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立意高远。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体现其人格的魅力,仿佛一盏灯,至今仍给人以明示。它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较好载体,应新课改创建古文教学多样化的典范课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章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法,把握作者独辟蹊径、精心设计的巧妙;正确理解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充分搜集、筛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自主交流、积极探究,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高,达成审美意识的共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借鉴。教学重点: 美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1、文章中记叙描写和议论之间的关系2、“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设想: 通过美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美文的兴趣,感受文章的韵律美,感知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励个性化的阅读。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收集作者资料。老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足以见出洞庭湖之壮观浩大。而“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却反映了诗人郁郁不得志、为一己之悲而焦灼苦闷的情绪。而同是写洞庭湖,同处人生低谷,北宋范仲淹却独辟蹊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别样的画卷,抒发了不同于孟浩然的情感。相信这篇文章会让你有新的收获,也希望它能带给你新的思考! 说明:以古典明曲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依次链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滚动字幕。 (设计意图:从旧知导入,和谐自然。从而创设氛围引领学生思考文章内容和思想。)二、检查预习:1、检查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薄暮()淫雨()霏霏() 浩浩汤汤()忧谗畏讥()墙倾楫催()宠辱偕忘() 2、作者追踪: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幼年丧父,生活贫困,却能刻苦读书,少有大志。 (学生答,教师补充,同时字幕显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的朗读预习掌握生字、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三、背景链接: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榜进士,两人交谊甚厚。滕被贬岳州后,虽政绩卓然,可是仍旧情绪低落。在岳阳楼落成后,滕子京写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随信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据此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当时范仲淹也正贬官在外。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对作品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从而为学习本文奠定基础)四、美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语调语速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尽情想像文章文字中所包含的画面。注意根据文章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设计意图:通过美读课文既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感知文章韵律美、图画美、大气美,又能激发学生诵读古文的兴趣,为学习本文重点知识作准备。)五、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过程中所标记的疑难词语和句子。 2、展示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 (1)解释加点词语。 百废具兴()连月不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波澜不惊()长烟一空()把酒临风()吾谁与归() (2)翻译下列句子。 A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展示学习结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六、品味探究: 1、浏览课文说说文章分几部分,依据是什么?概括出课文各部分内容。 2、对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评析。师提示,常见的几种评析角度: (1)修辞生动形象 (2)词语准确生动 (3)细节描写生动 (4)描写方法独特 3、文中表达作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句子有那些,说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4、你怎样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答案不求唯一,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读法。)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梳理文章脉络、品析语言的能力,鼓励其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七、升华提高: 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心情抑郁难平。假如时光可以倒流让你回到唐朝成为他的好友,请你运用本文所学语句写一段话对之进行劝慰,让他撇弃个人得失,放眼天下苍生,重新振作起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2、教师结束语:先贤的脚步已远去,但我相信先贤的灵魂之光还在!让我们记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记住范仲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结束语去感染学生,给学生留下关于本文的深刻印象。) 九、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 叙事 缘由 作文记之 二 写景 总写 壮阔多变 迁客骚人 览物而异 分 览物而悲 览物而喜 三 议论 胸襟 不以己悲 抱负 先忧后乐 (设计意图:使文章结构、表达方式一目了然,古今对照,凸显文章主旨。) 教后反思: 本文以其大气的文风和高尚的境界多少年来备受各种版本语文教科书的青睐。也许,正因为它在教科书中历经的时间太久,所以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法好像不知从哪一天起就被定格了。本教案在借鉴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力图打破常规。注重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个性解读,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基础积累扎实:在教学中注重了基础知识如注音、释词和句子翻译。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当堂检测都注意了这一点。文言文的学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文言文教学无论经历怎样的改革都不能忽视字词教学。 二、思维训练求深:本设计在注重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的同时,又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流程六品味探究第2题“对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评析”,这是一道鉴赏题。初中生应该具备初步的语言评析能力,即运用一定的评析方法对句段进行赏析。在这里,我注重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提示学生几种主要的评析角度。 品味探究第3题“文中表达作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句子有那些,说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这道题首先必须交给学生:能表达作者人生态度和追求的句子一般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常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同时,还得提醒学生注意共性化阅读的问题。 学法指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必要。它会给学生语文学习以方向,让他们有“法”可依。语感对于学好语文固然重要,语言技巧和方法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同样不可忽视。 三、解读张扬个性:在关注共性化阅读的同时,注意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在品味探究第4题“你怎样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所透露出的情感,根据你的理解读一读”。 如果学生答:作者为自己能够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而感到自豪,所以要读得豪迈。我们应予以肯定。 如果学生答:作者以此语勉励自己。自勉的同时,勉人。委婉表达了作者对好友滕子京的劝勉之意,希望滕子京能够走出个人狭境,放眼四海,大济苍生。所以应读得语重心长。我们应予以赞扬。 如果学生答:作者为世间多眼界狭隘、自私自利之人而感到愤慨,感慨世间知己甚少,所以应读得苍凉悲慨。我们更应尊重和鼓励。这一点对于学生日后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乃至进行个性化的文学创作都非常重要。 四、朗读讲究美感: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更何况美读呢,教师的美读无形中会感染学生,调动气氛。而学生自己的美读更能激发他们对作品的热爱,对语文的热爱。语文课堂中书声朗朗应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五、流程追求方法: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的问题,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和解决的过程。唯有此,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心,才知道哪是自己会的,哪是自己不会的。唯有此,才能不断强化他们“我”的概念。 对于那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把它们交给小组,集大家智慧合作解决。让他们在合作中彼此学习,培养其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六、情感熏陶自然:我在教学设计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