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0 年10 月第21 卷第4 期外语教学Fo reign L anguage Educat ionO ct. 2000Vo l. 21 No. 4汉译英过程中文化空缺现象探索潘惠霞, 李辉(西安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中西方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为中国传统文化英译提出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文化空缺现象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在英语中几乎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文化空缺造成了词语空缺。为此, 译者必须克服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制约, 并根据不同的情况, 采用灵活的方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中出现的问题, 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翻译难点; 文化空缺【Abstract】It is no easy mat ter to rep roduce Ch inese t radit ional culture in English. The dif2ferences betw een Ch ina and theW est in h isto ry, social custom s, religious p ract ices, ideo logy andetc. bring fo rth many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he p rocess of t ranslat ion. O ne of them is“ cultural vacancy”, that is, some wo rds and exp ressions conveying the features of Ch inese t radi2t ional culture have no equivalents in English. Th is paper at temp ts to find some flexible and feasibleso lut ions to the issue acco rding to the p rincip les of fidelity, exp ressiveness and elegance.【Key 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 issues in t ranslat ion; cultural vacancy中图分类号: H31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25544 (2000) 0420074204出版社, 19841 15 王玉霓1 英语口语体的语言特点和礼貌语言J 1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3) 1 16 黄丽和1 英语会话的语言特点及其得体性J 1 佛山大学学报, 1996 (3) 117 李绍林1 论书面语和口语 J 1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1994 (4) 1 18 张伯江, 方梅1 汉语口语的主体结构J 1 北京大学学报, 1994 (2) 1 19 陆俭明1 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J 1 中国语文,1980 (3) 1 20 孟琮1 口语里的一种重复兼谈“易位”J 1 中国语文, 1982 (3) 121 左岩1 英语会话中沉默的研究 J 1 国外语言学,1996 (2) 1 22 Brown, G. and G. Yule. T each ing the S p oken L an2g uag eM . Cambridge: 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83. 23 Bygate, M. S p eak ing M . Oxfo rd:Oxfo rd U niversityP ress, 1987. 24 Crystal, D. and D. Davy. A d vanced ConversationalE ng lish M . London: Longman. 1975. 25 Bilmes, J. The concep t of p reference in conversationJ . L ang uag e in S ociety. 17, 1998. 161282. 26 Bruneau, t. Communicative silences: ; fo rm s and func2tionsJ . J ou rnal of comm unication. 23, 1973. 17246. 27 L eech, G. S em anticsM . Penguin, 1981.P rincip les of p ragm aticsM . Longman, 1983. 28 L evinson, S. C. Speech A ct Theo ry: the state of theart, in L anguage teach ing and linguistics; abstractsJ . Vo l. 13, No 1, 1980. 29 M cL augh lin, M. L. Conversation: How talk is o rga2nizedM .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84.(收稿日期: 2000206208)【责任编校王和平】文化翻译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世界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只有在译成不同的文字时才能共同享受。印度的佛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就是因为佛经翻译打通了通往世界各地的道路。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迅速了解到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 这全靠大批新闻翻译工作者日以继夜的辛勤努力。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全世界所仰慕。要让中国走向世界, 英译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工作是一项艰巨任务。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直接造成了其载体 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 造成了各自的词汇体系及意义表达上的迥然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凝聚而成的, 是中国这片沃土的特殊产物。从文学艺术到哲学思想, 从风俗习惯到语言文字, 中国传统文化无不反映了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而这种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就形成了汉语表达的独特风格。在多年的教学和翻译实践中, 笔者认为在英译中国传统文化时最大的困难就是翻译一些文化内涵较浓的词语。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斗拱”, 道家思想中的“无为”, 民俗中的“风水”等。这些“中国文化的载体”显然在英语中是没有的, 当然现成的译法也就没有。所以, 如何翻译这些词汇也就成了翻译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探讨。