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1页
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2页
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3页
作文教学漫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漫谈作文教学港口初中 张晓民本次国培网络研修期间,我选修了教学案例:写作教学条理清楚,学习后感触颇多,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一、 作文教学状况曾经的作文教学:用一个词形容自生自灭!原因:认为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试卷上的作文批阅区分度也不大,作文教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当下的作文教学:概括地说有计划,有行动,但仍存在教学随意、刻板、一笔糊涂账等状况。只有等到作文教学公开课或县市进行教学专题检查时,作文教学才是煞费苦心,批阅是沥血呕心,讲评是苦口婆心。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写眼睛,没有不水灵的;写童年没有不难忘的;写助人,没有不扶老人过马路的;写父母的爱,没有不生病背医院或下雨来送伞的还有的是时间已过半个钟头,习作刚刚开个小头,脸上紧皱个眉头,嘴里咬个水笔头。学生不观察、不感悟、不阅读、不积累、不修改,疲于应付。现状归因:首先是“超规律”。写作的基础是有感而发,而现在的作文课大多时是老师出题学生写,学生很容易丧失写作的冲动。其次是“超目标”。教师总是要求习作的完整,有吸引眼球的开头,有耐人寻味的结尾,过程要一波三折,语言还要有文采。教师觉得非如此,不足以应付考试。而且从初一到初三的作文教学要求标准相同,没有阶梯,这种不分阶段的作文高大全,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超目标达不到,该有的阶段目标也没有达成。第三是“超生活”。写作本来是要求孩子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可现实学生作文中本应该有的鲜活生动的内容都没有。学生能写出的所谓优秀作文便是带着面具的“高考体”。二、 理想的作文教学1、 认识写作很重要。写作教学是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阅读与写作,犹如鸟的翅膀缺一不可。任何一篇文章都涉及到写作者的生活感受、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审题立意等表达、思维层面的东西。从文章中大体可看出写作者的阅读基础、语文素养、思维状况、认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等。2、 读写结合。洪宗礼先生曾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各自的的任务、内容、要求和特点,两者不能互相取代。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我个人认为:读与写,基础是读。阅读不仅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而且是写作的的基础和前提,制约和指导着写作。从读到写,以读导写,抓写促读。从命题、指导到批改、评讲都应有意识地联系到阅读教学。3、 循“序”渐进作文教学需要探索出一套比较完善、实用的写作教学序列和体系,单靠教师个体的智慧力量肯定不行,需要专家团队给我们以指导。4、“死去活来”所谓“死去”就是少一些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活来”就是采取生动活泼的写作教学方式。三、 写作教学做法1、 仔细观察朱自清的春中描写到:“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写盛开的藤萝“像一条瀑布,“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这些优美的景物描写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山上肆意绽放的杜鹃花,校园里高大挺拔的杉树,庭院内芳香四溢的白玉兰、家中的小猫小狗等都列为学生观察的对象,让学生每天观察10分钟,写50字左的观察日记,以此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2、 注重感悟仔细观察着重是看到了什么,注重感悟着重是想到了什么。例如朝阳的蓬勃、夕阳的凄美、蓝天的广阔、大海的深沉,鲜花热情绽放,绿叶甘当陪衬景物如果没有融入人的情感,就会失去灵魂,正如红花红着自己的红,绿叶绿着自己的绿,若不是人用心去感悟,怎么会有“好花还需绿叶衬”的忠言呢?从常见的景物入手,引导学生一天天进步。学会从母亲的唠叨中体会母爱,从老师的目光中看到鼓励,从同伴的小小举动中感受友谊的真挚。3、 广泛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教材中的课文不可忽视,还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经典作品,我校在省级立项的课题有效开展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的行动探究正在进行,分年级推荐阅读书目,将统一书单与学生的个性书单相结合,每周设一节读书课进入课表,利用双休、法定假日集中阅读。4、 学会积累聚沙成塔:好词的积累(选词连句);精彩回放:好句的积累;精彩小片段的积累;人物描写的的积累;景物描写的积累;对事物观点看法的积累;名人名言的积累;仿写对表达方式的积累等。含英咀华:写读书心得,无字数要求。读完海底两万里,学生写对话凡尔纳;读完名人传,学生写你在我心中是最美。5、 改变刻板读繁星春水,学写小诗;读伊索寓言,自写一则寓言故事;去校园领养一棵小树,观察它的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