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毕 业 论 文 题目: 泰安市低空臭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 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环境科学专业 届 次 2015 学生姓名 高健鹏 学 号 20116152 指导教师 李光德 职称 副教授 二O一五年六月二十日目 录摘要4关键词:51前言51.1研究背景51.2低空臭氧危害51.3研究意义61.4国内外研究现状71.5研究内容81.5.1泰安市区臭氧现状调查81.5.2分析泰安低空臭氧浓度变化趋势81.5.3探索泰安低空臭氧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81.6技术路线92泰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92.1监测点的布设92.2评价标准112.3评价方法113臭氧监测结果113.1臭氧现状监测结果113.2不同区域臭氧监测结果124臭氧浓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24.1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24.1.1月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24.1.2日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44.2空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155结论166近地面臭氧防治对策166.1机动车改进技术,“排污税费”,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166.2加强监测,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16catalogueAbstract4Keyword:51 Perface5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51.2 The harm of low-level ozone51.3 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61.4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71.5 The research content81.5.1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ozone in Taian81.5.2 Analy the low ozone concentration changing trend in Taian81.5.3 Explo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low ozone concentration changing trend in Taian81.6 Technical route92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ir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in Taian92.1 Layout monitoring point92.2Evaluation criteria112.3 Evaluation method113 Monitoring results of ozone113.1 The status monitoring results of ozone113.2 The monitoring results in different areas of ozone124 Ozone concentration change trend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124.1 The time change trend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124.1.1 Monthly variation tren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124.1.2 Daily variation tren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144.2 Spatial variation trends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155 Conclusion166 The control countermeasure of the ozone nearing the surface166.1 Motor vehicle improvement techniques, pollution taxes, improve the motor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166.2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pollution emissions16泰安市城区低空臭氧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姓名:高健鹏 2011级环境科学指导老师姓名:李光德 副教授(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271018)摘要:利用近两年(2013-2014)泰安市区近地面大气O3的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了O3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臭氧的日浓度变化呈明显“单峰型”变化规律,午后16时左右达到峰值,凌晨8时左右出现最低值匀天质量浓度较高,夜间在低质量浓度范围波动;月浓度变化,处于6、7、8月份的夏季臭氧污染明显严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臭氧浓度表现出区域差异,臭氧浓度与与其前体物的浓度中心不一致。关键词:臭氧;变化趋势;影响因素Changing trend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low-level ozone in Taian CityJianpenggaoGuangdeli Associate professorAbstract:Using the near surface atmospheric O3 data in the last two years(2013-2014),I analyzes the law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in the method of singlefactor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ange the date of ozone concentration showed a single peak variation, peaking around 16:00 in the afternoon, around 8:00 lowest value appears higher concentration uniform day and night fluctuation in the low concentration range; concentration Month Year change also presents single peak obvious severe summer ozone pollution, showed significant seasonality; ozone concentration showed regional differences, concentration center of ozone and its precursors concentration and inconsistent.Keyword: ozone ;change tre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1前言1.1研究背景臭氧(Ozone,O3)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气体,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常温下可分解 生成氧气(O3),在加热和紫外线(UV)照射时,分解加速。