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开展基桩动测能力验证的情况通报 2011-08-05 下午 16:08:06 总点击数:52 关于开展基桩动测能力验证的情况通报各基桩质量检测单位:为加强全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全面提高我省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基桩质量检测水平,根据粤建监站函201139号关于开展基桩动测能力验证的通知,我站于2011年5月19日至20日,组织了全省基桩动测能力验证现场试验,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能力验证是对我省开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基桩高应变、低应变动测检测机构的人员和设备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一次综合性检验。此次活动得到了佛山市顺德区住建局和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的大力支持,各相关检测单位踊跃报名,全省110家已获得广东省住建厅颁发的基桩动测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全部参加了基桩动测能力验证,其中具有高、低应变二项资质的检测单位69家,仅具有低应变资质的检测单位41家。本次能力验证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能力验证方案经过专家组多次讨论,尤其对高应变模型桩和场地工程地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论证和研究。二、能力验证分组说明及正确试验结果1、高、低应变模型桩正确试验结果高应变:本次能力验证4根模型桩情况如下:分组桩号桩身完整性极限抗压承载力(kN)第一组1完整2800第二组2完整4000第三组311.0米有轻微缺陷3000第四组4完整4800低应变:本次能力验证5根(400400mm)模型桩缺陷设置及完整性情况如下:桩号(#)桩顶尺寸(mm)提供桩长(m)实际桩长(m)桩 身 结 构 完 整 性 描 述完整性类别缺陷位置(m)缺陷程度140040010.010.04.0米左右轻微缺陷II6.0米左右扩径240040010.08.55.5米左右扩径IV7.0米左右明显缺陷8.5米左右严重缺陷340031010.010.00-4.0米左右桩顶尺寸小于设计桩身尺寸IV4.0米左右扩径6.5米左右严重缺陷440040010.010.03.0米左右扩径IV7.0米左右严重缺陷540047010.010.00-1.5米左右桩顶尺寸大于设计桩身尺寸IV1.5米左右轻微缺陷6.5米左右严重缺陷2、高应变试验分组原则:本次能力验证将16家高应变试验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均匀分入各组,与经验比较缺乏的单位搭配一起,并且同一地区的各单位尽量均匀分入各组,分组具有地区代表性,各组之间经验和水平比较接近。三、能力验证综合评价结果1、此次基桩动测能力验证综合评价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具有高应变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69家,全部参加了此次能力验证,综合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检测单位27家、占参加总数的39;综合评价结果为“基本满意”的检测单位33家,占参加总数的48;综合评价结果为“不满意”的检测单位9家,占参加总数的13。2、具有低应变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110家,全部参加了此次能力验证,综合评价结果为“满意”的检测单位44家、占参加总数的40;综合评价结果为“基本满意”的检测单位48家,占参加总数的44;综合评价结果为“不满意”的检测单位18家,占参加总数的16。3、综合评价为“满意”、“基本满意”的检测单位名单详见附件,综合评价为“不满意”的检测单位,我站将以邮寄通知的形式通知能力验证结果,并要求在一个月内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高应变能力验证结果不满意的检测单位还需同时提交该单位现场实测信号电子文件光盘。使参加此次能力验证活动的单位真正达到提高检测水平,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目的。四、造成误判的主要原因分析1、一些检测单位日常检测时,由于过多考虑试验成本,试验锤重偏低,不满足强制性条款,且对地质资料、施工记录资料分析关注不够。一些检测单位检测行为不规范,试验时冲击能量不够,以牺牲拟合质量数的方式人为提高分析承载力。本次能力验证采用8吨的重锤,土阻力充分激发,如检测单位分析时人为提高拟合分析承载力则会导致分析结果明显正向偏离实际结果。本次能力验证试验时,部分检测单位互相参照分析结果,导致部分组群产生群体性结果偏离现象。部分检测单位还有根据CASE法结果或测试信号的表观情况来预判并调整曲线拟合分析法结果的不规范行为,这也导致了本次能力验证部分单位结果偏离实际值较远。检测时应严格按标准要求选择锤重,优先选择曲线拟合分析法。2、从本次能力验证的结果上看,不少检测单位平时缺乏动静对比经验,对信号的分析和判断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一些检测单位对动静对比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高应变偏安全,其试验值低于静载试验结果,本次能力验证证明这一观点并不准确。当冲击能量足够大时,土阻力被充分激发,承载力试验值未必低于静载试验结果。因此,各检测单位应注意积累动静对比经验。3、本次能力验证试验各模型桩中1#桩实测波形桩底反射明显,桩底软弱的特征显著,本组各检测单位分析时对分析承载力的人为提高较小,因此本组的分析结果与静载试验结果相比偏离较少;3#桩从信号特征上看桩底反射不明显,桩底持力层较好,本组各检测单位分析时对分析承载力的人为提高最多,分析结果也与静载试验结果相比偏离最大;2#、4#桩次之。用高应变检测时,不应对分析作缺乏理论依据的人为干预。4、低应变动测应针对不同的测试对象选择不同的激振源。实际应用时应以改变锤的大小、形状、材质以及在桩头加不同材料的垫层来达到产生不同频率成分和能量的应力波的目的,以适应对不同类型桩、不同深度缺陷的检测需要。一般来说,对长桩、大直径桩宜选择脉冲比较宽的激振源及较高的冲击能量,对于小桩或浅部缺陷则需要用频率稍高的脉冲。实际应用中采用“一锤定音”是不可取的,本次能力验证的模型桩头尺寸较小,应选择小锤。一些单位采用大锤或力棒,脉冲较宽,不能准确地测到桩身缺陷。5、从低应变能力验证统计结果上看,很多检测单位把3#、4#、5#号桩桩身的严重缺陷结果评判时误判为明显缺陷;2#桩6.5米处桩身缺陷为扩径后再缩径,且缩径后桩身尺寸小于原桩身尺寸,不少检测单位漏判此缺陷;3#、5#桩设计成桩顶部分尺寸小于或大于正常桩身尺寸,本次能力验证时,绝大多数检测单位未对实际桩顶尺寸进行测量,基本上都漏判了此处缺陷。各检测单位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注意各种技术细节。6、从本次能力验证各检测单位提交的检测结果来看,普遍对现行检测规范相关条款的理解存在偏差,见到桩底反射信号仅仅是将该桩判为I或II类的必要条件,具体类别判断还应根据桩身的缺陷反射情况、桩型和地质条件等综合评判。希望各检测单位认真分析和总结本次能力验证试验中好的做法及存在的不足,在工程实践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动机燃烧优化方案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方案
- 化学品检测实验室管理规程
- 2025重庆市万州区长坪乡人民政府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招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昆明分行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内部审计流程规范
- 市场研究分析师的市场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
- 2025兴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交易银行部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打造个性化营销赢得市场
- 2025土地估价师考试《管理基础》模拟真题及答案
- 不干胶贴标机设计学士学位论文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 跟痛症教学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