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本章导学】单元概述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的关于水循环基本知识;第二部分分析地球上最大水体海水的运动情况;第三部分介绍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第一节通过分析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发生的领域,理解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水是地理环境非常活跃的一个自然因素,通过水循环将自然界的四大圈层紧密相连,并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个圈层的地理环境。第二节海水运动形式多样,本节重点讲述最主要的一种运动形式洋流,而将另外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波浪和潮汐作为阅读资料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关于洋流,首先明确洋流是最重要的一种海水运动形式,在了解其形成的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掌握其分布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介绍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整个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水资源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品读重难点 本章三节内容,第一节重点让学生掌握三点内容:人类可利用水资源是有限;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其中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难点所在。第二节三个重点内容是:风海流的形成原因,洋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三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其中洋流的分布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是学习的关键所在。第三节重点内容也包括三点:一是水资源的概念,二是水资源分布规律及短缺的原因,三是怎样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分析不同地区水资源短缺与对策是难点。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前自主学【目标定位】【知识梳理】 【规律总结】水的三态分布特点数量特征气态水最广最少液态水次之最大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地球淡水的主体,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巧学速记】图示记忆理解水循环的类型和发生领域【易错警示】(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2) 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且海陆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是双向的,只是从海洋输往陆地的水汽量更大。互动大课堂【疑难集锦】问题1:水循环有哪些环节?可分为哪些类型?问题2.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河流的补给类型多种多样,不同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不同,同一河流不同时间的主要补给形式也不同, 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形式为主,河流的补给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也不尽相同,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问题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怎样的互补关系?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互补关系取决于它们水位高低,具体如下图: 即:河流与湖泊之间也存在互补关系,如下图:即:【典例】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A雨水 B冰川融水 C海洋水 D地下水2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 Ba变小Cb变稳定 Db在枯水期变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可以和河流水及湖泊水相互补给,由此可判断其为地下水。第2题,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将会使湖泊面积缩小,其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即a、b都变小。 答案1.D2.B【对点练习】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3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早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早于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晚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晚于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第3题,结合选项,如果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早于,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答案1.A2.D3.C【强化演练场】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分别反映了哪几种现象 A.水汽蒸发 水汽输送 B.水汽蒸发 下渗C.大气降水 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1D解析:“黄河之水天上来”意思是黄河的河水来自大气降水,“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指黄河水汇入海洋的过程。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4题。2下列环节能实现图中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3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 BC D4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 BC D2.C 3.C 4.A 点拨:第2题,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知,是水汽输送环节,我国的夏季风可以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第3题,南水北调是改变地表水空间分布的工程措施。第4题,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能量交换过程。读下图,回答57题。5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6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A B C D7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解析第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或永久性积雪融水。第6题,该区河流流量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出水量变化的连续性、较平稳、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与高温期一致、冬季有断流现象等一般特征。第7题,该区深居内陆,水循环类型主要属于陆地内循环。答案5.C6.B7.B据商报济南消息,2012年5月21日上午7点,济南趵突泉水位跌至28.14米,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合理保护和利用地下水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图为泉城济南泉水补给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2012年春季,济南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这是近年来趵突泉标准水位首次跌破黄色预警线。其原因不可能是()。A2012年春季降水量偏少 B农业在春季播种季节用水量大C南部山区植被破坏严重 D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泉水的补给类型9根据图中信息和水循环原理知识,下列所述正确的是()。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解析第8题,从材料中看出趵突泉水位持续降低,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今年春季降水偏少,地下水得不到补充,也可能由于人类用水过度,地下水位降低;地下水位降低与南水北调没关系。第9题,从水循环示意图可以看出,趵突泉补给区位于南部山区,若补给区受到污染,泉水的水质就会变坏;同时南部山区降水量的大小也会影响到趵突泉地下水位的高低。只有地下水位上升,趵突泉才有可能喷涌,因此保证趵突泉持续喷涌的各种措施都是为了提高地下水位。答案8.D9.C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完成10题。10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A7、16 B16、7 C7、23 D7、77解析第10题,M84777;N84167723。