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对流层O3不断增加(主要为北半球),平流层O3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已经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大气O3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与生态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代大气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前沿课题。 O3的化学性质主要有两个特点:不稳定性和氧化性。当空气中混合少量的O3时,其分解相当慢,但当温度升高时,其分解加速。空气中的NO2,Cl2以及银、铜、铁、锰等金属氧化物的催化作用,都能加速O3的分解。臭氧能同大气中的许多气体发生反应,因而臭 氧是化学反应活性很高的氧化剂,是控制大气质量和大气化学过程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时由于其在9.6m附近的大气红外线区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带,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单位质量臭氧热辐射吸收能力约为CO2的2000倍。对流层O3浓度的增加将使地表增温,其在大气中的含量、分布直接影响大气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全球和局地气候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1940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出现以后,相继在许多城市都出现光化学烟雾,使人们认识到在污染大气中碳氢化合物在氮氧化物的参与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可以生成臭氧。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即使在非污染的地区,自然产生的碳氢化合物也可以经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从而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产生。1.2低空臭氧危害臭氧具有强腐蚀性。如果您吸入臭氧,那么它便会经过您的整个呼吸道,并损伤您肺里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反复接触臭氧会造成肺部组织发炎,并引起呼吸道感染。接触臭氧会加重已有的呼吸道疾病(如哮喘),并损伤人们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造成胸痛和咳嗽。幼童和老年人对夏季出现的高浓度臭氧最为敏感。臭氧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臭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加速衰老, 致使孕妇生畸形儿。此外,它还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的叶、花及果生长迟缓,产量减少或者品质降低;能氧化腐蚀各种建筑材料、设备和设施,减少使用寿命,对人们经济和安个造成重大损失和隐患。因此,臭氧和有机废气所造成的危害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入夏季,低空臭氧逐渐代替PM2.5成为夏季最大污染物。1.3研究意义目前,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变化及其可能导致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已引起人们 的广泛关注,被列为当今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大气臭氧问题涉及到气候变 化、生态环境、能源结构等许多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 大气臭氧研究己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性问题。在我国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消耗能源结构的转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汽车保有量的迅速 增加,机动车辆和石油化工排放(NOX)已逐渐成为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源。近 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并且由于目前国产的汽车排放性能不佳,使得在用车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非甲烷烃(NMHC)排放因子 较高。这些因素使得城市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增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由于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NOX、CO、CH和NMHC等光化学前体物,它们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会产生光化学烟 雾污染,最终的反应生成物为臭氧和细粒子,严重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光化学烟雾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刺激性,它降低能见度,对人体、动物、植物都有很大危害。目前许多国家都把臭氧浓度作为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指标进行。泰安市大气环境多年来一直受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影响,呈现出明显 的煤烟型污染特征,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 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城市环境空气的污染特征正在由煤烟型污染向煤烟-机动车 尾气混合型污染过渡,城市污染结构与类型正在发生转变,呈现典型的复合型 污染特征。臭氧污染问题日益明显,尤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从生命健康的角度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有机污染问题得 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对泰安市目前臭氧和光化学污染情况进行研究,为预防和监测光化学烟雾污染提供基础数据具,对泰安市区近年(2013-2014)泰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中近地面臭氧的数据汇总与整理并亲自对各空气自动监测站周围情况进行了调查走访,同时搜集近年臭氧污染的各项相关资料。数据具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现状调查具有及时性及真实性。