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20分,1-6题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正确的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幽默宽束显器宇,西利讽刺失风度。2、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为失败寻找托辞是一种胆怯( )的表现,这种人永远也不能发现成功的奥秘( )。3、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进入四月,路两旁满树的樱花盛极而衰。一阵风吹过,落英缤纷,仿佛漫天花雨。B、建设精致襄阳,就是要在建筑质量上,注重打造城市精品,杜绝粗制滥造,为城市建设树立更高标杆。C、小明这个人说话、办事甚至写文章的风格都是一样的,干脆、直接,一点也不拖泥带水。D、偶像频频身陷失德、违禁、违法丑闻,这让追星的孩子们诚惶诚恐,或将引发部分青少年道德危机。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倡导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B、通过崔永元和方舟子的争论,让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了更全面的认识。C、未来20年,襄阳古城墙保护的方向是减人口、矮建筑、弱交通、通城墙、连活水。D、在使用电子产品的20分钟里,孩子们眨眼次数与之前相差两至三倍。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此外,还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原因,就是家长老师不让孩子“看闲书”。值得注意,有几样因素在制约和削减学生阅读兴趣。北京市调查表明,中学生读书、电视、游戏这三样的时间差不多。一是电视,二是游戏,到中学阶段都大量侵占读书时间。所谓“闲书”大都是课外书,是学生自己选择的书。A、 B、 C、 D、6、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是 (作者)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作者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情险,是科学与 巧妙结合的成果。7、默写(8分,每句1分)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的读书方法,现在却成了一些人偷懒不动脑的借口。陶渊明泉下有知,“欣然忘食”怕要变成“寝食难安”了。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8、口语交际(2分)小明的妈妈晚饭后的消遣不是打麻将就是长时间看电视。小明觉得这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他想劝劝妈妈并给她一些建议。小明想这样对妈妈说: 。9、综合性学习(8分,每小题2分)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让我们再一次融入这种人类美好的感情中,开展一次“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语。(2分)在本次活动中,班长设计了两种活动形式,请再设计两种(2分)A、观看母爱主题影片; B、 C、 ; D、开展亲子游戏活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那一天,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让母亲感受到你对她的爱?研读下面三段的文字,说说你的探究结果。A、小孩撞到了桌子,摔跤了,他哭起来了。妈妈A赶忙把他扶起来说:“宝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B、小孩撞到了桌子,摔跤了,他哭起来了。妈妈B马上把他带过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妈妈B接着说:“一个小孩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头低着,没有注意看;第三,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你是哪一个?”C、妈妈C带着孩子过马路,小孩摔了一跤,妈妈C走过去:“站起来!”他耍赖,妈妈接着说:“站起来!”妈妈把他带到路边,开始训斥:“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人吗?还说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我吗?做事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还妨碍交通。”稀里哗啦骂了一通,孩子含着眼泪,觉得很惭愧。你的探究结果是:三、阅读与赏析(30分)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两题(4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0、本诗首联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对自己长期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 和 。这也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历来为人称道的原因是什么?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2-16题(10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祖莹,字元珍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节选自李延寿北史列传)中书:中书学,犹如太学,北魏时的中央教育机构。后文“中书监”是掌管中书学的官员。