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双容水箱机理分析1.1双容水箱简介及其物理模型双容水槽如下图所示,它有两个串联在一起的水槽,它们之间的连通管具有阻力,因此两者的水位是不同的。来水首先进入水槽1,然后再通过水槽2流出。水流入量Qi由调节阀控制,流出量Qo由用户根据需要改变,被调量是水槽2的水位H2。下面将分析H2在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1)系统支路个数是B=5个。结点个数(包含参考点)是N=3,A类源个数是个,T类源的个数是1个,所要画出的标准树的树边树是有。(2)根据元件数和节点数可画出线形图如下:因线性图中节点数为3,故在简化为标准树时,最终的标准树应有3-1=2条树边。根据线形图简化为标准树时的保留树边顺序,最先保留A源所在边,其次是A型元件,接着是D型元件,T型元件,最后是T源所在的边,由此可以简化上面的线形图如下, 最后只剩下边C1、C2, ,:(3)主次变量:根据标准树选择主次变量,选择树边的跨越变量,连接的贯通变量为主变量。主变量: 次变量: 阶次:2状态变量: 1.2、状态空间表达式(1) 基本方程 (B-S=4个) (1) (2) (3) (4)(2)节点方程(N-1-SA=2个) (5) (6)(3)环路方程(B-N+1-ST=2个) (7) (8)消去次要变量,则方程变为: (9) (10)将(2)(3)中的方程带入(1)中可得:已知水容和压力:故将状态空间方程转化为关于水箱水位的状态方程,则有:由此可知此时系统可描述为单输入双输出系统,且可得出系统状态矩阵,输入矩阵,输出矩阵如下:状态空间转化为传递函数的公式为:所以本系统的传递函数为:令,,由可知利用状态矩阵A,输入矩阵B,输出矩阵C可以求出系统传递函数,由Matlab程序实现求传递函数。1.3传递函数Matlab程序:clc;A=-20 20;15 -45;B=2;0;C=0 1;0 5;D=0;0;sys=ss(A,B,C,D);zpm1=zpk(sys)仿真结果:30-(s+11.14) (s+53.86)150-(s+11.14) (s+53.86)故有传递函数:由上式可知水槽2的水位和流出量的传递函数具有相同的特性,只是在系统增益上相差常数倍。2 系统仿真2.1系统离散和实验数据获取仿真程序clc;close all;clear all;DT=0.01;ST=1;LP=ST/DT;A1=8;A2=6;R1=4;R2=2;Rou=1;g=10;h10=0;h20=0;for i=1:LP Qr0(i)=rand()+0.5; h11(i)=h10+(-A1*g*h10/Rou/R1)+(A1*g*h20/Rou/R1)+(A1*Qr0(i)/Rou/Rou/R1)*DT; h22(i)=h20+(A2*g*h10/Rou/R1)+(A2*g*h20*(-R2-R1)/Rou/R1/R2)*DT; t(i)=i*DT; h10=h11(i); h20=h22(i); Qr(i)=Qr0(i); Qc(i)=Rou*g*h20;endplot(t,Qr)hold on;plot(t,h22,r,linewidth,1)hold on;plot(t,Qc,k,linewidth,1)hold on;legend(输入,水位,输出)save (shuixiang.mat);在进行系统离散时,采用欧拉法获得系统的差分方程。在本次试验中,因为需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统辨识。故在确定输入激励时未采用阶跃扰动,而是采用的随机序列或者采用方波序列。由水位曲线和输出水量曲线可知,双容水箱系统为有自衡系统,而且跟单容水箱相比,双容水箱具有较大的容积迟延。BP神经网络辨识clear all;close all;clc;load (shuixiang.mat);lp,m = size(Qc);if mlp lp = m;endn = 3;samnum=lp-3; hiddenunitnum=10; indim=2*n+1; outdim=1; P = zeros(2*n+1,lp-n); T = zeros(1,lp-n); for j=n+1:lp for i=1:n P(i,j-n) = Qc(j-i); P(n+i,j-n) = Qr(j-i); end P(2*n+1,j-n) = Qr(j); T(1,j-n) = Qc(j);endnet=newff(minmax(P),hiddenunitnum ,1,tansig,purelin,trainrp); net.trainParam.show=50; net.trainParam.lr=0.05; net.trainParam.epochs=1000; net.trainParam.goal=1e-10; net tr=train(net,P,T); Y1 = sim(net,P);plot(T,y-,linewidth,4);hold on;plot(Y1,k-,linewidth,1);仿真曲线如下:BP神经网络实质上实现了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功能,数学理论证明三层的神经网络就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非线性连续函数。这使得其特别适合于求解内部机制复杂的问题。同时,BP神经网络在训练时,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取输出、输出数据间的“合理规则”,并自适应的将学习内容记忆于网络的权值中。