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系借贷理论述评崔向阳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1969-,河南卢氏人,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南京大学 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 210093)摘要:本文对国外关系借贷理论(relationship lending)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评析,分别探讨了关系借贷的概念、关系借贷是否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关系借贷与竞争是否相容、银行并购与中小企业关系借贷等方面,认为我们应借鉴关系借贷理论对我国现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关系借贷 交易借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一般难以获得在金融市场融资的机会,主要依赖金融机构的融资,但由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透明,又会产生信贷配给问题,造成拥有投资机会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出现了一种解决中小企业信息问题的重要理论关系借贷理论(relationship lending),该理论认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的长期接触来获得企业的私人信息,并将此信息用于融资决策,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问题,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一、 关系借贷的概念关系借贷理论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信贷配给理论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信贷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导致市场不能出清的现象。解释此现象的经典论文是Stiglitz和 Weiss(1981)。首先,Stiglitz和 Weiss证明了银行贷款的预期收益是利率的非单调函数。银行如果提高利率,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收益;另一方面,提高利率增加了借款人的风险,风险较低的借款人就会退出市场,信贷市场的风险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反而会降低。因此,当利率升高到某一利率r*时,银行的预期收益达到最大;当利率超过利率r*时,银行的预期收益反而开始下降。信贷供给曲线和信贷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市场出清利率rm,但银行预期收益最大的利率在r*,这导致了需求超过供给的差z必须由信贷配给来解决。Stiglitz和 Weiss模型的结论是,信贷市场上银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以Diamond等人为代表的现代金融中介理论(Diamond 1984,1991,Ramakrishnan and Thakor 1984,Boyd and Prescott 1986)认为,金融中介可以有效的解决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Diamond(1984)建立了一个金融中介的委托监督理论(delegated monitoring),证明了银行在对厂商的监督行为中具有比较优势。假定有n个厂商,m个投资人,对厂商的监督成本是K,则总成本是nmK,现在引入金融中介银行,银行的监督成本是 nK,委托总成本是C,当且仅当满足条件nK +CnmK时,委托监督比直接借贷效率高。假设监督有效,投资者分散,且投资赢利,Diamond证明了如果n足够大,金融中介的委托监督将优于直接借贷。 Bhattacharya 和 Thakor(1993)在其关于金融中介的著名综述文章中对此总结说,信息摩擦是金融中介存在的最基本理由,银行与企业的密切关系是在位银行相对于其竞争者的比较优势。基于上述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对金融中介的全新认识,理论界开始关注银行贷款的独特性,如James(1987)。但早期的研究把关系借贷等同于银行借贷,主要是将银行融资与资本市场融资进行区分和对比研究,如Diamond(1991)、Rajan(1992)等。Berger和Udell(1995)第一次对关系借贷进行了界定,认为银行贷款包括两种不同的类,一种是关系借贷(relationaship- drven loans),另一种是交易借贷(transtion-drven loans)。他们认为,银行可以从与企业的接触中,如监督企业经营、办理金融服务等,获得企业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信贷合约的设计,关系借贷的重要部分是信贷额度贷款L/Cs(lines of credit),非关系借贷包括抵押贷款(mortages)、设备贷款(equipment loans)、汽车贷款(motor vehicle loans)和其他现场贷款(spot loans)等。Boot和Thakor(2000)进一步对关系借贷进行了界定,认为银行同时进行关系借贷和交易借贷,二者的比例取决于银行的经营策略。关系借贷可以给借款者增加价值,但也要求较大的成本,因为银行需要为此进行部门专业化(sector specialization)。