为环保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对泰安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4 国内外研究现状鉴于对流层O3增加对人体和农作物的危害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投入了大量人力 物力进行近地面O3的观测和研究口。仅上世纪90年代,北美和欧洲的30个观测点就花费了近60亿美元用于对流层O3化学、气象学特征、前体物的排放,以及相关模型等方面的研究。(1)国外对流层臭氧的研究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了,1952年,美国科学家Haagen-Smit在研究了光化学烟雾成分的生成过程后提出O3是城市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氧化剂,并提出了大气中的可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是对流层臭氧的主要前体物。Junge提出了一套对流层臭氧产生的经典理论,认为平流层产生的臭氧下传到对流层成为对流层的源,O3在地面沉降成 为对流层臭氧的汇。这种理论与当时观测得到的O3含量从对流层顶向地面递减以及分子氧在对流层不能光解的事实是一致的Levy于1971年最先提出了对流层OH和HO2自由基产生机理的假说。NCR,ChameidesWL等研究发现,即使控制NOx,VUCs等臭 氧前体物的人为排放源,自然排放的VOCs也可以造成大气中较高的臭氧值。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臭氧界的研究也转移到可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以及NMHC在大气光化学O3的生成过程中的作用。Brewer1983年最先提出了一个包括NMHW在内的光化学机理,随着人们对有机化合物认识的不断加深,在臭氧的生成机理中考虑的有机物种类越来越多。对区域尺度臭氧传输的研究也不断得到加深。Finlayson-Pitts等发现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臭氧背景浓度从20ppb到40ppb之间变化,其变化主要受到地理位置,海拔和人为活动的影响。Angela Ribas等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面臭氧浓 度也开始升高。M.Pulikesi等在印度地区观测了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 月份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臭氧变化特征。 (2)国内我国的臭氧观测开展得也比较早,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在上海和北京曾进行过短期的观测。1978年开始,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气象组织大气臭氧监测网,河北香河、云南昆明两站开始提供大气臭氧总量的观测资料。但是我国近地面大气臭氧的观测却是从上 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气象局分别在北京上甸子、黑龙江龙凤山、浙江临安三地建立了 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90年代初和世界气象组织合作在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境内的瓦里关建立了全球内陆高原型大气本底观测站,大气臭氧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观测项目。Liu,Chan利用对释放的300多个臭氧探空仪所观测到的臭氧探空数据研究发现香港地区臭氧有明显的季节性交化特征,并在春季对流层下层臭氧浓度最大。周秀骥等在北京、西宁、拉萨、香港等地进行臭氧探空观测。郑永光等利用2001年3月到4月上旬在临 安、昆明和香港进行臭氧探测获得的资料对这三个地点的臭氧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3个地点臭氧分布特征各有特点,三地最大臭氧分压和所处高度不同,3个地点 观测得到的柱臭氧总量来看,香港最小,昆明较大,临安最大,符合臭氧总量随着纬度增 加而增加的结论。陈世俭等利用近几年来近地面层臭氧浓度和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温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对近地面层臭氧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面层臭氧浓度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有同样趋势;而降水、湿度的影响刚好与气温相反;大风或有雾的天气条件也会成为近地面层臭氧浓度增高的因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也加速发展,由于过去对环保认识不足,环境空气污染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1.5 研究内容1.5.1泰安市区臭氧现状调查通过合理的分布监测点及监测点周边环境的调查,获得泰安市臭氧浓度的具体数据。1.5.2分析泰安市区低空臭氧浓度变化趋势对监测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阐述泰安市低空臭氧浓度的变化规律。1.5.3 探索泰安市区低空臭氧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影响臭氧浓度的影响因素的文献并结合泰安的实际情况,分析泰安低空臭氧浓度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1.6 技术路线根据泰安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使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泰安市区环境低空臭氧污染现状。分析泰安市近年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图1.1 评价流程图Fig.1.1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O3收集、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单因子指数分析臭氧污染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通过调查走访3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周围情况,分析泰安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泰安市环境空气污染因素。2 泰安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2.1 监测点的布设根据泰安市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结合国家环境空气现状监测规范,共布设了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7个,作者选取了其中的三个进行数据分析。具体见表2.1,图2.1。 表2.1 泰安市区监测点位设置情况Table 2.1 Taians atmosphere monitor spots setting status点位名称具体地址功能区下点位高度级别人口学校擂鼓石大街居民区16m国控点监测站唐王街116号居民商业混合区14m国控点电力学校灵山大街与泰山大街交界处南300米商业交通居民和混合区18m国控点北比例尺1:2000图2.1 泰安市区监测点位布置图Fig.2.1 Taians atmosphere monitor spots setting status1、人口学校该点位位于居民区,该点位周围建筑工地众多,环山路、擂鼓石路、迎胜路等道路环绕,主要污染因素为建筑扬尘和汽车尾气。2、监测站该点位位于居民商业混合区,周围交通发达,居民区、宾馆、饭店等较为集中,主要污染因素为锅炉废气、建筑扬尘和汽车尾气。 该点位南面东岳大街、东面温泉路车流量较大;西面500米远处街道小餐馆较多,营业采用煤炭燃烧。