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上复习题.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复习题.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复习题.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复习题.doc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三上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近字坪( ) 孔( ) 耍( ) 顶( ) 仰( ) 诚( ) 带( )评( ) 孙( ) 要( ) 颜( ) 迎( ) 城( ) 戴( )推( ) 纪( ) 郊( ) 挂( ) 遥( ) 村( ) 尽( )准( ) 记( ) 胶( ) 佳( ) 摇( ) 材( ) 劲( )坊( ) 枚( ) 杨( ) 访( ) 攻( ) 扬( ) 钓( )娇( ) 测( ) 待( ) 括( ) 肢( ) 创( ) 钩( )桥( ) 侧( ) 持( ) 刮( ) 枝( ) 苍( ) 察( )视( ) 拣( ) 初( ) 退( ) 盼( ) 贴( ) 查( )观( ) 练( ) 切( ) 腿( ) 纷( ) 战( ) 低( )投( ) 通( ) 绪( ) 蛔( ) 恼( ) 映( ) 底( )般( ) 勇( ) 堵( ) 担( ) 脑( ) 决( ) 纸( )密( ) 即( ) 异( ) 骄( ) 正( ) 仆( ) 才( )蜜( ) 既( ) 导( ) 娇( ) 证( ) 扑( ) 材( )秘( ) 概( ) 陪( ) 蓝( ) 拣( ) 状( ) 攻( )受( ) 镜( ) 部( ) 篮( ) 捡( ) 壮( ) 功( )授( ) 境( ) 捧( ) 棒( ) 朴( ) 烈( ) 列( )改正错别字1.同学们向高高漂杨的国旗敬礼。( )( ) ( )( )2.古老的铜钟,挂再大青树粗状的枝干上。( )( ) ( )( )3我仔细观查,发现蒲公英的花辫是合扰的。( )( ) ( )( ) ( )( )4劳累一天的孩子们代着甜密的微笑进入梦乡。( )( ) ( )( )5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题着照像机跑出去了。( )( )( ) ()( )( )6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盒二为一,在战杨上大显神威。( )( ) ( )( )7“我确实不赶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辫说。( )( )( )( )8娃丽挣大眼睛望着爸爸,说“大既大既是给我的。”( )( ) ( )( )9她不但送给我们人爱、体帖、同情,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10大家的掌声给了我及大的古励,使我能微笑着面对生活。( )( ) ( )( )给下列多音字选择合适的读音,填序号。s sh 似( )乎 相似( ) 似( )的 好似( )hung hung 晃( )眼 明晃晃( ) 晃( )动 摇晃( )xing xing 相( )片 相( )同 互相( ) 照相( )dng dng 当( )时 当( )天 应当( ) 当 )面 当( )作 适当( )m m 磨( )坊 磨( )刀 磨( )面 磨( )灭 磨( )盘mn mn 闷( )热 纳闷( ) 闷闷( )不乐 闷( )声不响jn jn 尽( )管 尽( )快 尽( )早 尽( )情 尽( )心取之不尽( ) 尽( )善尽( )美j j 几( )乎 茶几( ) 几( )个zhu zho 鸡爪( ) 爪( )子 前爪( ) 爪( )牙chng chn 称( )心 称( )职 对称( ) 名称( ) 简称( )s s 撒( )种 撒( )落 撒( )网 撒( )手 撒( )娇ch ch 相处( ) 住处( ) 处( )理 处( )分 好处( ) 设身处( )地lin lin 打量( ) 气量( ) 思量( ) 商量( ) 胆( )量 分量( ) 量( )一量( ) 量( )力而行成语填空( )( )正经 ( )载而( ) ( )( )起舞 翩翩( )( )( )呼( )唤 垂( )丧( ) ( )( )仆仆 毫无( )( )( )光( )色 瑰丽( )( ) ( )群( )队 千( )百( )璀璨( )( ) ( )( )夺目 奔流( )( ) 合二( )( )刻舟( )( ) ( )高( )烈 沉默( )( ) ( )愿( )偿恋恋( )( ) ( )餐( )宿 没精( )( ) 五洲( )( )( )( )兼程 举世( )( ) ( )楼( )厦 恍( )( )悟( )( )尽有 鸦雀( )( ) 闻( )( )舞 千( )( )水仿例写词、填词1例:乐哈哈 、 、 、 2例:严实严严实实 、 、 、 3例:蓝 宝蓝 碧蓝 蔚蓝 湛蓝红 、 、 、 绿 、 、 、 黄 、 、 、 白 、 、 、 4例:又松又软 、 、 5例:不慌不忙 、 、 6例:(远)(近)闻名( )( )相同 ( )( )倒置 舍( )求( ) 头( )脚( )积( )成( ) ( )口( )声 ( )邻( )舍 ( )应( )合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过:A.经过 B.过惜 C.传(1)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 ) (2)小明经老师一番教育后,已改过了。( )2间 A中间 B.量词(1)今年,家里盖了三间大瓦房。( ) (2)爸爸还在田间辛勤地劳作。( )3结:A.系 B.用绳等打成的扣 C.完了(1)这样的结局,谁也没想到。( ) (2)节日的夜晚,大家张灯结彩,高兴极了。( )(3)爸爸将鱼装进口袋,并挽了个活结。( )4冷:A.温度低,跟热相反。B.不热情。C.乘人不备的。(1)冷不防吹来一阵大风,刮走了纸张。( ) (2)下了大雨,好冷啊!( )(3)一听到妈妈不让出去玩,小红冷着脸,十分生气。( )5了:A明白 B.完了(1)这房间的顶楼,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远处。( ) (2)做完了作业,小明马上打开电视。( )填写名言。1聪明在于学习, 。( ) 2 ,只要肯登攀。( )3 之崛起 。( ) 4任何成就 结果。( )5书籍是 阶梯。( ) 6 而知新。7 ,必有我师焉。 8 ,不亦说乎?9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 ,清泉石上流。( )11 ,始于足下。 12百尺竿头, 。13耳听为虚, 。 14 ,金无足赤。11江碧鸟逾白, 。( )12 ,水村山郭酒旗风。( )13 ,柳暗花明又一村。( )14 重重柳, 处处梅。( )19人之初, 。 , 。 , 。幼不学, 。玉不琢,不成器, , 。 , 。 ,习礼仪。20. 请你写出在本学期积累的一个写景的古诗名句: 。21.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了解 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知道了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你难道不应该把这条鱼放掉吗?4、王大伯说的那番话,没有道理?5、这件事你怎么就不知道呢? 按要求改写句子。1小牛保存起来了的麦子。改“被”字句 改“把”字句2一团团火焰紧紧包住了她。改“被”字句改“把”字句3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改“被”字句改“把”字句缩写句子。 1、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2、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3、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4、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5、我赶忙从爸爸的提包里取出这本新书。 