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1页
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2页
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3页
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4页
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水淡化煤制燃气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 厂区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8-181)锡盟中太建筑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五月报告名称: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报告目录一、绪言1、位置交通2、目的任务3、勘察工作量4、勘察依据5、勘察进程二、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1、地形、地貌2、水文3、气象4、区域经济三、区域稳定性1、区域地质构造2、地震及地震动参数3、稳定性评价四、场地基本地质条件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五、场地工程地质评价六、结论和建议附图表1、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1页2、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区域构造纲要图 1页3、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工程地质草图(1:25000)1页4、钻孔柱状图 7页5、勘探点位置一览表 1页6、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 1页7、场地物探成果统计表 8页一、绪言1、位置交通、位置勘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西偏北约23km处,紧邻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行政隶属锡林浩特市巴彦宝力格苏木。其地理坐标为:经度 1155614、1155959、1160002、 1155617纬度 441004、441006、440658、 440656、交通本区属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主要为公路。锡林浩特市是锡林郭勒盟公署所在地,是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 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通往各地的主要公路有:锡林浩特苏尼特右旗省道(连接集二铁路线)约370km;锡林浩特张家口207国道(连接京包铁路线)约420km;中途经桑根达来与集通铁路线交会(约156km)。锡林浩特克什克旗303国道(连接集通铁路线)约160km;锡林浩特与各旗县均有省道相连通。2. 在锡林浩特周边地区有集二铁路线,京包铁路线、集通铁路线经过,通往全国各地,交通尚属方便。此外,锡林浩特市飞机场每周有定期航班往返于北京及呼和浩特市等地。本地区交通情况见地理位置示意图。2、目的任务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厂区项目由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筹建,委托锡盟建筑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承作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如下:、对场地的自然地理进行概括的评价。、对场地的区域地质进行概括的评价。、对场地的地震概况进行概括的评价。、对场地的地质及岩土和地下水条件进行概括的评价。、对场地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进行概括的评价。、对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进行概括的评价。3、勘察工作量根据勘察的任务及要求,本次完成的工作量如下:勘察工作量一览表工程地质测绘(1:20000)物探钻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土工试样岩石试样备注平方公里点孔次件组2416141720174、勘察依据、勘察合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DBJ03-23-2006)岩土工程勘察分册。5、勘察进程、准备工作:2008年5月11日2008年5月12日、野外工作:2008年5月12日2008年5月19日、室内试验:2008年5月12日2008年5月19日、资料整理:2008年5月11日2008年5月19日、提交报告:2008年5月19日二、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本地区处于内蒙古高原的中东部,大兴安岭西延山脉的北坡,为高原丘陵地形,分为I级构造剥蚀地形及II级堆积地形。勘察区内地形为浑圆状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地形坡度小于7。 勘察区内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海拔标高约为965m1050m,高差为85m。已完成1:2000地形图。2、水文在勘察范围内由于地势较平坦,地表植被良好,无大冲沟和水土流失,在雨季形不成洪流,无地表水体。位于勘察区南约1km处有锡林河由南向北流过,为季节性河流,与本区无水力联系。3、气象本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的夏季炎热而短暂,季寒冷而漫长,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根据锡林浩特市气象站1974年1995年气象观测统计资料,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约8,每年6月8月份气温较高,12月至翌年2月气温最低。全年较高气温可达37.5,最低气温42。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份为霜冻期。平均冻土深度2.59m,最大冻土深度2.91m,每年3月5月份为风季,以西北风和西南风为主,56级大风常见,瞬时最大风速为27.10m/s。年平均降水量294.10mm/a,多集中在每年的6月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788.93mm/a。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7.60%。4、区域经济锡林浩特市地区为草原牧区;辖7个苏木,人口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和多民族组成。总人口约13万人,总面积18750km2。锡林浩特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优良的天然牧场一望无垠,具有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工业主要为毛皮加工业,主要产品皮革、乳制品,不但满足当地人民生活需要,而且销往全国各地。本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藏有铁、铜、锗、铬、煤、石油等。并有重要化工原料天然碱、芒硝、大理石等多种非金属矿。矿业发展以煤炭、石油为龙头,地区经济相对较繁荣。三、区域地质1、区域地质构造本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麓,二连盆地群东端乌尼特坳陷中。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内蒙古中部兴安地槽褶皱区(级),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级),爱力格庙锡林浩特中间地块(级)的中部,也即是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巴音和硕坳陷南部。受历次造山运动的影响,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而广泛,华力西运动使区内地层形成紧密线形褶皱,晚期伴随大量岩浆侵入。其北东和北东东向构造线构成本区构造的基本轮廓。燕山期以升降运动为主,伴随大面积岩浆侵入及火山活动。在北西区域分布有北西向展布的大面积死火山口、火山锥。详见区域构造纲要图。勘察区内仅有两条北东东向断裂,为实测正断层。现对该断层描述如下:断裂的北侧为白垩系上统二连达布苏组地层,南侧为二叠系下统二叠系下统哲斯组地层,其性质为正断层,长度大于6公里,两端为第四系覆盖,走向NE,倾向NW,倾角60左右。2、地震及地震动参数据锡盟历年观测资料,自1964年以来,在阿巴嘎旗南部;白音库仑南部、西南部;正蓝旗南部;西乌珠穆沁旗北部等地共发生地震62次,一般震级2.6-4.2级,其中最大震级5.3级(阿巴嘎旗南部)。这些地震均不在本区范围。因此本区属稳定-基本稳定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基本烈度6度。但近年来,锡盟地区曾多次发生5级左右的地震,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破坏。