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地址:生理学习题集(主编 王庭槐)8/dlib/List.asp?lang=gb&type=Reader&DocGroupID=2&DocID=22126选择题注:A、B型题 单选C型题 复合选择D型题 不定项第七章 能量代謝(一)A 型题1.对低血糖最敏感的器官是A.心脏 B.脑 C.肾脏 D.肝脏 E.骨骼肌2.营养物质分子结构中可蕴藏大量能量的化学键是A.氮键 B.氧键 C.氯键 D.氢键 E.碳氢键3.不能转变成糖的营养物质是A.乳酸 B.某些氨基酸 C.丙酮酸 D.维生素 E.甘油4.糖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最重要的物质,约占总能量的A. 50% B. 60% C. 70% D. 80% E. 90%5.主要功能不在于供能的物质是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乳酸 E.丙酮酸6.体内能源的主要贮存形式是A.肝糖原 B.肌糖原 C.蛋白质 D.脂肪 E.氨基酸7.葡萄糖经有氧氧化过程可产生 38 molATP,此时消耗的葡萄糖为A. 1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 E. 5 mol8. 1 mol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可净合成的 ATP为A. 1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 E. 5 mol9. 5 000 m 长跑运动时,机体骨骼肌能量代谢明显增强,其主要供能途径是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B.葡萄糖的无氧酵解 C.脂肪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 E.蛋白质代谢10.葡萄糖进行无氧酵解时,生成的终产物为A. -氨基丁酸 B.乙酰乙酸 C.二氧化碳 D.乳酸 E.丙酮酸11.当机体的能量过剩时,可通过 ATP将高能磷酸键转移,并合成为哪种化学物质贮存起来A.磷脂 B.胆固醇 C.肌酸 D.磷酸 E.肌酸磷酸12.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的是A.一磷酸腺苷 B.二磷酸腺苷 C.三磷酸腺苷 D.葡萄糖 E.磷酸肌酸13.重症患者长期不能进食,维持其必要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葡萄糖 B.脂肪酸 C.甘油三酯 D.蛋白质 E.乳酸14.在下列器官组织中,糖原贮存量最大的是A.肝 B.肌肉 C.脑组织 D.腺体 E.结缔组织15.营养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的为A.20% 以上 B.30% 以上 C.40% 以上 D.50% 以上 E.60% 以上16.关于糖酵解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激烈运动,骨骼肌的耗氧量增加,骨骼肌处在相对缺氧状态而导致糖酵解增强B.某些疾病如休克、心力衰竭等,因组织缺氧,糖酵解过度,故易发生酸中毒C.红细胞无线粒体,缺乏有氧氧化的酶系,能量几乎依靠糖酵解供应D.某些组织如视网膜、睾丸、肾上腺髓质等,即使不缺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能量E.因脑组织糖原贮存量少,故在缺氧时,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酵解17. 1 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呼吸商D.非蛋白呼吸商 E.基础代谢率18.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 1 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B.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 1 LO2 所产生的热量C. 1 g营养食物氧化时消耗的 O2 量D. 1 g营养食物氧化时产生的 CO2 量E.机体 CO2 产生量与耗 O2 量的比值19.有关呼吸商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糖的呼吸商为 0.80 B.脂肪的呼吸商为 1.0 C.蛋白质的呼吸商为 0.71D.计算呼吸商时,CO2 产生量和耗 O2 量的单位可用 L或 molE.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耗 O2 量与 CO2 产生量的比值20.当测定呼吸商的数值接近于 0.80时,提示体内氧化的营养物质主要是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氨基酸 E.混合食物21.食用混合食物的人,呼吸商通常为A. 1.00 B. 0.85 C. 0.80 D. 0.71 E. 0.502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能量代谢是最高的A.完全静息 B.熟睡 C.外界温度为 20 D.剧烈运动 E.进食12 h以后23.剧烈运动时,机体的耗 O2 量可达安静时的A. 4 6倍 B. 6 8倍 C. 8 10倍 D. 10 20倍 E. 20 30倍24.对能量代谢影响最显著的是A.肌肉运动 B.进食 C.寒冷 D.高温 E.情绪紧张25.下列哪种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无机盐26.在下列环境温度下,哪项是安静时最为稳定的能量代谢A. 0 10 B. 10 20 C. 20 30 D. 30 40 E. 40 45 27.不转化为热能的功能活动是A.神经传导 B.骨骼肌对外做功 C.激素分泌D.胃液分泌 E.血液流动28.