一、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常见难点1 中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 它的治疗方法及其用药与西医截然不同, 所以, 中医的英译有许多问题。在中医理论的英译中,我们会碰到诸如“虚”、“实”、“寒”、“热”等词语。这些词语在中医理论中被赋予了深奥的意义, 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达意的词语。有些译者将“虚”译为“underact ivity”,“实”译为“overact ivity”,“寒”译为“co ld”,“热”译为“heat”。这些译法多少只表达了其表面内容, 没有完全表达出中医理论的实质。所谓“虚”和“实”是指体质的强弱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虚”, 即“虚症”, 是正气虚, 也就是患者抵抗力弱。而“实”即“实症”, 是邪气实, 也就是病理反应强。抵抗力强的人常常患实症, 即“寒症”和“热症”, 在中医里不只是感觉上的寒和热, 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我们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译文:“虚” symp tom s show ing deficiency of vitalenergy and resistance of diseases;“实” symp tom s of h igh fever o r diso rdersas stasis of blood, const ipat ion, etc. suffered by pa2t ients w ho are physically st rong as a result of com2bat ing of resistance against evils in the body;“寒” symp tom s caused by co ld facto rs suchas ch ill, slow pulse, etc. ;“热” symp tom s caused by febrile facto rs ;一个对外发行的刊物上刊登着一篇介绍中医的英文文章, 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P ract it ioners oft radit ional medicine t rack dow n symp tom s by look2ing, smelling, ask ing detailed quest ions and tak ingthe pulse. ”中国人看到这段话, 马上会想到中医里的“四诊”“望、闻、问、切”。可是, 外国人看了以后, 对“望诊和闻诊”就会不解或误解。“望诊”其实是观察病人的精神、气色及形态。而“look”却不能表达出这个意思。“look”是不及物动词, 不同的介词搭配使其产生不同的意思, 如: “look at”, “look th rough”,“look into”等。该词单独用时意为泛看, 如: “Look!The bus is com ing! ”(看! 车来了! ) 这里的“望”应译为“observing the pat ient carefully”。“闻诊”包括两层意思: 闻声音和嗅气味。而“smell”只表达了其中的一层意思, 没有准确地表达出中医四诊的含义。这里的“闻”应译为“listening to the pat ients vo ice andpay at tent ion to any odo r of the pat ient”。2 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是翻译的难点之一。在翻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时, 诸如“仁”、“道”、“无为”等这些精华词语给译者带来了不便。“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一个“仁”字却使译者大伤脑筋。是“love”? 是“goodness”? 还是“humanity”或“human2heartedness”? 其实,“仁”字远远超过了这些英语词的含义。“仁”字包含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曾多次解释该词的意思“爱人”,“克己复礼为仁”,“能有五种中品德于天下, 就算是仁了。”由此可见“仁”的含义是如何深奥。现在许多译文将“仁”译作“benevo lence”, 并且还有解释, 这样就清楚了。道家学说中的“道”字常被译为“the w ay”,“得道”译为“ach ieve the w ay”。笔者认为“the w ay”只是“道”的一个方面, 而不是全部。“道”是万物之本,“道”是万物之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 老子这样写道:“道可道, 非常道”, 就是说道家说的“道”已超越了常人认为的道。是一种看不见, 摸不着, 却又存在的无物之物。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永远运行的无状之物。如此复杂的含义,一个“w ay”字恐怕是表达不了的, 必须加以解释或注解才能使西方人了解其含义。“无为”意为无为而治, 是道德经的总纲。这两个字反映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同时反映了他的治国之道。这两个词怎么译? 有人译为“effo rt lessact ion”, 有人译为“non2act ion against act ion”, 还有人译为“do no th ing”或“w uw ei”。笔者认为, 这几种译法如果没有注解或解释,“无为”是很难被西方人理解的。3. 武术、气功中国的武术和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把这项完全陌生的文化介绍给西方并非容易, 因为有些反映中国人认识观念的词, 英语中根本没有。武术是什么? 是“mart ial arts”吗? 不是。是“arts ofcombat ing”吗? 不是。它是集健身和防身于一体, 历来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活动。由于它的独特性和不可译性,“武术”一词常常以音译为主, 把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介绍给西方。“气功”中有两个概念词“气”和“阴阳”不好译。有人把“气”译为“air”。笔者不敢苟同。“气”的概念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 可分为好几种: 元气,脏腑之气, 卫气和营气。对中国人来说“气功”里的“气”是一种运行于经络之间的东西, 是一种动力。“air”的意思与其相比, 相差甚远。所以, 翻译“气”时,多为音译,“气功”也可译成“Q igong”。“气功”里的“气”还有一种, 即“真气”。这个词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指人体的抵抗力, 二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有些译者将“真气”译为“genuine Q i”或“vital energy”, 这些都反映了译者为“信、达、雅”所做出的努力。4. 其他英译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难啃的骨头。有人把“风水”译为“geomancy”, 把“斗拱”译为“co rbelconst ruct ion”或“bracket system”等。这些译法虽不是尽善尽美, 却已被西方人接受。但有人把民间乐器“二胡”译为“second fiddle ”, 这个译法显然不合适。“二胡”之所以称之为二胡, 是因为该乐器有两根弦,并非有第二根弦之意。所以,“二胡”可译为“two2st ringed fiddle”或“Er Hu”。以上这些难点仅仅是英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去观察, 有待于我们去探讨。