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初中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在众多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家庭教育功能对初中生心理健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日益严重的趋势。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作为家长,应努力发挥家庭教育功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能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本文采用对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软件,对云南四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找到家庭教育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以期能找到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初中时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家庭教育,初中生,心理健康Abstract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community has become a concern in many studies, researchers found that family education on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With the analysis of SPSS (Statistic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software,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of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family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misunderstanding: that too much emphasis on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nd parental neglec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stead of endless nagging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Parents are advised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o master the correct way to develop good marital relationship is crucial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with role. Keywords: family Education; Junior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8目录引言11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11.1研究对象11.2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11.2.1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11.2.2家长忽视子女心理健康11.2.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给子女心理造成负担12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12.1家长排斥心理健康教育12.2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扩大化或冷漠对待12.3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相对毛对对孩子影响大13家长的不健康心理对初中生的心理影响13.1影响孩子的认知13.2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13.3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13.4影响孩子的品行14初中生心理问题成因中的家庭教育因素14.1家庭教育缺失14.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14.2.1过度溺爱14.2.2粗暴管教14.2.3引导不当14.3家庭结构的残缺15建议和对策15.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15.2掌握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15.3培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关键16总结1参考文献:1引言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的影响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初中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包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培养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等内容。家庭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首任老师。一个人从出生到走上社会,其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心理状态、言谈举止、教育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子女对所经历的事件的认知与适应,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在我国大城市中,约有17%20%的学生存在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1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1.1研究对象云南重点初中两所:云大附中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50名同学;昆明二中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50名同学;普通初中两所:昆明28中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50名同学;昆明23中初一、初二年级各抽取50名同学。处于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社会中的初中生,大多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1.2家庭教育中初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1.2.1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这四所学校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辍学、轻生、暴力指向家庭等悲剧事件,使得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大问题。在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位女同学:“我是一名初二女生,自从上了初中,我和我的父母总是说不到一块儿去。我的母亲一直对我要求很严格,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对我一讲再讲,有时甚至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让人简直受不了;我的父亲工作地点离家较远,只有在周末才能回一次家,偶尔问问我的学习,从不与我谈心,也从不带我出去玩。我有时想,我的父母怎么不像其他同学的父母呢?但父母还总是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我好”1.2.2家长忽视子女心理健康有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有求必应,想要什么尽量满足要求,零花钱之类的尽量多给,自己只忙于做生意、赚钱,连和子女坐下来聊一会儿的功夫都没有。物质的需求是一方面,而每个孩子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家长在这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有的家长恰恰不能意识到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最佳的教育时期。1.2.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给子女心理造成负担一位女生在咨询中说道,她的母亲每到她考试前就说:“你这次如果考不好,看我怎样收拾你。”结果,这位女生从小学开始,如果哪回大考(期中或期末考试)没有及格,都会受到妈妈的打骂,上了初中仍然这样。这位女生说,“我怕考试。”“事实上每次我都想考好,而且每次我考差时都希望有人能帮我分析原因。”“考不及格,老师的白眼,同学的讽刺我都可以接受,但没想到生我养我的妈妈也看不起我,我还有什么信心把学习搞好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教心态可以理解。但事实上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过了子女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人一出生,首先接触的环境是家庭。人们认识事物、认识社会,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学习知识也是经父母和家庭奠定初步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感受、评价、态度、教育方法等产生的偏差,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各种障碍。