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产业结构的路线图表示及量化分析论文:产业结构的路线图表示及量化分析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内容提要:本文创立了一种新型的仿射几何坐标系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在这种坐标下一个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一幅清晰的路线图。本文利用产业结构路线图详细地分析了解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那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过程;每一曲折迂回都印证了当时的经济历史。本文定义产业结构距离来量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从数量上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我国GDP的年增长率与年相邻产业结构距离的相关性。利用美、英、法、日西方四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业结构水平作参考定义产业结构差距,发现我国GDP的一阶差分序列与产业结构差距的线性相关关系,并基于此对我国未来年份的GDP及其增长率进行了预测与分析。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路线图,产业结构距离,产业结构差距Abstract:Thechangeprocessonindustrialstructureisstudiedbyusinganewgeometricgraphbasedonaffinecoordinatesunderwhichthegraphonindustrialstructureinacountryorareacanbeexhibitedclearlyinthispaper,firstly.WecanseebythiswaythatthegraphofindustrialstructureinChinaisaflexuousandroundaboutline.Itjustreflectstheeconomicandpoliticalhistory.Secondly,inordertocomparetwoindustrialstructuresthedistanceordifferenceisdefinedbyusingadirectionalEuclids.ThepositivelinearrelationbetweenthisdistanceofadjacentyearsandGDPsgrowthratebediscoveredonlyinChina.Finally,thestructuredifferenceisusedtomeasurethedifferencebetweentheindustrialstructuredatainChinaandthatinsomedevelopedcountriesduringlasttwodecades,moreover,theregressivem标落在L区域,则表明其第一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要大于其它产业;同理,M区域上的点则对应于第二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要大于其它产业的结构水平;H区域上的点则对应于第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要大于其它产业的结构水平。每个区域又分为两个子区域,例如,L1中的点其对应的产业结构水平是:A1A2A3;对于L2中的点其对应的产业结构水平是:A1A3A2。其它具体情况见表1。由配第-克拉克定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其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一般总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运动,表现在产业结构路线图上就是由L区域向M区域再向H区域运动。结合西蒙库兹涅茨(1985)1(第151页)及本文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到几个国家具体产业结构演变过程。3产业结构的度量为了度量两个产业结构水平的距离,我们采用空间上的有向欧氏距离作为度量,设P(A1,A2,A3)、Q(B1,B2,B3)为两个产业结构水平,则从P到Q的距离定义为:(1)正负号的选取按以下规则:1)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若A1B2,则取负号,否则取正号。这因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其主要经济增长是第二次产业的增长。2)对发达国家或地区,若A3B3,则取负号,否则取正号。这因为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其主要经济增长是体现在第三次产业的增长。当距离为负值时,表明产业结构逆规律变化。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经济调整期或人为干预经济活动。表2:几个国家具体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国家演变方式起止年份英国H1M2H21801-2000美国L1M2H21839-2000法国M2H21896-2000日本L1M2H21879-2000印度L1L2H11970-2000中国L2L1M1M21952-2005三、中国的产业结构路线图的特点1几个国家产业结构路线图比较下面将比较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以及韩国、印度、中国这七国的产业结构路线图。根据上一节的讨论,我们收集了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四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以及以韩国、印度、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见表4至表6),A1、A2、A3栏分别表示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根据这些数据绘制的各国产业结构路线图见图3所示。由图3看到,美、英、法、日四国代表经济发达国家,其路线图偏右上方,前进方向是向上的趋势,路线较直,速度较慢,特别是美、英、法三国的结构水平极相似。韩国的产业结构路线图具有先向右后向上的趋势,其1994年后第三次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50%以上,已接近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印度的路线图的特征是整体向右上方曲折地前进,其上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接近韩国70年代初期的水平。2中国的产业结构路线图及其特点表3:中国各年段产业结构的变化起止年份GDP增量(亿元)产业结构距离(%)19521956349.09.7519561960429.026.3619601966411.0-17.411966196969.9-3.15196919761005.812.01197619811918.71.411981199013685.511.661990199542246.19.3719952005121527.010.27解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路线图首先表现为整体向右的曲折过程。1952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完成,产业结构向右前进距离为.75(%),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大,GDP增加349亿元。1956至1960年,其间包括“大跃进”时代,产业结构向右前进距离为26.36(%),主要是人为干预经济规律,过分重视重工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大幅度变化。