耽:迷恋,沉溺。僮仆:奴仆。蔽塞:遮盖。属(zh):撰著。远至:大有作为。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色愈恭,礼愈至 终当远至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衣被蔽塞窗户C、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尤好属文 D、益慕圣贤之道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4、甲文通过写宋濂借书抄书和 两件事写人物的“嗜学”。乙文则通过 一事写祖莹的“耽书”。(2分)15、翻译句子(2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译: 16、甲、乙两文除了直接描写人物而外,还运用了衬托(或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阅读杨葵的贾平凹其人,完成17-20题(8分)自从与贾平凹结识,不时相见。有一年,我和一个同事到西安出差,先请西安几个作家吃饭。饭桌上,贾平凹拿出自带茶叶,说饭馆茶太难喝了。茶泡好,大家喝着,等菜。贾平凹手上一盒陕西名烟“猫烟”,抽出一根,烟盒就空了,他说:坏咧,没烟咧。我同事赶紧说:叫!叫!同事出手大方,叫了一条中华。同席作家杨争光开玩笑:平凹刚才拿茶的时候我就猜,不定憋什么坏呢他这是要用一杯茶换你们一条大中华。后来那席饭,一直在讨论贾的抠门儿品质。西安那些朋友历数他的“罪状”。最搞笑一条是说,一个朋友在贾平凹家里聊天,聊半截内急去卫生间,贾嘱咐:尿完别冲啊,我也要去,省点水。真实与否未考证,估计是编排他的段子。又有一次,和两个朋友去贾平凹在西安的家拜访。他家柜子多,大多顶天立地,里边的内容,半是世界各地奇石,半是各式各样的陶罐字画拓片佛像,都是多年苦心搜集所得。明明都是好东西,贾却总自谦:不值啥钱么!说那话的神态,像个老财主,生怕人家盯上他碗里的肉。东西太多,看不过来,请主人讲讲。贾得意地笑笑,说要拿根棍儿比划着说。顺手抄起一物握在手中。我定睛观瞧,一柄青铜剑,铸造年代应在秦汉。贾平凹好像立志要收陶器,屋里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胖胖瘦瘦的陶罐。爱屋及乌吧,还连带收了不少汉唐或者更早的下水管子(也是陶土所做,大多是残段儿)。正想问他,为何如此青睐陶罐,忽然看见在那房中可算“陶罐王”的一个巨罐,上边有些整齐的墨迹,就先凑过去辨识。不想辨识完,问题也没了,因为已经有了答案罐子是古物,上边的墨迹却是今人贾平凹自留,百余字,一篇精彩的小品文。开篇即作惊人语:罐者,观也。得大罐者有大观,有大观者得大罐。大意如此。说到贾平凹的字,很好也很有名,能卖钱,价还不低。我们都想求一幅作纪念,但书案旁贴了张字纸,说靠卖字画补贴家用,实属不易,来人若要,请按定额付润例,丈二若干,中堂若干,云云。话说得明确,不好造次,只好避而不谈索字事。不成想,同来的朋友之一是贾的挚友,看出我们的心思,精心设计了一下,最终让我们如了愿。挚友也随我们一道看罐子,但不像我们只看只叹,她的话故意地多,每当贾说到得意之物,她就多一句:“这么好啊!那你得送我吧!你早说过让我挑一件的呀!”一次两次这么说,贾还不当回事。次数一多,明显紧张起来,话少了,得意之情更是飞散九霄云外。不时眼珠滴溜转,露出些紧张与狡黠。屡遭吓唬之后,挚友突然爽快地说:算了,我也不要你的宝贝了,作为交换条件,给我们几人各写幅字吧。贾平凹听此,如逢大赦,满口应诺。铺开大纸,逐一写了交到各人手中。写完了,喝口茶歇歇定定神儿,突然眼珠转了转,回过味来,不甘心地嘟囔一句:少挣了几万块钱咧!17、本文通过哪些事表现贾平凹“抠门儿”这一特征的?请至少写出两件(2分)18、你怎样看待贾平凹的“抠门儿”?(2分)19、第、两段中都写到了贾平凹的眼珠转,请比较加点的两处表现人物心理的不同之处。(2分)20、通读全文之后,你认为作者喜欢贾平凹这个人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阅读贾平凹的干雨松,完成21-24题(8分)商县城南六十里,山中藏有一寺,已经荒废了。夏末我们偶尔路过那里,前去看看。寺前石级三处断裂,衰草沿石隙而长荒芜埋没人膝。葱籽大的黑蚊,无声附身,先不着意,后痛痒跳起,看腿上脚上手上已凸起核桃大的红包。四面墙全部倒塌,碎砖乱石,狼藉不堪,苔藓便布局其上,黑中显碧,灰中透红。殿堂左窗被挖去,右窗仅存三根檩条,有网织如席,中卧指弹大一饱满黑蛛,一触网就沿丝迅走。嗄喇喇一阵惊叫,三只土灰色扑鸽从木梁上飞出,鸽粪落地已三寸有余,却不污臭,踢之如响沙。殿侧一古松,身扭弯如绳索,作努力挣扎之形状。两人合抱,余一拃二指,主干却仅高三尺,便向右屈拱,枝横出蔓延,擦瓦檐而行,如手掌反撑,呈偌大扇面,匍伏院中竟达六十平方面积。人跃之便可摸,双手攀吊作秋千晃荡,树则纹丝不动。坐在树下望松针密布,其色深者碧碧,浅者青青,了了划天均匀,阳光从中激射,红绿光影相衬分外妖娆。我们一行四人,无不咂舌惊奇,立在树下拍照,有议论松的年代,见近旁泥土之中有一残碑,但可惜字迹脱落,揩擦了半日竟一字未见。向导说:“怪了,寺庙荒成了这样,这松倒如此新鲜?”我说:“世人都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但烂了寺庙烂不了松,却只有咱们四人知道了。松香火盛时不自矜,香客绝时不自弃,这是松的可贵啊!”说话间,山雨骤至,寺庙里雨漏如注,全避于松下,滴水不湿。遂一时劣性儿兴起,用小刀刻字在树身曰:干雨松。松树却簌簌作抖,似有感动之情。2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古松的品格。(2分)22、本文写的是古松,但第段却没有一个松字,篇幅占到了全文的三分之一还多,能不能把这一段删除,为什么?(2分)23、研读第段,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写了让我们“无不咂舌惊奇”的古松?(2分)24、结尾处“松树却簌簌作抖”,作者说“似有感动之情”,松树感动什么?有人以为松树“簌簌作抖”不是因为“感动”,那又会是什么呢?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问作答。(2分)四、写作与表达(40分)25、请从下列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2014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