尤其是父母的不健康心态,包括不正确的教育心态和不健康的心理,都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2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2.1家长排斥心理健康教育对子女溺爱心态的家长这方面尤其明显,这些父母过分迁就和袒护,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他们的一切欲望,成为孩子的奴仆和孩子撒娇、任性的保护者。表现为没有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愿意接受这方面的知识,不相信自己的子女会出现心理障碍,把子女有过失行为、违规行为统统视作对子女管教不严所致。对子女的某些需要不选择地满足或根本不理睬;常常拒绝他人对其子女的心理帮助或轻描淡写地处理子女的心理问题。家长的这种不正确心态,往往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固执、狂妄的不良品性。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异常往往是由父母的心理病态引起的。人们发现父母情绪低沉、抑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18个月内,往往会造成孩子终生情绪抑郁。父母胆小怕事,忧虑重重,其子女也易于焦虑、害怕现实(如表1)。表1两组学生家庭环境(FES-CV)的比较家庭环境成绩优组成绩差组t值P值xsxs家庭矛盾性家庭亲密度家庭组织性家庭知识型2.721.756.461.595.021.723.261.833.202.305.852.055.261.923.781.91-2.203.36-1.26-2.800.0290.0010.2080.0052.2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扩大化或冷漠对待对发生在自己子女身上的心理问题大惊失色,把心理问题条框化,过分地依赖心理辅导教师协助解决子女心理问题。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对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阶段发生的变化不能理解,从小学到初中的转折的过程中,不能遵循孩子的成长变化来适当地改变教育的方法,只是从心理方面将小的事情扩大化,如孩子青春期的不听话,自主意识强,与父母容易闹矛盾,情绪变化快等。总希望孩子的一点小小的变化能从心理专家那里得到答案,一看到孩子的变化就会小心翼翼的询问,我的孩子是不是出了心理问题了。冷漠心理的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或对孩子产生失望情绪而对其学习和生活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这种心态极易造成孩子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不合群或放荡不羁。有些家长则是不了解孩子的真实能力,制订的目标过低,从而使孩子慢慢地失去了兴趣,不仅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会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2.3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的相对对孩子影响大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到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在个案接待中,有一位男同学,父亲是一位部队转业的干部,母亲是一位贤慧的胆小的妈妈,父亲很少回家,而家中母亲从小对于儿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培养成了儿子为所欲为的习惯,在学校不受纪律的约束,不听从家长和老师的管理,而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行为越来越放纵的时候(有打骂同学、老师的现象,有暴力倾向),很多学校不愿意接受他。(如表2)父亲在孩子犯错误时则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用皮鞭抽,打骂,强制性的约束,导致孩子的反叛越来越严重,他的行为也逐渐构成对别人的危害,最后不得不辍学关在家中。这种情况往往存在于家庭中对子女的教育互相矛盾的家庭中,父母一严一慈,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致,造成孩子个性成长中的矛盾,导致成长中性格的分裂化。表2来自于不同的父母管教方式影响的学生筛查均值比较类别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民主式136.6231.801.291.921.701.531.481.461.551.481.491.44权威式148.6937.291.382.071.881.691.591.451.691.681.581.54放任型148.3636.551.352.041.891.811.561.401.681.591.561.56其他145.7436.151.352.021.861.681.591.531.421.651.591.53均值142.1733.921.311.951.781.601.521.521.351.691.561.45F值53.9142.518.5046.3257.6953.6630.2330.0511.0233.0315.3216.25P值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家长的不健康心理对初中生的心理影响父母的不健康心理常表现为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懒惰、散漫,做事拖拉;为人、做事不负责任,自私、不体恤、不关心他人等。父母的不健康心理,往往会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通过与子女频繁接触,不自觉地对子女的心理产生影响。3.1影响孩子的认知父母的不健康心理,例如,对待挫折的胆怯、退缩心理,意志品质薄弱、个性品质不良等,都会渗透在其言谈话语、各种行为举止中,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思想观念产生“污染”,甚至完全同化孩子,促使孩子形成一种不良的认知模式。3.2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一些父母常表现出对人、对事敏感、多疑、担惊受怕、不切实际的愤懑等不健康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孩子在看待事物时就会不知不觉地与父母有“同感”,抱有同样的态度。而一些父母,由于自己的心态不健康,遇事往往不能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无法使孩子的身心放松,结果可能导致孩子的病态情感。3.3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性格的形成虽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一些父母的心理不健康,如对人粗暴、遇事爱发脾气,常有攻击和残忍行为;常表现出畏惧退缩、抑郁、孤独和过分软弱、怕事等。这种性格在家庭中的表现,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带来负面影响。3.4影响孩子的品行品德是一个人个性的道德侧面。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长常会在家里议论社会、单位的事,并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孩子长期置身于某种道德氛围之中,由于他们年龄小、知识少,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服从家长的权威,以家长的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产生与家长同样的道德心理,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表现出一定的品行。因而,要清除和避免家庭中的种种“心理影响”,父母就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地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所以为人父母者,都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卫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和避免对子女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4初中生心理问题成因中的家庭教育因素4.1家庭教育缺失一些家长整天忙于工作生意,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对孩子的关心更是少之又少,以为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是对孩子的爱。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感情上得不到满足,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还有些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迫于生计,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独自在家。长期没有家长的约束与管教,这些孩子大多放荡不羁、缺乏自制、为所欲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4.2.1过度溺爱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不论男孩女孩,家长们都将其视为珍宝,凡事对孩子百依百顺。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家庭溺爱对初中生的心理认知和心理情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独生子女的典型性格,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不能与其他同龄人和睦相处,因而比其他同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4.2.2粗暴管教与溺爱孩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些家长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动辄棍棒相加。