特别是1960年至1961年,其一年的产业结构距离是-17.96(%)。1966至1969年正是“文革”的高潮期,产业结构距离是-3.15(%),GDP仅仅增加69.9亿元。国民经济几乎停顿。1969至1976年GDP增加1005.8亿元,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产业结构距离是12.01(%),主要表现为工业的恢复与发展。1976至1981年,五年的产业结构距离是1.41(%),但相邻年的产业结构距离有一些波动。1981至1990年是改革开放的初期,产业结构距离是11.66(%),主要表现我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从路线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向上运动。1990至1995年则又表现为向右运动,产业结构距离是9.37(%),GDP增量达到42246.1亿元。1995至2005年这十年的产业结构距离是10.27(%),主要表现为第三次产业的发展,GDP增量高达到121527亿元。(见表3及图3)其次,中国的产业结构路线图表现为迂回过程。第一个迂回是1957年至1963年,1957至1960年快速向右,这正是“大跃进”时代,1960至1963年又快速向左返回,几乎回到了1957年的水平;第二个迂回是1964年至1969年,这正是“文革”时代的高潮期;第三个迂回是1976年至1984年,表现为我国经济徘徊调整阶段。这三个迂回都与我国当时的重大政治背景事件相联系,不是偶然,正是人为因素干预经济发展的结果,“大跃进”的干预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使路线图向右大前进后出现大倒退,而1978至1982年路线图的向左是由于农村经济改革使得农业经济上升的结果。第三,改革开放后(1984-2005)中国产业结构路线图表现为向右及向上的趋势,第二及第三次产业稳步增长。其中1984年至1991年第三次产业呈现快速上升,这是因为在此之前路线图长期向下的缘故。1991年至1995年表现为第二次产业稳步上升,1995年至2005年则表现为第二及第三次产业稳步增长。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本节通过实际数据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对GDP增长率的影响。用Y表示GDP的年增长率,年相邻结构距离用D表示,结构距离的定义如第二节的(1)式所示。七国的Y与D的计算结果分别见表至表的相应栏列,Y与D的Pearson相关系数R以及在假设(H0:R=0)为真时的p-值概率见表(本文的计算全部采用SAS软件执行,见高惠璇等(1997)2)。表:各国Y与D的Pearson相关系数R(检验水平=0.05)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中国相关系数R-0.255-0.0412-0.202-0.3140.389-0.4480.543样本数N26262626202653p-值0.2080.8420.3210.1190.090.0220.0001结论不相关不相关不相关不相关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由表可以看出,分别对美、英、法、日四国来说,年相邻产业结构距离D与GDP的年增长率Y均无显著相关性。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从每一年来看,产业结构的变化不大,GDP的增长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显著的敏感性,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能量已经不显著了。对印度来说,Y与D则呈现一定负相关,表明D增加时Y下降,这一现象较奇特,具体原因有待查阅该国的经济历史与国情进一步地研究。韩国年相邻产业结构距离D与GDP的年增长率Y均则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对GDP的年增长率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我国的情况,Y与D的相关系数为R=0.543,相关系数检验表明二者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进一步作回归分析得:Y=9.135+1.339D,F统计量为25.350,p-值为0.0001;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分别为8.010、5.035,p-值皆为0.0001。回归效果及回归系数均显著,回归结果表明,我国1953至2003年间年相邻产业结构距离D平均提高一个百分点,GDP的年增长率Y平均上升1.339个百分点。下面我们将时间趋势变量t考虑进来,用1953-2005年间的数据对(Y,D,t)进行相关分析,经计算:Y与t的相关系数为0.382,p-值为0.005;Y与D的相关系数为0.543,p-值为0.0001;这表明Y除了与D相关外,还随时间趋势而变化。但D与t的相关系数为-0.031,p-值为0.824,二者相关性不显著。我们将数据分为两段,第一段是1953至1980年,代表改革开放前;第二段是1981至2005年,代表改革开放时期。对第一段数据,Y与t的相关系数为-0.022,p-值为0.913;Y与D的相关系数为0.767,p-值为0.0001;D与t的相关系数为-0.121,p-值为0.539。表明Y与D显著相关,但Y与t并不相关。对第二段数据,Y与t的相关系数为-0.118,p-值为0.575;Y与D的相关系数为0.346,p-值为0.09;D与t的相关系数为0.195,p-值为0.35,得到与第一段数据同样的结论。结论综合起来说明了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总体来看还是分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来看,GDP的年增长率Y与年相邻产业结构距离D是线性相关的。第二,从1952年至2005年,GDP的年增长率有时间趋势,但分别从改革开放前及改革开放后两阶段来看并无时间趋势。第三,无论是哪一阶段来看,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大学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劳务派遣科研助理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淄博花沟镇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银行河南分行校园招聘7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河源连平县招聘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陕西航空医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照片里的儿童世界
- 2025年合肥市中心血站公开招聘编外使用人员6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轨道变形监测预警-洞察及研究
- 税务咨询方案范本下载
- 手指印画课件
- (行业)常用表面处理工艺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 《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课件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 2025年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合作下的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 2024年学校安全教育讲稿范文(2篇)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防雨雪冰冻应急演练
- 少儿篮球培训家长会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
- 5《秋天的怀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