即BP神经网络具有高度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PSO粒子群辨识clc;close all;clear all;global Ts m Qr Qcload shuixiang.mat;data_sum=size(Qc);m=data_sum(2);Ts=3;for i=1:m t(i)=(i-1)*Ts;endplot(t,Qc,:)hold on;N=3;V_l(1:N)=-1 1 1;V_h(1:N)=150 50 3; M=50;S=80;w=0.6;c=0.6 0.6; V=rand(N,M);DV=zeros(N,M);for i=1:M for j=1:N V(j,i)=V_l(j)+(V_h(j)-V_l(j)*V(j,i); end Q(i),y1=psoi_obj_1(V(:,i);endQbi=Q;Vbi=V;Qbg=Q(1);Vbg=V(:,1);for i=2:M if QbgQ(i) Qbg=Q(i);Vbg=V(:,i); endendfor k=1:S for i=1:M for j=1:N DV(j,i)=w*DV(j,i)+c(1)*rand(1)*(Vbi(j,i)-V(j,i)+c(2)*rand(1)*(Vbg(j)-V(j,i); end V(:,i)=V(:,i)+DV(:,i); for j1=1:N for i1=1:M if V(j1,i1)V_h(j1) V(j1,i1)=V_h(j1); end end end Q(i),y1=psoi_obj_1(V(:,i); if Qbi(i)Q(i) Qbi(i)=Q(i);Vbi(:,i)=V(:,i); end if QbgQbi(i) Qbg=Qbi(i);Vbg=Vbi(:,i); end endendVbgQbg,y1=psoi_obj_1(Vbg);plot(t,y1,r)legend(实测数据,辨识结果)仿真曲线如下:从曲线可以看出,辨识后的曲线能够和原系统的曲线有着较好的拟合度,但由于在PSO进行辨识时,会引入随进信号进行计算,最终的曲线在用MATLAB程序进行辨识时,有时并不会有太好的拟合度。最小二乘法辨识clc;clear all;close all;load(shuixiang.mat)LP m=size(Qc);if LPm LP=m;endn=1;X=zeros(LP-n,2*n);Y=zeros(LP-n,1);for j=1:LP-n for i=1:n X(j,i)=-Qc(j+n-i); X(j,i+n)=Qr(j+n-i); end Y(j,1)=Qc(j);endxita=inv(X*X)*X*Yy_cap(1:n)=Qc(1:n)for tt=1:LP-n y_cap(n+tt)=xita*X(tt,:);endy_cat(1:n)=Qc(1:n);for j=1:LP-n for i=1:n x_cap1(i)=-y_cap(j+n-i); x_cap1(n+i)=Qr(j+n-i); end y_cat(n+j)=xita*x_cap1;endplot(t,Qc,r-)hold on;plot(t,y_cat,k)hold on;legend(辨识前输出,辨识输出)仿真曲线如下:在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统辨识时,系统扰动不能为阶跃扰动,应采用非周期的方波或者随机信号。在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辨识时,其核心在于怎样构建x矩阵和y向量。由仿真结果可知此次辨识结果较为理想,由最小二乘法拟合的曲线能较好的反应实际系统的模型。总结(1)BP神经网络算法 BP神经网络实质上实现了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功能,数学理论证明三层的神经网络就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非线性连续函数。这使得其特别适合于求解内部机制复杂的问题。同时,BP神经网络在训练时,能够通过学习自动提取输出、输出数据间的“合理规则”,并自适应的将学习内容记忆于网络的权值中。即BP神经网络具有高度自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2)PSO算法PSO算法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进化算法。该算法属于进化算法的一种,和模拟退火算法相似,它也是从随机解出发,通过迭代寻找最优解,它也是通过适应度来评价解的品质,但它比遗传算法规则更为简单,它没有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它通过追随当前搜索到的最优值来寻找全局最优。这种算法以其实现容易、精度高、收敛快等优点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示了其优越性。粒子群算法是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立运动健康评估与个性化运动方案的衔接机制
- 大数据与云平台结合下的多媒体教室资源共享模式
- 北京居间合同(标准版)
- 乐器介绍音频课件
- 杂志印刷加工合同(标准版)
- 《万年牢》课件教学课件
- 流动服务车申请报告(3篇)
- 留部申请报告(3篇)
- 合作农庄经营合同(标准版)
- 公司司机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校外培训机构应急疏散预案
- 2025年年公租房租赁合同范本
- 脊柱骨科课件教学
- 物业服务培训课件大纲
- 2025至2030中国原果浆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燃气轮机介绍课件
- 芯片生产工艺流程课件(共59页).ppt
- 塑胶壳可靠性试验检测判定标准
- 固结灌浆现场记录表
- 北美护理协会最新155个护理诊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