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1] 2.doc_第1页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1] 2.doc_第2页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1] 2.doc_第3页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1] 2.doc_第4页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1]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高考试题少有涉及,复习时结合完整的生产过程理解即可。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读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考点在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上。建议学生在全面掌握按劳分配的相关知识的同时,着重把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原因和意义等,特别要结合实例分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 例1(四川卷)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 ( ) 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 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A. B. C. D. 例2(安徽卷)为了“扩大内需,保增长”,2010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有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 A.债务收入 B.红利收入 C. 劳动收入 D. 资本收入 例3(安徽卷)李某是以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 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 C. 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 (二)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导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涉及当前收入差距过大、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在高考题中易于命制材料题,学生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例4(山东卷)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 )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例5(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B C D 例6(江苏卷)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导读本考点为2009年新调整变化的考点。学生在复习时,要把重点放在公平上,特别是怎样做到公平的问题上。这是近年来的一个重大热点问题,题目可以多种形式出现,应引起足够重视。 例7 某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 ) 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 B. C. D. 八. 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构成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导读上述考点是近年来高考常考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时,学生不仅要明确国家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构成,还要结合热点材料深刻体会税收与财政之间的关系。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导读本考点是近年来高考常考考点、重要考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建议学生在复习时,应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着重把握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它与分配政策的关系。 4.财政支出 5.财政支出的构成 导读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在复习时,学生要结合实例区分财政支出的不同方面,尤其要关注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6.财政收支平衡 导读财政收支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时,学生要将财政收支的状况与国家宏观调控、积极财政政策有机联系起来。 (二)财政的作用 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导读国家通过财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财政与宏观调整 例8(福建卷)通货膨胀一般是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物价涨幅,国际上通常把CPI涨幅达到3%作为警戒线。读图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利率 B.从B点到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降低货币流通速度 C.从C点到D点,适宜扩大财政盈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D.在E点时,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 例9(海南卷)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已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出台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下列宏观调控措施中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有( ) 降低银行贷款利率 降低政府行政管理支出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提高出口商品关税税率 A. B. C. D. 例10(安徽卷)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以“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为基本取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 ) 增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控制信贷规模,缓解通胀压力 调整经济结果,优化资源配置 刺激消费需求,调节市场物价 A. B. C. D. 3.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导读财政的作用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重点。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复习时,学生不仅要能准确区分财政的不同作用,还要能够结合热点问题,加深对财政作用的理解。 例11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划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9500亿元。2011年中央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投资也将进一步向西北和“少边穷”地区倾斜,其中以车辆购置税安排的投资额将超过300亿元。这说明(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普遍形式国家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A. B. C. D. 九、征税与纳税(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 导读注意税收收入的多少与税率之间的关系。例12(2010年重庆高考卷)经济学家拉弗用图7揭示了税率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 由图7可知A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高B政府若要增加税收,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CR2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D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税率R3优于R1 2.税收的基本特征导读上述考点近年出现的几率较小。复习时主要识记税收的含义及特征。3.税收的种类4.税收的作用导读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此部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学生在复习中应特别关注个税申报制度,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角度去理解税收的作用。(二)依法纳税1.纳税人2.负税人 导读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情况来看,此部分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重点在于考查两者的关系。在复习时,学生要明确,每一个公民不一定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实际的负税人。3.依法纳税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常考考点。学生在复习时要结合实例区分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着重把握偷税和骗税行为;此外,要结合热点材料,正确阐述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和意义等。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考点 1.个人收入的分配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2.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征税与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种类 税收的作用 (2)依法纳税:纳税人 负税人 依法纳税 考点1 生产决定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考点2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她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的原因: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 考点3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收入)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2)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 (3)原因: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考点4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1)效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收入分配的公平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一个制度两个举措)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意义: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措施: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考点5 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如何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 要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分配原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政策是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后帮后富,同时政府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考点6 财政收入的构成 1.财政 (1)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本质: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活动。 (3)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国家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考点7 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考点8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和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有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考点9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是政府实现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支出的状况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考点10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债务支出。 注意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牵动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强力支持。 考点11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收支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 (1)在现实生活中,财政收支完全相等几乎不存在。 (2)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3)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4)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的说是有害还是无害。第一,财政支大于收,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必须抑制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第二,靠扩大赤字不一定造成通货膨胀,关键是政府要把握和适时调控宏观经济形势,用好手中的钱。在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一定限度的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问题、增加税收、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考点12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和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考点13 财政与宏观调控 国家通过财政收支平衡的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考点14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补充:财政的重要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考点15 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必然性:有国必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其自身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同其他财政收入相比,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有税必有法。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考点16 税收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这也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内在联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考点17 税收的种类 (1)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种类,共二十多种。(2)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增值税 A.征税对象: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B.纳税人:增值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C.基本税率: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D作用: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 A.征税对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 B.税率: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