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化学必修1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必修1教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课题: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一课时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2 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 了解新课程化学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演法教学用具:CAI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中国四大发明引入讲述一、化学发展简史简要介绍化学发展的五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时间区域和主要特征。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3燃素化学时期(1650年到1775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4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5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讲述二、化学与人类进步1化学的历史功绩以图片的形式简要介绍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 )四大发明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化学加速了人类文明人传播东汉永元五年的木简毕生的活字印刷化学改变了战争方式,拓展了生存空间古代战争原始的投石机古代用于战争的火药箭2 合成氨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介绍哈泊及其合成氨工业,说明合成氨工业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对人类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合成氨工业及发明人哈伯2现代化学与人类现代文明教师声情并茂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介绍现代文明,并配以介绍图片。(1)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2) 化学材料与通讯(3) 合成化学与健康营养补品的制取、合成药物、癌症的攻克等。(4) 化学是生物科学、物理科学的基础讲述三、新课程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分别介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自主学习。1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转变学习方式 . (1)自我制定计划 自我监督管理 (2)积极思考 动手动脑 (3)学会合作 善于交流讨论2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重视认知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的学习,克服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习惯 (2)学会探究活动的各种方法,方案设计,资料搜索,实验研究等。 (3)学会正确的利用各种资源,正确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3 做好化学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巩固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略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们仍采用原教材的绪言课标题,因为我们认为这样更能展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化学情感的培养和体验的丰富,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十分注意这方面内容的充实。2很多教师都认为绪言课好上,没有什么知识目标,随意扯,讲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我们在备课时感到要真正备好一节绪言课,上好一节绪言课并不轻松。要上的生动,就搜集很多的资料,这节课上下来我们才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我们原来对化学的应用了解得太少,对化学前沿的最新成果了解的也太少。第二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常见物质的类别2.利用概念图的方法明确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3.能够对所给物质进行分类4.归纳常见反应类型的特征,并能举例说明5.能够用示例法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6.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点: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2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四种化学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学法指导:预习、讨论交流,实验操作。教学用具:CAI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妙无穷。请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种类的物质,我们是任何对它们行分类的?学生讨论回答:水、空气、食盐、酒精、蔗糖、甲烷、硫酸、烧碱、氢气、铁、铜 板书: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交流与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几种物质: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氢气、石墨、食盐水进行分类,(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小结:从存在状态分:固态-硫酸铵、铜、食盐、石墨; 液态-食盐水、乙醇、碘酒;气态-空气、氢气。 从组成和性质分:混合物-空气、食盐水、碘酒; 有机物-乙醇; 单质-铜(金属)、氢气、石墨(非金属); 盐-硫酸铵。交流与讨论:根据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1 怎样判断单质和化合物2 有人说H2O2是由H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你同意吗?3 KClO3是不是氧化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找学生回答,说明以下几点1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看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2 组成与构成的区别3 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归纳小结: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页图12,熟悉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关系图。向学生说明这是中学阶段运用最多的一种分类方法。问题解决1:把P3页“问题解决中”的物质按组成进行分类。经过交流和讨论,得出结果。让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多媒体呈现正确答案。 混合物-氯化铁溶液; 有机物-葡萄糖; 单质-钠(金属)、氯气(非金属);氧化物-氧化钙酸-硫酸 ; 碱- 氢氧化钠;盐-碳酸钙。问题解决2:学生完成P4页“问题解决”,为了防止学生把K2SO3误写成K2SO4(因为学生对K2SO4比较熟悉)。可要求学生同时写SO3与KOH的反应。学生:思考、书写方程式。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这一特点进行迁移应用。要求学生先写出CO2与KOH的化学方程式。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评讲、校正。2KOH+CO2K2CO3+H2O迁移2KOH+SO2K2SO3+H2O迁移2KOH+SO3K2SO4+H2O根据练习说明分类研究物质的意义。课堂小结:结合板书设计用多媒体对本节课进行小结。板书设计: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图(略)教学反思:1 本节课虽然是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但学生还是会把分类搞错,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一些物质不是很熟悉,譬如NaOH,由于学生在实验时见到的都是配制好的溶液状态,故而学生很容易把它归为液体一类。2.酸性氧化物的概念不清楚,一是与非金属氧化物混淆,二是理解为能溶于水生成相应的酸,因为初中没有学习SiO2不溶于水的知识。3.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如酒精,生活中多是酒精溶液,所以学生易它归为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从物质组成分类的本质去理解,把它归于混合物。其它如石墨等,学生也易认为是混合物。4作业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如蔗糖,学生没有学过,又没有给化学式,多数学生误认为是混合物。CCl4学生不知道是有机化合物,当然也说明教学中存在着化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第三课时物质的分类转化复习检查:找学生复述按组成分类的概念图。教师以手势引导学生按图的结构来回忆。过渡:对于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我们要分类研究。不同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同的物质之间在相互转化时,有哪些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板书:二、物质的转化 教师: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我们知道不同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交流讨论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页,交流讨论,完成表11。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 化合物C+O2 H2 + O2 H2O+CO2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Na2O+ H2O酸 盐HCl + NaOH H2SO4 + NaOH碱 盐NaOH + HNO3金属氧化物 盐CuO + H2SO4 (稀)非金属氧化物 盐CO2 + KOH SO2 + KOH 学生:完成表11,并与其它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列举更多方程式,待学生完成交流后,用多媒体呈现表中红字答案部分。学法指导: 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通常将物质分为七类: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无机物(即单质、氧化物和碱、酸、盐)的相互关系如下图。 交流讨论2: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自己完成钙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然后小组讨论. 展示学生自己完成的化学方程式:1、CaO + H2O 2、 CaO + HCl 3、 CaCO3 + HCl 4、CaCO3 5、Ca + H2O 6、 Ca + O2 7、 Ca + HCl 8、Ca(OH)2 + HCl 9、Ca(OH)2 + Na2CO3 10、CaCl2 + CO2 .归纳整理:请同学们对照自己写的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按照化学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填充下面的表格。 反应类型实例A+B+=AB化合Ca + H2O = Ca(OH)2AB=A+B+分解CaCO3 CaO + CO2AB+C=A+CB置换Zn +2 HCl = ZnCl2 + H2AB+CD=AD+CB复分解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举例: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反应:CuO + CO Cu + CO2 ,这个反应属于上面四类反应中的哪一类?学生讨论,都不是。教师解释: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上述四种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如果分类,就要从另外的角度去分类。从反应前后某些元素是否有化合价变化来分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归纳整理:从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来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交流讨论:部分化合反应、部分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其它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课堂小结: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课后作业:教研室“教学质量检测讲义”专题一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教材第3页图1-2。 二、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 化合物C+O2 H2 + O2 H2O+CO2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Na2O+ H2O酸 盐HCl + NaOH H2SO4 + NaOH碱 盐NaOH + HNO3金属氧化物 盐CuO + H2SO4 (稀)非金属氧化物 盐CO2 + KOH SO2 + KOH 反应类型实例A+B=AB化合Ca + H2O = Ca(OH)2AB=A+B分解CaCO3 CaO + CO2AB+C=A+CB置换Zn +2 HCl = ZnCl2 + H2AB+CD=AD+CB复分解C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