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看反垄断法摘要 自2008年9月3日起汇源果汁传出荷银将代表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来,这一自反垄断法生效来最大的并购案件就引起了全国商界乃至国际商界的关注。直至3月18日商务部全部禁止收购,这一为世界瞩目的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也成为了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第一个未通过且最大的跨国收购案。收购案虽然有了结果,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却远远没有一个结果那么简单。并购案的结果对反垄断法的贯彻实施有何意义?拒绝收购的结果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反思。本文拟从以上两个方面对本次收购案进行简单的分析。关键词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 反垄断法 影响一、反垄断法与民族主义引发巨大争议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2009年3月18日尘埃落定。商务部根据反垄断法裁定: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也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审查通过的并购案例。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它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从商务部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务部主要是从保护民族品牌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其实早在收购之处,可口可乐公司遇到的最大的阻力也是来自社会各界对于保护民族品牌的反对呼声。之前的跨国公司收购中国国内名牌案件已经开始使中国各界意识到保护民族品牌的重要性。也正是为此,可口可乐公司才不得不把收购案提交商务部裁决。民族情感与法律的角力自始至终贯彻在整个收购案中。因此在收购结果揭晓后,很多人认为商务部此次裁决依据的主要是“狭隘的保护主义情感”而非法律,因而对此结果产生质疑。笔者认为此类说法是片面且肤浅的,此类观点的支持者并没有看到反垄断法真正的立法目的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做到的不仅仅是看到眼前的利益,我们更应该保证在10后甚至20年后回头看这项决定仍是正确的。首先,否决收购案并非贸易保护,符合中国品牌崛起的趋势。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洗礼的中国政府,已经鲜明地把“依法行政”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审查后作出了裁定,显示政府是严格以市场规则来解决市场问题的。这将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市场机制的形成与维护。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本法则,如果竞争机制遭到破坏,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最大的弊端在于,它扰乱市场的优胜劣汰规则。少数企业可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并在一定的市场领域内限制竞争,不但会影响经营者间的正常竞争,还会破坏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抑制经济发展的动力,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竞争的自由和公平。基于此,我国反垄断法明确规定,反垄断审查的目的是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商务部的这一裁定,鲜明地体现了反垄断法的立法本意,体现了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终极目的。其次,自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该法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意见,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到底应该做怎样的具体解释?在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反垄断法?这一切都有待权威部门来解释。这次收购案中商务部的裁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对日后反垄断法的贯彻实施具有指导作用。商务部表示,2008年9月18日,商务部收到可口可乐公司收购中国汇源公司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材料。经申报方补充,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要求,11月20日商务部对此项集中予以立案审查,12月20日决定在初步审查基础上实施进一步审查。商务部依据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及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此项集中进行了审查。审查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过程中充分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之后商务部认为,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是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以来的第一次适用。这种适用既具有开始的意义,对今后的市场行为也有示范意义。因为现有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具体操作细则尚不清晰。它的示范作用不仅仅在于今后的外资并购行为,甚至也是对国内兼并性重组的示范。二、可口可乐收购案中没有赢家?!当笔者在查阅收购案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有人持这样一种观点,“如果可口可乐公司就此放弃收购汇源公司,并不说明我们因为保全了民族品牌而取得了胜利。相反,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成功导演的一场话剧。在这场话剧里面,没有成功者,只有受损方。”其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跨国公司的并购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是出于自身扩张或求生的需要,虽然买卖双方都有各自的战略目标,但谁都不会把民族情绪和政治阴谋牵扯进来。一个跨国企业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发展,想本土化还来不及,还敢自找麻烦?其次,民族品牌的没落不能全部归咎于外资并购。