扩句(至少扩两处)(1)风在森林中舞蹈。(2)花骨朵要破裂了。(3)小草在摇头。 (4) 田野上铺了积雪。 (5)小英走上了台。 修改病句。1、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2、我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3、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4、因为小明刻苦学习,而且进步很快。5、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6、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1)水蜜桃挂满了枝头。(2)万张红霞照红了大地。(3)土地上长出了小草。(4)柳枝随风飘动。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在句子的括号里。宁可也不 只有才 因为所以不仅还 尽管但是不管都1、我们( )到哪里,( )要遵守规定。2、( )到过海边的人,()能真正感受到大海的魅力。3、这些被破坏的小树苗( )外表不好看,()不能成材。4、这个水池( )比较深,( )依然清澈见底。课内阅读1、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在“()”中按课文内容填空。.你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了同学们专心听课,请用“”划出来,并抄写下来。_2、 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草地按照什么时间顺序,颜色有什么变化? 时间顺序:( ) ( ) ( ) 颜色变化:( ) ( ) ( ) 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划出来。文中的比喻句是_,把_比作_。3、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 ),在( )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 、 )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按课文内容填空,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按要求回答。这一段话写天都峰高的句子是_;写天都峰陡的句子是_。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 ),暗示( )。4、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我从这句话中读出列宁_。我能用上面带横线的词语说一说平时喜欢做的事:_。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列宁或小男孩儿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_,我真想对你说:_。5、学了第六课,我来做做选择题,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小男孩根本不会照相。( )说明小男孩有耐心,有信心,一定要把这张像照好。( )(2)“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高尔基是个怎样的人?高尔基是个十分谦虚、对于宣传自己的事很感兴趣的人。( )高尔基是一个全神贯注于工作的人。( )高尔基是个对少年儿童十分关心和爱护的人。( )6、这么重的大石头从( ),力量( )。它应该把草地( )。可它为什么没( )去呢?(1)按课文内容填空。(2)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李四光是_的人。(3)你积累了哪些有关学习方面的名言,请展示一下:_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代诗人()。“异乡”指_。 “逢”指_。“倍指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夜书所见作者是()代的( ) 。“萧萧”是指_。“挑”是指_。“篱落”指_。表达了作者_的感情。8、 一个人用手( )着,另一个人( )着线,( )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 ),风筝就( ),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的人飞快地( )。风筝( ),在空中( )着,我们快活地( )着,在田野里拼命地( )。(1)按课文内容填空。(2)这段话写了“我们”在 _。空格里填上了的词是描写_和_。(3)风筝这篇课文随着风筝的断线,“我们”的心情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还记得其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吗?请你写一写:_9、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 )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给了枫树,( )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 )海洋。(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的、( )的、( )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1)按课文内容,我填的都是_。(2)这段话是( )的结构,围绕 “_”这句话来写的,这样的句子叫_。(3)用“”划出比喻句,用“”划出拟人句。(4)模仿一下,写一句比喻句_10、 鲜花朵朵,( ),( )。要是我们( )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牵牛花( )紫色的小喇叭;( ),艳丽的蔷薇( );( ),睡莲( );( ),午时花( );( ),万寿菊( );( ),烟草花在暮色中( );月光花在( )左右( )自己的花瓣;夜来香( );昙花却在( )左右( )(1)按课文内容填一填,什么时候,不同的花怎么开放。(2)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关。还与( )有关。11、蜜蜂一文,作者为了证实蜜蜂有无( ),亲自捉了20只蜜蜂,做了( ),装在纸袋里,带到两里之外( ),检查蜂窝,结果有( )飞了回来。作者由此得出结论:_。学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_的人。12、玩出了名堂一文中写的是( )玩出了名堂。他发明了( ),发现了( )。“名堂”在课文中是指( )。“小人国”是指( );“居民”是指( );“玩具”是指( )。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我们 _。孔子拜师(节选)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1、这段话中表明路途遥远的词语是 ,表明途中生活艰苦的词语是 ,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词语是 ,表明孔子历尽艰险最终来到洛阳的词语是 。2、用“ ”划出描写老子外貌的词语。3、划线的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赵州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这段话主要写了赵州桥 的特点。