Berger和Udell(2002)认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可以分为四种类,包括财务报表贷款(financial statement lending)、资产抵押贷款(asset-based lending)、信用评分贷款(credit scoring)和关系贷款,前3种贷款的决策主要依据易于得到的硬信息作出,被成为交易借贷(transactions-based lending)。而关系贷款的决策主要是依据关于企业及其业主的私人信息作出的,这些信息来自与银行与企业的长期接触,如提供贷款、存款和其他金融服务。Boot(2000)、Berger和Udell(2002)给出了关系借贷的基本定义:关系借贷(relationship lending),是指银行的贷款决策是基于与企业的长期关系所得到的私人信息做出的。关系借贷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关系贷款依靠关于借款企业、业主和所处社区的“软”信息,这些信息不容易被量化、证实和传输;信息收集发生于金融机构与借贷者的长期接触中,这些信息除了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多种金融服务(存贷款、结算和咨询等)得到外,还可以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顾客等)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得到;这些信息保持秘密性(私人性),不会在金融市场上散布。关系借贷所涉及的主要是难以量化和传递的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这些信息可视为银行生产的关于特定企业及其业主的专有知识(idiosyncratic knowledge),根据交易成本理论,越是专门化的知识,其转换成本越高,交易就越倾向于以长期关系的方式进行。因此,关系借贷的定义强调两个纬度,即私人信息(proprietary information)和长期交互关系(multiple interaction)。与关系借贷相对应的概念是市场交易借贷(transactions-based lending), 交易借贷所依据的主要是易于编码、量化和传输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银行主要依靠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信用评分(credit-scoring)和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等标准技术来进行决策。交易借贷和关系借贷不是互相排斥的,在对同一企业的贷款中,可以共同存在。除了relationship lending的用法以外,在文献中还有人使用relationship banking、relationship-based bank credit等用法,意思基本是一样的,都是强调金融中介对改善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此外,关系借贷并非特指关系银行的贷款,也包括非银行金融中介,如投资银行、辛迪加贷款、风险投资等,更准确的用语是关系中介(relationship intermediation),使用relationship lending的术语只是因为大家更熟悉。二、关系借贷是否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关系借贷是否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数量,二是关系借贷是否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根据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金融中介的“关系借贷者”的角色可以减缓信息问题,因此,一般认为,关系借贷可以使中小企业得到更多的资金,即关系借贷增加了资金的可得性,但对关系借贷是否降低了信贷的成本则存在两种对立的意见。实证检验的结果与此类似,相关的实证结果证明关系借贷可以增加中小企业资金的可得性,但对关系借贷与融资成本的关系的检验同样出现了两种对立的结论。第一方面、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关系借贷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代表性文献包括: Diamond(1989)、Boot and Thakor (1994)。Diamond(1989)发展了一个关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模,说明了信贷市场上声誉的重要性。假定有3种类的借款人,第一种借款人可以选择安全项目或风险项目,另两种借款人只能要么选择安全项目,要么选择风险项目。借款人的类和项目的收益是借款人的私人信息,给定每一种借款人的比例,贷款人得到竞争条件下的期望收益。在第一个时期,银行不知道借款人的类,选择安全项目的借款人被要求支付高利率;在随后的时期,选择安全项目的借款人不违约,选择风险项目的借款人违约,借款人的类被揭示,银行对选择安全项目的借款人要求一个较低的利率。对于可以选择安全项目或风险项目的借款人,最优的均衡路径是,先选择风险项目,然后选择安全项目。这样,随着银企长期关系的建立,企业被要求的利率逐步降低。Diamond认为,有两个机制可以减少银行利率,第一,选择风险项目的借贷人在每一期都违约,随后被拒绝借贷, 这个机制提高了借贷人的质量。第二,声誉影响使借贷人选择安全项目,实际上,那些不断归还借贷者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享有低利率。Boot and Thakor (1994)用一个最优信贷合约说明了,借贷者开始被要求一个高于市场的利率和必须抵押,但第一期项目成功后,银行将给他低于当时市场利率的无抵押贷款。因此,该类模和现代金融中介的基本理论一致,强调中介对信息生产的作用,他们认为,在银企关系早期,企业被要求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随着关系的持续,银行知道了企业私人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用于金融合同的设计,企业因此可以随着银企关系的持续来支付较低的融资成本。