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练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c通过“推恩令”这一做法,中央政府不断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c项正确。2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导学号:77342018】 a宗法制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d材料反映了西汉初采取的措施同时借鉴了西周和秦代的制度,a项宗法制是西周的制度;b、c两项是秦代的制度;d项郡国并行制同时借鉴了西周和秦代的制度,符合题意。3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一现象发生在()a西汉末年 b南北朝时期c唐朝后期 d北宋中期c文中所述现象是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于“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政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d宋代负责转运钱粮有专门的转运使,故a项错误;州郡长官是地方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宋代依旧实行官僚政治,官员有薪俸,不得世袭,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可直接上报朝廷,故d项正确。5在论述古代某一机构时,著名思想家黄宗羲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该机构()【导学号:77342019】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b能够参与中央决策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d根据题干材料“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今之宫奴”可知,该机构为明朝的内阁。再结合明朝内阁制形成的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它的设置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故选择d项。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a阁臣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说明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b、d两项本身说法错误,c项从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正确答案为a项。7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导学号:77342020】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d1380年,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丞相,与题干中时间“1377年”不符,故a项错误;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有中书省和左、右丞相,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但是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相怀有戒心,力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8.“(军机处)直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及所递片单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按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直日章京检核无讹现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直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b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b项。冲a挑战练9明太祖认为:“天下之大,必树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子,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的认识及其实践()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使专制皇权空前加强c标志着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中央集权d明朝分封诸王,使朱家子弟“宜各有爵,分镇诸国”,这明显是在重蹈古代分封制的覆辙,不利于中央集权。故选d项。10“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段材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导学号:77342021】 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c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d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材料“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说明,内阁的设立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故b项正确。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所采取的措施的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措施联系秦朝三公、汉朝中朝,唐朝三省,宋朝枢密院回答。共同点从相权与皇权的此消彼长的演变进行概括。第(2)问提取“擅专威福”的信息回答。答案(1)措施: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中朝”,剥夺丞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院等分割相权。共同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相权过大会危及君主统治。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艾森斯塔德认为: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其第一个一般性政治目标首先是“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统治者的第二个一般性目标则是发展“有关资源动员的特殊取向”“保证其能够从社会不同群体那里得到不断的、独立的资源补充”“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摘编自吴铮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结构之演变运用所学知识,试以北宋史实为例,论证“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这一观点。(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逻辑清晰)解析论证时,需依据材料中的“建立和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以及统治者的最高主权”和“力图把社会的权力与控制的中心独揽于一己之手”“努力控制这些资源而使之专为一己所用”等信息,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加强君主专制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答案示例: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银行高管面试题及答案
- 2025新乡银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上市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安全隐患排查十大案例及整改方案
- 市场调研报告范本及写作技巧
- 小学奥数加减法数学习题专项
- 行业深度调研报告模板
- 语文写作提升技巧与心得合集
- 职场人士年度工作总结与自我提升方案
- 合并财务报表培训课件
- 中秋节知识课件
- 110kV变电站及110kV输电线路运维投标技术方案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3:4 3 免疫失调
- 《SLT 582-2025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知识培训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气道异物护理教学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