答案10.C【课外自修室】2013年最新台风消息:7月8日上午8时,今年第七号热带风暴苏力在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9时,升级为台风强度并向偏西方向移动。据此完成12题。1.未登陆的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种类型(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 D.不能确定2.“苏力”登陆属于水循环哪一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C.降水 D.径流1.A 2.B 点拨: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的判断。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其充足水汽来源于海上水汽蒸发,未登陆的台风,特大暴雨仍降落回洋面,属于海上内循环。“苏力”将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下图为“南极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南极地区水循环()A比较活跃,气候湿润B地表径流环节缺失C环节使陆地的淡水得到补充D环节使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4关于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水的运动B地下水的运动C全球变暖时,环节变强D南极考察最佳时期,环节减弱解析:第3题,南极地区气温低,气候干燥;但夏季温度在0度以上,也存在地表径流环节;环节表示水汽输送环节,使陆地水得以补充;表示大气降水环节,形成地表水。第4题,是陆上径流,以地表径流为主;南极地区温暖时,水循环相对活跃,变强;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为南极地区的夏季,环节变强。答案:3.C4.C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示地区的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6.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地下水补给湖水 B.跨流域调水C.水库 D.海陆间大循环5.C解析:受库区的调节作用,冬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高,气流上升,降水增加;夏季库区处气温比周围低,气流下沉,降水比周围要减少。故C说法错误,选C项。6.D解析:海水淡化工厂补充了陆地上淡水资源的不足,其作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下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下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78题。7左上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减缓城市涝灾缓解城市缺水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 B C D8右上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解析第7题,左上图采用雨棚收集雨水,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既能减少地表径流,又能缓解缺水状况,这种模式和洪涝灾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第8题,把雨水引入地下,有利于增加雨水的下渗。答案7.B8.A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910题。9图中分别表示()A蒸发、降水、渗透、污水B渗透、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渗透、污水D降水、渗透、蒸发、污水10为了维持自然界水平衡,下列措施可取的是()加大人工降雨力度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 BC D解析: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循环构成环节的判断。根据图示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判断,分别表示降水、渗透、蒸发、污水。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平衡的影响。“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水平衡的影响。答案:9.D10.B1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 )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_ 。( 2 )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和_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 。( 3 )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_(填字母)环节。人类可以通过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水循环的意义和水循环的时空分布。解题时应根据图中所示环节联系题目要求进行逐一分析。( l )由“水循环示意图”可看出丁甲丙丁之间的循环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故为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可通过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使陆地淡水得到不断补充,同时促使物质和能量在四大圈层之间、海陆之间进行迁移和交换。( 2 ) “水循环示意图”中,乙位于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水循环可以给乙地带来降水,补给地表水资源,降水在地表汇聚形成的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又蕴藏了水能资源。丙图三角洲的成因自然是流水的沉积作用而致。( 3 )水资源分为动态水资源和静态水资源,动态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是人类目前利用的主体。图中字母 c 表示的是地表径流。注意从“时空分布”来列出措施: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答案:( 1 )海陆间 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 ( 2 )水 水能 流水沉积作用( 3 ) c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12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_;_。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_,其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_,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_。解析甲图属于外流区域,乙图是内流区域,两区域河流有明显的不同特征:补给水源不同。甲图河流是雨水、湖泊水补给,但雨水是主要补给形式;乙图河流是冰雪融水补给; 径流变化不同。以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东部属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大,因此导致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西北内陆地区,径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答案(1)源头调节水量雨水 (2)冰川融水大小 【能力升华区】【最新素材】2013被除名的台风据凤凰网最新消息:2013年又有4个台风被除名,它们是1301清松、1311尤特、1323菲特、1330海燕。其中清松被除名的原因却是“名字太吓人”,因其英文发音“Sonamu”酷似海啸的发音“Tsunami”而引起了马来西亚沿海民众的恐慌,故由马来西亚当局提议申请将其除名,其余三个都因罪大恶极被除名。【素材解读】世界气象组织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台风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同时台风委员还规定:当某个台风犯下滔天大罪后,有关成员可以提出换名申请,从而把这个恶魔永远钉在灾难史的耻辱架上。【对点练习】材料1:2013年11月12日 今年第30号台风海燕昨天上午登陆我国广西,登陆时广西省沿海地区出现了12级至14级大风,出现了暴雨天气,局地达大暴雨强度。材料2:“水循环示意图”。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1)形成台风雨的水汽来源于水圈中的哪种水体?(2分)(2)台风和台风雨分别体现了水循环的_、_环节,对应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为_、_。(4分)(3)未登陆的台风“海燕”形成的海上降水,直接参与的水循环为_,其主要包括的环节是图中的_和_(填字母)。(4分)(4)登陆广西的台风“海燕”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其主要包括的环节有_(填字母),试简述这种循环的意义。(7分)解析:(1)台风雨是由太阳蒸发海洋水形成降水的一种类型,台风和台风雨都参与了水循环的过程,分别体现了水汽输送和降水环节。台风在海上的降水参与的是海上内循环,在陆地上形成的降水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2)读图可知,a为蒸发,b为海洋上降水,c为水汽输送,d为陆地降水,e为地表和地下径流。a、b构成了海上内循环,a、c、d、e构成了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一种类型。答案:(1)海洋水。