第二种观点,认为关系借贷使企业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即敲竹杠(hold-up)理论。代表性文献包括: Blackwell, Santomero(1982)、Greenbaum, Kanatas, Venezia(1989)、Sharpe(1990)、Rajan(1992)、Petersen and Rajan(1995)。Blackwell等人(1982)强调了搜寻成本,Sharpe(1990)强调了信息捕获(information capture)问题,他们认为,银行得到的私人信息使银行处于信息垄断地位,银行可以事后要求企业支付更高的利息,在位银行可以从企业攫取一个租金。Petersen and Rajan(1995)发展了一个关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两期模,认为信息影响导致了第二期的低利率,但是,在集中的信贷市场上,利率减少的小,银行的捕获影响更大。Greenbaum 等人(1989)得到了更激进的结论,在一个企业忍受搜寻成本的模里,他们发现借贷率是借贷关系的非递减函数,企业终止借贷关系的概率随关系借贷时期的持续而上升。因此,该类模认为,银行知道企业的私人信息后,企业就被信息捕获了,银行拥有对企业的垄断势力,如果企业去寻找另外的银行,会面临一个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s),银行可以要求企业支付一个租金。总之,该类模认为,在银企关系的早期,银行对企业进行补贴,企业可以支付一个较低的利率,但随着银企关系的持续,企业被银行套牢,被套牢的企业被迫支付一个较高利率,银行则得到高额的回报。第二方面、实证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关系借贷或银企关系价值的实证检验包括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间接检验法,通过检验银行贷款协议的公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来检验银行关系的价值。这类文献一般使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来检验,主要见于早期的研究。代表性文献包括: James(1987)、Lummer, and McConnell(1989)、Billett, Flannery, and Garfinkel(1995)、Hoshi, Kashyap, Scharfstein(1990)。 James(1987)发现了股票价格对新银行贷款协议的发布有一个正的反应,Lummer和McConnell(1989)区分了新的贷款和续借的贷款,Billett等人(1995)发现,贷款银行的质量和股价之间存在正的显著关系,发现后者比前者对股价的正向反应更大,Hoshi等人(1990)发现拥有主银行关系的企业更少受到流动性约束。这些研究证明了银行关系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但只是对关系借贷价值的一个粗糙的说明,因为这类研究只证明了银行的存在会增加企业的价值,但没有说明价值的源泉。而且,这类研究使用的数据主要是上市公司的数据,上市公司大多规模较大,一般认为关系借贷对小企业更重要。当然,这类研究主要见于早期,当缺乏小企业的融资数据时,不失为一种较巧妙的替代方法。第二种思路,直接检验法,通过对银企关系的测量来检验关系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该类研究首先测量关系的强度(strength),然后估计关系强度和关系借贷价值的关系。对关系强度的测量一般是使用银企关系的持续期(duration)来测量的。该类研究使用的是中小企业的数据,研究成果比较多。代表性文献如: Petersen and Rajan(1994)、Berger and Udell(1995)、Ongena and Smith(1997)、Angelini, Di Salvo, Ferri, (1998)、Degryse, and van Cayseele(2000)。这些实证研究一般都支持关系借贷会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假设,如Petersen M and R.Rajan(1994)的研究,通过使用美国NSSBF(National Surveys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s)1987年的小企业调查数据,他们发现拥有长期银行关系的企业较少依赖商业信贷,即随着银企关系的持续,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增加了。但他们没有发现贷款价格和银企关系存在联系的证据。Berger .A.N. and Udell. G.F(1995)同样使用NSSBF的数据对银行关系和企业的融资进行研究,但他们区分了交易借贷(transaction-driven loans)和关系借贷(relationship-driven loans),认为信贷额度L/Cs(Lines of Credit)是关系借贷,抵押贷款、设备贷款和汽车贷款等一次性贷款是交易借贷,他们研究了L/Cs和银企关系持续期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银企关系的持续,对中小企业的L/Cs增加了,而且融资的条件也改善了,如所要求的利率和抵押降低了。显然,Berger .A.N. and Udell. G.F (1995)的实证检验支持了Diamond, D.W.(1989.)、Boot ,A.and Thakor,A.(1994)提出的关系借贷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的理论假设。但另一部分实证研究支持敲竹杠理论。Ongena, S. and Smith, D. (1997)使用了挪威的数据,他们发现随着银企关系的持续,企业终止和银行关系的可能性增加了。Angelini, P. Di Salvo, R. Ferri, G.(1998)等人的研究使用了意大利小企业的截面资料,研究了银企关系对信贷的成本和可得性的影响,主要关注借贷银行的地方合作性质对借贷的影响差异。