另外,司法局、教育培训中心的锅炉距离点位较近,对O3监测值有明显影响。3、电力学校该点位位于灵山大街与泰山大街交接处南300米,属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一般工业区,点位周边工业点源及生活面源都比较集中,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污染因素为工业废气、道路扬尘和面源污染。该点位周围点污染源集中和面源污染相对集中,附近有多个中、大型锅炉烟囱,特别是距离较近的市妇幼保健院、生力源二厂及电校本身锅炉对监测值贡献率较大。另外,该点位周围分布有灵山、财源新区、更新、王庄、三里五个社区,拥有老居民约2000余户。由于该办事处是商业、交通中心,流动人口多,根据该办事处提供的数据,这五个社区常住人口约3万人,而且3万人日常生活普遍采用燃煤方式,且用煤量非常大,对省电力学校周围污染物的贡献是很大的。2.2评价标准本次评价以2012年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规定的一级浓度限值作为基础,对泰安市的近地面臭氧浓度进行特征分析,臭氧国家标准浓度限值如表1所示表2.2臭氧国家标准浓度限值Table2.2 Ozone concentra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 limit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O3日最大连续8小时平均mg/m30.1000.1602.3 评价方法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泰安市臭氧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单因子指数Pi计算公式如下:Pi=Ci/Si式中: Pi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Cii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mg/m3;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3 臭氧监测结果3.1 臭氧现状监测结果 2014年泰安市臭氧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 表3.1 臭氧单项污染指数统计 Table3.1 The statistics of single factor index of ozone污染物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均值O30.1930.2640.4470.5150.8451.0551.2181.4601.0290.8530.4650.2810.784由表3.1可知,评价区的年均单项污染指数1,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2012)臭氧浓度的一级标准;超标月份为6、7、8、9月,最大值为1.460,出现在8月,超过一级标准0.460倍;最小值出现在1月,为0.193。3.2 不同区域臭氧监测结果环境监测站、人口学校、电力学校三国控监测点位单因子指数(季度均值、季度日均值范围、年均值、年日均值范围)统计见表3.2。表3.2 不同监测点位单因子指数统计Table 3.2 The statistics of single factor index in different monitoring points监测点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2014年均值范围均值范围均值范围均值范围均值范围人口学校0.420.28-0.611.040.73-1.281.311.09-1.530.600.34-0.950.850.28-0.34监测站0.260.18-0.370.710.39-1.011.210.97-1.390.480.27-0.720.850.19-0.22电力学校0.220.12-0.350.660.43-0.881.191.02-1.450.520.23-0.890.650.12-0.19由表3.2可知:(1)臭氧年均浓度的单项污染指数均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说明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是第三季度。(3)三个监测站在第三季度日均浓度单项污染指数范围的最大值均1,说明三个监测站在第三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超标。4 臭氧浓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4.1 时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4.1.1 月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所用数据是2014年的实测数据,分别计算出O3各个月份的日8小时最大平均浓度,得到泰安市O3的月日均浓度变化特征,如图4.1。图4.1 O3月日均浓度变化趋势图Fig.4.1The month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tendency of O3由图4.1可以看出,三个监测站的臭氧月日均变化趋势基本完全相同:臭氧浓度从一月开始逐渐增加,8月出现峰值,说明8月是一年当中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月份;八月之后逐渐减少。夏季臭氧污染明显严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浓度变化趋势分析:泰安市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据泰安市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2.513.5,1月份气温最低,一般为-1.1-2.6,7月份最高,一般为26426.7,极端最低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41.0,年积温4922。相对湿度3月份最小,为57%;8月份最大,为88%。年均无霜期202天。研究表明,温度和水汽是决定低空臭氧浓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气温大于5时,即可发生光化学反应;当气温超过25时,光化学反应明显。夏季的高温直接加强了光化学反应速率,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排放加大,臭氧的前体物质量浓度增加,也促进了臭氧质量浓度的增大;水汽与臭氧质量浓度的反应是对流层臭氧质量浓度的一个重要词汇,反应生成的自由基(OH, HO2)是大气光化学过程的重要触发机制,丰富的水汽是反应的前提条件,夏季多降雨,湿度大,所以夏季臭氧浓度最大,冬季最少。风速对气体污染物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当然O3也不例外。由于受泰山、徂徕山地形影响,泰安主导风向为东北东风,多年平均风速2.7m/s,8、9月份最小,平均2米/秒以下;3、4月份最大,平均3.7米/秒。风速低不利于O3的扩散,使之积累。所以,8月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达到峰值4.1.2 日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图4.2 温度和臭氧浓度的关系Fig.4.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ozone concentration夏季典型日臭氧小时变化趋势可见图4.2,可看出臭氧小时变化趋势呈明显的单峰变化规律,白天表现出高浓度,夜间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低值区。午后达到最高值,日出时分出现最低值。浓度变化趋势分析:泰安市夏季臭氧浓度变化趋势与温度小时变化如图4.2所示。可见臭氧小时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同步,但臭氧在达到最大值前其变化较气温存在1h左右的滞后,这与臭氧生成不仅取决于光强度,与前体物等参与的光化学反应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有关。