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3:(九) 诗歌与小说 作业.doc_第1页
岳麓版必修3:(九) 诗歌与小说 作业.doc_第2页
岳麓版必修3:(九) 诗歌与小说 作业.doc_第3页
岳麓版必修3:(九) 诗歌与小说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训练(九)诗歌与小说(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b老子c庄子 d离骚3汉武帝时期的赋以气势恢弘、词藻华美为特征,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反映出的本质内容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c国力的强盛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4有文学家评论古代某词人时说,从整体创作风格看,他的词是儒家文化中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等英雄人格意识的现实表达。该词人是()a柳永 b李清照c辛弃疾 d李白5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a元曲赏析 b诗经c全汉赋 d全唐诗6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7网络上曾出现一个戏说古典名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说:“西游,神仙靠不住!”根据这一提示,与答案为“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a红楼梦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清明上河图程朱理学元曲小说 汉赋a b c d二、非选择题(18分)9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奭,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 豪放洒脱的“诗仙”悲天悯人的“诗圣”材料三“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3分)(2)据材料二分析,李白和杜甫的诗风有何不同?分析其社会原因。(6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代中叶以后小说的主要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7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认识。(2分)课时达标训练(九)1选b材料信息“思无邪”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a项是诗经的历史地位,材料没有体现;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选d诗经中的作品多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老子的作品体现的是辩证法,明显与材料所反映的风格不符,a、b两项错误;庄子的作品虽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但并不以“美人芳草”入题,c项错误;屈原的离骚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且常以“美人芳草”来表达自己的感情,d项正确。3选c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本质上体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强盛,故选c。4选c李白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排除d项;柳永、李清照属于婉约派,创作内容侧重儿女风情,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不符合材料内容,a、b两项排除。辛弃疾属于豪放派,词中充满了一种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热切盼望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豪情。故选c。5选a根据所学,曲在音节和用韵上都比较自由,句子长短更为参差,而且可以加衬字,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材料符合这一特征。故选a。6选c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等级名分,同时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主张忠孝,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体现了明清小说反传统的特点,故均排除。7选c根据著作的内容可判断是三国演义,描述的是魏、蜀、吴三国间的混战局面。8选d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市民文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正确;元曲和明清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日益增强的要求,正确。d项符合题意。9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为主题,考查材料分析和概括提炼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汉赋的数量和内容并结合汉代的时代特征概括回答。第(2)问,结合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主要特色及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特征概括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信息及明清时代特征回答。第(4)问,从文学和时代的对应关系回答。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的代表性文体;赋受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 (2)诗风: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原因: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杜甫生活在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