(2)水汽输送降水cd(3)海上内循环ab(4)海陆间循环a、c、d、e它是最重要的循环类型,它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课前自主学【目标定位】【知识梳理】见原书正文第1页【巧学速记】联想记忆洋流的分布(1)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把洋流模式想象成分数式“8/0”: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如下图所示:(2)对各洋流的名称可联系沿岸国家、岛屿、半岛等地理事物名称进行理解记忆,不要死记硬背。见原书正文第1页“思维启动器”第二大点【拓展提升】如何分析渔场的形成条件适宜渔场形成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一般来说,渔场的形成往往是下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互动大课堂【疑难集锦】问题1:世界大洋洋流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与风带之间有何关系?问题2:洋流的形成除了风带以外,还有那些因素?问题3:洋流分布有何规律?问题4:洋流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典例】如果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海域均有洋流分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暖流, 为寒流 B 为暖流, 为寒流 C 为暖流, 为寒流 D 为暖流, 为寒流解析:首先从纬度的分布判断为北半球,再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可知 海域有暖流流经, 海域有寒流流经, 海域有寒流流经, 海域有暖流流经。答案: B【对点练习】若下图“为部分洋流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若图中海域在太平洋,则洋流甲是()A墨西哥湾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日本暖流(2)若图中海域在大西洋,则洋流乙是()A巴西暖流 B加那利寒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解析:据图可知,此洋流模式为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第(1)题,若图中海域在太平洋,则洋流甲为日本暖流。第(2)题,图中海域若为大西洋,则乙为加那利寒流。答案:(1)D(2)B【强化演练场】读世界洋流模式略图,回答12题。1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 B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C海洋水体自身的重力 D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影响2下列洋流中属于暖流的一组是()。Aa和b Bc和d Ca和d Db和c解析第1题,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第2题,暖流一般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的,图中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有a和d。答案1.A2.C读下列四幅洋流示意图,回答34题。3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的是()。Aa Bb Cc Dd4属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的是()。Aa Bb Cc Dd解析第3题,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是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第4题,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是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由三支洋流构成。答案3.A4.C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有关中低纬海域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部为寒流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为暖流C呈反气旋型流动,大陆西岸为寒流D呈气旋型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6日本暖流()。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B减缓了海轮北上的航速C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D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它们都与所在半球的反气旋运动方向一致,且大陆的东岸都为暖流,西岸都为寒流。日本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增加了沿岸地区的降水量、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第6题,该洋流向北流,会加快海轮北上的速度;在它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了北海道渔场;该洋流会将污染物带至其他海域,从而扩大了海洋污染物的污染范围。答案5.C6.A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B6月C10月 D12月8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7.B 8.C 解析:图示海域为印度洋北部,图中环流系统为顺时针方向,应为北半球夏季。印度洋北部夏季吹西南季风。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图,图中F表示此地的盛行风,L是流经此区域的洋流。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区域位于()。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0关于洋流L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向东流,是东北季风的作用B夏季向东流,是西南季风的作用C全年向西流,是东北信风的作用D全年向东流,是东北信风的作用答案9.C10.B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可知经纬线为75E85E;2N8N即马尔代夫附近海域。由于地处北印度洋,该区域的季风洋流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课外自修室】读图,完成12题。1该海域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B处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的影响C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与另一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1.B 解析:图示为以回归线所在海区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该洋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位于南半球。2.C 解析:处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处位于南半球,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洋流为寒流,而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3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A B C D4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C厄尔尼诺现象是势力增强的结果D同纬度地区,冬季沿岸气温低于解析第3题,依题意,中低纬度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事实上此题可以直接根据图中洋流方向得出答案。第4题,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其中洋流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因此A项正确;而B项中,洋流不是交汇,而是背向流动;C项中,厄尔尼诺现象应该是赤道逆流势力增强,使得东南太平洋海区水温异常升高,进一步导致当地降水,渔业以至全球气候的异常。D项处为暖流,处为寒流,故同纬度的冬季时要比处气温高。答案3.A4.A读下图,完成:5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A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 )Aa Bb Cc Dd5.D 点拨:结合洋流流向及盛行风分布应选择d航线,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顺东北信风。资料表明,近年来北冰洋海冰融化速度加快,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增强。同期,墨西哥湾暖流较为稳定,北大西洋暖流速度减缓。据此并读图,回答67题。6图中A处洋流流速的变化表现为()。A加快 B减慢 C稳定 D不能确定7B处海水蒸发量增加,对同纬度东岸陆地造成的影响是()。A增温降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降湿 D降温增湿解析A处为北大西洋暖流,据题目材料可知,北大西洋暖流流速减慢。B处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B处蒸发量加大,则西风输送到欧洲的暖湿气流增加,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答案6.B7.B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回答89题。