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设计材化0702苏建伟.doc_第1页
化工原理设计材化0702苏建伟.doc_第2页
化工原理设计材化0702苏建伟.doc_第3页
化工原理设计材化0702苏建伟.doc_第4页
化工原理设计材化0702苏建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 京 工 业 大 学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煤油处理能力 1 9 吨/年 专 业: 材料化学 班 级: 材化0702 学 号: 14 姓 名: 苏建伟 日 期: 2010-6-287-9 指导教师: 钱海燕 设计成绩: 日 期: - 15 -18一 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煤油处理能力19吨/年(二)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处理能力 19吨/年2、设备型号 列管式换热器3、操作条件(1)釜残液:煤油,入口温度102,出口温度40(2)冷却介质: 井水(3)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压强降:不大于50Kpa(4)煤油平均温度下的物性参数:名称(Kg/m)C(KJ/kg)(Pas)(W/m)煤油9864.190.540.662目录1 设计任务书12 设计方案简介13 工艺计算和主体设备设计24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85 设计一览表96 工艺流程简图107 主体设备工艺图118 设计评论139 参考文献1410.CAD附图末尾二 设计方案简介(1) 确定流体通入的空间 煤油为的入口出口温差大,为流量较小的流体,宜在管内走。煤油有多种有机化合物混合而成,容易结垢,因此为了清洗方便,宜在管内流过,以便于清洗管子。并将冷水通入壳层空间。(2) 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性数据,并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型式。冷却介质为井水,取入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40。(3) 选择管型由于煤油的腐蚀性较小,可以选用炭管,可以更多的节约成本。选择管子直径 为252.5mm的炭管。(4)选择换热器型号估算单程管子根数为n=38.9根据传热面积估算管子长度为L=27.08m若用4管程,则每管程的管长选用l=6m则管总数为38.94,取152选择G5002.4570型换热器壳径 D 500mm公称面积 S 70m管程数N 4管数n 152管长L 6m管子直径 252.5mm(炭钢管)管子排列方法 正三角形公称压强P 2.45MPa挡板间距为0.3m,整个换热器中共用挡板数为19个。(4) 选择辅助设备输送井水时选用IS100-80-125的单吸离心泵三 工艺计算和主体设备设计1 计算釜残液的流量列管式换热器的处理要求是1910吨/年W=2 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5) 确定流体通入的空间 煤油为的入口出口温差大,为流量较小的流体,宜在管内走。煤油有多种有机化合物混合而成,容易结垢,因此为了清洗方便,宜在管内流过,以便于清洗管子。并将冷水通入壳层空间。(6) 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性数据,并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型式。冷却介质为井水,取入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40。煤油的定性温度 T=71水的定性温度 t=30两流体温差 T-t=71-30=41由于两流体温差不大于50,并且两流体都比较清洁不易结垢,故选用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结构简单而且价格低廉。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如下物料流体温度密度Kg/m粘度mPas比热容CKJ/(kg)导热系数W/(m)普朗特数Pr水30995.70.80154.1740.6185.42煤油719860.544.190.662(7) 计算热负荷Q 按管内煤油计算,即Q=Wc(T-T)=6.0254.191000(102-40)=1.56510W若忽略换热管的热损失,水的流量可由热量衡算求得,即W=18.75kg/s(8) 计算平均温差,并确定壳程数。逆流温差 t=T-t=102-40=62 t=40-20=20t=37.12R=P=由R与P值查图表可得=0.85,所以t=t=0.8537.12=31.55又因=0.850.8,故可选用单壳程的列管换热器。