臭氧质量浓度在16时达到最高值后降低,到日落前后其下降速率超过气温下降速率,这与日落后大气中光强度迅速降低,臭氧光化学反应趋于缓慢,而气温下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关。图4.3泰安市区夏季臭氧浓度小时变化与太阳辐射水平分布Fig.4.3 Taian city summer hour ozone concentration change and the solar radiation level distribution 大气环境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与太阳辐射中紫外线的波长有关,一般紫外线波长在290-424 nm,NO2容易光解,产生臭氧;而光化学反应速度则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越大,光化学反应越明显,臭氧质量浓度越容易升高。泰安市区夏季臭氧浓度小时变化与太阳辐射水平分布如图4.3所示。由图可见,太阳辐射强度变化与臭氧小时变化呈明显正相关性。清晨6时起太阳辐射强逐渐增强,至8时左右太阳辐射强度超过50 kJ/ (m2h),同时随着太阳光中的短波紫外辐射加强,大气中氧分子的分解增强,加快了臭氧形成的光学反应速率,促使臭氧形成,从而导致臭氧质量浓度从8时起开始大幅上升。臭氧质量浓度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强而上升,在下午16时左右达到峰值,然后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少而降低。臭氧质量浓度峰值比太阳辐射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2小时左右,这说明臭氧是由于太阳辐射经过一系列复杂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二次污染物。4.2 空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图4.4不同监测点O3月日均浓度变化趋势图Fig.4.4 The month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tendency of O3in different Monitoring points通过表图4.4 ,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三个监测站周围空气的臭氧污染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人口学院监测站电力学校;三个监测站的年月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空间变化趋势分析:电力学校处于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靠近多条交通道路,来往的机动车辆比较多,排放废气量较其他两点较大,但臭氧污染却是最轻的。原因分析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NOX和CO等,其中的NO快速消耗了环境中的臭氧。这说明作为二次污染物的臭氧浓度与一次污染物的浓度中心不一致,这一规律同陈魁的研究结果相同。 5结论1)臭氧浓度从1月开始逐渐增加,8月出现峰值,说明8月是一年当中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月份;八月之后逐渐减少。夏季臭氧污染明显严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2) 臭氧的日浓度变化呈明显“单峰型”变化规律,午后16时左右达到峰值,凌晨8时左右出现最低值匀天质量浓度较高,夜间在低质量浓度范围波动。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白天浓度高,夜间浓度低,高峰集中在14:00-16:00。3) 人口学校监测点的臭氧浓度远大于电力学校,这表明二次污染物的臭氧浓度与一次污染物的浓度中心不一致,臭氧浓度与NOx呈负相关。6近地面臭氧防治对策6.1机动车改进技术,“排污税费”,改善机动车尾气排放动车尾气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介物的一个重要排放源,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小断增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小可忽略的问题。针对其提两个防治对策:1)在机动车排气系统中女装尾气净化装置、改善燃料性能或者使用其他干净能源等都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2)机动车采取“公里收费”制度,为自己的“排污行为“进行缴费。6.2 加强监测,控制污染源排放总量石油化工企业、炼油厂、发电厂等行业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介物。一方而加强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监测,督促排污企业的烟气脱硫脱硝治理工程的进行,提高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效率;另一方而改善现有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从源头减少一次污染物的排放。参考文献:1唐孝炎,张远航,等.大气环境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1-2312 Lippmann M. Health effects of tropospheric ozoneJ. 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l991,25(12):1954-19623刘建栋,周秀骥,等. 近地层大气臭氧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 大气科学,2004, 28(1) LlU Jiandong,ZHOU Xiuji,et al.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mpacts of ozone in the ground layer atmosphere on crop photosynthesis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指课件教学课件
- 手指画介绍课件
- 轨道车运输安全生产合同8篇
- 期中测试卷(Unit1-4)-2025-2026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高处吊篮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理论考题及答案
- 手写课件字体美化技巧
- 注册税法题目及答案
- 邮政专招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财务风险控制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银行文明礼仪课件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2025年)解读课件
- 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4
- 美容院设备维护管理规章
- 敏捷企业组织结构与设计的案例研究
- 2025年行政执法考试-公安民警中级执法资格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语文 北京版】2025年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语文试卷(真题+答案)
- 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国企贸易业务管理办法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综合试题
- 世界避孕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