8a、b、c、d、e所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a、e Bd、 eCa、d、e Da、b、e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部荒漠的形成与c有关B秘鲁渔场的形成与a有关C从极点看d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绕地球一圈De洋流增温增湿解析:据图分析,a为秘鲁寒流,流经海域引起海水上泛,营养盐类富集,饵料丰富,吸引鱼群聚集,形成秘鲁渔场;b为南赤道暖流;c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d为西风漂流,为寒流,从南极点看呈顺时针方向环绕地球一圈;e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部荒漠的形成有较大影响。答案:8.C9.B读下表,回答第10题。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离海岸距离/km052104208312水温/14.716.417.418.419.1离海岸距离/km416520624728水温/19.720.320.821.210.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10.C解析:非洲西海岸19S受副热带高压或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带控制,常年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从表中信息可知,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随着距离海岸距离的增加而升高,即沿岸表层水温明显偏低,为寒流。二、综合题(共40分)11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l)图中洋流是由于受_的影响,由东向西运动,是由于受_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2)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_方向流动。(3)图中洋流按成因分属于_。(4)按性质来讲,属于_,属于_。(5如果图中所属海区为大西洋,处可能为_渔场,其主要成因为_。解析世界大洋寒暖流的分布规律是:低中纬度洋流,环流的西部是暖流,东部是寒流,其余的除西风漂流外都是暖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环流,西部是寒流,东部是暖流。答题要全面理解洋流的成因、注意洋流的成因分类和性质分类的区别。答案(1)东北信风地转偏向力(2)顺时针(3)补偿流(4)暖流寒流 (5)纽芬兰寒暖流交汇形成12读下图,利用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探究( 1 ) ( 4 )题。 (1)爱尔兰都柏林和纽芬兰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 1 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 8 时,圣约翰斯的气温通常在 O 以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在图中用“”标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1978 年 3 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 2.95 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解析:主要考查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规律。要求从沿岸气候、渔场、交通及海洋污染等方面来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了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了“以理析地”的基本的地理学习过程。第(1)题,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关键是理解暖流和寒流对沿岸气候不同的影响。第(2)题,分析洋流对渔场形成的作用,主要条件是寒、暖流交汇。第(3)题,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注意利弊两方面进行。答案: ( 1 )是受到不同性质洋流影响的结果。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高;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气温低。 ( 2 )绘图略。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海水上下翻动,营养盐类上泛,又位于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加上圣劳伦斯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以上条件使纽芬兰岛附近的海域,饵料丰富,鱼类云集,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 ( 3 ) A 线路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逆流又逆风,帆船航速慢; B 线路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而行,顺流又顺风,帆船航速快。 ( 4 )洋流可使泄漏的石油污染范围扩大,随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北冰洋,影响沿岸的丹麦、娜威、俄罗斯等国家;同时也因稀释速度加快,加快净化速度。【能力升华区】【最新素材】材料:据2014年2月12日科学家新闻网报道,因气候变化,可造成成千上万人伤亡的极端厄尔尼诺现象本世纪出现的频次可能将增加一倍。这一发现为全球变暖将导致更极端的天气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厄尔尼诺是一种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当暖水在太平洋的表面流动,可以为东太平洋带来降水,并引发美洲洪涝、澳大利亚干旱。厄尔尼诺也会对印度洋产生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干旱或洪涝灾害。此外,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往往交替出现,但两者影响正好相反。【素材解读】尽管厄尔尼诺影响巨大,但一直以来,在关于气候变化是否会推动该现象产生没有达成共识,因为现有气候模型对于未来太平洋温度是否波动难以给出结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厄尔尼诺现象与太平洋海水温度的变化和太平洋海水运动关系密切,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对点练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前自主学【目标定位】【知识梳理】【知识拓展】地球上缺水吗?地球上的水其实很多很多,据估计水的总体积约为138亿立方公里。如果将这些水平均分布于地球表面,相当于地球整个表面覆盖着一层平均深度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这些水98是咸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占地球水总量的2,约有3000万立方公里,而这2的淡水也不能全为人类所应用,因为它的88被冻在两极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才可为人类应用,其中绝大多数又为地下水,不开采不能应用,可直接应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占淡水总量的004。但是由于水循环,这少量的水,总是处在不断更新之中,而这种更新速度不同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降水地区与时间差异大,又造成陆地的水涝或干旱。世界上每年约有65的水资源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人口共占世界总人口的40的80个国家(其中9个国家在近东和中东)却严重缺水。因此,地球上总体上并不缺水,只是许多地区一些时期缺水。【易错提醒】淡水危机的两种类型世界上淡水危机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资源型缺水,即该地区降水少或陆地面积小,集水和储水空间小导致的水资源贫乏;另一种为水质性缺水,即该地区水资源总量并不少,但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而不能利用。 【总结提升】 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原因及对策互动大课堂【疑难集锦】问题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原因有哪些?问题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对人类活动有何影响?问题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误区警示】降水丰富的地区地表水资源不一定丰富,例如地形陡峭、河流短促的一些小岛地区,因难以储存淡水而水资源严重不足;喀斯特地貌区,因下漏严重,地表水也较缺乏。【典例】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水资源分布都极不平衡,这不仅影响到某些地区的经济活动,还是造成某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多的洲是亚洲,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却是大洋洲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以国家而论,我国江河径流量和水能蕴藏量均占世界首位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2.35%ABC D(2)我国北方地区以旱田为主,而南方以水田为主,这反映出()A南北方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同B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和规模C水资源的质量不同,适于不同作物生长D主要与土质有关,与水资源多少无关解析:第(1)题,我国的径流量位居世界第六位,所以错;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所以错。