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克拉克税的深入探讨齐伟(经济学院 经济学专业 1211492)摘要:经济社会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正确的、充分的显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政府便不能在完全排除“免费搭车者”行为情况下,合理决定公共财政规模。克拉克税为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然而克拉克税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克拉克税又是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本文中笔者就克拉克税进行深入探讨,试图得到对克拉克税有全新的理解。关键字:克拉克税;公共物品;税收;公平一、理论准备在对克拉克税进行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理论概念,以为我们后面对克拉克税的深入探讨奠定理论基础。(一)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二)搭便车现象。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某种事情产生了正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比如一个人在院子里点烟花给自己欣赏,但放烟花的同时不但给他带来了快乐也给他周围在看烟花的人带来了快乐,而周围的这些人却不需要为此付出成本,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又叫搭便车,即周围的人搭了这个人放烟花的”便车”。(三)公共物品最优供给理论公共物品最优供给理论可以简单表述为:经济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应该达到这样的一点,在此点,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边际技术转换率(MRT)应该等于社会成员对此两类物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MRS)。由上述知识不难理解,搭便车现象往往会使得市场失灵,从而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效率遭受损失。尤其是对于需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而言,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对于提供公共物品形成了无形的阻力。因为经济社会不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正确的、充分的显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政府便不能在完全排除“免费搭便车者”的行为情况下,合理决定公共财政的规模。二、克拉克税的引入在政府应该如何根据社会成员对于公共物品的不同偏好确定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规模的问题上,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埃里克罗伯特林达尔提出的“林达尔均衡”给出了解决方案。但该方案有个前提条件难以实现,即消费者“纳税人”能够表露其对公共产品的真是偏好。由上述分析可知,由于社会中广泛存在搭便车现象,从而隐瞒或扭曲了自己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偏好显示,针对这一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即克拉克税。我们首先举例对克拉克机制进行一下解读。假设一个有三个研究生的宿舍中,有A、B、C三人,他们准备合伙购买一台电视机。电视机价值300美元,假定A、B都愿意支付50美元,C则愿意支付250美元,因为C更有钱也更愿意看电视。这样一来就有了350美元,收入超过支出,可以购买。可是如何知道每一个人的真实评价呢?假定让三个人平均分担300美元的购买费用,也就是说每人支付100美元。之后要求每一个人报告自己的效用,当然是用克拉克机制来进行约束。(1)三个人报告的各自效用减去每人必须承担的成本,就是每人的净效用;(2)三个净效用加起来,如果是正值,就表明电视可以购买,否则就不购买;(3)寻找说谎的人加以征税,假如先找到A,把A报告的自己的效用加上B、C的净效用之和,若改变了总净效用的符号,那么就意味着A转嫁了成本,就要对A征税,这就是所谓的克拉克税。三、对克拉克税的深入探讨(一)发现克拉克税的不足之处首先,克拉克税的定义中存在不完善之处,即关键人物可能不纳税。具体引例笔者会在下文中证明。其次,克拉克税虽然有效避免了社会成员虚报自己的支付意愿,但是存在不公平的现象。除了对关键人物征收克拉克税外,对于其他的社会成员,征收的公共物品税都是相同的,即公共物品价格除以征税的总人数,这样对于公共物品支付意愿高的和对于公共物品支付意愿低的都征收相同的税收,其净效益不同,存在不公平现象。笔者思考是否可以改进克拉克税,使得既保留原克拉克税对于社会成员说真话的正向激励作用,又使得征收的公共物品税变得公平。最后,克拉克税在现实中得到应用的可行性较小,只是停留在理论高度,难以实际操作执行。笔者在下文中会进行详尽的分析进行阐述。