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解说稿(纪彦庆).doc_第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解说稿(纪彦庆).doc_第2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解说稿(纪彦庆).doc_第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解说稿(纪彦庆).doc_第4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解说稿(纪彦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放语文 生龙活虎 和谐课堂 龙凤呈祥-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说稿灵宝市城关镇中心小学纪彦庆2012年2月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龙年吉祥!如果说语文教育是一条奔腾的大河,那么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就是其中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如果说语文教育是一首智慧的诗篇,那么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就是其中一节值得回味的佳句;如果说语文教育是一副绚丽的图画,那么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就是其中最亮丽的一块色彩。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编者的心灵,构建我们自己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我解说的题目是:开放语文,生龙活虎,和谐课堂,龙凤呈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说:一、依据课标,站位高远,把握方向,直捣黄龙。五年级下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处于第三学段-高年级段。为了实施有效教学,我们一定要落实好这一学段的三维目标和五大教学板块。1.识字与写字方面: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书写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阅读方面: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不少于60篇;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3.习作方面: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口语交际方面: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简要转述。5.综合性学习方面: 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组织讨论和专题演讲;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二、整合教材,事半功倍,落实目标,虎跃龙腾。1、理解教材的前后联系,知晓教材的来龙去脉学生是发展着的学生,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要在学生发展的进程中把握、开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小学前四年所有的学习要点应当继续滚动前进、螺旋上升,在五年级得到进一步提高,获得新的发展。有些单元的主题,表面上与前九册重复,例如一年级上册有“劳动”,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也是“劳动”,类似的还有“梦想”(一上)“愿望”(一下)“幻想和想象”(三上)心愿(五下);有的单元主题还接续到六年级,例如“破除迷信”(五下)“科学的精神”(六下)、“我们去旅行”(五下)“母亲河”(六上)“遗迹”(六下)。例如:关于“书”这个主题,本套教材曾经在二上、三下分别安排了单独学习的单元,引导学生认识书的价值、热爱读书。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主题还是“书”,选编名家作品作为课文,从人生意义的高度谈书,思想内涵比原来高了许多;教材还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对读书计划、读书方法、读书的选择、读书守则等方面做总结性的练习。这样的安排,对指导学生终身与书为伴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2. 明白教材的编排内容,课堂教学方游龙在心本册教材继续秉承了前九册“培养兴趣、文化积累、学会学习、整体推进”的总特点,从选编课文、设计活动、安排练习等各方面拓宽并深化了学习内容。本册共10个单元,主题分别为:龙、书、角度、真诚、心愿、劳动、尊严、火与光、破除迷信、我们去旅行。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拓展阅读和“语文天地”或“综合活动”组成。课文下面是要求认读并会写的生字,最下面是供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语文天地”包括本单元基础知识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金钥匙”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3、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力求教学时画龙点睛纵观整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文化含量比较大。例如第一单元“龙”,选择了龙的传人大人们这样说叶公好龙三篇主体课文和一篇拓展阅读课文乐山龙舟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神话、民族发展、古代寓言、民俗等多方面内容;教材还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书法,组织搜集有关龙的工艺品、特产和地名的活动。虽然教材中这一单元不过仅仅只有11页,但是通过学习,学生在寻找民族之根、领略中华文化方面,应该有较大的收获。第二,教学要求比较高。(1)“语文天地”中的“日积月累”,既提出学生要注意在阅读中积累的字词,还有名言警句和与习作紧密结合的句子练习。(2)“语文天地”里还安排有一两篇拓展阅读性课文,全册共13篇。这些课文要求学生必读,字词句的学习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做。课后思考题是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也可以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有较大价值的问题。(3)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综合性学习活动,分别是:第二单元书、第六单元劳动、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目的是加强综合性,并与六年级的学习形成发展的梯度。三巧用策略,提升质量,展现风采,万子成龙。新课程要求老师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的好习惯等方面上来。我们的目的使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实现“教是为了不需教”。(一)针对课标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识字:独立识字学词。认字150个,写字230个。2、学词:理解每课重点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会写加线的词语,积累成语;继续坚持写摘录笔记。3、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古诗、课文重点片段、名言警句等。继续学写简单的提纲。4、习作:按要求完成习作,会给同伴习作写评语。5、口语交际:学做开场白。学习怎样说明理由,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6、综合性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关心身边问题,辨别是非善恶。 (二)依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1、识字、学词、练句(1)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2)要密切联系阅读和写作的实际。 (3)教师要积极引导,更多的精力应放在辅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及检查验收上。2、阅读 进入高年级后,教师的讲解应逐步减少,要继续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熟练掌握独立阅读的技能,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1)应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确保主体课文、“拓展阅读”课文的学习基础上,还要抓好课外阅读的交流和评价。(2)持续练习写批注笔记。教学时避免教师指定内容,用教师的阅读成果代替学生自己的探究过程。(3)培养学生四方面的阅读能力:(A)指导学生写心得笔记。见第3、4单元的“金钥匙”。本册适合写心得笔记的课文较多,应引导学生多写多练,逐步形成习惯。(B)学懂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四种主要的说明方法。见第一单元龙的传人文后的小“金钥匙”。(C)指导学生练习发散思维。如第三单元角度,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多角度、逆向思考问题,求得对课文更全面、更中肯的理解。(D)通过人物的外貌(及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第6、第7、第9单元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背景深入开掘人物的思想动机,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进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此外,本册教材还应指导学生读懂人称,巧读外国人名,体会说明的语言和记叙、描写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3、习作(1)要勤练笔,少作文。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活动中、生活实际中提取写作素材,重视学生写想象作文。(2)与课文结合的习作练习不少于10次,与活动结合的习作练习不少于4次,与生活结合的习作练习不少于10次,全期习作练笔不少于30次。(3)在修改习作的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要组织生动活泼而有效的习作修改活动,引导学生喜欢修改,学会修改。(4)继续练习写集体活动计划、个人单元小结,制作集体活动佳作选。4、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1)教师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根据对方的发言及态度调整自己的看法和发言。(2)本册三个综合活动单元,要加强组织工作,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以保证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如:第二单元“书”,这个活动是一个系列,应由个人完成,其间安排小组交流。第六单元“劳动”的综合性活动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尤其要征得家长的支持配合,营造和谐的交流氛围。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可以实际组织一次集体旅行活动;也可以学生自由组合(比如参加某某夏令营)来做;还可以做假期旅行,根据所搜集的资料编写旅行故事。(3)综合性活动一定要纳入语文学习的评价之列,考查以“量”为主,对活动表现出色、有创造的学生,要给与加分奖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语文教学应该是充满诗意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因能够领略这美丽的诗意并传播它而倍感快乐。因为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我们的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