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1 细胞概述 作业.doc_第1页
中图版必修1 细胞概述 作业.doc_第2页
中图版必修1 细胞概述 作业.doc_第3页
中图版必修1 细胞概述 作业.doc_第4页
中图版必修1 细胞概述 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禽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病毒在结构上比原核生物要复杂c禽流感病毒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活d病毒具有核酸2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4细胞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下列说法不属于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的是()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除病毒外)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d证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5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6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b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c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度或宽度是实物的600倍d看到清晰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和视野最暗的都是7下列不正确说法的组合是()病毒是生物,主要理由是其具有蛋白质和核酸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ab cd8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9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时,采用5目镜和10物镜,视野的直径位置若有16个细胞,当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40时,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一般应是()a1个 b4个 c32个 d64个10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b大肠杆菌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1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b认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指的显微镜结构名称:_;_;_; _;_;_;_;_;_;_。(2)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视野较暗,则可以通过调节_或_增加视野亮度。(3)在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物像偏左上方,则把装片向_移动,直到物像在视野的正中央。(4)在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时,物镜为40、目镜为10,则放大倍数为_,这里的放大倍数是指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5)从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的基本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把物像移到视野的_,然后只转动_,把高倍物镜转到镜筒的正中央,在视野中看到模糊的物像,最后调节_把物像调清楚。13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8上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标有“40”字样的镜头观察后转换为标有“10”字样的镜头,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是原来的_倍。(2)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_上。14如下图所示,甲图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图和丙图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图中_(填图中序号)组合。(2)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_移动装片。(3)若乙图是在组合(放大倍数为100倍)下观察到的气孔数目(假定气孔数目正好充满整个视野),若转换为组合(放大倍数为200倍),观察到的气孔数目理论上讲是_个。参考答案1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病毒在结构上比原核生物要简单。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上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答案:b2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答案:a3解析:病毒虽然不具有细胞结构,但营寄生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答案:b4解析:细胞学说并没有证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只是证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答案:d5解析: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视野中的淋巴细胞位于右上方,实际在左下方,为将其移向视野中央,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答案:a6解析:使用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b项错。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物镜离装片越近,d项对。答案:b7解析:病毒是生物的主要理由不是具有蛋白质和核酸,而是有生命,能繁殖,错。病毒没有细胞,错。答案:d8解析: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为: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增大光圈或者换用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注意只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即可。所以d选项不正确。答案:d9解析:物镜换成40,相当于在10的基础上再放大4倍。因16个细胞处于直径位置,即在一行,所以16个细胞放大4倍后,视野中还能看到16/44个细胞。答案:b10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答案: d11解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答案:c12解析:由于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在视野中物像偏哪边,装片就往哪边移;通常所说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答案:(1)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聚光镜(或光圈)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镜臂镜座(2)聚光镜(或光圈)反光镜(3)左上方(4)400倍长度或宽度(5)正中央转换器细准焦螺旋13解析:目镜6放大倍数不变,物镜由40换成10,即缩小了4倍。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4416倍。答案:(1)16(2)目镜14解析:(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像清晰时距装片距离越近。故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图中组合。(2)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所以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