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时,必须取得的数据是A.呼吸商 B.非蛋白呼吸商 C.食物的氧热价 D.单位时间内的耗O2 量 E.身高和体重29.关于影响能量代谢因素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肌肉运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小的因素B.环境温度在 30 35 时,能量代谢最稳定C.情绪激动、烦恼、愤怒、恐惧及焦虑等,能量代谢可显著增高D.环境温度时,能量代谢降低E.进食糖和脂肪类食物,可使机体额外增加 30% 的热量30.在下列指标中,以哪一项作为衡量能量代谢率的标准A.年龄 B.性别 C.身高 D.体重 E.体表面积31.用简略法测定基础代谢率的计算方法是A.食物的氧热价 每小时耗氧量 身高B.食物的氧热价 每小时耗氧量 体重C.食物的氧热价 每小时耗氧量 体表面积D.食物的卡价 每小时耗氧量 体表面积E.食物的卡价 食物的氧热价 体表面积32.我国正常女性 20 30 岁年龄组的基础代谢率为A. 147 kJ/(m2h) B. 154 kJ/(m2h) C. 181 kJ/(m2h)D. 226 kJ/(m2h) E. 322 kJ/(m2h)33.下列有关基础代谢率测定的条件,哪一项是错误的A.清晨、清醒 B.静卧 C.情绪稳定D.环境温度为 18 25 E.进食后 1 h34.关于基础代谢率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成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儿童B.女子的基础代谢率高于男人C.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比例关系D.体重相同的个体,他们的基础代谢率较为接近E.身高相同的人,基础代谢率基本相等35.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平均值范围是A. 5% 10% B. 10% 15% C. 15% 20%D. 20% 25% E. 25% 30%36.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主要见于下列哪一种疾病A.呆小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糖尿病 D.肾病综合征 E.肢端肥大症37.某人面无表情、情绪低落、反应能力很差,测定基础代谢率为 -50% ,此人可能患A.甲状腺功能低下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白血病伴发热 D.甲状腺肿 E.肢端肥大症38.基础代谢率可随体温变化,发热时体温每升高 1 ,基础代谢率将升高A. 13% B. 18% C. 20% D. 23% E. 30%39.人在睡眠时通常基础代谢率降低,主要原因是A.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B.迷走神经活动减弱 C.肌张力增加D.肌张力降低 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40.一个体重 60 kg,身高 175 cm 的普通成年人,其体表面积约为A. 1.40 m2 B. 1.50 m2 C. 1.69 m2 D. 1.75 m2 E. 1.80 m241.通常以尿氮排出量来反映机体分解蛋白质的量,蛋白质分解量等于尿氮乘以A. 0.0625 B. 0.625 C. 6.25 D. 62.5 E. 62542.每克蛋白质体内氧化的耗O2量为 0.9 L,CO2 产生量为 0.7 L,根据这些数据可计算出A.食物的氧热价 B.食物的卡价 C.呼吸商D.非蛋白呼吸商 E.能量负荷43.下列哪一项与体表面积关系不大A.呼吸频率 B.基础代谢率 C.心输出量 D.肺活量 E.肾小球滤过率44.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使能量代谢明显增加,变化最大时约增加A. 2% B. 4% C. 10% D. 30% E. 40 %45.某受试者,女性,25岁,体表面积为 1.5 m2,在基础状态下 6 min耗 O2 量为 1.5 L,混合食物,此人的基础代谢率约为A. 100 kJ/(m2h) B. 125 kJ/(m2h) C. 178 kJ/(m2h)D. 199 kJ/(m2h) E. 209 kJ/(m2h)(二)B 型题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三磷酸腺苷 E.磷酸肌酸1.机体在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是2.生理活动情况下,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几乎来源于3.主要功能不在于供能的物质是A.食物的卡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呼吸商 D.非蛋白呼吸商 E.基础代谢率4.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5.单位时间时机体的 CO2 产量与耗 O2 量的比值称为6.某种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消耗 1 LO2 所产生的热量称为7. 1 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A. 13% B. 20% C. 25% D. 30% E. 70%8.蛋白质类食物额外增加的热量可达9.由糖分解代谢提供机体所需的总能量为10.当机体发热时,体温每升高 1 可使基础代谢率升高A.脑组织 B.内脏器官 C.肌肉 D.脂肪组织 E.内分泌腺11.对低血糖最敏感的组织是12.机体内糖原贮存量最大的器官是13.产生激素调节能量代谢的器官是(三)C 型题A.动脉血酮体比率 B.能量负荷(能荷)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1.