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靳晓龙.doc_第1页
实施分层教学、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靳晓龙.doc_第2页
实施分层教学、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靳晓龙.doc_第3页
实施分层教学、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靳晓龙.doc_第4页
实施分层教学、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靳晓龙.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分层教学,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 太昌初中 靳晓龙【内容摘要】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间差距这一问题正逐步的显现出来,学困生问题也日渐成为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突出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要打破以往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外作业等方面给予学困生特别的照顾,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力所能及、学有所成,由此而重新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关键词】:学困生 分层教学 目标 评价学习困难的学生又称“学困生”,是指智力水平正常,因身心某些特殊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潜能或是不适应常规学习,从而导致学业“暂时性”落伍的学生。“学困生”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有性格、能力方面的原因;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原因;还有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学困生不是不能转化的。教师如能正视个体差异,坚持因人而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那么,“学困生”是完全可以转化的。一、什么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在共同的教学目标下根据个体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是基于新课程“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思想。二、如何针对学困生实施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教者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尤其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他们能和其他同学一样,经常获得表现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心。(一)教学目标分层,为学困生“量体裁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语文)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由于学困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和其他学生存在差异,在教学实际中,如果教学目标的制定时不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一味地向“优”看齐,那么就会出现学困生跟不上的局面。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困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将他们与尖子生区别对待,使他们也享受到学习的机会,并学有所获,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每一节教学前都要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学困生也可以达到的目标。例如新授课的知识目标,学困生的目标可以定为“能通顺的朗读课文,基本理解课文中一些生字词的含义,能大体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和文章的基本思想,并且基本能把课后题做上来”就可以。又譬如写作,一般学生是必须按照作文要求和提示进行写作,尖子生要能尽量跳出俗套,写出有个人特色的作文。而对于学困生,则要求能根据范文或老师给出的提示,进行“填空式”的作文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学困生的目标要求明显低于其他层次的学生,达标难度也就大大地降低,实现目标的信心也相对的提高,而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一同发展。(二)教学活动分层,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较之一般学生或尖子生,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能会弱很多。因此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技巧,让学困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难度较大、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通常先请尖子生或学优生回答,然后再让学困生回答,而简单易懂的问题通常可由学困生回答。这样,学困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哑口无言”,他们也有了发言的机会,也有了答对问题的可能性,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会大大地提高。譬如朗读课文和读课后的生字词可提问学困生,而对于一些需要联系课文总结文章主旨的问题可以提问其他学生。同样,背诵文言文、古诗词也可采取这样的方法,长的课文、难背的可以由尖子生背,简单的可由学困生背。又譬如课堂上问题探究,难度大的可交给学习能力好的去完成,难度低、容易解决的则交给学困生去完成除了课堂提问外,在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情感培养和方法指导等过程中,也要对学困生因材施教,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授课时,对学困生要实施四个“一点”:要求低一点,坡度小一点,讲授浅一点,操练多一点。关键在于引导他们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总之,教学活动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况,让学困生体会到只要努力,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学困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三)评价分层,帮学困生树立信心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学困生,用科学的爱去尊重、宽容、信任、激励学困生。坚持对学困生“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备”,肯定他们的优点、长处和成绩,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胜任学习的,让他们看见和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要知道,一点一滴的成功对他们而言,都是莫大的喜悦。所以,在评价上,教师不应一刀切,不要以评价优等生或尖子生的标准去评价学困生。例如同样是听写10个生词,一般学生是全对了才算好,而学困生则可降低要求,写对78个就算是很好了,写对56个的也是非常好。俗话说:“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困生,教师要多给予表扬鼓励评价,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赞同,并逐步建立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信心。(四)作业分层,让学困生力所能及作业设计要因层制宜,要体现由易到难。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可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一、梯度不一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作业,当然也提倡学困生挑战难度,尽力去尝试完成任务以外的题目。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当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作业,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提高性作业,以一般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发展性作业,以尖子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作为学困生,如果能完成第一层次的作业,就算完成任务。譬如某个新授课的作业分别为:1、抄写本课学所的生字词、介绍作者作品、总结文章主旨。2、做课后问题探究题。3、能根据课文内容写读后感或者学习心得。以上三项作业中,第一项专为学困生而设计,他们只要能完成该项作业便算完成任务。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尝试挑战第二、第三层次的题目。批改作业也要因人制宜,注意分层。不能一概用等第,还要给予一定的评语。对于学困生,要尽量给予表扬性或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改正的方式、方法,让他们“知”错“能”改。(五) 检测目标分层,使学困生有“标”能“达”教育家R.M.托马斯说过,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机会去达到目标,尽管每位学生达标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掌握。在中期检测和期末检测中,也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对尖子生来说,中期测验或期末检测拿个一百二十分甚至更高或许是一个不难实现的目标,但于学困生而言,就十分也许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与其给他们一个对他们来说难以实现的梦,让他们一次次承受失败的痛苦,倒不如把目标向他们拉近一点,再拉近一点,让他们也享受到实现目标所带来的喜悦。所以,在中期测验或期末检测的时候,老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不太高远的目标,让学困生有达到目标的信心,并产生去实现目标的动力。譬如,当尖子生都以一百二十分或者更高作为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学困生:“你只要拿到90分、85分甚至80分就达标了,只要达到这个目标,你们也是很优秀的,你们进步也非常大。”由于目标比较切合个人实际,学困生再没有望“分”兴叹的苦恼,信心来了,斗志也提高了,他们也会雄赳赳气昂昂地向自己的目标发起冲锋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苏格拉底也说:“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而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分层教学,则是帮助学困生重塑学习自信心的法宝。只要我们能够照顾学困生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为他们“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