(二)定义问题假设下述情景:假设一个有三个研究生的宿舍中,有A、B、C三人,他们准备合伙购买一台电视机。电视机价值300美元,A的支付意愿为80美元,B的支付意愿为110美元,C的支付意愿为200美元,思考谁是关键人物,谁该缴纳克拉克税。在范里安的微经现代观点(中文版)中,关键人物是这样定义的:“这样一些人,他们的评价值会使总的评价值发生大于或小于公共物品成本的变化”,A显然不是关键人物,因为B、C对于公共物品的总评价已经超过了公共物品的成本,而B是关键人物,因为A、C对于公共物品的总评价为280美元,公共物品不被提供,而B的加入则使得对于公共物品的总评价超过了300,故公共物品被提供,B的加入使得总的评价值发生大于或小于公共物品成本的变化,故B是关键人物,同理可以分析C,显见C也是关键人物。下面分析谁该交纳克拉克税,根据克拉克税的定义,如果某个人j的净值的加入使得其他人的净值和变号(即加入前小于零,加入后大于零,反之则反),则第j个人必须缴纳的的克拉克税等于其他人净值和的绝对值。A的效益净值为负的20,B的效益净值为10,C的效益净值为100,此时无论B的加入与否,效益净值之和总为正值,故B无需缴纳克拉克税,而C加入前A、B的效益净值之和为负值,加入后A、B、C的效益净值之和为正值,符号发生了改变,故C需要缴纳克拉克税,缴纳的数值为10美元。此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B虽然为关键人物,但B却无需缴纳克拉克税。既然B为关键人物但B无需缴纳克拉克税,也就说明关键人物不一定都要缴纳克拉克税,那么关键人物的范围就有缩小的必要,不然关键人物和克拉克税二者的定义便存在矛盾的地方,二者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关键人物必交克拉克税,克拉克税必是关键人物,否则在征税时需要先找寻到关键人物,还要去除掉无需征税的关键人物,才能确定该向谁征收克拉克税,这样无非增加了克拉克税征收时的复杂程度,效率也会降低。(三)公平问题先假定政府征收公共物品税的原则。假设A对公共物品G的支付意愿为X,B对公共物品G的支付意愿为Y,C对公共物品G的支付意愿为Z,公共物品价值为P,则倘若X+Y+ZP,则应该提供公共物品,政府要对A、B、C征税,对A应征税XX+Y+ZP,对B应征税YX+Y+ZP,对C应征税ZX+Y+ZP,这样征税的原因是十分公平。所谓公平,即对公共物品支付意愿高的社会成员应该承担更多的公共物品税,相反,对公共物品支付意愿低的社会成员应该承担较少的公共物品税,而对于公共物品支付意愿为零或为负的社会成员,应该承担零税负或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根据上述公平的定义,显然本段开头假定的征收公共物品税的方式符合公平的原则。但仅仅是公平的征税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法正确辨别社会成员是否真实说出自己的支付意愿,因而要与克拉克税进行结合,笔者在下文就此进行展开分析,论证公平的征税方式与克拉克税能否完美的结合,从而起到对克拉克税进行改进的目的。结合的方式为:克拉克税要求一开始将公共物品的价格除以征收公共物品税的人数,平均分摊给每一个纳税者,结合公平的征税方式后,这种分摊的税负只是形式上的分摊,即名义上分摊,实际上要根据社会成员的实际支付意愿而对公共物品税进行征收。倘若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之和小于公共物品的价格,则不征收任何税,倘若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之和大于公共物品的价格,则在对关键人物征收克拉克税后,对所有成员按照公平的征税方式进行征税。援引上文中所提到的公共物品“电视机”的例子为例。在理想情况下,A、B、C三人均真实显示自己的偏好,此时C为关键人物,因为C的加入改变了净效用的符号,此时应对C征收等于A、B净效用之和的克拉克税,即100美元克拉克税。现在分析A有没有说谎的正向激励。对于A而言,如果在向政府提供自己对于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时说谎,降低自己的真实支付意愿,例如从50降低到10,此时政府在对社会成员征收税收时,理应对支付意愿较低的成员征收较低的税收,而此时A的净效用为-90,此时关键人物仍然是C,故A仍然不用支付克拉克税,而且政府征收用来购买公共物品的税收时A由于自己提供的支付意愿较低,因而所支付的税收较低,故A有说谎降低自己真实的支付意愿的正向激励。将上述例子用一般数据进行描绘,则有X+Y+ZP,X+Z2P3,Y+Z2P3,X+YP,X+Z2P3,Y+Z2P3,X+YP3-Y+Z-2P3,上述条件保证C仍为关键人物,此时A的净效用为X-XX+Y+ZP,XX+Y+Z0。故倘若A将自己的支付意愿降的过低从而成为关键人物,则A的效益受损,故A有说谎的正向激励,但同时会担心自己将自己的支付意愿说谎说的太低。接下来分析关键人物C是否有说谎的正向激励。在C真实表达自己的支付意愿时,要支付100元的克拉克税,虽然扣除克拉克税后,C的净效用为150,仍为正,但考虑到因为C对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最高,还要承担较高的政府为提供公共物品而征收的税收。倘若C说谎从而降低自己的支付意愿,假设C仍为关键人物,即仍需交纳克拉克税,由于A、B均真实提供自己的支付意愿,故克拉克税的数值不变,但由于C说谎而降低了自己的支付意愿,故对C征收的公共物品税将降低,C的净效益应该提高,则C有说谎的正向激励,那C说谎是否也有下界呢?我们仍采取上述一般数据进行分析:X、Y、Z仍满足上述四个基本不等关系式,即C为关键人物。此时C需要交纳克拉克税2P3-X-Y,同时由于总支付意愿大于公共物品价格,故政府需征收公共物品税,C需要交纳ZX+Y+ZP的公共物品税。