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51张).ppt_第1页
岳麓版选修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51张).ppt_第2页
岳麓版选修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51张).ppt_第3页
岳麓版选修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51张).ppt_第4页
岳麓版选修3: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5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 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一 战争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1 背景 1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 希腊 等国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赢得了独立 2 俄国和奥匈帝国在的争夺尤为激烈 3 20世纪初 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欧洲的战争火药桶 塞尔维亚 巴尔干 2 经过 1 1914年6月28日 奥匈皇储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 2 1914年7月28日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局部战争爆发 3 在短短数天内 俄 法 德 相继宣布参战 3 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易混易错 萨拉热窝事件 英 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突发性的历史事件 为奥匈帝国发动一战提供了 借口 同时 一战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各种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 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 从马恩河到凡尔登 旷日持久的消耗战1 大战的三条战线 1 西线 德国 2 东线 俄国 德国和奥匈帝国 3 南线 塞尔维亚 奥匈帝国 英 法 2 主要战事 1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 英 法军队与德军进行的会战 粉碎了德军的计划 2 东线战事 1914年8月开始 东线战场正式形成 1915年德军打败俄军 但无力继续进攻 3 凡尔登战役 1916年 企图歼灭法军主力 但未取得决定性优势 4 索姆河战役 1916年7月 英法军队发动索姆河战役 英军首次使用了 速战速决 德国 坦克 归纳总结 3 影响 1 区域 战火由前线向后方延伸 2 对象 从士兵扩大到 平民 三条战线的形成 英 法军队 德军 三 战争的转折 美国参战和苏俄退出战争1 美国参战 1 大战伊始 美国采取的是政策 2 1917年俄国爆发 形势对协约国不利 于是美国参战 3 1917年4月 美国对德宣战 4 在美国的影响下 中国 巴西 利比里亚等国家也对德宣战 一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中立 二月革命 2 苏俄退出战争 1 背景 1917年11月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维埃俄国 2 标志 的颁布 3 结果 1918年3月在苏俄与德国签署和约 拓展延伸 关键点拨 和平法令 布列斯特 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凭借经济实力控制其他国家 参与重新瓜分世界 以夺取世界霸权 苏俄退出战争不仅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而且引发了交战各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矛盾 引发了二月革命 随后又转化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成功后 苏俄退出了一战 这一过程有力地论证了列宁 战争引发革命 革命制止战争 的重要理论 四 德奥集团的战败1 过程 1 1918年9月 保加利亚 奥斯曼帝国 奥匈帝国相继宣布投降 2 1918年11月 德国与协约国签署协定 一战结束 停战 2 原因 1 经济实力 德奥集团不如协约国集团 2 两线作战 德奥集团力量受到牵制 3 阵营大小 美国 中国 巴西和利比里亚的参战使协约国阵营壮大 4 战争能力 德军不断下降 5 革命浪潮 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 全国响应 德皇退位 仓皇逃亡 3 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的战争 重点精讲 胜利者 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 最根本的原因取决于双方的实力 胜利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一方 包括军事 经济 科技 政治和战略战术等多种因素 2 总体上看 协约国始终在实力较量上占优势 3 美国的参战 彻底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 4 俄国十月革命后 退出战争 同时推动了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 如德国十一月革命 成为结束战争的主要推动力 5 德奥集团国内发生政治危机 同时德 奥两线作战 同盟国经济崩溃 也是战败的因素 6 德奥对殖民地强取豪夺以及疯狂的战争破坏 7 人民期盼战争结束 渴望和平的到来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史料 1914年6月28日 戛弗日罗 普林西普在这里用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是后人以塞尔维亚文写在萨拉热窝某纪念馆墙上的文字 另一堵墙上还复制了普林西普的亲笔 我们热爱自己的人民 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 问题思考 1 史料中的 我们 指的是谁 答案塞尔维亚人民 2 史料中所说的事件是什么事件 它与一战的爆发有何关系 答案萨拉热窝事件 它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史料早在1905年 德国就制订了以 速战速决 为核心的 施里芬计划 战争开始后 德国军事当局主张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 认为这样可以缩短战争时间 减轻人类的痛苦 但战争很快打破了德国人的梦想 进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主题二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答案 问题思考 1 试分析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的原因 答案 施里芬计划 的指导思想具有天然的弱点 该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趁俄军未充分动员之际 集中优势兵力 采取闪电战打败法国 再回头对付俄国 在三个月内结束战争 这一计划建立在很多无法实现的假设上 即比利时不作抵抗 法军不堪一击 俄军动员迟缓 英国不立即参战 协约国的顽强抵抗粉碎了德国的作战计划 战争开始后 比利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法军通过马恩河战役粉碎了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 俄军也出人意料地迅速投入作战 牵制了德军的兵力 东线也陷入了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德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战争一爆发 就超出了德国的预料 西线 东线和海上战线几乎同时展开战斗 德军的兵力分散 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这就为英 法联军和俄军粉碎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创造了条件 马恩河战役的结局宣告了德国计划的破产 答案 2 在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 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可谓是经典战役 凡尔登战役对一战有何影响 索姆河战役在一战中有何地位 答案 凡尔登战役的影响 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之久 是一战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 双方死亡人数达70多万 因而有 凡尔登绞肉机 之称 凡尔登战役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从此交战双方的战略形势开始转变 索姆河战役的地位 索姆河战役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这表现在 从兵力投入来看 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150个师 从伤亡人数来看 英法联军损失61 5万人 德军损失65万人 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 从影响来看 牵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 迫使德军收缩防线 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 整个战局向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转变 史料一下图是一战初期英国 笨拙 杂志刊登的一幅漫画 