第(2)题,我国北方水资源数量少,而南方水资源数量较多,所以南北方的耕地类型不同,经济活动的规模也不同。答案:(1)A(2)B【对点练习】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ABC D(2)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A流域面积小B河流长度最短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D水土流失严重解析据图可知四大河中径流量最大,应为长江;降水量、径流量较大,应为珠江;黄河中上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区,下游又没有支流注入,径流量最小,应符合;应是松花江。答案(1)A(2)C【强化演练场】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水利部确定2012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2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解析:第1题,目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较易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第2题,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答案:1.D2.D3下图是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从中可知()。A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B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水资源丰富C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D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解析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应看多年平均径流量,而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发达国家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是正确的,这说明了发达国家在节约水资源上的措施和力度。东京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远远大于北京,而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相当,所以东京不可能是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城市。答案3.C由于各种原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近30年。进入21世纪,国家作出治理塔里木河的决定。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入救命之水,使其恢复过流。读下图,回答45 题。4甲、乙、丙、丁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B大量引水灌溉,破坏沿河植被C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河水的蒸发D地下断层多,河水下渗严重解析第4题,甲属于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第5题,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答案4.A5.B6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结合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各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B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C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D图示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都未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解析:仅仅凭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无法判断图示各地区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海河流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图示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均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答案:C2013年3月22日是第21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据此回答78题。7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8有关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B修筑水库蓄积河水C海水淡化,人工增雨D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解析第7题,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第8题,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会污染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答案7.D8.D读下图,回答910题。9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 B C D10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 B C D解析第9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第10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答案9.C10.B【课外自修室】一、选择题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2题。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1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2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解析:第1题,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的特点。第2题,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答案:1.B2.B许多地方出现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决定抽调部分资金用于帮助严重缺水且缺乏资金的国家解决水资源问题。据此回答34题。3下面四组国家中,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是()A蒙古、朝鲜、沙特阿拉伯B苏丹、伊朗、阿富汗C中国、印度、埃及D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4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及空间分布不均匀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ABC D解析:第3题,需要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帮助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国家地处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第4题,造成目前某些国家闹“水荒”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答案:3.B4.D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沧州初中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碧江区村干部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笔译证书考试真题及答案
- DB41T29042025地表水重金属(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2025保健酒业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宝鸡科三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全知识考试题(建筑安全应急物资使用)
- 智能传感技术在施工裂缝控制中的应用
- 辅警定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实践
- 基孔肯雅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麻醉恢复室护理要点
- 心力衰竭的全程管理
- DB4201∕T 630.1-2020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第1部分:服务机构评定与服务规范
- 初中英语英语3500个单词分类大全
- 数学评比活动方案
- 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练习题
- TCPUMT 034-2025 工业数字孪生 数字模型与数据集成交换要求
- 2025年餐饮外卖行业绿色包装解决方案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曹植的故事课件小学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