故考虑到公共物品税后A的净效益变为Z-2P3-X-Y-ZX+Y+ZP。倘若C说谎,将自己的支付意愿降低,致使C不再是关键人物,此时三个人的总支付意愿小于公共物品价格,政府无需提供公共物品你,也无需征收公共物品税,那么C无需支付克拉克税,也无需支付公共物品税,A的总效益变为零,因为无法享受到公共物品带来的效益。所以对于C而言,情况和A类似,有说谎降低自己支付意愿的正向激励,但同时担心将自己的支付意愿说的太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使向A、B、C征收克拉克税,采取公平的征收公共物品税的方式,A、B、C说谎的正向激励仍然存在,证明这两种机制的结合存在漏洞。故公平的征收公共物品税与克拉克税难以相互结合,笔者分析这也是为何克拉克税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四)实际应用问题上述分析只是局限于三个人的情景,实际现实要比例子复杂的多。首先,要收集每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这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即所需要收集的数据十分庞大繁杂,因为社会中的人数太多,显而易见向每个社会成员收集他们对于公用物品的支付意愿是不现实的;其次,倘若选取一部分社会成员作为代表,则不同行业或不同收入水平上所需采集的样本的比例又十分难确定,因为要考虑到不同行业或不同收入水平上居民的人口比例,考虑该项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对象是谁,还要考虑许许多多复杂的因素,而且该比例一般由政府部门制定,而制定的过程又难免会受到该项公共物品受益群体的主观影响,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不同比例对征税的方式又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便使得克拉克税的征收变得异常复杂。举例说明,倘若公共物品的成本为100万美元,社会中共有1万成员,分为上层阶层A,中层阶层B,下层阶层C,阶层A对该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较高,为200美元,阶层B对该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为130美元,阶层C对该公用物品的支付意愿较低,为60美元。按照比例1:1:1选取代表,此时等价于公共物品的成本为300美元,阶层A、B、C各一人,此时A、B为关键人物,但只有A需要支付克拉克税,故社会中克拉克税由阶层A支付;倘若改变选取代表的比例为1:2:1,则等价于公共物品的成本为400美元,阶层A有1人,阶层B有2人,阶层C有1人,此时阶层B的两个人加阶层C的一个人的净效用总和为正的,加入阶层A的一个人后仍然为正,故阶层A无需缴纳克拉克税,故选取代表的比例发生变化有可能会导致克拉克税的征税对象发生变化。故受益群体必然会对选取代表的比例产生争执,更有甚者会引发社会混乱,故克拉克税的实际应用缺乏实际的可执行性,只是停留在理想的理论高度,对现实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定向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 护理科研考试题及答案
- 互联网 考试题及答案
- 湖南导游审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难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专项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潢川县教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 盐城二模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 小学结业数学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
- 初三中考试卷题目及答案
- 2025广东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招聘专职安全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4石家庄市国企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6届校园操作类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山东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题库及答案(2025年)
- 2025天津宏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安全生产法课件
- 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消防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浙江杭州市西湖区民政局招聘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静脉留置针应用及维护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