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挡土墙施工实例图.doc_第1页
加筋挡土墙施工实例图.doc_第2页
加筋挡土墙施工实例图.doc_第3页
加筋挡土墙施工实例图.doc_第4页
加筋挡土墙施工实例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加筋挡土墙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比较公认的鼻祖是法国建筑师兼工程师亨瑞.瓦达尔(Henri Vidal)。不过,在土体中加入某种纤维物体,比如树枝,稻草,以改善土坡稳定性的方法,人类很早就知道了。比如俺老家山区贫困地区仍有使用的土坯,就是加筋土的具体应用。一千多年前,俺们的老祖宗就建造了树枝加筋水坝。这是老外替咱考证出来的。但不要得意。老外说这个,就象恭维鞭炮是导弹的鼻祖一样,透着假谦虚。哈哈。如果俺们自己也是如此心安理得,那就和阿Q标榜祖上也富过没什么区别了。扯远了扯远了。回到正题。加筋挡土墙,国外一般称为MSE Retaining Wall,这是一个体系,包括了墙面材料,加筋材料和回填材料三个主要部分。对于材料的不同选择,导致了施工工艺和设计分析的不同,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加筋挡土墙。如墙面,可以选择钢丝网,或混凝土预制板;加筋材料可以是钢筋,钢丝网,土工编织物。俺今天贴的这个实例,采用的是焊接钢丝网。混凝土面加筋墙俺另外贴。先看一下完工以后的挡土墙。材料入场。该工程使用的钢丝网,钢丝(筋)直径4.5mm-7mm,高度和宽度统一,分别为0.61m和1.22m,长度2.4m-7.32m。为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部分墙体需采用更大钢丝网。最长达12m左右。堆放场地。根据钢丝等级,间距,长度等参数的不同,加筋网分为不同的规格。该工程使用的加筋网有72种类型。如果不分别堆放,将对后续施工造成很大不便。抄平,压实地基,铺设首层加筋网。这张图显示该位置挡土墙存在整体稳定性问题,设计采用了墙底加设岩土锚杆和连系梁。回填首层。回填厚度控制在300mm左右,所以对于每层加筋网,需要分两次分别回填和压实。回填材料最大粒径150mm。压实密度95%。压实。图中为10吨振动压路机。面层透水材料。采用150mm碎石。透水面层宽度300-500mm。层后铺设土工织布防止细小土粒流失。继续铺设第二层回填材料。相片右侧黑色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土工织布。覆盖在透水碎石面层上。压实后铺设下一层加筋网。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最顶一层加筋网。区别在于该网片没有面网。漏了一个重要步骤:背网的安装。这是一个单独的网片,目的是将加筋网片的面网相互连接在一起。该步骤和第一层回填交叉进行。位于墙底部的排水系统。采用150直径HDPE软管。白色的外包有过滤网。最后发一张完成后的图。该桥为三跨。桥两端均有挡土墙。对了,俺这些图可是大年初二发的。斑竹记得发压岁钱啊。有些没明白的地方,请熟悉的朋友指教一 钢筋网纵向筋的作用是什么呢 ?一段一段的长度并没多长二 面层怎么处理的?图上没有看出来,是干挂混凝土板还是喷射混凝土?1, 我理解你说的纵向筋,是平行于墙面的。不过我们管这个叫横向筋。长向的那个才叫纵向筋。俺们工程使用的网片,每个宽度1.22米,所以横向筋的长度都是1.22。我理解你说的一段一段就是这个意思。这些横向筋的作用至少有a,增加抗拔力。纵向筋主要是依靠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抗拔,而横向筋的加入,可以大大改善网片抗拔能力。想象一下,把网片埋土里,横向筋前搁块小石头,周围压实,再想拔出来是不是就要难得多?试验也证明了网状结构比单独的纵向筋抗拔能力强很多。b,协调变形,而且可以在纵向筋之前传力,提高网片的整体受力性能。c,便于施工。2,关于面层,yu版没有仔细读我一楼的介绍贴巴?呵呵。筋网以及其后的透水碎石就是最后的面层。见一楼的图片。不用再喷混凝土或者其他。从图片看,给工程应是个永久工程。类似于锚定板挡墙,边坡的直立主要依靠网片的作用。请教楼主:工程的耐久性性,特别是钢丝的锈蚀如何考虑?这是永久挡土结构。设计使用寿命75年。第一张照片中的挡土墙已经完工。面层是钢丝网,网后透水碎石层。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设计完全满足要求。但从安全和美学的角度来说却有问题。所以这类挡土结构经常用于高速公路无人区段,临时结构等。另外Fle_Flo说的锈蚀问题。如果大家看图仔细,就能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