美国鹰的嘴中衔着一根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美国总统威尔逊对鹰说道 啊 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主题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探究点1美国参战 史料二这时 战争已接近尾声 双方精疲力竭 乘机参战可在战后的分赃中处于有利地位 1916年 威尔逊已在总统竞选中获胜连任 并且美国已做好了战争准备 德国的 无限制潜艇战 又给参战提供了借口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 1917年4月6日 美国正式对德宣战 新编世界近现代史 史料三第一批美国部队到达法国 问题思考 1 史料一说明美国在一战初期采取怎样的政策 其目的有哪些 答案政策 采取中立政策 目的 使美国免受战争的蹂躏 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 答案 2 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美国对德宣战的主要原因 答案争取战后分赃的有利地位 美国与英 法历史文化联系密切 保护美国在协约国的经济利益 消弭二月革命对协约国的不利影响 美国已经做好战争准备 德国实行 无限制潜艇战 3 依据史料三 简要分析美国参战对一战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答案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 使战争形势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 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 使一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答案 史料 1917年11月8日苏俄通过的 和平法令 指出 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 立即就公开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 立即实行不割地 即不侵占别国领土 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 不赔款的和平 苏联国内战争史 探究点2苏俄退出一战 答案态度 反对这场战争 本质原因 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 战争对垄断资产阶级有利 但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问题思考 1 以上史料反映出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什么态度 从本质上分析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 答案退出一战 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2 基于以上认识苏维埃政府最终选择了什么道路 其对一战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史料长远看来 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 但德国却遭到封锁 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 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 1916年末 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 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 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 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 杰弗里 帕克 剑桥战争史 主题四同盟国集团的战败 答案 1 经济上德国消耗大 国内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实力下降 而协约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2 从力量对比看 协约国力量增强 而德国发生国内革命推翻帝制 国际上同盟国集团也居于劣势 问题思考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失败 是由经济 军事 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请从经济和国内国际力量对比角度分析德国失败的原因 答案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的形势 不正确的表述是a 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霸权的争夺上b 一战前 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c 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d 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 斯拉夫人占多数 1 2 3 4 答案 解析 解析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 主要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上 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 巴尔干半岛民族关系很复杂 斯拉夫人占多数 5 6 2 马恩河战役使双方陷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向德皇报告说 陛下 我们已经输掉了战争 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 英法军队战斗力相对强大b 德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c 俄军在东线发动进攻d 当时战略主动权已经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解析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 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所以说 已经输掉了战争 1 2 3 4 答案 解析 5 6 3 一战中 德国军事当局遵循克劳塞维茨的理论 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战争 认为 唯有用恐怖的方法 才能恫吓像法国人那样堕落的民族 最早使用毒气战的战役是a 马恩河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凡尔登战役d 日德兰海战 解析1916年 为了攻克凡尔登 德军使用了毒气弹 这是毒气战最早应用于实战 1 2 3 4 答案 解析 5 6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 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美国对德宣战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协约国力量增强 加强对德打击a b c d 1 2 3 4 解析美国参战 带动了一些国家参加对同盟国的作战 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俄国十月革命后 各交战国的人民革命运动威胁着资产阶级统治 迫切需要结束战争 5 6 答案 解析 5 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施里芬计划 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 美国的参战 布列斯特和约 的签订使德军放松了警惕 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a b c d 1 2 3 4 5 6 解析 施里芬计划 预计在两个月内打败法国 马恩河战役即已宣告了它的破产 与 一战后期 矛盾 布列斯特和约 的签订使德国改变了两线作战的境地 对德国有利 与题干相悖 只有 与史实相符 答案 解析 1 2 3 4 6 科技的发展意味着文明的进步 而战争却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一场战争有可能毁灭经过许多世纪发展起来的文明 在已经逝去的岁月里 人类不少伟大的发明被一些国家迫不及待地运用到了军事领域 以夺得战场上的主动权 结合下列两幅图片 谈谈你对科技与战争关系的理解 5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飞机戴防毒面具的骑兵 答案 答案战争形式受科技进步的影响极深 科技的发展影响了兵器的类型 更改变了战法与战略思想 反过来 不少科技成就乃至科学发现都是战争的直接产物 但纵观历史上的历次战争 武器技术的先进与落后很少能决定战争胜负 除了武器系统的火力与机动性成倍增强以外 现代的战争与古代的战争并无本质区别 阵地仍然要靠人来防守或夺取 尽管战争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并且在二者间形成了一定的 良性 互动 但我们决不能认为战场可以理所当然地充当新技术的试验场 发动战争是罪恶的 历史上有无数平民和士兵在无谓的厮杀中流离失所乃至失去性命 许多科学精英也不例外 1 2 3 4 5 6 1 2 3 4 战争的需要是一些技术发明产生的原动力 但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能造就更多的发明与发现 如果人类能够避免战争和军备竞赛 我们的生活将更加舒适 而科技亦将高速发展 5 6 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 课中思考 提示因为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提示阅读这段材料应注意 一是日本想控制中国 以借款为条件怂恿中国段祺瑞政府参战 段祺瑞企图以参战为名 利用日本贷款 扩大皖系势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