反映体内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高低的是2.反映肝脏能量代谢状况的指标是A.转化成热能 B.贮存于ATP的高能磷酸键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3.三大营养物质在氧化时所释放能量的转移形式是4.一般生理条件下,人体不做外功所消耗的能量最终都A.能量守恒定律 B.定比定律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5.直接测热法的原理所依据的定律是6.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所依据的定律是A.类脂质 B.贮存脂质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7.不能成为能源的是8.构成人体细胞的脂质是9.体脂是指A.心输出量 B.基础代谢率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10.与体表面积有着比例关系的是11.与食物的氧热价有关的是(四)X 型题1.能量代谢是指生物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A.释放 B.转移 C.贮存 D.利用 2.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3.脂肪是体内能源物质主要的贮存形式,其氧化供能的特点是A.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B.人体所需能量的 30% 40% 来自脂肪C.在短期饥饿的情况下,脂肪是主要的能量来源D.脂肪不能在机体缺氧的情况下供能4.呼吸商变大的因素有A.大量脂肪转变为糖 B.肺过度通气 C.酸中毒 D.糖尿病5.下列哪些描述与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有关A.蛋白质类食物“额外”增加的热量可达 30 % B.由进食动作刺激引起 C.从进食后 1 h开始,延续 7 8 h D.“额外”增加的能量可能来源于肝脏6.测定基础代谢率的基本条件是A.清晨、清醒、静卧B.空腹(进食后 12 14 h),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影响C.室温保持在 10 20 之间D.避免精神紧张的影响7.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A.肌肉活动 B.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C.环境温度 D.精神活动8.基础代谢率的表示方式可用A. kJ/(m2h) B. kJ/(kgh)C.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相差的百分率D.实测值与同体重人平均值相差的百分率9.可使能量代谢明显增加的激素是A.生长素 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10.可被肝脏用来进行糖异生的物质有A.某些氨基酸 B.乳酸 C.甘油 D.丙酮酸11.参与能量代谢的细胞因子有A.瘦素 B.肿瘤坏死因子 C.白细胞介素 -6 D. Ghrelin和 Resistin(一)A 型题1. B 2. E 3. D 4. C 5. C 6. D 7. A 8. B 9. B 10. D11. E 12. C 13. D 14. B 15. D 16. E 17. A 18. B 19. D 20. C21. B 22. D 23. D 24. A 25. C 26. C 27. B 28. D 29. C 30. E31. C 32. A 33. E 34. C 35. B 36. B 37. A 38. A 39. D 40. C41. C 42. D 43. A 44. D 45. E(二)B 型题1. B 2. D 3. C 4. E 5. C 6. B 7. A 8. D 9. E 10. A 11. A12. C 13. E (三)C 型题1. B 2. A 3. C 4. A 5. A 6. B 7. A 8. A 9. C 10. C 11. B(四)X 型题1. ABCD 2. ABC 3. ABCD 4. BC 5. ABCD 6. ABD 7. ABCD 8. AC9. ABCD 10. ABCD 11. ABCD第八章 体温(一)A 型题1.下列有关体温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临床上通常用腋窝、口腔和直肠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B.生理学中所指的体温,一般是指体表温度而言C.人体体温在一昼夜中呈周期性波动D.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E.癫痫发作的患者体温升高2.当周围环境温度为 23 时,体表温度最低的部位是A.手部 B.小腿部 C.额部 D.躯干部 E.足部3.下列哪个器官是体内温度最高的A.直肠 B.肾 C.肝 D.胰腺 E.十二指4.下列有关腋窝温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间至少 10 min B.测量时,使腋窝紧闭形成人C.测量时,腋窝处要保持干燥 D.正常值为 36.0 37.4 E.腋窝温度高于 37 时,即可诊断为发热5.不会影响体温正常生理变动的是A.进食 B.情绪变化 C.身高、体重差异D.年龄差异 E.肌肉活动6.体温的生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A. 0.1 B. 0.3 C. 0.5 D. 1 E. 1.5 7.正常人口腔、腋窝、直肠温度的正常值范围由低至高的顺序是A.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B.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C.