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牛郎织女.doc_第1页
13.牛郎织女.doc_第2页
13.牛郎织女.doc_第3页
13.牛郎织女.doc_第4页
13.牛郎织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牛郎织女主备学校: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 课型:阅读课 使用学校: :中山路小学六(6)班 使用教师:孟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区分部分生字的前后鼻音,注意“嫂”“衰”的细微笔划,理解“鹊桥”“牛郎织女”的含义。3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4凭借话题“联系故事情节、细节,对文中人物和角色进行评说”,体会角色的品质和特点,能体会织女和牛郎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5结合话题交流,体会本故事“铺垫暗示、人物对比、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学习重难点】1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能够熟练的复述课文。2凭借话题“联系故事情节、细节,对文中人物和角色进行评说”,体会角色的品质和特点,能体会织女和牛郎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结合话题交流,体会本故事“铺垫暗示、人物对比、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资料链接】民间故事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被修改、添加、润色、提升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牛郎织女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课文的改写者: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区分部分生字的前后鼻音,注意“嫂”“衰”的细微笔划,理解“鹊桥”“牛郎织女”的含义。3.体会文章人物的形象特点。课堂研讨一、谈话导入。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2板书课题。3. 了解本课体裁是民间故事。本单元介绍的都是民间艺术,而民间故事就是其中之一。结合上篇课文的资料,想一想民间故事属于民间艺术的哪一类。二、新授1预习反馈Sso png shui hn zhng zh xing tin zhui嫂子 牛棚 衰老 趁机 挣 扎 波涛汹涌 舔 拽周到 轻盈 嬉戏 美满 遭遇 发誓 玉簪 衣裳暴跳如雷 天兵天将 心急如焚 隔河相望 霎时间 相机理解“轻盈”的词义( (声音、节奏)轻松 )2.介绍民间故事和作者。(见资料故事大约在东汉末年初步定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对封建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文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3.根据学案自主导学3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并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4.根据小标题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自主导学4)三、归纳人物形象1.这个民间故事的主人翁是牛郎和织女,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们就从牛郎和织女的相识谈起吧。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相识并结为夫妻的呢?课文中有一个自然段介绍快速地找一找。第五小节(出示幻灯)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2.谁能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说一说这小节的意思(因为牛郎心眼好、能吃苦,所以织女决定当他的妻子。)心眼好是说牛郎是个怎样的人善良,能吃苦说明他勤劳。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描写牛郎善良和勤劳的语句,读一读,感受一下牛郎的善良勤劳。请把你找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请你读。交流牛郎对老牛(周到,牛人亲密)3.牛郎名字的由来:相机介绍古代没有有些地位的穷人是没有名字的。像奴隶一样。 4看来老牛这个角色很重要,请找一找文中描写老牛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老牛和牛郎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把你的理由和根据说清楚。 5领悟写法。写牛郎的善良和勤劳,直接写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写老牛的表现呢?这样写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满) 6是亲人,指导读出亲密的感觉。非常关心,读出这种感受。7织女:认识织女的身份。(心灵手巧)了解她是如何来到人间的?织女对牛郎一见钟情,为什么要下决心嫁给牛郎?相机解读:王母娘娘对她们管教严格,没有自由。织女向往自由的人间。8.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走到了一起。他们从相识到相伴,开始了新的生活。 课文中有一个词形容他们的生活,这就是美满。(幻灯)过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幸福的日子总是太短,王母娘娘出现了。9.默读课文的8到10小节,画出描写王母的关键词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交流感悟。(凶残,恶毒)读出这种感觉。10.面对王母娘娘心狠手辣,牛郎就此放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11.披上牛皮与前文的那一处细节照应。(第七自然段)12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正是这一划,划开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划破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更划碎了牛郎和织女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梦想、追求和渴望。从此,他们只能隔河相望了。(幻灯)(板书)请一位同学来读这个小节。13假如,牛郎织女的故事到此为止,你满意吗?请说明理由。(不忍,同情)14不合情理,善良的中国人是不会满意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尾(幻灯)每年(齐读) 15.喜鹊搭桥,是不是出乎你的意料?(是的)但是却合情合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四、小结1.理清故事脉络:孤困伶仃、结识织女、生活美满、不幸降临、天各一方2.归纳人物性格牛郎:勤劳、善良、有爱心、勇于追求幸福织女: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渴望自由、具有抗争精神王母:残暴专制、不念骨肉亲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下节课的复述课文做好准备。当堂训练巩固练习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2、凭借话题“联系故事情节、细节,对文中人物和角色进行评说”,体会角色的品质和特点,能体会织女和牛郎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3、结合话题交流,体会本故事“铺垫暗示、人物对比、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一、课堂研讨(一)讲故事,传文化1齐读课题牛郎织女。2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了解了,可是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什么要创作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呢?(现实残酷,寄托于理想)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3中国还有很多赞美爱情的民间故事,你能说几个吗?4总结民间故事的特点。(二)这么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叶圣陶老爷爷用哪些方法啊、手法啊,写这个民间故事的?1故事用了许多设问句,给人留下许多疑问,吸引着你想读下去,这叫故事的“爆裂点“,一触即发就是为了吸引读者或听众注意力,从文学的表现手法说,也叫“设悬念”。 如:从第三小节,“突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在叫他呢?”这是第一个悬念。第四小节,“这姑娘是谁呢?”又是一个悬念。后面还有老牛最后讲的那句话:“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留下的皮究竟有什么用,这又是一个悬念。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了,心急如焚,可是怎么上天搭救救她呢?这还是一个悬念。(老师相机板书“悬念”。) 这里不仅有人物出场的悬念,还有内容的悬念,这也可以说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在课文中,第七自然段老牛对牛郎说它要死了,叫牛郎在它死后把它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就披上它的皮。这一细节为王母抓走织女,牛郎披上老牛的皮携子追赶埋下伏笔。)2要说情节,我觉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是一波三折的。一开始先是说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接着写牛郎和老牛的好。老牛帮助牛郎认识织女后,本来两个人感情好,可是偏偏王母娘娘出来反对,然后再到结尾,喜鹊来帮忙,故事就这样引人入胜。 3全篇的几个自然段,大多以表示时间的词开头的,有许多串联时间的线索。像第一小节,“很久很久以前”,这是一个时间线索;然后第三小节的“一天晚上”也是;第四小节是“第二天黄昏”,然后是“中午”或者“早晨”;然后第七小节还有“一天”;然后下面还有好多好多时间线索,比如说“一天”、“从此以后”、“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的夜晚”等等。 (三)练习根据小标题复述课文。1.提出复述的要求: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2.每四人一组合作练习,每人分别复述其中一部分内容。3.指名复述。4.进行变序的复述,比如将第五自然段放在首位,隔河相望放在首位等。四、巩固练习板书:13. 牛郎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