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袋里的大灰狼 作者:佚名 心理辅导来源:上海心理热线 点击数:374 更新时间:2005-1-29 我国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依据心理动力学原理、中国实情及人们生活习惯而首创的认知领悟疗法,因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故深受治疗者的青睐,在咨询和治疗工作中应用甚广。以下这则案例,体现了钟先生所创的认识领悟疗法的精髓,很有代表性,介绍出来,与读者共享。 来访者是一位男性,1942年出生,大学毕业,做会计师工作由妻子陪同从外地来到北京看病。 (第一次会见) 夫妻共同叙述病史如下:1976年夏天的某一日,妻子的一个女友在他们家留宿一夜。据说这个女友患病正在某医院治疗,可能是癌症。女友和病人夫妻都是大学时的同学。妻子留她住宿(睡在他们夫妻的床上,来访者只好睡在别处),事前没有和来访者商量,来访者当时虽然不好意思拒绝,但是心里不高兴。怕有病菌传到他和家人身上。次日女友离去后,即将床单、被褥大洗一遍,事后仍不放心。以后老是担心怕传染上癌症。每天下班回家后,要多次洗手、洗衣。逐渐加剧。几个月以后,有一次在街上走,一个带黑袖纱的人迎面走来,轻轻地擦了他的外衣一下。他当时非常恐惧,认为对方家中死了人,身上有细菌,一定传到他身上了。急忙回到家,把外衣扔掉,用开水烫洗内衣,并花了很长时间擦洗全身。以后,什么东西都不敢碰,尤其不敢到综合医院去。即使衣服触到医院的门把手,回家也要弃去外衣,全身大洗,钞票要先用开水烫过,才敢使用,起初尚可以勉强工作,但空暇时间都花在洗涤上。路上看到穿孝服的人,即使距离非常远,也感到很恐惧。因此,不敢出门,不能工作。怕听别人议论癌症、死人,怕见到送葬的花圈等等。 1977年后曾两次住精神病院,诊断为强迫症。接受过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均未见效。妻子和孩子都不理解他的这些行为,经常因此吵架,家庭关系紧张。 身体检查正常,来访者表现焦虑,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恐惧。遇到上述可怕的事物,只有洗够,才能稍稍安心。 医生没让他回忆往事,只是和他一起讨论对癌症恐惧的性质,指出他的这种过度恐惧和用洗涤来消除恐惧的行动都是幼年儿童的心理表现,不是成年人应有的行为。在讨论中有以下的对话: 医生:现在对癌症还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害怕得癌症是可以理解的,但你看到穿孝服的人也如此害怕,你认为理由充足吗?有大洗全身的必要吗? 来访者:从道理上讲,似乎没有理由,但我确实认为被传染上了,不洗到心里满意为止,不足以解除我的恐惧。 医生:许多医生已经告诉过你,癌症不是传染病,即使可能传染,你的那些措施也没有用,你不觉得可笑吗? 来访者:他们(指家里人)也这么说,甚至说我故意捣乱,老婆也不理解我,要和我离婚,但我确实非常害怕。 医生:打个比喻,现在这屋子里有许多人,老人、大人和孩子,都在高声讲话,我就大声制止他们说:你们谁再吵嚷,我就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只大灰狼咬掉他的鼻子,现在请你判断,在这些人里,谁真正相信我说的并害怕呢? 来访者:当然是小孩子,不懂事的小孩。你那是吓唬小孩子的。 医生:为什么? 来访者:因为不合乎成年人的经验的逻辑衣袋里不可能拿出大灰狼来,还有 。 医生:这时如果有一个小孩子真的被吓哭了,你怎么办呢? 来访者:哄他,我可以告诉他:咱们不怕,大灰狼来咬鼻子,咱们把它捉住,放在锅里煮着吃。 医生:你见了穿孝服的人就认为人家家里有得癌症病死的人,而且细菌已经传到你的身上了,恐惧到如此程度,这到底是成年人的经验和逻辑,还是小孩的心理? 来访者:(思索了一会儿)这样看来,似乎是小孩子的心理,不符合成年人的逻辑。但我这么大了,怎么会有儿童心理呢? 医生:你用洗涤来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和你用煮大灰狠来安慰受了惊吓的小孩,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吗? 来访者:喂!有点相似。 讨论到这里,来访者始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带有幼稚性。为了解除这种恐惧所采取的行动也类似哄孩子的方式。这时,医生向他解释,人的恐惧心理和恐惧对象以及排除恐惧的方式是因年龄而不同的。成年人怕的,幼年儿童不一定怕,而幼年儿童所怕的东西,在成年人看来往往是可笑的。进一步分析指出,他的恐惧心理和消除恐惧的方式都是幼年式的,是幼年期受过的惊吓留下的痕迹还在影响着他。要求来访者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用成年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恐惧和解除恐惧所采用的行为。 