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迁安市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申报表姓 名吴素芹单 位迁安二中学科语文论文题目怎样读懂诗歌学校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中心校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评审结果怎样读懂诗歌在150分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古典诗歌鉴赏作为必考题,分值在8-11分之间。命题者一般设计两个问题,考查同学们“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广大师生对这一考点的重视,大家对这一考点涉及的各类题型及其答题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答题的规范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练习中,我发现:尽管学生有意识的关注答题模式和鉴赏术语的运用,许多同学在还是答不到点子上。经过我的调查了解,我发现学生们大多数还是读不懂诗歌。那么,怎样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古诗词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关注诗的题目。1、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如09年高考辽宁卷诗歌鉴赏的题目是晚泊岳阳,告诉了我们诗歌内容是晚上,地点是岳阳;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呈给张丞相,一个“上”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张丞相的身份、地位显然是高于孟浩然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我们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这样,关注题目也就读懂诗歌的一半了。2、诗歌的题目也常常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如09年高考江西卷诗歌鉴赏题的题目是喜外弟卢纶见宿,由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特点是“喜”;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题目中包含了时令、地点、人物等因素,结合诗句中的“冷”、“独”、“空”等字眼,我们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 3、还有一些诗歌,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其体裁。如汉代以后的诗人用古乐府诗的题目写诗,有塞上曲、塞下曲、从军行、陇西行、长干行、子夜吴歌等,其体裁还是乐府体。唐诗人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由题目可以断定这是乐府诗。二、注意作者身世、所处的朝代和诗后的注释。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考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09年语文全国一卷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这首诗的注释已经给出了姜夔的身世背景,他终生不仕,又拜访过归隐的范成大,这就暗示了作者对范成大的敬仰和崇拜,向往范成大的生活。所以诗歌的第二个问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回答起来就有理有据了。三、调整诗歌词语的位置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要讲究韵律,因此,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倒装,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敢于调整诗歌的语序,重新组合,把握诗歌的内容。如: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调整语序后就应该是: “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这样诗歌的意思就很容易把握。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调整语序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调整语序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调整为: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调整为:林暗风惊草。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调整为: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调整为“一月夜飞渡镜湖”,意思就是一个“月夜”飞渡 “镜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调整为“春风笑”,就是“在春风中笑”。四、抓住关键词(句)1、关键词语。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2、关键句一般是诗的首句和尾句首句(联)一般可感知本诗的表现手法,如是叙事或写景,是抑或扬,是借古讽今或以今衬古,是比兴或烘托,是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等。诗首句(联)不仅可以捕捉诗歌的某些特点,也可能从中捕捉到“诗眼”。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古典诗歌鉴赏题的其中一首是: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首诗的主旨在首句。首句奠定写作的内容和情感基调, “望帝京”表现出了诗人对远在京城的君主的眷念、向往。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再如刘禹锡的秋风引诗:“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此诗前两句写秋风雁群,已通过意象含蓄地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而后两句直接写出孤身在外的客子最先听到了吹动庭树的萧萧秋风,将全诗的主旨点得明明白白。还有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从本诗的尾句,即可得知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五、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而且,随着诗歌文化的发展和成熟,古人在创作诗歌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它们在诗词中的寓意几乎是不变化的。例如折柳、杨柳曲、灞桥、阳关、长亭、烟波等常常表达送别离愁;夕阳、西风、寒蝉、归雁、子规、浮云等常常表达羁旅愁绪;登高、凭栏、捣衣、寒砧、鸳鸯、鹧鸪等表达相思情怀的;烽火、金戈、战马、玉关、大漠、塞外、黑河等表达战乱戍边的。了解了这些常用意象的寓意,就能够十分快捷地掌握诗词的情感、主旨。例如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军城早秋 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土蕃军队七万多人这首诗中的“昨夜秋风入汉关”,看上去是写景,其实是颇有寓意的。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昨夜”二字,紧扣诗题“早秋”,如此及时地了解“秋风”,正反映了严武作为边关主将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情的熟悉。把握了这样的意象内容,那么诗歌的情感和内容把握就容易了很多了。再如2004年全国卷三,试题是晏几道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知道杜鹃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情感的,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附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表达思乡、思亲、思友情感的还有明月。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总之,“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密不可分,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品读诗歌时要弄清,因而平时应积累一些传统的经典意象,这些经典意象有大体固定的意义指向。只有了解了这些意义指向,才能更好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倾向。六、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比喻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就是典型的例子。再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一个贵妇迟起床后,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辞藻浓艳绮丽,运用比喻的地方形象生动。鬓如云舒,腮似雪白,眉若蛾秀,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形象通过比喻,栩栩如生呈更有人一连用三个比来喻愁情的,如贺铸的青玉案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雨时。”三个比喻,以景烘情,喻愁思之多,愁情之重,既是博喻,当然古人在作诗还可能用到其他的修辞手法,比如互文、比拟、夸张等修辞方式,我们在鉴赏诗歌时也要仔细辨析。例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就不可理解为月是秦朝的关是汉朝的,而是秦时的明月、关和汉时的明月、关;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也绝不是雌雄异样,否则“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就无从说起;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如果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上了船,就无法解释“举酒欲饮无管弦”和“江州司马青衫湿”了。其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国际节水农业示范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源性食品新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选聘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9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JB-T 8881-2020 滚动轴承 渗碳轴承钢零件 热处理技术条件
- 2024年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普格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T 20986-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 JC-T 2127-2012 建材工业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及验收规范
- 人教版小学英语所有语法及人教版小学英语语法大全
- 雅思词汇2000(带音标)
- 英雄联盟游戏分析报告
- 黑白装饰画教学课件
- 《休闲时尚品牌》课件
- 保健食品用原料人参叶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