他们发现,对于非地方合作银行来说,所有客户的借贷利率(lending rates)随着关系的长度而增加,对于地方合作银行(CCBs)来说,只是对非会员客户才是这样;相反,长期关系对于地方合作银行(CCBs)的会员没有显著影响。Degryse, H., 和van Cayseele, P.(2000)使用了比利时的数据,他们发现随着银企关系的持续,合同条款恶化了。这些证据支持了银行捕获(bank capture theories)和敲竹杠(hold-up)理论,这部分研究使用的数据是欧洲的数据,说明敲竹杠问题在欧洲更严重。其他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如对德国、智利、西班牙小企业有关数据的检验:Harhoff, D. and Korting, T. (1998) Andrea Repetto, Sergio Rodrguez, Rodrigo O. Valds,(2002)、 Gins Hernndez Cnovas, Pedro Martnez Solano. (2003)。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实证研究的结果都支持银企关系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假设,但对融资成本的检验却存在相反的结果,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欧美金融制度不一样,欧洲的金融制度更加集中,或者说金融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缺少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此外,一些研究发现了企业对敲竹杠问题的反应,如Ongena and Smith(2000)。Ongena 和Smith (2000)发现,面临敲竹杠问题的企业会建立多个银行关系,这样做减弱了敲竹杠问题,但也削弱了关系银行的价值,降低了资金的可得性。Petersen,M .和Rajan,R.(1994)也认为,企业建立多个银行关系会增加关系银行事后的竞争,银行因此不愿意向有多个银行关系的中小企业借贷,多个银行关系会导致企业借贷利率的上升和资金可得性的下降。三、 关系借贷与竞争是否相容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来自银行业内部和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美国,共同基金向传统的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发起了挑战;在欧洲出现了跨越国界的超级银行。在竞争的压力下,关系借贷能否维持,竞争是否会导致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借贷减少等问题,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理论界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竞争减少了关系借贷。代表性文献有: Chan, Y. Greenbaum, S. I. and Thakor, A. V. (1986)、Petersen, M.A. and Rajan, R. G.(1995)、Berlin, M. and Mester, L.(1998)。Chan等人(1986)认为,竞争增加以后,企业可能被诱惑转向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当银行预期到银企紧密关系持续时间很短后,就会减少对特定企业的关系专用性投资,也就是说,银企关系的缩短降低了重复使用特定企业有关信息的价值,银行就不愿意花成本搜集企业的私人信息,因此,竞争损害了关系借贷。Petersen和Rajan(1995)认为,小企业在集中性市场上比在竞争性市场上可以得到更多的融资。在集中性市场上,银行可以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对贷款的利率进行平滑,在企业的幼年期,银行索取低于竞争的利率,在企业的成熟期,银行索取高于竞争的利率,银行的市场势力起到了一种保险的作用,银行确信对企业的补贴可以在未来得到补偿,因此,银行愿意对小企业进行关系借贷。相反,信贷市场上的竞争削弱了银行对利率平滑的能力,银行就不愿意进行关系投资。就象劳动经济学所讲的,在竞争市场上,企业不愿意对工人进行劳动培训,因为得到培训的工人会威胁辞职或要求更高的工资。Berlin和 Mester(1998)认为,银行能够对企业进行利率平滑的能力来自较低的无弹性的存款利率,竞争会迫使企业对存款支付市场水平的利率,削弱了银行进行关系贷款的能力。Berlin和 Mester(1998)与Petersen和Rajan(1995)有两点不同之处,第一,前者主要关注银行在存款市场的市场势力,认为存款市场是银行对贷款利率平滑的力量源泉;第二,前者主要关注短期分析,研究银行在一个商业周期的利率平滑,后者研究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利率平滑。他们的研究结论是一样的,认为一定的市场势力是银行进行关系贷款的前提,更多的竞争意味着更少的关系借贷(more competition means less relationship lending)。第二种观点认为,竞争增加了关系借贷。代表性文献有: Boot, A. W. A., and Thakor, A. V. (2000)、Hauswald,R.and Marquez,R. (2000)。Boot and Thakor(2000)建立了一个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借款人和存款人的产品差异化模,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和来自投资银行的竞争对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不同影响,最后的研究结论是:随着商业银行内部竞争的增加,银行进行更多的关系贷款,但每次贷款给借款人的价值下降了;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减少了关系借贷,或者说银行借贷萎缩了,但每次贷款给借款人的价值增加了。