事实上,相当多的所谓民族品牌在外资并购之前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中国传统企业管理的不适应性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性竞争面前,注定面临着一次选择:要么脱胎换骨,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企业;要么日渐衰微,或被吞并,或自行终结。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第三,也是笔者最想说的一点,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公司的并购与大家有什么关系?企业的目的都是逐利,汇源公司能高价卖出,这是好事,说明了这个品牌的价值。难道我们的品牌不该卖个好价钱?难道非要等到汇源公司做不下去、不值钱的时候再卖?说到这里,又想起过去被人热议的“国有资产流失”的话题,国有资产被贱卖了、流失了有罪,国有资产放在那里变成废物、变成垃圾处理了无罪。”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第一,企业的并购是纯粹色商业行为,并不牵扯民族情绪和政治阴谋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论断不论在过去还是现代,都有着无可争议的正确性。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强大了才能有政治的独立。经济是国家的两条腿,只有经济发达了,国家才能立得起,走得动。经济对政治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纵观历史,经济侵略的例子不胜枚举。请各位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完全被他国把持,那这个国家还有什么主权完整民族独立而言?第二,的确,民族品牌的没落不能完全归咎于跨国公司的并购。体制不健全,经营不善是我国公司不能做大做强的自身原因。但是也诚如上文的作者所说,合并并不是解决民族企业困境的唯一办法。依靠外资来改善经营状况,无疑是饮鸩止渴也许现在的经营状况好转了,但是10年之后的市场是谁的?是我们的,还是跨国公司的?摸着石头过河是要经历些挫折,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与市场体制才是治本之道。第三,这夜是笔者最不能同意的一点。可口可乐与汇源的并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能说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请各位仔细想想,有谁没有喝过喝口可乐,有谁没有喝过汇源果汁?碳酸饮料的市场已经被可口可乐公司所垄断,现在是果汁市场,如果之后是饮用水市场呢?到时候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都被外国公司所垄断,那我们到时该怎么办?我们怎么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长远发展?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从收购案中反思本土企业生存。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今天,果汁饮料产业又遇20年前的碳酸饮料同样遭遇。我认为一旦收购完成,汇源这一民族饮料的知名品牌早晚难逃一死。 当今世界的全球一体化,对每个国家的民族经济来说,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已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公司品牌。无形品牌已成为经济全球时代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强大的品牌不仅可以带来巨大的全球市场,而且可以吸纳全球性的一流人才,并从资本市场拿到巨额的资金。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只有有形物质资源而缺乏无形品牌资源,只能靠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进行国际交换。但是,发达国家对待品牌的态度完全不同,从议会到政府,从企业到民众,所有人都在为保护民族品牌而战。一个民族品牌的成长,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努力,国家政策的扶持、社会各界的支持都与民族品牌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个民族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商标,它的背后更包含着该国国民的情感与政府大量的投入。如果简简单单将这一品牌出售,无疑是种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对国民情感的严重伤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名牌的呼声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名牌,需要百年老店,需要靠这些品牌走出国门,走入世界。如果仅仅因为眼前的挫折就放弃对品牌的坚持,那么相信百年后我们将看不到现在的任何品牌。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再过几百年我们仍不可能有百年老店、世界名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困境在所难免,想要度过难关,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在美国发展过程中政府保护名牌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果没有政府的保护,相信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汽车工业。保护民族企业,完善市场体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坚果文化展览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无尘牛奶加工车间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七年级美术课教学目标计划
- 2025-2030高原地区锂电容混合储能管理系统氧含量自适应调节技术报告
- 2025-2030飞机刹车制动系统技术路线比较与市场份额调研报告
- 2025-2030风电叶片回收利用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投资分析
- 2025-2030青年公寓行业消费信贷与金融产品创新分析
- 2025-2030青年公寓智能安防系统配置标准与实施报告
- 2025-2030防晒产品技术创新与季节性营销策略报告
- 2025-2030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中除尘技术应用专项研究
- 2025国企竞聘上岗与干部竞聘上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与建筑产业体系智能化升级研究报告
- 武科大大学生手册考试内容及答案
- 集装箱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家用WiFi路由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WPS版)课件 第3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使用
- 小鹿斑比题目及答案
- 202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2025-2030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