(9) 初选换热器规格 根据管内为有机液体,管外为水,传热系数K值为280850W/(m)的范围内,初选K=700W/(m),故A= m管内煤油的流速选取u=0.5m/s,选传热管252.5mm(炭钢管)估算单程管子根数为n=38.9根据传热面积估算管子长度为L=27.08m若用4管程,则每管程的管长选用l=6m则管总数为38.94,取152选择G5002.4570型换热器初选换热器规格尺寸如下:壳径 D 500mm公称面积 S 70m管程数N 4管数n 152管长L 6m管子直径 252.5mm(炭钢管)管子排列方法 正三角形公称压强P 2.45MPa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S=nd(L-0.1)=1523.140.0255.9=70.3 m该换热器要求的总传热系数为:K= W/(m)2 核算总传热系数K(1)计算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因为W=10000 (湍流)液体被冷却,即=0.023=2866.7W/(m)(2)计算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换热器中心附近管排中流体流通截面积为 式中 h拆流挡板间距,取300mm; t管中心距,对252.5mm的管子,t=32mm。因为 W=18.75kg/s,所以0.0188m/s由正三角形排列,得0.0202m1.438因为Re在范围内,故可用下式计算=0.36由表可知Pr=5.42 由于液体被加热 取=1.05,所以=3931.5 W/(m)(3)确定污垢热阻=1.72m/W (煤油)=2m/W (井水)(4)总传热系数KK=因为选的管子材料为炭钢,取其导热系数=45 W/(m)K=856.8W/(m)选换热器时,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705.6 W/(m,在传热任务所规定的条件下,计算出的K=856.8W/(m),所选择的换热器的安全系数为:21.4%则该传热器传热面积的裕度符合要求。3 计算压强降(1) 计算管程压强降前已算出:,(湍流)取炭钢管壁粗糙度为0.01mm,则,由摩擦系数图查得,所以=1100Pa=384.7Pa对于25mm2.5mm管子Ft1.4,且N=4,N=1,所以=8314Pa(2) 计算壳程压强降其中对于液体 F=1.15 , N=1p1F f0 nc(NB +1)管子为正三角形排列,取F=0.5n=1.1(n)=1.1(152)=14折流板间距 h=0.3m折流板个数 N=0.418m/sRe=因此, 6917Pa Pa从上面计算可知,该换热器管程与壳程的压降均满足题设要求,故所选G5002.4570换热器合适。四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计算热负荷Q 按管内煤油计算,即Q=Wc(T-T)=6.0254.191000(102-40)=1.56510W若忽略换热管的热损失,水的流量可由热量衡算求得,即W=18.75kg/s=67.8选择IS100-80-125的单吸离心泵流量 100m/h扬程 20m转速 2900r/min汽蚀余量 4.5m泵效率 78%轴功率 7.00KW佩带功率 11KW五 设计一览表1 主体设备:G5002.4570:项目符号单位计算数据处理釜残液量W吨/年19釜残液温度入口T102出口T40冷却介质温度入口t20出口t40井水用量Wkg/s18.75热负荷QW1.56510换热器规格尺寸壳径D500mm公称面积S70m管程数N4管数n152管长L6m管子直径25mm管子厚度b2.5mm公称压强P2.45MPa壳程数NS1拆流挡板间距h300mm管中心距t32mm折流板个数N19通过管束中心线上的管子数nc14按壳程最大流通面积Ao计算的流速uo0.573m/s换热器中心附近管排中流体流通截面积A0.0328m配属设备:IS100-80-125的单吸离心泵流量扬程转速汽蚀余量泵效率泵效率轴功率佩带功率100m/h20m2900r/min4.5m78%7.00KW11KW六 工艺流程简图七 主体设备工艺图1 弓形挡板图:2 换热器主体剖面图:3 管排列图:八 设计评述本次设计是根据传热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设计换热器的,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以前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知识,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用。而这次给了我们一次充分地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生产的机会。首先拿到这个题目时,觉得并不是什么难题。由于学校没有给我们开化工原理这门课,我首先将化工原理传热一章看了一遍,看完后觉得换热器原理很简单,主要是热对流传热,辅助的是热传导换热。当时觉得轻而易举地就能把换热器设计出来。当我真正开始设计时发现远远要比想象中的复杂,要考虑成本,材料所能承受的强度,生产效率,能耗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都是对立的,因此往往设计时都要整体考虑,然后择其最优方案。而考虑这些因素是整个设计的任务变得繁琐,设计的任何微小的零件都要去查相关手册和标准。因此这个设计也让我学到了大量知识,并不仅仅是实践经验。虽然这次课程设计只有短短两周时间,但是学到的知识却不比任何学科少。尤其是一些实践经验,这是一般理论课程所无法赋予的。通过这次设计也使我对自己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谢钱海燕老师对本次设计的指导,也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设计的机会!九 参考文献1王志魁.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