来访者能够理解,并表示医生的这种解释以前没有听说过。来访者的妻子也完全同意医生给予的解释。 (第二次会见) 来访者说,上次会谈后,懂得了生病的道理,感到有治好的希望,心情好多了。但是仍然怕出门,不敢到饭馆去吃饭。到街上去一次回来,还要反复洗手,对他的行为带有幼年儿童的性质能够理解,但不深刻。他说,小孩子不懂得癌症的可怕,为什么说怕传染癌症是儿童心理呢? 医生向他重复解释了恐惧心理和恐惧对象与年龄的关系。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懂得了癌症的可怕,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其实,在他的理智上,也已承认癌症不是传染病,用大洗全身的办法是不能预防癌症的发生的。他的恐惧心理如此严重,而且用幻想出来的方式来解除这种恐惧,不符合成年人的经验和逻辑,因而是儿童心理。 来访者能接受,态度认真。 (第三次会见) 来访者这次自己来门诊,表现得很高兴。说近半个月来,恐惧情绪大为减轻,可以到饭馆里用饭了。走在街上浅上污水也不十分在乎了。有时,心里仍有些伯,一想到不应该像小孩子那样害伯了,旧的心情即可减轻。在街上看到戴黑纱的人,还有些紧张,回去还要洗几遍手,但没有以前那么恐惧了。 医生重复解释儿童行为模式和成年人行为模式的区别,让他联系自己的情况多多思考,并经常用成年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恐惧和行为。 (第四次会见)妻子陪伴。 来访者自称他的病已经好了70,可任意到各处参观、游玩。心里感到很轻松。也看不到那么多的戴黑纱的人了,感到很奇怪。妻子见他的行为好转,相信他以前是有病而不是故意捣乱,对他也能谅解了。 医生重复讲解他的恐惧心理来自幼年时期的惊吓,成年后遇到不愉快的事,这种幼稚的恐惧情绪又重现出来,成为当前的病态。还解答了病人提出的一些问题。他表示对患病的道理理解得更深入了。 (第五次会见) 来访者和妻子都说他的病几乎完全好了。回忆前几年的表现自己也感到可笑。来访者说,这次心理治疗象洗了脑筋,也不知道以前为什么那么固执。准备在京旅游几天以后,就回去工作了。 医生再一次重复以前的解释,并祝贺他摆脱了儿童心理的支配,嘱咐他以后不要再让儿童心理占上风,心理就成熟了。 (第六次会见) 上次会见后已经过了4个多月,这次来见医生是为了告别。来访者说,他的病已经完全好了。外出旅游,一切都好。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妇女晕车呕吐,吐出的东西溅到他的衣服上,回去稍稍洗了一下,就安心了。 这位来访者以后每年给医生写信,情况一直很好,家庭和睦,工作有成绩。 简评: 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个类型。它的临床相具有明显的特征,诊断不难。强迫症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以强迫动作最为多见。强迫动作的症状核心是焦虑、恐惧和不安全感。 在这个案例中,来访者被诊断为强迫症,因为他有强迫性洗涤的行为,并且只有通过这种行为才能缓解内心的恐惧不安。这符合强迫症的特点。同时,来访者伴有强烈的恐惧感,不洁恐怖、疾病恐怖、死亡恐怖似乎都有那么一点儿。因此,恐惧心理、强迫行为,来访者有份儿,双管齐下就有可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六次会谈,关键的是第一次,钟大夫在了解了来访者的情况以后,采用说理的方式,用生动的比喻指出来访者的恐惧心理及其行为的幼稚性,使之有恍然大悟之感,这就是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静海区全网营销解决方案
- 2025年牛羊防疫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药房咨询方案模板下载
- 盾构专项应急预案(3篇)
- 对于事故应急预案(3篇)
- 药师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税收学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配送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通信技术实施效果报告
- Welcome to the unit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必修三-牛津译林版2004
- GB 17840-1999防弹玻璃
- 新闻传播中的媒介素养课件
- 文学鉴赏-课件
- 小军师面试万能绝杀模板-组织管理
- midasCivil斜拉桥分析课件
- 超疏水材料课件
- 应急响应程序流程图
- 中医刮痧法诊疗操作评分标准
- 腧穴定位法课件
- 社会体育导论PTPPT课件讲义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