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案.docx_第1页
岳麓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案.docx_第2页
岳麓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案.docx_第3页
岳麓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案.docx_第4页
岳麓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教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解读:本课是“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的拓展课。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比较学情分析:同学前面已经学习了课标内的所有改革,对改革已经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和知识储备,对不同改革具备一定的分析对比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设这一综合探究课。教学方法:史料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由著名的历史人物切入主题,更具有时代的代入感,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今天的话题要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这两个人物说起。 19世纪,李鸿章(1823-1901)与伊藤博文(1841-1909),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两人应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相关事件分别是什么呢?没错,是明治维新(1868)和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也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两场改革。这两场改革我们都已经学过,首先让我们回顾下这两场改革的基本内容?温故: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派遣留学生。明治维新:政治上除旧布新,君主立宪;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上文明开化;军事上建立近代化军队。从时间来看,这两场改革都是开始于19世纪中期,这个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呢?我们学历史要注重把握历史阶段的重要特征,下面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个时间轴,说一说这一时期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设计意图:用时间轴的方式进行时空定位,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并树立近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的史学视角)探究1:这张图反映了当时世界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近代化(经济上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全球化(整体化)趋势。中日在应对这样的历史潮流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结果却不一样,分别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什么事件可以证明这种结果?(引导学生共同回答)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明治维新:是日本成为亚洲强国。甲午战争可以证明。没错,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而这场战争的结果也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去年全国卷高考出过一道关于这场战争的选择题:(设计意图:对接高考,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016全国卷第29题】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为什么西方人会由此判断呢?主要中国洋务运动期间建成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是占据上风的,事实到底如何呢?大家一起来看课本材料1的一组数据:材料:甲午战争时中日部分指标比较人口(千万)领土面积(万平方千米)陆军(万人)海军(万人)军舰(艘)海军总吨位(万吨)中国4013008011788日本4377813163159探究2:有人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是因为军事力量不足造成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史学论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观点一:不同意,中国人口数量、领土面积、军队数量、军事装备数量均不处于劣势。教师引导:军事力量强大与否是不是只看数量?(质量也很重要),此外,要不要考虑其它因素,比如人的因素?制度因素?观点二:不同意,根本原因在于清政府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日本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观点三:同意,装备质量、军队组织、指挥、战斗意志、士兵素质等处于劣势。甲午战争是对中日同时期两次近代化改革的检验,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两场改革的差异。同样是向西方学习,怎么学?学什么?这都是有讲究的。大家再阅读这两则来自课文中的材料,分析一下其中的不同。材料: 海国图志是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撰写的介绍世界史批和西方科技的著作,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本。1862年,日本维新志士高杉晋作到上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材料: 1875年,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和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进行过一场针锋相对的对话(节录): 李鸿章: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森有礼:我国旧有的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宽阔爽快,极适于无事安逸之人,但对于多事勤劳之人则不完全合适,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而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便。今改旧制为新式,对我国裨益不少。 李鸿章:衣服旧制体现对祖先遗志的追怀之一,其子孙应该珍重,万世保存才是。 森有礼:如果我国的祖先至今尚在的话,无疑也会做与我们同样的事情。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 李鸿章: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探究3:课本材料2、3反映出中国和日本学习西方的态度有何不同?分别提出了何种基本主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历史理解和概括能力,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不同:中:态度:极为被动,固守原来的传统。基本主张:中体西用(学习西方的军事、交通等方面的器械,忽视了制度和文化的学习。) 日:态度:积极主动,主张适时而变。基本主张:文明开化(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可以说,中日思想上的这种差异是与当时的两国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探究4:中日这种思想观念的差异和当时的中日各自的社会环境有何关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关联:中:封建自然经济顽固;封建专制强大日: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幕府统治下封建专制相对薄弱。下面我们通过完成一道高考模拟题,来学以致用。(给同学8分钟的时间完成,同时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作答,再留5分钟时间请其他同学来点评)(设计意图:对接高考,培养学生历史概括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在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威胁中走着艰堆的道路,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环境各异,因而以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日本推翻了幕翻制度,于1868年建立了立宪君主制国家,而中国却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政治体制的情况下,只想吸收外国的科学技术,这就是洋务运动,但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在依然如故的政治体制下,要想取得理想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主要相同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有哪些不同,从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9分)【解析】(1)根据材料“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在沦为欧美列强殖民地的威胁中走着艰堆的道路”可得出两者改革的背景、动因相似性,受西方殖民侵略,以自强为目的。结合所学还可从舆论准备、改革方式和结果得出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改革,对本国近代化的推动等相同点。 (2)两者的不同点从材料得出改革的内容不同,日本改革全面系统,而洋务运动主要涉及军事经济。结合所学,从影响、领导及其阻力等方面进行叙述即可。【答案】(1)相同点:(时代背景)都遭受西方殖民侵略;面临封建统治危机。(改革动因)都以自强为目的。(舆论准备)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具体内容)都学习先进技术。(结果)都在一定成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行。(6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2)不同点:(内容涉及)日本改革全面系统,而洋务运动主要涉及军事经济。(领导)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阻力)洋务运动顽固派严重阻挠、明治维新改革派已经掌权。(影响)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积极对外扩张;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没用使中国实现富国强兵。(6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文化;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等。(3分。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课堂升华:同学们,今天这一课是我们关于改革册的最后一课,这么多古今中外的改革,有成功也又失败,从中我们知道,社会的进步终归离不开改革的推动,目前我们国家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最后我打算引用李克强总理论改革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