总之, 英译中国传统文化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二、中国传统文化英译的对策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汉语语言词汇的特殊性。这些特殊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笔者提供几种方法仅供参考。1 音译音译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常见的一种方法。英译汉时可以将许多反映西方文化的词语用音译的方法译入汉语, 比如:“可口可乐”、“沙发”、“华尔兹”、“麦当劳”、“巧克力”、“咖啡”等。这些词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 在我国已经被接受, 成了汉语中的外来词汇。那么, 在英译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中, 音译也被广泛采用, 而且效果很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 中外文化交流已逐渐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有些在西方文化里空缺的概念,也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被认知和接受, 英语里的音译词汇也在不断出现, 有些最终会成为英语里的外来词。目前, 音译这种方法主要用来翻译一些哲学思想、中医理论、部分年号如“永乐”、“景泰”、“雍正”等及古代文人名称如“秀才”、“举人”、“进士”等等。对这些在英语里找不到对应表达方式的词语, 采用音译加解释(或文化注解) 的方法, 十分可取。请看以下例句:“阴阳学说”:“Fo r the Ch inese m ind, all of lifehas a pat tern: the eternal interp lay betw een yangand yin. Yang is a general term referring to any ac2t ive o r po sit ive p rincip le. Yin is a general term re2ferring to any recep t ive o r negat ive p rincip le”(摘自R elig ions of the w orld )“道”:“The Great Tao flow s everyw here. . . .A lw ays w ithout desires. . . . ”(摘自R elig ions of thew orld )“气功”:“In many parts of Ch ina peop le p ract icethe breath ing exercises called Q ig ong individually o rin group s in the early mo rning o r at dusk. ”(摘自英汉汉英口译教程) 2 直译直译是中国传统文化英译常见方法之一。直译包括两层意思: 逐字翻译(wo rd2fo r2wo rd t ranslat ion) 和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literal t ranslat ion)。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词语都是用这种方法翻译的, 如:(1)“四书”:“Four Book s”(2)“五经”:“F ive Classics”(3)“龙舟”:“dragon boat”(4)“墨盒”:“ink2box”(5)“剪纸”:“paper2cut”(6)“文房四宝”:“Scho lars Four Jew els”(7)“八股文”:“eigh t2part essay”(8)“春节”:“Sp ring Fest ival”(9)“糖醋排骨”:“sw eet and sour spare2ribs”(10)“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当然, 这种翻译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因为逐字逐句翻译是十分机械和死板的, 加之英汉在语言单位划分、句法结构形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使译者很难找到恰当的搭配及完全相等的字眼。二是直译虽然简洁明快, 不拖泥带水, 但往往会使读者对词语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不能完全深入其文化内涵。如果在直译的基础上, 对有些词语适当加注, 效果则更好。比如给“eigh t2part essay”加上“a literary com2po sit ion p rescribed fo r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2am inat ions, know n fo r its rigidity of fo rm andpoverty of ideas”(摘自英汉大词典) 这样注释,“eigh t- part essay”的文化内涵便一阅而知。同样,典故“三顾茅庐”的翻译可以直截了当地译成“th reevisits to the co t tage”, 但其中的文化内涵一定要加注说明。总而言之, 采用直译方法也要把握限度, 不能牵强附会; 既要注意较完整地传达词语的文化内涵, 又要能为读者所理解。3意译意译, 顾名思义, 就是按意思来译, 在英语中也称为“free t ranslat ion”。严复说:“译事三难: 信达雅”。如果说直译追求的是“信”或者忠实、形似, 那么意译就追求的是“达”或者通顺、意似。在英译中国传统文化时, 直译和音译两种方法各有优势, 但目的应该只有一个, 就是忠实准确地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从下面的一些例子, 我们不难看出意译在英译中国传统文化时所起的作用。“牌楼”:“memo rial arch”“攒顶”:“pyram idal roof”“气虚”:“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金文”:“inscrip t ions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呼伦贝尔农垦谢尔塔拉特泥河哈达图浩特陶海农牧场招聘172人笔试历年难、易点深度预测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禁毒法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警察招录考试(申论)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算法剖析与前沿探索
- 基于2025年的跨境电商海外营销中心用户体验优化报告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莫拐、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及参考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养老机构供餐协议书
- 2025-2030曲面屏幕电视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10kV电力电缆户内冷缩终端头制作评分表
- 《高铁信号连锁设备》课件-(一) 平面布置图的识读
- 泥浆护壁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交底
- 初中地理跨学科学习实践研究
-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课件
- GB/T 36287.1-2025轨道交通地面装置直流牵引供电能量利用第1部分:储存系统
- TY/T 3501.5-2024高山滑雪板性能测定第5部分:弯曲振动
- DB42∕T 1496-2019 公路边坡监测技术规程
- 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英互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