依据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文件(锡署办发200395号),要求锡林浩特地区按6度设防既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基本烈度6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勘察区范围内中部场地土为基岩,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根据场地地基土类型及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为I类。据1:20万区调资料勘察范围场地土大部为第四系砂土,据地区经验初判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II类,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但据1:20万区调资料覆盖层厚度最大大于50米,厚度变化大,在下阶段应部设钻孔揭露覆盖层厚度,开展波速测试工作,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准确判断。3、稳定性评价综上所述,区域内断裂多为燕山期以前形成,第四系无活动迹象;区域构造稳定条件好;近年来地震虽较频繁,但多为2.6-4.2级,仅有一次最大震级为5.3级,且都发生在周边地区。据相关资料,锡林浩特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属弱震区,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故认为该区域稳定性较好。勘察区无活动断裂通过,区内两条断层亦非全新活动断层;北西区域死火山口目前对场地稳定性不会构成威胁。因此勘察区稳定性较好。四、场地基本地质条件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依据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巴彦宝力格幅)及本次勘察资料,本场地地层组成较复杂,岩性差异大。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自场地中部向南、北方向逐渐变厚。区内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土;白垩系上统玄武岩;二叠系下统砂岩。现由上向下分述如下:、耕土:褐色,稍密,稍湿。以沙土为主,含少量有机质,见植物根系。分布不均,厚约0.50-1.50米。、细砂: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场地南部、北部,厚度变化大,最大厚度大于37.00米。浅黄色-灰白色,稍密-中密,稍湿-饱和;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分选性及磨圆度好,见层理。属中等压缩性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如下:天然重度:r=19KN/m3压缩模量:Es(0.1-0.2)=12-13Mpa承载力特征值:fak=140-180kpa、中等风化玄武岩:分布于场地中部及北西部。灰黑色,间隐结构,气孔状构造,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填充物为钙质、泥质。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如下:天然重度:r=21-22KN/m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 =18-40Mpa承载力特征值:fak=300-800kpa、砂岩:分布于场地中部。浅黄色-灰黑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硅质胶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填充物为硅质、泥质。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如下:天然重度:r=21-22KN/m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 =18-40Mpa承载力特征值:fak=300-800kpa2、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据内蒙古自治区一0一地质队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巴彦宝力格幅)勘察资料,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海水淡化场区内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主要以蒸发为主。根据区内岩性、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可将场区内含水岩类划分为三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于场区内沟谷洼地中,含水层岩性为中细砂,厚度3-10米,为场区内主要含水层。水位埋深一般4米左右,民井单井涌水量一般在20-50吨/日.米,水质较好。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HCO3-Ca,Mg型水。 、碎宵岩类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白垩系的含水层中,含水层岩性以泥质胶结的砂砾岩、粗砂岩为主,含水层厚10-20米,水量一般,120吨/日。、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场区内的低山区,以白垩系以前的基岩组成。含裂隙水,水量较小,每日小于50吨。五、场地工程地质评价、本场地无活动断裂通过,所见两条断裂亦属非全新活动断裂。分布于场地外围区域死火山口目前对场地稳定性不会构成威胁。因此本场地稳定性较好。、从场地地层条件分析,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新统冲洪积细砂,工程性能好,可为各类建筑物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但由于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差异较大,下阶段工作对第四系沉积层的工程性能评价应分区进行。白垩系上统玄武岩、二叠系下统砂岩层位稳定,承载力高,工程性能好,为良好的下卧层。出露及浅埋的玄武岩、砂岩稍加处理可为各类建筑物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场地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2.25-4.00米,水位埋深较大,对基础无影响。、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本次勘察资料结合地区经验,场地土为基岩及中软土,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地类别为I、II类。但据1:20万区调资料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大于37米,厚度变化大,在下阶段应部设钻孔揭露覆盖层厚度,开展波速测试工作,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准确判断。、该场地基本地震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该地区标准冻深2.59米,最大冻深2.91米。、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成果,本场地无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综上所述,本场地区域地质稳定,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建厂。六、结论和建议1、对场地的自然地理了进行概括的评价。本地区处于内蒙古高原的中东部,大兴安岭西延山脉的北坡,为高原丘陵地形,分为I级构造剥蚀地形及II级堆积地形。勘察区内地形为浑圆状丘陵及河谷冲积平原,地形坡度小于7。 勘察区内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海拔标高约为965m1050m,高差约为85m。2、经工作,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作了概略评价。3、场地区域地质条件稳定,场地内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无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本工程建设。4、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分布不均。建议下阶段工作应重点查明第四系分布范围、厚度、埋深,并加强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工作,为设计提供依据。5、场地地下水埋深较大,对基础施工无影响。据地区经验,场地水、土对基础无腐蚀性。6、该场地基本地震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为基岩及中软土,为抗震有利地段,场地类别为I类及II类。但据1:20万区调资料覆盖层厚度大于37米,厚度变化大,在下阶段应部设钻孔揭露覆盖层厚度,开展波速测试工作,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准确判断。7、该场地标准冻深2.59米,最大冻深2.91米。施工时应采取防冻胀措施,或基础埋深大于2.59米。8、本场地北西区域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