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复习专题一:监察制度【解读】1古代中国:1)史实:(1)秦朝的三公制:丞相治民、御史大夫监察、太尉掌军(有名无官,皇帝兼任),分权专管,互不相关,直属于皇帝。这种做法继往开来。(2)汉武帝创立(新增)刺史制度(中央政治机构之一):汉武帝于前112年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又在前106年划全国为13州,每州委派刺史一人,定期巡察郡国,按“六条问事”,位卑权重,能“以内制外”、“以小驭大”,监察地方王候、官员和豪强地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汉光武帝把刺史职权扩大化和治所固定化。为镇压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汉廷把州由中央监察区变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刺史改称州牧,大权在握,拥兵自重,开始了三国两晋南北朝360年的分裂割据与混战局面。唐初全国设10道,后增至15道。至开元时各道设采访使成为定制,以六条检察。后因边患频增,为加强边帅权力,让边境节度使兼任道采访使,且辖州县事务,重演汉末外重内轻旧剧,终于酿成安史之乱,而且一发不可收。)(3)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权力行使程序示意图旨隋唐把一贯完整统一的相权按流程三分,三者互相牵制,事实上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门下省的监察职能尤其明显。(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实现了中央权力运作的程序化和中央官制的规范化,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成熟与完善。)(4)宋初,“以防弊之政作立国之法”。在中央,在秦朝三公制的基础上,按类别把相权一分为三,互不统属,皇帝从中垂直领导,贯穿了平衡牵扯之术,从而达到了弱化相权强化皇权的目的。如下图所示:皇帝 军政权 财政权 行政权 (枢密院、三衙) (三司) (正、副相)其中,正宰相中书门下及枢密院合称“二府”,与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称二府三司制。军事上,对禁军(中央军),三分军权(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直属皇帝),地方军之精壮者,充入禁军,实行守内虚外和更戌法。在地方,中央派文臣任知州,通判监知州(俗称“监州”),联署公文生效。中央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可见,两宋“防弊之政”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权以建立制约机制,从而达到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目的。(这种做法不免矫枉过正、顾此失彼,但在针对体制内武夫专权方面,效果非同一般。从960年北宋建立至1916年袁世凯败亡,严重的军阀割据不再重现,所以,北宋这套防制措施,标志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斗争,从此得到了基本解决。)(5)元朝的中央机构极似秦朝的三公制,称为一省一台二院制:废三省制,只设中书省行政,枢密院掌军,御史台监察,宣政院主理宗教和管治西藏。监察权力扩大,自成系统,地位提高,回复到秦朝与丞相(中书省)、太尉(枢密院)平起平坐的高度,监察作用也相应增强,元世祖有言:“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左手,御史台乃朕医两手”。(6)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位更高,各御史分管全国各方面的监察工作,另又独立设置 “六科给事中”,对口监察六部,可风闻奏事。清承明制,增损不大,只是微调。2)总结但凡带有“台”的部门,皆有监察权。监察职能:对皇上谏诤,对左右同僚和下属百官的牵制或监督(纠举、弹劾),监察意义:对皇上谏诤,能减少决策失误。对左右同僚和下属百官的牵制或监督,能规范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澄清吏治、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安定政治统一。历史评价:秦朝至清朝,尤其明清两朝,权力的源泉是皇帝,其给则有,一收则无,那么,监察官只对君主负责,终归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监察机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部件。1840年之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在中国,利大于弊,尤其是中央集权制度。2古代世界:古希腊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时代” (约前495-前429年) 国家权力运作示意图:可见,民众法庭虽监督日常事务机关,但皆隶属于公民大会那一群皇帝。深究其因,此乃直接民主及其粗陋之弊。3近现代世界:英国自1689年以来,美国自1787年以来,法国自1875年以来,都是典型的代议制度和分权制度,其中美国尤甚。代议制度民选官,也民监官。这些国家的国家机构中,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官虽由议会任命,但他们一旦被委任,一走马上任,就只对宪法、法律和选民负责,“翻脸不感恩”,“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就是司法独立。4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既学习美国政体架构,又采蜜于传统监察制度和考试制度,把美国政体正三角形化为民国政体五边形,即“五权宪法”(五院制)。5现代中国: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度,也是人民监督。政协制度含有民主党派监督唯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作用。19499北平政协,初步建立起政协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建立起人大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八字方针)。十年“文革”,破坏人大制度尤其政协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十六字方针)。新时期,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得到重建和不断完善,履行人民监督和党派监督的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典题精练】1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设立了一个新的职务,当时全国共计13人出任这一职务,负责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的监察工作。这一职务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给事中 D通判【解析】B。考察中国汉代行政机构的设置 由材料信息“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监察”可以判断为考察的是地方的监察官员,符合的为B。2(东)汉章帝说:“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此说明汉刺史可以A向朝廷举荐人才 B考查地方官员政绩C任命地方官员 D谏正皇帝过失【解析】A。考查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知识点:汉代刺史制度。关键信息: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BCD项材料并未体现。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唐时期绩效考评有比较配套的机制汉代有“上计”制度上计吏由郡守的僚佐担任,每三年上计一次,即“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高小平等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材料二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李靖堃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材料三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议会、国会)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监察专员是由首相提名,女王任命,终身任职,直到退休为止。 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1)秦朝是如何对官员进行监察的?根据材料一,归纳汉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9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6分)(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4分)(4)与中国古代汉唐监察制度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秦朝“御史大夫”“监御史”等知识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上计制度唐代基本与汉代相同”“汉代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临时性突击考评巡查巡视”“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等信息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逐句提取材料信息概括作答。第(3)问,“共性”从材料的对比中找到角度,如时间早晚、配套措施、注重过程和结果等。第(4)问,在对比三则材料的基础上,从出发点、是否体现民意等角度思考作答。【答案要点】(1)秦朝: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助手,负责监察百官;地方各郡设监御史,掌监察职责。(3分)措施:实行上计考察;设立刺史、采访使作为监察官监察地方;开展临时性突击考评;依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对官员予以赏罚。(6分,答出3点即可)(2)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监察制度完整、灵活;对政府及官员监察力度大、涉及面广。(6分,答出3点即可)(3)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警支队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路施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课件
- 法律法规课件
- 2025年海上风电产业市场潜力与投资风险分析:风能资源评估与深远海发展规划深度报告
- 防暴安全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冶炼厂岗前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对自动驾驶汽车用户体验的影响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生物质颗粒燃料市场前景预测与风险分析报告
- 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2025年车身结构优化与电池布局创新设计应用前景
- 新学期-启航出发-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新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压延机故障应急处理方案
- 2025年低碳节能减排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业务员保密合同
- 四川省智慧交通科技
- 测绘无人机高程教程
- 动静脉栓塞的区别及护理
- DB64∕680-2025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程
- 2025-2030中国低因咖啡豆行业营销策略及销售规模预测报告
- 焊工证挂靠协议书
- 切割伤的急救处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