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doc_第1页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doc_第2页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doc_第3页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doc_第4页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光学部分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四川省德阳市)小张用“135”相机拍摄德阳石牛公园的“十二生肖”群雕全景照,要使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照相机镜头与群雕的距离应为A、大于2倍焦距 B、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C、小于1倍焦距 D、等于2倍焦距(海淀区)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江苏省淮安市)如图5所示,将正反面分别画有鸟笼和小鸟的白色卡片纸,粘 贴在圆形竹签上,快速旋转白色卡片纸,观察到的现象是 A.小鸟在鸟笼里 B.只能看到鸟笼 C.只能看到小鸟 D.小鸟遮住鸟笼 (镇江市)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攀枝花市)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 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1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盐城市)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矫正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苏州市)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ABA图2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莱芜市)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眉山市)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A、BC方向 B、BO方向 C、BD方向 D、以上方向均可(盐城市)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ABC第11题图(南通市海门卷)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A点时,可以在C点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放至C点,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放在图中的 ( )AAB之间 BA点CA点的左侧 DB点的右侧(沈阳)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 ( )A倒立、等大的 B倒立、缩小的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缩小的(玉林市、防城港市)身高是1. 65m的陈东同学,站在高为1.2m的平面镜前2m处,能看到他在平面镜中的全身像据此可以判断 A陈东的像高是1. 2m B陈东的像高是1. 65m C陈东的像高是2m D陈东的像高无法确定(镇江市2006)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石家庄市)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图4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 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第19题图右图是小明配带眼睛后看远处某点时的光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B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凹透镜C小明是近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D小明是远视眼,配带的是凸透镜(白银市)张强同学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荆 州 市 )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不可见光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不可见光的折射现象C. 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 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广州市海珠区)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广东省肇庆、云浮)如图6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位置应为( )A、ae B、ad C、bc D、bd (海淀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仗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B.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D.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株洲市)图7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几种方法中哪一种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影( ) A 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 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 倒影中房屋的高度比真实房屋略大一些 D 倒彰中房屋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助真实位置正好相反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济宁市)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浙江省湖州)如图所示,落地平而镜高0.8米。身高15米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科学课上所学知识就(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选填“大”、“小”或“一样大”)(嘉兴市)2006年3月7时40分,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挂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1)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2)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 后所形成的虚象。(海淀区)“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改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其“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连云港市)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放置好蜡烛和透镜后,左右移动光屏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其原因是 。该同学作适当调整(物距不变)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1020304050607080900 cm100(泰州市)浩繁的星空,天体之间相距遥远例如,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AU),1AU=1.4961011m,若不考虑地球大气层等因素对太阳光传播过程的影响,那么,太阳光可以看成是沿 方向传播到地球的,你每天接受到的太阳光大约是 s前从太阳上发出的(福建省三明市)如图2所示,练功房中,演员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姿势。假设某演员的身高为170m,她离镜面的距离为O5m,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为m,像与她相距m;若演员远离镜面一些,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白银市)(2分)小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复习光学仪器时,画出了图10所示的示意图。图中MN为透镜的主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被成像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图中均未画出)。他们归纳出:当被成像物体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_点时,凸透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将被成像物体放在图中d点时,凸透镜可做_使用。(长春市)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 大连市)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_形的。(福建省厦门市)如图9所示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_像(选填“虚”或“实”)位于玻璃的上方,不妨碍司机视线;有的汽车尾部安装了一个“气流偏导器”,它的作用是:当车高速行驶时,产生一个向下的_,使车更好的抓住地面。(河南省)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人空气中的现象,图2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人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你猜想的依据是 (石家庄市)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1)如图7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图7(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 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苏州市)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_的焦距较大(吉林省) “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他描述的是 现象(选填“日食”或“月食”),此现象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衡阳市)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他在镜中成的像 (选填“越来越小”、“越来越大”或“大小不变”),像离平面镜的距离 (湖北黄冈市)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镜形成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填“亮”、“暗”)。(沈阳)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光,光源应放在凸透镜的处。(沈阳)验钞机是利用 使钞票上面的荧光物质发光的,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陕西理化) (每空1分,共3分)激光打印机的光路如图所示,光从激光光源到“转动反光镜”是沿 传播的。“转动反光镜转动时,引起人射角减小,则反射角将 ,光经过透镜组被会聚,透镜组相当于 透镜。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武汉市)(6分)()星期天,小明和家人到东湖游玩,小明静靠在湖边长椅上,耳边传来清脆的鸟鸣声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迎面吹来,小明感到一丝凉意请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找出两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叙述,并标明相关的物理知识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叙述涉及到的相关物理知识举例小明静靠在湖边长椅上以长椅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2)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3m.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山西省太原市)(4分)如图8(甲)所示,光I从空气斜射如玻璃中,发生了折射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r小于入射角i那么,一般情况下,i与r有什么定量关系呢?1621年,荷兰学者斯涅尔通过实验终于找到了i与r之间的规律,图(乙)是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时,利用实验数据得到的sinr与sini的关系图象()在图(甲)中,画出光进入玻璃中传播的大致方向(如图)()分析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沈阳) (2分)小明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 (1)实验中他发现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上边缘,调整透镜及光屏均未得到解决,这时他应该换用_(“稍长”或“稍短”)的蜡烛,以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2)他再次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央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将蜡烛和凸透镜的位里固定,移动光屏直至光屏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的实像。(昆明市)(5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在黑暗的实验室里,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一:先后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着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一所示。表一:透明物体的颜色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白光玻璃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1)由表一可以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决定;实验二:将不同颜色的光分别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到的结果如表二所示。表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白光纸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黄色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黑色黑色黄色(2)由表二可以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决定。 (3)请你由上述结论解释,为什么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16(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16(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16(丙)中的哪一个? (济宁市)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福建省三明市)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20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20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21的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的关系”。(南通市海门卷) (4分)某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这位同学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激光源 第25题图AB玻璃砖O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将一束激光从A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表格中;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数次;对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折射角大小为_ (2)请设计本实验所需要的表格(浙江省金华市)某科学兴趣小组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射人介质时折射角与什么因素有关?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激光发生器、玻璃、水、量角器等。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光从空气斜射人水,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表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实验次数123人射角30045060折射角220320410实验次数123人射角304560折射角223241 (1)从表1、表2可知,当入射角相同时,光从空气斜射人玻璃的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折射角,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介质有关 (2)从表2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还与入射角有关13(山东省青岛市)回答问题:(1)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设计安装了一块能够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如右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直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_;午后,随着太阳西斜,应适当_(选填“增大”或“减小”)。(2)一条光线与凸透镜主光轴夹角为60,斜向上入射到放在主光轴上方的平面镜上,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请完成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并标明光射向平面镜时的反射角的度数。(山东省青岛市)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_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_,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_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_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声全反射( )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