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员工离职中看企业管理.doc_第1页
从员工离职中看企业管理.doc_第2页
从员工离职中看企业管理.doc_第3页
从员工离职中看企业管理.doc_第4页
从员工离职中看企业管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员工离职中看企业管理2012-02-28 源自:博思商学院 您是第59位阅读者 很多企业家都对一件事感到无奈,员工不快乐,甚至感到痛苦,最终离开。是什么让员工痛苦?如何让员工快乐起来? 关键不是改人之短,而是用人之长每个人发挥自身优势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修正自己的缺点却是痛苦的,尤其是在他人的敦促、批评下。企业家希望员工提升缺点,无论初衷如何,都是一个你对我错的局面,极容易形成对立、对抗,员工不可能快乐。所以,企业家最好的方式不是修正员工的缺点,而是发挥员工的优势。我们要相信,任何一位员工都有其优势、独特的能力,这不难证明,只要到互联网上转一圈,你就会发现处处是“奇人异士”,不得不惊叹。那么,为什么到了在公司里面的人就是这缺点那缺点。那是因为企业家缺少一颗发现的眼睛,看到的是员工的缺点,而不是优点。改人之短,不如用人之长。而且发挥优势带来的提升速度远大于改进缺点带来的提升速度。想想在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韩尚宫对长今的培养方式。韩尚宫没用用自己成功的方式去教授长今,当长今失去味觉的时候,她盯着的不是失去味觉的缺陷,而是长今画出味道的能力。对比看一下崔尚宫对金英的教育,一直按照祖上传下来的方式修正金英,金英的成就不及长今,而且极少看到笑容。不只是执行者,更是领导者没有人愿意成为机器的一个螺钉,一个零件。每个人都希望发挥自己的智慧和价值。做螺钉是痛苦的,这是违反人性的,人不是物。谁也不想成为摩登时代中的卓别林。尤其是在这个80后、90后彰显个人价值的时代,更需要创造员工发挥智慧的空间。这点丰田做得好,丰田工厂里的年轻人也很时尚、新潮,但是他们快乐地共享其智慧。再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海底捞,正是那些普通的员工创造海底捞卓越的服务体系。因而,要给员工参与权、决策权。当他们参与了、决策了,他们的智慧就释放出来了,他们就会感到自我兼爱之、感到快乐。另外一点对企业非常好的就是,员工自己的决策,一定能得到最好的执行。道理很简单,没有人会反对自己。决策和执行是一体的,当企业对决策和执行做二元处理,一类人决策,一类人执行,也就是把决策和执行割裂开了,这正是执行难的原因。所以,不要把员工当成执行者,他们还是决策者,还是领导者。进步不是“匿名化”,而是“小团队”人本质上都是自我中心的,都会本能的追求关注度和认同感。人们穿了件新衣服、剪了个新发型,就会觉得被人在看自己,实质上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就是这个道理。失去了关注度和认同感,也就失去了中心感;失去了中心感,也就失去了安全感。这是违反生物进化出来的本能的,如何开心?现代人多有焦虑,就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匿名社会,普遍缺少关注度和认同感。因而,企业必须给予员工足够、持续的关注度和认同感。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员工的工作能得到及时的反馈、鼓励、肯定,这就需要多种渠道的及时沟通,需要运用即时激励的方式,需要及时的颁奖仪式。当员工做得好的时候及时肯定,当员工做得不好的时候及时指导,对员工的想法、希望、担心多一些认同。这也要求企业打造“小团队”机制,大团队是很难提高个人的关注度和认同感的,交易成本高的你无法那么做。匿名化被看作现代社会的的一个进步的标志,但是在企业,却是要反对匿名化的,要“去匿名化”,以小团队的形式提高每个人的关注度和认同感。选择正确的评价方式,而不是随意贴标签中国人历来有家长教育的做法,也好为人师。在企业里面,领导教育、培训员工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这里面就有一个让员工非常痛苦的方式,就是给员工定性、贴标签。正面的标签还好,负面的标签是让人很痛苦的。比如说“你这人不负责任”、“你这人没有创新精神”等等。谁被贴上诸如此类的标签都是不舒服的。这种做法不好,这里面有一个“自我预言的实现”的心理问题。当给一个人贴上以标签的时候,无论是你,还是他本人,都会在后续工作中寻找能够证实这个标签的行为,久而久之,你证明了你看法,员工也真的成为那样一个人了。对员工的评价,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方法,塞利格曼在其经典著作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中“解释风格”的理论值得学习。