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综合练习.doc_第1页
初三语文综合练习.doc_第2页
初三语文综合练习.doc_第3页
初三语文综合练习.doc_第4页
初三语文综合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分 核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初 三 语 文 综 合 练 习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4题。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一)(二)(一)(二)(三)(四)得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得分评卷人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2分)春天的天目湖是最美丽的。远处是群山含黛,云霞出岫;近地是翠绿满山,繁花似jn ,更有那烟波浩mio ,万qng 碧波的湖水,在春日暖暖的阳光下,显得宁静而安xing, w 媚而生动。鹭鸟、群鹜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上,此起彼落 (选自2007.4.9常州日报)2默写。(6分)(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让我们走近陆游,去感受“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雄心与气概。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4分。三首中任选两首)(2)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你心目中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环境应该是这样的一幅图景: 。(2分。用学过的古诗文中的有关句子回答。至少两句,不超过4句)3名著阅读。(2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曾变成小虫、西瓜等物钻进妖精的肚子,请简述其中的两个故事情节。(1) (2) 得 分评卷人(二)运用(共10分)4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2分)(1)漫画说明了什么现象? (2)看了这幅漫画你有什么感受? 5阅读下面一段话,认真揣摩后,再补写一句话。(2分)阅读是快乐的,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笑容变得灿烂;阅读是幸福的,通过阅读,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让目光变得深邃;阅读是 的,通过阅读,可以 , 。6综合性学习。(共6分)(1)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它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自然的风采,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热烈而充满激情的“中国红”,是中国的象征。红色的宫墙,红色的灯笼,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充满红色的装饰主题。它象征着喜庆与吉祥,代表着古老而悠久的民俗,寓示着国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华美亮丽的“琉璃黄”,是古都北京特有的颜色,代表着北京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寓示着一个成熟稳健的国家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冷静古朴的“长城灰”,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中的标志色,在北京奥运色彩中独具魅力。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那深沉的灰色,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民族正以冷峻的思考、全新的姿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仔细阅读上面文字,说说设计人员为什么选用以上色彩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3分) (2)以下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几个栏目报道“两会”的有关情况。阅读后,说说今年央视报道“两会”的特点。(3分)2007年的小丫跑两会,每期邀请一户普通家庭走进演播室,和王小丫一起,聊家长里短,宣读“家书”,直接对话“两会”代表和委员。而这些家庭成员,是几十万中国家庭的缩影,透过这些普普通通的家庭,借家事谈国事,以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展现经济、社会的严肃话题。十三个省的一把手亮相小崔会客厅,担任崔永元的“主持顾问”,与小崔一起采访全国各地的农民兄弟。高官与平民共聚一堂,促膝谈心,共议民生。节目的焦点集中于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包括“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公平教育问题”、“农村饮水难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民声、民情、民意,一丹帮您问;热点、难点、焦点,一丹代您提”,这是一丹两会信箱的宗旨。敬一丹以民生视角解读“两会”,打造民众和委员代表、官员的互动新平台。节目主题侧重高端热点、低端视角、反映民意、改善民生,为百姓生活探源,为百姓发展支招。 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著名诗人田晓菲的短诗露,完成78题。(共4分)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 / 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 / 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 清晨和黑夜 / 我自生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 / 也不是璀璨的明珠 / 我就是我 / 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 / 那又有什么要紧 / 阳光妩媚的清早 / 我会升华成一朵 / 美丽的洁白的云7说说诗中的“露”有哪些特点?(2分) 8读了这首短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迪?(2分)座位号 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下面汉语,我想对你哭一文,完成912题。(共12分)汉语,我想对你哭北国骑士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的“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我不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便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然而,我们对英语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00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冷漠,了解浅陋。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00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从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乱真是让人惊叹!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达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应学生要求打算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现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语言存在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选自读者2004年第2期,有改动)9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如果一个民族陷入了对英语的畸形崇拜,会危及本民族文化生存的前景。 B文中谈到“我们对英语的态度是矛盾的”,意在说明对英语的学习、考试都要从应用的实际出发。 C文中举了丁肇中先生的例子意在说明对待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方面。 D作者怀着极大的责任感呼吁:要加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让汉语能够取代英语的现有地位。10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用语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3分) 11文章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为了说明什么?根据文意简要作答。(3分) 12结合上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英语热”这一现象的看法。(3分) 得 分评卷人(三)阅读下面丰收的秘密一文,完成1317题。(共12分)丰收的秘密张建伟那年我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过,奖学金也与我失之交臂。我觉得自己的天空一片灰暗。回到家,我始终没摆脱这种情绪的折磨,整日闷闷不乐。父亲知道后说,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接着,父亲和我谈起了小时候种玉米的事。 那时,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很穷,种的庄稼都食不果腹,只有咱家尚可温饱,还经常接济邻居。为啥?因为那时候种的玉米种子不像现在的种子都是高产种子,大都质量不好,就那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呢。一般每家一亩地只留10斤,而咱家都是留20至25斤。人家一个坑里丢一粒玉米,咱家一个坑放两三粒。人家的庄稼稀稀疏疏有的还发育不良,而咱家的就算有一粒种子没发芽或发了芽没结果,但还有很多种子长势很好,因而咱家的产量最高。 稍稍一顿,父亲又道:“记住,这就是丰收的第一个秘密。” 从那以后,我学英语,参加演讲、运动会、歌咏比赛,虽然还会经常遭遇失败,但是总有一颗“种子”结果,我变得坦然多了。对了,我还写稿。当然了,最初的杳无音信让我也有些沮丧,渐渐的,我开始收到通过初审、二审的信。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稿件被采用了,在某天突然收到样刊,生活一下子充满了梦想与惊喜。大学四年,我过得充实而忙碌,收获也颇丰,证书十几个,稿费单好几十张。后来我又考研了,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这边分数还没下来,我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几个大报社都想要我,这时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鱼和熊掌,舍谁取谁? 我又一次询问父亲。 父亲说,等到玉米长到齐胸高的时候,就要把每个坑里生长两三棵的玉米,挑一棵最好的留下,其余的统统拔去,以使那个长势最好的获得充足的营养。至于哪棵长得最好,得好好问问自己,这毕竟是自己的庄稼。 这就是丰收的第二个秘密。 后来,我还是去了北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经常写作,短短三年,便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母校,28岁已经是讲师了。我的专业是经济地理,却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我现在常给学生们讲这个故事。我不断重复着这样两句话:“多多播种梦想吧,那样在一些梦想破灭后,我们才能依然从容淡定,笑对人生;也要学会删除梦想的枝叶,那样我们才能专注,才能活得精彩!”(摘自青年文摘红版 2006年7月 有删改)13父亲种玉米获得丰收的秘密是什么?(2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2分)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15“我”当初英语四级考试未过,整天闷闷不乐,后来也经常遭遇失败,却为何变得坦然?(2分) 16“我”学的是经济地理,为什么能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呢?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原因。(2分) 17阅读下面的小小说,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的感悟?(4分)儿子眼中的父亲(晓宁译)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二十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陈腐不堪。”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六十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得 分评卷人(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822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媵人持汤沃灌( )腰白玉之环( ) 主人日再食(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0选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作者拜师求学的艰难?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21谈谈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的理解。(2分) 22阅读下面短文负笈从师,结合送东阳马生序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