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到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学生朗读时,还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当然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引读等等。比如我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先带读,接着在黑板上划出诗的第一节节奏和标出重音: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让学生参考,划出第二至第四节的节奏和点上重音。再让学生齐读,要求学生掌握好恬静、自在、清新、乐观的感情基调。学生朗读到“浅浅的天河”时,我让他们想象牛郎织女在天街闲游时的情景,想象他们提着灯笼在走的情景。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好他们的语感。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二、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高质量的学习,我们称之为学习的高峰体验。那么学生为什么会爱上一些老师的课,觉得学起来轻松有趣?恐怕就是该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这种课堂学习高峰体验,由此我很主观的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就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艺术家,而朗读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学生的情绪易受教师感染,特别是范读时,声情并茂,有时加上自创的动作,以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声音去感染学生,这样自然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模仿教师的言行。这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朗读方法教师范读法。除此之外,还有朗读竞赛法、分角色朗读、不断鼓励法等等都可以采用。我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诵读学过的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接着我说;“我国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他处的社会动荡黑暗,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想象出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桃花盛开的和平、宁静、美好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哪个成语呢?”学生们齐声说:“世外桃源”,我就着学生们的回答,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桃花源记,共同领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接着我板书课题和作者,这样以优美的语言,通过学生们的诵读、师生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优化了教学效果。 三、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完成,朗读教学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的集体或个别朗读,让死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葚、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黄蜂、叫天子、蟋蟀等有趣的动物,学生沉浸在趣味无穷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如我教何其芳的秋天时,我让学生齐读,他们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沉浸到诗的意境中,脑海里浮现出三幅复合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表现了既流动而又整合的充满诗意的乡村秋景图,学生们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心中充满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再如我教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我让学生“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小溪,通过朗读这些自然界的朋友,学生们顿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仿佛看到那充满诗意的画面。实践证明,学生感情朗读的水平标志着形象思维的水平,感情朗读能力愈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愈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如教春一课,我首先让学生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总-分-总的结构,然后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春天的五个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读前四幅图时可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对春的喜爱之情,读第五幅图时,则要加重语气,读出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感觉到江南春天的温柔,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反复诵读中,学生记住了它美妙的词句,体会并理解了其中的感情;在教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我先范读,接着让学生给文章分段,引导学生朗读第一段,学生理解了第一段是通过三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总特点:济南的暖北平的寒,济南的明伦敦的暗,济南的温热带的热,读济南的暖、明、温时,要加重语气,读出济南是个“宝地”。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晴,心里慢慢喜欢这里,感兴趣地往下读。然后我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第二段写山,写阳光下的小山,学生读出了慈善的特点;写小雪后的小山,学生读出了秀气;写城外的远山,学生读出了小水墨画。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朗读第三段,第三段写水,我让学生反复读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垂柳的绿,目的让学生了解水的绿,我还让学生重读济南冬水的“活”。最后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抒发了学生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这样分段的朗读,学生们的积极性大大的被调动起来,掌握知识的速度又是大大的提高,记住了优美的语句,提高了审美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当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不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语文】蚌埠市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一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一级建造师通信与广电工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5个人信息考试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真题及答案网友版
- 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国际档案日活动档案法知识竞赛题和参考答案
- 2025年全国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消防水池挖槽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血液辐照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九上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 医院电梯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云南省烟草公司2025秋招网申-申论题模板及答案
-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卷02【测试范围:必修一第1~2章】(考试版)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招聘真题
- 污水处理厂二次污染防治方案
- 广东省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秋季入学摸底考试生物(含答案)
- 2025年沼液还田协议书
- 物业管理服务项目(某法院)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