高考 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年 王援朝参加高考 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 1979D 1979 年 王援朝的舅舅回国 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年 王援朝的舅舅回国 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 工厂工厂 解析解析 D 1954D 1954 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需要逐级选举 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需要逐级选举 19581958 年大跃年大跃 进掀起了大炼钢铁 进掀起了大炼钢铁 19781978 年文革后回复高考 年文革后回复高考 19791979 年年 19791979 年年 8 8 月月 2626 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策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策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515 次会议决定批谁 次会议决定批谁 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 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 19801980 年年 8 8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 广东省广东省 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12 12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3030 周年周年 1010 大流行语大流行语 揭晓 分别是揭晓 分别是 不管白猫不管白猫 黑猫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黑猫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上网上网 北京奥运北京奥运 炒股炒股 和和 雄起雄起 其中 其中 和和 两条是对其余两条是对其余 8 8 条产生决定性影响条产生决定性影响 和准确的概括 它们应该是和准确的概括 它们应该是 A A 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 西部开发 解放思想 B B 入世 市场经济 入世 市场经济 C C 对外开放 大国崛起 对外开放 大国崛起 D D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 解析解析 D D 注意限定性条件 注意限定性条件 和和 两条是对其余两条是对其余 8 8 条产生决条产生决 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对这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对这 3030 年的历史产生年的历史产生 了深远影响 且能够概括这一段的阶段特征 了深远影响 且能够概括这一段的阶段特征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13 1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19581958 年 年 放开肚皮吃饭 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 鼓足干劲生产 成为一时间 成为一时间 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1 1 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 2 2 分 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分 这一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 2 分 分 解析 抓住时间解析 抓住时间 1958 1958 年年 此时中国处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此时中国处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 期 期 答案 指导思想 答案 指导思想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 主义主义 总路线 总路线 2 2 分 失误 掀起了分 失误 掀起了 大跃进大跃进 和和 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化 运运 动 动 2 2 分 分 材料二材料二 包字万岁 早包早富 迟包迟富 不包永远不能富 包字万岁 早包早富 迟包迟富 不包永远不能富 这是这是 7070 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2 2 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 1 1 分 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分 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 3 分 分 解析 解析 2020 世纪世纪 7070 年代末 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改革 年代末 中国开始在农村实行改革 答案 变化 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答案 变化 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1 1 分 分 影响 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 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推动了城市影响 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 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推动了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3 3 分 答出其他要点 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分 答出其他要点 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材料三材料三 9090 年代 年代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 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成为最流行的口号 3 3 列举 列举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这一口号提出过程中的主要事件 2 2 分 分 为为 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接轨 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中国政府做出了哪些努力 2 2 分 分 解析 解析 9090 年代 中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年代 中国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 事件 答案 事件 1992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济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2 2 分 分 努力 对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加入了努力 对内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加入了 WTOWTO 2 2 分 分 材料四材料四 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 右图是一份地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 右图是一份地 方报刊的号外 方报刊的号外 4 4 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 对于上述漫画所报道的 内容 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内容 有人认为它反映了 当时当时 的社会的社会 的主流意识 有人则持的主流意识 有人则持 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相反意见 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 点 点 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 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 4 4 分 分 解析 此问较为开放 可言解析 此问较为开放 可言 之有理 论之有据 之有理 论之有据 答案 第一种 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 答案 第一种 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 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 所以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 所以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 识 识 第二种 孤证不立 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第二种 孤证不立 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 当时当时 的社会的社会 也具有这种特征 也具有这种特征 14 14 1 4 1 4 分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西周时 耒 耜是主要农具 西周时 耒 耜是主要农具 一人跖一人跖 踏踏 耒而耕 耒而耕 不过十亩不过十亩 战国时 李悝说 战国时 李悝说 今一夫挟五口 牛犁并举 治百今一夫挟五口 牛犁并举 治百 亩 岁收亩一石半 为粟百五十石亩 岁收亩一石半 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 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 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18921892 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 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 1 1 930930 年上升到年上升到 9393 万万 台 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与此同时 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台 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与此同时 大规模农场经营占据农业生产 形式的主导地位 形式的主导地位 1 1 910910 年 美国共有年 美国共有 5757 3 3 7 7 万个农场 平均每个万个农场 平均每个 农场经营面积为农场经营面积为 892892 亩 到亩 到 19301930 年 农场数上升到年 农场数上升到 629629 5 5 万个 平万个 平 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均每个农场的经营面积增加到 953953 亩 亩 这些大规模的农场 耕作方法先进 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 这些大规模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