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前预习 素养落实 史料探究 随堂训练 素养落实价值立意 素养提升 主题立意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的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租佃关系的确立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日益成熟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井田制及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学习 理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及租佃经营方式的演变 初步建立起对土地制度发展演变的时空观念 2 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探究 认识到土地兼并的危害以及历代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 掌握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以及租佃制度的发展 了解古代人们生活的基本状况 深化对国情的认识 树立文化自信 一 废井田 开阡陌1 井田制的出现 1 背景 出现 阶级分化 使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 时间 时期 3 内容 所有权 名义上为公有 周王层层分封给贵族 公田 实际上为占有 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私田 村社成员的份田 只有 没有所有权 课前预习课前自学 释疑解惑 知识梳理 国家 商周 国家 贵族 使用权 2 井田制的瓦解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 春秋时期 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 大量 公田 被抛荒 部分 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 2 春秋时期各国的 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上废除了井田制 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二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1 出现时间 战国时期 2 形式 1 君主私有土地 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 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2 自耕农私有土地 所有的土地规模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3 地主私有土地 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私田 税制改革 法律 土地兼并 3 发展 1 宋初 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使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2 到明清时期 经济繁荣 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 后果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 影响了国家的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 统治者采取 均田 限田 的措施 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保护自耕农经济 如北魏至隋唐实行均田制 商品货币 赋税收入 三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 概念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 收取地租作为收益 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 2 历程3 影响 1 在租佃关系下 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关系相对减弱 2 租佃农民通过 减租斗争 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 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人身依附 抗租 探究主题1井田制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材料一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诗经 小雅 北山 材料二有渰 云兴起的样子 萋萋 兴雨祁祁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诗经 小雅 大田 材料三邢侯与雍子争田 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 在争论中获胜 及断狱之日 叔鱼抑邢侯 邢侯杀叔鱼与雍子于朝 国语 晋语九 问题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种土地制度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 有什么变化 这一变化是如何发生和发展的 2 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史料探究主题探究 史料教学 解读 根据材料一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可知此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 根据材料二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可以得出当时在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私田的出现主要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材料三表明当时发生了关于土地所有权的争夺 而在井田制度下土地不得转让和买卖 这说明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结论 1 土地制度 井田制 变化 公田以外 出现了私田 发生和发展 先是奴隶主驱使奴隶开垦私田 到春秋时期 铁农具的使用 使私田的开垦数量越来越多 2 问题 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 表明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 探究主题2土地兼并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材料一 汉书 食货志 载 除井田 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 材料二秦汉以来 地主侵占土地主要以 势 夺之 到明清时期 更多的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实现 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 最有利的出路即 唯是买田广土 问题 1 概括材料一中的现象以及该现象的危害 2 据材料二 概括明清时期土地兼并的新变化 这对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解读 第 1 问材料一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 反映出土地兼并 其危害结合材料一省略号后面的话可知加剧社会矛盾 导致社会动荡 第 2 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可知明清时期土地兼并的手段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 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当时缙绅富商积累的巨额资金最有利的出路是买田 结合所学知识从租佃关系的发展阻碍社会再生产等方面进行归纳 结论 1 现象 土地兼并 危害 导致两极分化更为激烈 社会矛盾激化 最终导致政治混乱 社会动荡 2 新变化 土地兼并以经济手段实现 影响 土地租金被抬高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使商人和手工业主把大量资金投入土地 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 深化拓展 土地兼并的危害及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1 土地兼并的危害 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 造成众多农民衣食无着 加剧社会矛盾 使社会动荡不安 严重影响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减少政府的赋税 徭役的来源 威胁到封建政府的统治 地主商人投资土地 兼并土地的行为 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 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 2 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实行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保证农民有一定的土地 如曹魏政权的屯田制 北魏到唐朝前期的均田制等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如西晋的占田制等 清查大地主占用土地实有数量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 如北宋王安石实行的 方田均税法 和明朝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等 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以上措施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有效 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探究主题3租佃关系的发展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材料农田租佃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长期以来 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属关系 宋代 不立田制 土地交易空前频繁 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 二地主 即租地转包者 和租佃者间的关系 尽管存在主仆名分 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 有的是佃户 皆齐民 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 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 如期限满则可离开 明代 