Hauswald,R.和 Marquez,R(2000)认为,银行同时提供交易借贷和关系借贷,同时面临着交易借贷市场和关系借贷市场的竞争。在交易借贷市场,银行和所有的金融中介进行竞争;在关系借贷市场,银行已和特定企业建立了借贷关系,这些企业已被银行信息捕获,因此,面对竞争,银行会把其资源从外围市场交易借贷市场转向核心市场关系借贷市场,增加对关系借贷的投资。总之,该类理论认为,纯价格竞争压迫了银行的利润边际,面对竞争,银行更加重视顾客导向和客户服务,更愿意进行关系贷款。Boot(2000)总结说,竞争对关系贷款的影响是复杂的,一些不同的结果需要区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可以得出结论说,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可以增加关系借贷的价值。四、 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关系借贷的影响1994年RNBEA(Riegle-Neal Banking and BranchingEfficiency Act)的执行激起了大规模的银行并购(M&A),银行业的急剧变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迅速成了研究的热点,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代表性文献有: Peek, J. and E.S. Rosengren. (1995)、Strahan, P.E., Weston, J.(1998)、Berger, A.N., Demsetz, R.S. and Strahan, P.E.(1999)、Board of Governors of Federal Reserve(2000)、Berger .A.N. and Udell. G.F(2002)。早期的文献通常是用低于100万美元的小额贷款作为小企业贷款的替代变量,通过研究银行资产中小额贷款的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并购的影响。但研究的结论是不一致的,如Peek, J. and E.S. Rosengren.(1995)发现,一半的并购导致了对小企业贷款的下降;Strahan, P.E., Weston, J.(1998)用企业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并购后对小企业的贷款增加了。显然,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不存在唯一的结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并购银行的资产规模和特征、并购的类、同一市场内其他银行的反应等。美联储(2000)在对国会的报告中对上述研究达成的共识进行了总结:第一、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其总资产的比率低,当大银行并购小银行后,新设银行将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第二、如果中小银行积极收购其他中小银行,那么收购银行比被收购银行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贷款;第三、当小银行与其他小银行合并时,合并后的银行通常会增加或较少改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第四、在银行合并后,如果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其他银行将进入市场以占领别人撤出的市场。如何解释银行并购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影响,近期的文献认为,银行并购引起了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和外部市场结构的变化,银行结构的变化引起了银行关系贷款的变化,文献分析的重点是两个方面: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Berger .A.N. 和 Udell. G.F(2002)强调了银行内部的组织结构对信息生产功能的作用,认为不同类的借贷要求银行的不同结构。交易借贷是与软信息相联系的,这些信息来自于与企业、业主或相关社区的长期接触,不容易被其他人观察、证实和传输;交易借贷是与硬信息相联系的,这些信息是建立在客观标准上的,比如财务报表、信用评分等。交易借贷要求授予基层信贷员更多的权利,因为只有这些信贷员才掌握有关企业的软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难以通过组织结构传递给管理层,这就在银行内部产生了严重的代理问题。小银行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容易处理代理问题;大银行组织结构复杂,管理层次多,不容易处理代理问题,因此,小银行具有组织优势,比较适合进行关系贷款,大银行只适合进行交易贷款。并购导致的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是影响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关键,大银行收购小企业容易造成决策权上移,损害了原来小银行的信息生产功能,从而就会减少对中小企业进行关系贷款。Berger, A.N., Demsetz, R.S. and Strahan, P.E.(1999)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银行并购的影响,认为并购造成的银行市场力量的变化是影响中小企业关系贷款得关键。如果银行的市场力量在并购后加强了,银行就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歧视,减少对中小企业的关系贷款;反之,如果银行的市场力量在并购后减弱了,市场竞争的力量就会迫使银行进行更多的关系贷款。