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初中生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且长期处于一种身心压抑状态,他们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恐惧和对抗情绪,产生的心理问题更是得不到解决。4.2.3引导不当有些家长由于本身的素质比较低,道德观念有些偏差,对其子女的心理教育引导是不恰当的。例如有些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什么都不能吃亏”,“以牙还牙”等,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思想引导是极其不利于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4.3家庭结构的残缺家庭是初中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本该是孩子成长的温馨的港湾,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中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心理畸形发展的温床。单亲家庭大多数教育功能欠缺,家庭气氛缺少温暖,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初中生常常会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等(如表3)。表3来自于不同家庭结构的学生筛查均值比较类别总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附加项单亲家庭143.2534.461.321.9661.801.651.531.531.381.651.561.53完整小家庭140.4233.751.321.9431.781.581.531.481.381.571.521.48大家庭142.6134.151.351.9561.811.611.541.531.391.621.551.51寄居家庭156.1139.621.502.211.951.851.671.661.421.681.691.65重组家庭144.0634.421.372.0061.781.661.561.491.381.641.591.54均值141.1733.931.351.9851.791.641.531.521.381.581.521.48F值3.281.784.232.891.524.101.492.160.082.563.524.25P值0.0060.1330.0020.0140.1850.0020.1990.0560.9980.0300.0040.0025建议和对策5.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父母需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科学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初中生身体和心理全面、健康的发展。父母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更加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健全身心的发展。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上的不成熟加上心理上的不稳定,导致情绪非常容易波动,父母过高的期望,过高的要求都会使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考试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而期望过低会导致父母对学生放任自流。因此父母对学生的期望需要适当。父母应以适当的期望为基础,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学会欣赏学生,这样既可以加深父母与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5.2掌握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调查所知,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学生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开朗,能促进初中生人格特征健康发展和形成,使初中生形成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让学生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初中生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初中生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据心理学家拉特克的研究,父母很宽恕的家庭中的学生和家庭严厉管教的学生相比,更加能体贴别人,并对他人的批评很敏感;民主家庭的学生比专制家庭的学生更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协调,情绪稳定。而要掌握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自身要加强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他人要和睦相处、诚实守信,对社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勇于创新,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应对学生要严格管教,精心培养才是爱。在家庭中,千万不要把学生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平时注意对待学生的言论、行为方式,尽量不要使学生产生优越感,努力使学生觉得和其他人是平等的,做到这一点,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是关键。父母还要对学生以说服为主,慎用惩罚。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当然这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如今父母对学生的惩罚变为限制自由,例如很多父母会说“如果作业没有写完,就别想.”或者“如果这次考试成绩没考好,看我怎么收拾你.”等等诸如此类的话。父母觉得如果对学生不严厉,没有惩罚的话将会使学生变得放纵,不听话。殊不知青春期学生的放纵和不听话其实就是学生对于父母“惩罚”。建议父母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能先听学生解释,然后再做出自己客观的评价。当发现学生不对的地方时,父母应正面积极引导,避免拒绝否认。父母应该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做法。5.3培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关键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根本,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时刻感染着学生,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对学生成长有重大意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孔金旺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和谐父母关系的学生与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的学生、良好亲子沟通的学生与不良亲子沟通的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的因子得分及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可见不和谐的父母关系、缺乏正常的亲子交流可能是初中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夫妻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学生创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成长。夫妻间有矛盾分歧,应避免当着学生的面争吵,更切忌不能当问题发生时拿学生当“替罪羊”,把互相之间的怨气都撒到学生身上。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要在学生面前互相指责,要让学生感到父母仍然爱着自己。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学生也懂得了爱,学会了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善解人意。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初中生健康成长有赖于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考保定市林业草原岗位申论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临汾市外交业务岗位申论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年德州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国考南京市资产管理岗位申论预测卷及答案
- 2025国考阳泉市证券监管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安徽金融监管局申论综合分析题库含答案
- 2025国考乌兰察布市证券监管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通辽市林业草原岗位行测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福建移民管理局申论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国考陕西金管法律专业科目题库含答案
- 垃圾分类科普课件
- 热机的效率计算题1
- DB32T 3794-2020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 高中历史:两宋文化课件
- 汽轮机焊接技术手册
- 审计工作底稿(会计师事务所)
- 新北师大单元分析五上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单元教材解读
- 高质量SCI论文入门必备从选题到发表全套课件
- 大学生毕业怀旧同学聚会致青春留念电子相册ppt课件
- 初中化学说课汇编
- 企业废品回收招标书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