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11.docx_第1页
折线统计图11.docx_第2页
折线统计图11.docx_第3页
折线统计图11.docx_第4页
折线统计图11.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感受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和幅度)方面的作用。2、能结合实例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对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分析,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初步的判断和预测。3、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初步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4、经历数据的整理、分析与表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重点: 能读懂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题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数数游戏 2、播放重庆宣传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激趣促学1、重庆的风景是如此的秀丽迷人,你们想来重庆旅行吗?为了方便你们了解重庆5月的天气情况,蒋老师特意对上一周每日的最高气温进行了统计。(出示统计表)2、看,怎样才能更直观地看出这一周温度的变化呢?(使用条形统计图)3、我也制作了一张条形统计图。 你们可以一眼看出气温最高的是哪天?最低呢?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真聪明!条形统计图最大的优点 就是通过条形的高低能清楚看出数量多少。(手势)4、引出折线统计图(1)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看出温度的变化过程,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动态演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过程)(3)这样的统计图见过吗?它的名称叫?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一)、探索特征。1、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由哪几部分构成呢? 预设:(1)学生说到标题、横轴、纵轴时,引导:对,它跟条形统计图一样也有标题、横轴和纵轴。(2)当学生说到它有折线,(板书:线) (3)如果学生没说到点,师引导:我们可以再看得再深入一点,这些折线的两端还有一些(点,板书)2、了解点(1)从这些点中能读出哪些信息?引导:也就是从点上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的多少)(2)考考你们: 4月6日的温度是多少?怎么看出来的?上台指一指。 为什么要找这个点,而不找其它呢?(3)小结:真会观察!我们首先要通过横轴找到日期,再看纵轴确定温度。(4)看看这个点(指7日)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也就是它既表示7日,又表示温度是25度)(5)8日的温度呢?9日?(课件出示所有点,指图)折线统计图上有这么多的点,同样是点,为什么表示的数据不同呢? (6)小结(指课件和板书):折线统计图正是通过点的高低来反映数量的多少。3、了解线(1)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线”,有什么不同呢?(2)伸出手,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线的不同变化!(手势比划)引导学生跟着图比划。(3) 感受到了吗? 谁来说说这些“线”有什么不同?分别反映出哪些信息?预设:学生会说到的:长短、方向、倾斜度不同 当学生说到方向不同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问:这个动作(上升)什么意思?(温度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板书:增加还有不同的线吗?(下降的线、平的线)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少、不变几日到几日温度下降?怎么看出来的?上台指一指?算一算验证一下!(强调:从哪个点到哪个点?)(看,实际上是两个点的数据大小决定的线的变化方向)同学们真会观察!从这些线的变化方向上看出了数量的增减变化。还有什么不同呢?(长短、变化幅度)从这些变化幅度不同的线中,你又能看出了什么信息?(线的变化越陡,变化就越大)几日到几日温度上升得最快?怎么看出来的?(强调从这点到那点的这条线很陡)(5)刚才,我们从局部观察了线的变化,现在我们从整体上看看这一周的温度成怎样的变化趋势?从哪里看出来的?(虽然中间有下降,但从总体上看呈上升趋势) 2、对比中强化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能从点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根据线的变化看出天气变化的趋势。(板书:趋势)同桌讨论:那你觉得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突出优点呢? 师强调: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最突出的特点是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1、正因为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它。谁来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呢?生:反映股市行情、心电图、病人体温等也用到折线统计图。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折线图。课件,相应出示几幅折线统计图3、 (出示胖叔叔减肥图,抽认信息。)(1) 师:我们从中任意选出一幅胖叔叔减肥图,你从图中读懂了什么?(2)谁愿意来当一当小小解说员,分享一下你读懂的信息!(3)提问:( )月最重?哪个月最轻? (4)从( )月到( )月减肥效果最好?怎么看出来的?(5)胖叔叔减肥成功了吗?怎么看出来的?(从最开始到最后的数量,从整体看,胖叔叔的体重呈怎样的趋势?)(6)要了某个月的重量看什么?要了解整体的变化的趋势看什么?4、师:折线统计图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的信息,是不是哪儿都能用呢?下面几种情况先用什么统计图来刻画比较合适?说说怎么想的?(1)要表示重庆市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 用( )较合理。(2)要表示书店各类图书的销售情况, 用( )较合理。(3)要将乐乐0-6岁的身高变化统计表制成统计图, 用( )较合理。师:那什么情况下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选择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呢?师:看来要反映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最好选择折线统计图。三、尝试制图,看图分析。1、画图:(1)认识了这么多的折线统计图,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一幅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2)想一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描点标数顺次连线)(3)拿出题单,独立完成作业反馈时,简单点评:位置准确,线条流畅,清晰。(4)你觉得在画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预设:描点要准确要标上数据要顺次连线2、读图 (1)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呢?请你从下面几题中选择一道题进行汇报:完成如下问题:乐乐身高是95厘米时是( )岁? 乐乐(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乐乐5岁半时身高大约是( )岁。(2)第一、二题,直接说答案第三题,说说理由(3)预测:乐乐7岁时的身高会是多少?折线会是怎样的?为什么?出示“最新中国0-18岁儿童身高标准表”介绍,根据最新的中国0-18岁儿童身高标准表显示,中国的男童7岁的平均身高在124厘米左右,女童的平均身高在122厘米左右,同学们的预测完全正确!(4)如果继续记录他的身高,会一直增高吗?生:几年之后 ,这个折线就趋于稳定,因为他成年之后,身高不变了。还有可能变矮。教师小结: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时既要考虑图的趋势,也要考虑生活实际。要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学习数学才更有价值。四练习:争做成绩分析师(强化折线统计图的现实意义):师:最后,蒋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帮忙,愿意吗?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了!看,我带来了我所在班级的三名同学在五次跳绳成绩统计图,我该选谁参加比赛呢?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