五、 研究结论及启示尽管现有的文献存在许多争论,但在以下几方面已经达成了初步的共识:第一、关系借贷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拥有投资机会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金融支持的基本原因是信息不透明,金融中介通过进行关系借贷,可以获知企业的私人信息,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借贷。第二、小银行在提供关系借贷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关系借贷所需要的信息具有模糊性和人格化特征,难以通过标准方式如财务报表进行传递,小银行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处理非标准信息,在进行关系借贷方面,小银行具有比较优势。第三、银行业的适度竞争可以促进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借贷。中介融资相对于市场融资、关系借贷相对于交易借贷来说,在位银行的比较优势是拥有客户企业的私人信息,因此,在竞争的压力下,银行会利用这一优势,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关系借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现有的政策,例如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创立风险投资基金等,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行的,政府色彩比较浓厚。政府直接干预市场的运行,必然会造成价格扭曲,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更多问题。根据关系借贷理论,不同类的信息必须对应于不同的融资方式,即:可编码的硬信息对应于交易融资方式,不可编码的软信息对应于关系融资方式,否则,如果信息类和融资方式不能相互适应,就会出现无效率的资金配置。我们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困难,主要由于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与中小企业的的信息类不匹配,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进一步放开金融管制,发展关系借贷,建立起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参考文献Aoki,M and Dinc, S.1997. Relational Financing as an Institution and its Viability under Competition. /faculty/workp/swp97011.htmlBerger .A.N. and Udell. G.F .1995.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ournal of Business 68:351381.Berger .A.N. and Udell. G.F.2002.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Economic Journal, forthcoming.Boot, A. W. A., and Thakor, A. V. 2000. 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 J. Finance 55, forthcoming.Boot, A. W. A.2000. Relationship Banking: What Do We Know?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9: 725Diamond, D.W. 1984.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1, 393-414.Diamond, D.W. 1989. 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 828-862.Diamond.D.W. 1991.The Choice Between Ba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项成本补偿合同模板(3篇)
- 高速公路护坡施工合同(3篇)
- 高速服务区施工合同(3篇)
- 安福县协管员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展览现场搭建与无人机飞行表演培训合同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股权整合及供应链优化合同
- 餐饮店铺转租与经营许可捆绑合同
- 房地产公司挂靠合作项目转让合同范本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单元练习
- 经贸专业的面试题及答案
- 疼痛介入治疗的护理
- DB44-T 2542-2024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规范
- 《拒绝努力羞耻症》学习动力主题班会课件
- 2025AICon全球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大会-上海站:昇腾推理技术的优化实践
- 第2课 信息技术伴成长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八册(2019)电子工业版(安徽)
- 2025年中国酒店行业白皮书-
- 2025年市场运营专员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煤矿井下爆破培训课件
- 2025年老年病康复护理技巧应用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