3、“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它有什么好处?4、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1、用“ ”划出写鱼多的词语,这段话写了鱼的( )多和( )多。2、这段话是 结构,主要写了 。3、划线的句子用了 的手法,强调说明西沙群岛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个句子。 矛与盾的集合(节选)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盾太小啦!( )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 )一枪也戳不到我啦!”可是 这样固然安全 自己却变成了只能缩在壳里保命的蜗牛或乌龟 自卫 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对了,在铁屋子上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口或炮口。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装上轮子,安上履带。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3、写矛刺得快的词语是 ,写发明家抵挡困难的词语是 。4、发明家发明坦克经过了三个思考过程:第一个过程想到要 ,第二个过程想到要 ,第三个过程想到要 。掌声(节选)影子由于了一会儿,满推推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好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骤然( ) 犹豫( ) 镇定( ) 动听( )2、从 这个词看出英子腿脚不灵便。3、“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说明她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明她 。4、短文中出现了两次掌声,第一次掌声包含着 ,第二次掌声包含着 。5、短文的第一句话是对英子的动作和外貌描写,你能猜出当时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吗? 课外阅读(一)在西沙群岛的海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海鸟自由自在地飞翔(xing)。海鸟中数量最多的是白鸟。清晨,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哥找鱼群;傍晚,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巢(cho)里。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有近两米长,它能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用停歇。最珍贵的海鸟是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最勇敢的海鸟是海燕,每当暴风雨来临时,它们总是在欢快的叫声中,一会冲向乌云,一会儿又低飞过海面。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用“一一”画出来。2在文中的“”上,给这段话加上一个结尾。3填空。 读了这段话,我知道西沙群岛海面上的海鸟种,数量最多的是 ,最大的是 ,最珍贵的是 ,最勇敢的是 。4读读下面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写两个。 各种各样 自由自在 又轻又软 (二)星期天的早上,我兴冲冲地随妈妈一起到离家不远的菜市场买菜。 这里的蔬莱又多又好。西红柿个大皮薄,让人看着就想吃。嫩绿的黄瓜遍身是刺,有的头上还顶着小花呢!紫色的茄子有圆的,有长的。油莱新鲜极了,有的叶片上还有露珠呢!还有雪白的萝卜,细长的丝瓜、翠绿的柿子椒(jio)、胖胖的冬瓜我和妈妈边走边买。首先选中的是一位阿姨卖的扁豆,我走上前去问:“阿姨,您的扁豆多少钱一斤呀?”阿姨笑着说:“小姑娘,一块六一斤,你买多少?”“太贵了,一块五吧!”一旁的妈妈开始讨价还价。阿姨犹豫了一下,和和气气地说:“行,您买多少?”见阿姨答应了,妈妈就挑了一些,一过秤,刚好2斤,妈妈付了钱,我就高兴地拎起莱往前走。接着,我又看见了爸爸爱吃的土豆,赶紧跑过去,挑了几个个大的,叫妈妈买了下来。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小伙子的摊(tn)位上,买了一大块冬瓜。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有说有笑,满载而归。1照样子写词语。例:兴冲冲 ( ) ( ) 和和气气( ) ( )2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下来。3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4把文中描写蔬菜颜色的词语抄写在横线上。 (三)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 、 填空。 这段话是按 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_ ,北面有个 _ ,院子东面种着 _ ,南面是 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_ ,这段话中的第 _ 句到第 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 、 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 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 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 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 3 、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大 ( ) 热闹 ( ) 4 、 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 _ 漂漂亮亮 _ _ 5 、 用“ ”划出打比方的句子。6 、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7 、文中的“青菜 黄瓜 茄子 西红柿”总的名称是( )类。(四)前面的小凳(dng d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空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千里长征(zng zhng)的路上。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 ”。2填空:笸箩里放着 、 、 和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选下面第( )种。 (1)邓奶奶把针线包带到了北京。 (2)邓奶奶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北京。5作者看到了绣着红星红旗的针线包想起了什么?请用“ ”在原文中划出来。(五) 我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栖息生活。因此而得(d de)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绿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hu chu)柳,在微风的吹(cu chu)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