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4.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4.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4.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4.doc_第4页
岳麓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案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清时期农耕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综合国力)发展的表现;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原因、表现和特征;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近代前夜危机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设问法;讲授法;中西比较法;启发式教学方法(2)运用图片、视频、历史小剧等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接受一些历史知识(3)运用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历史发展的动态和趋势。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明清时期中西方发展的易位,认识到不能闭关自首,固步自封,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否则,落后就要挨打;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直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出现过“康乾盛世”的局面。据当时西班牙的特约记者门萨多在中华帝国史当中还把中国描绘成是“世界上最富饶、而物价又十分低廉的国家。”这呈现了当时中国盛世的局面。但是,英国使节马嘎尔尼拜见乾隆帝之后,却认为:(中国)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那么,明清时期的发展如何呢?到底是盛世的欢歌,还是落日的悲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必修二的第六课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二】讲授新课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盛世的局面。那么,我们先播放一个康乾盛世的小视频,大家通过这个小视频来学习第一个框题,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分别从视频中提取明清时期,中国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表现。(学生观看视频)一、近代前夜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到讲台进行讲解,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播】(一)农 业 方 面:(第一小组选出代表,依据教材和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农业技术的发展)(1)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天工开物记载的30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地位(2)高产作物双季稻等引进中国(3)中国广泛种植棉花天工开物 双季稻 玉米 甘薯 广泛植棉 棉衣(教师总结: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人们的衣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二)手工业方面:(第二小组选出代表,依据教材和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手工业发展状况)同学上讲台依据前面第四课等知识说出明清时期纺织业、制瓷业、冶炼业的发展明代纺织业生产图 明代瓷器工场生产图(教师总结:明代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的主导)(三)商 业 方 面:(第三小组选出代表,依据教材和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商业发展状况)(同学上讲台依据前面第五课等知识说出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白银 工商业市镇(教师总结:商业资本不断发展,白银广泛流通 工商业市镇不断兴起(四)综 合 国 力 方 面:(第四小组选出代表,依据教材和课下搜集的材料从耕地面积、人口状况、国内生产总值、城市排名、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等方面介绍综合国力发展状况)教师对第一个框题进性总结,并过渡到第二个框题:明清时期,中国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综合国力方面都出现了高度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就是新的经济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框题二、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概况(教师讲解“资本主义萌芽”的含义) 资本主义萌芽是高度发展的封建农耕社会内部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 它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积聚在少数人手中的货币财富;二、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学生自主学习】(一)时 间:明朝中后期(二)地 区:江南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三)部 门:(私营)手工业部门;工场手工业中【合作探究】(四)本质:?材料一: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记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西台漫记记葛贤材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乾隆)苏州府志卷三(四)本质:雇佣关系 教师补充施复夫妇的例子对资本主义萌芽做进一步讲解施复是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在苏州盛泽镇他们夫妇有一台织机,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人们都很喜欢,争相加价购买,从而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大机户。(五)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从政府政策、当时的主导经济形态、人们的价值观念等方面让学生根据当时的历史现实写施复夫妇办纺织业工场的续集,然后找相关的同学以历史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学生上台演施复夫妇的续集)(教师以此追加一个材料,跟施复夫妇的遭遇很相似)材料如下:阿贵壮心凌云,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时官衙织造司以低价采办丝料,逼迫阿贵为其织造、染练。自此某甲大呼其累,本欲就此束手。 时有亲戚旺财自南洋归,言海外需求甚巨,请阿贵夫妇广置洋船,海上行走。阿贵心动,于是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官衙闻讯,竟诬陷他结交海盗。阿贵被捕入狱,罗织株连,严刑逼供,牵涉船户十二人,拖延五年不结案。 后来,贵妻散尽财产,打通关节,阿贵才得以出狱。其岳丈语贵曰:洋商不如机织,机织不如做豆腐,做豆腐又不如购田置地,衣租食税。贵从之,偶有所得,月积日累,尽置田亩,于是一家安乐,夫妇得以终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资本:重本抑商、苛税盘剥,使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资本积累(2)市场:自给自足、重农抑商、海禁闭关(3)技术:八股取士、思想控制、没有创新、闭关锁国、缺乏交流(4)劳动力:重农抑商,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5)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过渡语: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但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抑制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尤其是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中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王朝迅速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迅速陨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三个框题三、近代前夜的危机(一)海禁政策【学生自主学习】1、海禁的原因(1)经 济 上:自然经济决定(根本原因)(2)思 想 上:统治者愚昧自大(3)军事政治上: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2、教师引导提问:海禁表现?是否完全禁绝?有何影响?(1)表现:拆船、禁止出海贸易等(2)没有完全禁绝 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海禁,至乾隆(1757年)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3)影响:脱离、堵塞、失去(二)鸦片战争前中西力量对比(以英国为例)英国中国政治君主立宪君主专制经济资本主义大工业小农经济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牛顿力学八股取士,文字狱军事坚船利炮大刀长矛对外殖民扩张闭关锁国【三】小 结【教师总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能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隔绝于世,必定使得在历史发展的大潮中陨落。曾经的康乾盛世,也只能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则成为了落日中的悲歌。中国由此逐渐在近代衰落了。【历史启示】一个民族,不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自己,与世界接轨,与时俱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随堂练习题一、选择题1、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因为( )三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 国外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棉花的广泛种植 丝织业的发达a b c d 2为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巨大压力,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 )a 推广引进高产粮食作物 b 限制人口增长c 实行“摊丁人亩” d 鼓励垦荒3、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机户、机工的出现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 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壮大,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d 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4、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妨碍中国开拓海外市场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a. b. c. d.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饔餮(早、晚饭,这里指生存)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梏(空虚),两者相资为生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材料二: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鸡豚、肉食也而税;耕牛骡驴一畜产也而税搜刮于十五郡之中,遍及一百六十州县之内。”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1) 根据材料一说明“大户”与“小户”各指什么?大户和小户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