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效理论.ppt_第1页
中药药效理论.ppt_第2页
中药药效理论.ppt_第3页
中药药效理论.ppt_第4页
中药药效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药性理论 一 概念 主要内容 二 四气五味 三 升降浮沉 四 归经 五 毒性 1 中药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 药性是指药物的药效和性能 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主要是指药物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主要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毒性等 一 概念 2 五味 二 四气五味 寒 温 凉 热 酸 四气 3 四气 4 5 寒性或凉性药物 减轻或消除热证热性或温性药物 减轻或消除寒症 用药规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比如 石膏 知母对口渴等热证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说明这些药物具有寒凉之性 附子 干姜对四肢厥逆等寒症有散寒助阳的作用 表明这种药物具有温热之性 临床应用 五味 6 气同味异 气异味同 举例 7 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的 上 下 表 里 作用趋向 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 8 一般临床用药 与病位相对应 与病势相对立 9 临床应用 病位在上 在表 宜升浮不宜沉降 如风寒表证当用升浮发散之麻黄 不能用沉降泻下之大黄 病位在下 在里 宜沉降不宜升浮 如肠燥便秘 宜用润燥滑肠之火麻仁 杏仁 不能用升浮发散之紫苏 病势向上 向外 宜沉降不宜升浮 如肝阳上亢 宜用平肝潜阳之代赭石 不能用升发助火之桂枝 病势向下 向内 宜升浮不宜沉降 如久泻脱肛 宜用升阳益气之黄芪 升麻 不能用泻下沉降之大黄 芒硝 10 举例 四 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治疗作用 药物产生明显治疗作用的脏腑经络即是这种药物的归经 11 归肺 大肠经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归脾 肺经 归心 胃经 归肝 肾经 举例 12 五 毒性 毒性是指药物对畜体可能产生的毒害作用 而中药学中 毒 的含义远非如此 概括起来有四点 毒 为药物的总称 毒 指药物的偏性 毒 指药物作用的强弱 毒 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13 毒的分级 无毒 是指药物服用后很少出现副作用 使用安全 一般不会毒害人畜的 小毒 是指药物有一定毒性 治疗量与中毒量虽然差距较大 但剂量过大也可发生毒副作用 有毒 也称常毒 是指药物毒性较大 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 过量也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的 大毒 是指药物毒性剧烈 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 超量用药可致严重毒性反应且易于中毒致死 剧毒 是指药物毒性强烈 临床上多供外用 或极小量入丸散内服 可能致死量在1克以下 14 举例 无毒 枸杞子 大枣 莲子 玉竹 山楂 百合等 小毒 苦杏仁 土鳖虫 吴茱萸 蛇床子等 有毒 制川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