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普遍的还是特定的。比如“这次策划没创意”和“你缺少创意”,前者是特定的解释,后者是普遍的解释,显然后者让人难受。第二个维度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比如“今天你失误啊”和“你水平不行”,前者是暂时的,后者是永久的,同样后者让人难受。第三个维度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比如“今天的处境太糟糕了”和“你缺少安全感”,前者是外在的,后者是内在的,同样后者让人难受。对员工的评价需要选择的是正确的解释风格和评价方式,而不是错误的解释风格,即随意乱贴标签。发生主观性的听不到,后果是自己主观不去执行从而导致事件的推进失败、领导的怒火中烧。所谓“某类工作”中的“主观性”表现为,自己喜欢的任务、愿意接受的任务,领导即使是非正式一说,则会立即去执行,无病时会强到领导都觉得惊喜;但是,当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任务、不愿意接受的任务,则犯病症状表现为:拖延、甚至不执行,进而自我给出许多不执行的辩解理由,自我陶醉及心安理得于不执行状态。所谓“某类指令”中的“主观性”表现为,自己认为对的、理解到的建议或命令,不管大小道理或说法,则还是能欣欣然的去改正和执行,无病时会让领导觉得“孺子可教”。但是,当遇到自己不认为对的建议或命令,则犯病症状表现为:罔顾领导的建议和命令,你说你的、我还是做我的,死不悔改,敢于一错到底。以上种种病症归结于“主观性失听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执行意识”不强,一方药可治,曰:做领导安排的工作,按领导安排的去做,不可有“主观”症状!三、意识性失明症意识性失明症系指职业人对自己的同事、公司正在进行的犯错误或者缺点行为,明明可以看到或已经看到了,但自己意识暗示自己“看不到、没看见、不关我事”。该类职业人其“意识性”的病根一般在于“团队精神不足”和“老好人思维”。团队精神不足者,对于不是自己份内事情,轻度症状一般会表现为视而不见,当重度发展时则会甚至发展到见死不救。他们重视一己岗位工作之成败,完全罔顾大局之走向,忽视了“皮(大局)之不存、毛(小局)将焉附”的道理,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者是也。老好人思维者,主观上一般倒不是说有看人笑话的坏想法,他们的出发点恰恰是想当好人的潜意识,意识上认为恭维人才是好人的标准、批评人、找碴的人都是恶人,殊不知“大仁不仁”、“苦口才是良药”。这类人最大的悲剧是:明明有人患了虫牙、他还会好心好意的送糖给人吃;当别人牙疼起来时,往往会恨死他,关键是到时候他还觉得冤枉得紧。以上种种病症归结于“意识性失明症”,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不能辩证看问题、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不识大体”,一方药可治,曰:帮人即是帮己,区别真帮和假帮,不可有“自我”的意识性。四、间歇性寒热症间歇性寒热症系指职业人的工作状态会因为“工作环境”或“私人生活”的影响进而产生“忽热忽冷”的工作状态,热起来的状态做什么成什么、怎么做怎么对,冷起来则做怎么事砸什么事、不做好事尽做坏事。受“工作环境”变化影响者,这类职业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差、抗压能力不强。好比橘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其结果差异迥然。应该学习的对象是沙漠里的胡杨,任它日烈风狂,也要生它一千年!受“私人生活”变化影响者,这类职业人的病因是公私不分,不能很好的把工作和生活一分为二。有时候会把公司太当成了自己的“家庭”,自己有了私人情绪后,过度寄托“家属”(领导、同事、甚至是公司客户)能够安慰和理解自己,完全忽视了职业的资本性一面。以上种种病症归结于“间歇性寒热症”,常常被说人是“做事忽高忽低”,一方药可治,曰:适者生存,调整自我,摆正位置。五、习惯性痴呆症习惯性痴呆症系指职业人在从事工作时喜欢拖拖拉拉,凡事慢一拍,恍若患了行动迟缓的痴呆病一般。此病为最常见的职场疾病,也是最影响职业人自我发展的病症。常常表现为:能拖一天是一天、能拖一个小时是一个小时;如果一个事情可以允许三天内做完,那绝对就要用满三天殊不知,不管你快干、还是慢干,事情都量化在那里,还是得你去干。唯一的区别是你慢干则会被人追尾、快干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