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 转佃他人 私相授受 清代永佃制盛行 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 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 从此 地主对于田底 佃农对于田面 分别享有占有 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 据赵冈 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 等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租佃制的新变化 从宋至清租佃制度长期存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 解读 新变化 据材料 宋代 不立田制 期限满则可离开 逐句概括 积极作用 可以从对农业 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对商业 适应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对社会 进一步减弱人身依附关系 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的角度进行分析 结论 新变化 租佃关系复杂化 出现二地主现象 租佃者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佃农法律地位提高 租佃契约关系发展 法律保障规范化 积极作用 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适应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进一步减弱人身依附关系 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深化拓展 租佃关系产生的原因 演变及影响 1 产生的原因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 土地兼并使社会上产生了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他们往往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 2 演变 战国时期 租佃方式产生 秦汉时期 以佣耕为业的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强 唐代后期 均田制遭到破坏 失去土地的农民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 人身依附关系较魏晋时期大为减弱 宋代开始 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地租形态以劳役地租为主向以实物地租为主转化 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 租佃制遍及全国 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减弱 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雇主与雇工之间没有契约关系 身份更为自由 3 影响 一方面 佃农遭受了较重的地租剥削 但另一方面其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随堂训练即学即练 学以致用 编者选题表 一 选择题1 考古学家对右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 研究结果是 此考古材料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 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 a 土地私有制b 井田制c 均田制d 初税亩解析 b图中形状同 井 字 成方块状 故可判断图片反映的土地制度应是井田制 2 2017 山东泰安期中 礼记 王制 中有西周 田里不鬻 卖 的记载 后在共王三年 前920年 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 贮 字 并释意为 贾 价 租典 特殊的土地易手 等 该现象 a 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b 质疑了 礼记 王制 的真伪c 进一步证实了铁犁牛耕的成因d 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解析 a 礼记 王制 中有西周 田里不鬻 卖 的记载 但在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卫禾皿上发现 贮 字 即出现了土地买卖的证据 这就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故a项正确 材料能够质疑西周 田里不鬻 的真伪 而不能质疑 礼记 王制 的真伪 故b项错误 材料与铁犁牛耕无关 故c项错误 材料与宗法制 分封制无关 故d项错误 3 战国时期 商鞅把原来 百步为亩 的小田界 阡陌 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 封疆 统统破除 重新设置田界 不许私自移动 并把土地授给农民 规定土地可以买卖 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解析 a 把土地授给农民 规定土地可以买卖 实际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a项正确 c d两项错误 废井田 开阡陌 打击了奴隶主势力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地位的强化 b项错误 4 2017 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钱穆在 国史大纲 中写道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 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 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a 均田制b 井田制c 地主土地所有制d 小农土地所有制解析 a由材料中 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 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 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可知 这一土地制度的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应为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 a项正确 5 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 即佃户 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 按宋代法律 客户退佃离开时 地主不得阻挠 这表明宋代 a 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b 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c 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d 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解析 b材料中体现的不是政府管理人口户籍的状况 故a项错误 从材料可知客户 即佃户 租种或退佃都是自由的 地主不能干涉 表明地主与客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租佃土地形式是否普遍 不能得出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故c项错误 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是通过地租体现的 材料没有反映 故d项错误 二 非选择题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魏主善之 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奴婢依良丁 牛一头 受田三十亩 限止四牛 所授之田 率倍之 三易之田 再倍之 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人年及课则受田 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奴婢 牛随有无以还受 资治通鉴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 其性质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实行情况 能否达到其目的 解析 第 1 问 从图中的 公田 私田 等信息可进行判断 第 2 问 注意材料二左图左上角的文字 废井田 开阡陌 以及右图 围剿公田 这些信息体现了井田制的废除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回答 第 3 问 从材料中 魏主 受田 等信息可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3140:2025 EN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Evaluation of on-board and roadside equipment for conformity to ISO 13141
- 【白城】2025年吉林白城市洮北区面向下半年应征入伍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乐山】2025年上半年四川峨眉山市赴四川师范大学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湘潭】2025年湖南湘潭市岳塘区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古迹作文教学课件
- 2025年绿色规划视角下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共享出行平台信用积分兑换机制与市场响应策略研究报告
- 跨境电商保税仓仓储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研究报告
-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2025年绿色金融科技应用报告
- 企业合同履约管理办法
- 2022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技能及素质要求第1部分:地铁、轻轨和单轨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宿迁市公需考试试题
-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保障措施
- 2025年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 CO2还原合成甲醇反应器研究进展
- DB3713T-291-2023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每日一练带答案(共20天)
- 江苏连云港某公司“12.9”爆炸事故报告
- 人教版三年级上下数学试卷合集-综合素质训练
- 沥青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