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D.直肠温度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E.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 2 500 mL/dE. 100 2 000 mL/d5.多尿是指6.少尿是指7.正常尿量为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B.肾小囊内压升高C.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D.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少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8.急性失血性休克可导致9.肾血浆流量增加可导致10.输尿管结石可导致(三)C 型题A.渗透性利尿 B.钠利尿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是2.大量饮清水,尿量增多是A.循环血量增加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3.促进 ADH 释放的有效刺激是4.促进醛固酮释放的有效刺激是A.在远曲小管被分泌 B.在近曲小管重吸收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5.肾小管液中的 Na+6.肾小管液中的 K+A.对水重吸收增加 B.对 Na+重吸收增加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错7.醛固酮可使肾小管8. ADH 可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A.尿素 B. NaCl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9.形成肾内髓质高渗梯度的主要物质是10.形成肾外髓质高渗梯度的主要物质是(四)X 型题1.下列哪些情况可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A.肾交感神经兴奋 B.输尿管阻塞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D.动脉血压大幅度下降 E.肾小管重吸收量增加2.肾小管可主动重吸收A.葡萄糖 B.氨基酸 C. Na+和 Cl- D.尿素和水 E. K+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是A.血浆胶体渗透压 B.肾血浆流量C.肾小囊内压 D.小管液中溶质浓度E.血中醛固酮含量4.水利尿的机制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醛固酮分泌减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E.全身血压升高5.如果近球小管重吸收率降低,则A.有效滤过压降低 B.囊内压升高C.肾小管内压升高 D.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肾血浆流量减少6.构成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因素有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C.肾小囊内压 D.肾小囊胶体渗透压E.肾小球血浆流量7.在肾血浆流量不变的前提下,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则A.肾周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浓度增高B.肾周毛细血管内血压下降C.组织间隙静水压增高D.回漏量减少E. Na+和水重吸收量增加8.关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下列叙述哪些正确A.有效半径小于 1.8 nm 的物质可以被完全滤过B.带电荷的物质比中性物质更容易通过滤过膜C.带负电荷的分子易通过D.结合的血红蛋白能通过滤过膜E.滤过裂孔膜是物质滤出的最后一道屏障9.肾单位包括A.肾小球 B.肾小囊 C.肾小管 D.集合管 E.直小血管10.能增加尿量的方法有A.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B.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C.抑制髓袢粗段对 Na+重吸收D.静脉注射大量去甲肾上腺素E.静脉注射甘露醇(一)A 型题1. D 2. C 3. E 4. E 5. E 6. D 7. B 8. E 9. B 10.B11.C 12.B 13.E 14.E 15.D 16.A 17.C 18.D 19.D 20.E21.D 22.E 23.E 24.C 25.A 26.A 27.D 28.C 29.D 30.A31.C 32.E 33.E 34.B 35.B 36.D 37.B 38.E 39.D 40.C41.D 42.E 43.D 44.C 45.C 46.D 47.E 48.D 49.C 50.B(二)B 型题1. C 2. A 3. D 4. B 5. D 6. B 7. C 8. A 9. C 10. B(三)C 型题1. A 2. D 3. B 4. D 5. B 6. C 7. C 8. A 9. B 10. C(四)X 型题1.ABCD 2.ABCE 3.ABC 4.ABD 5.ABCD 6.ABC 7.ABDE 8.AE 9.ABC 10.BCE第十章 感官系统(一) A 型题 1. 感受器对外界刺激的强度和量的编码是通过 A. 改变动作电位的幅度 B. 改变动作电位的潜伏期 C. 改变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 D. 改变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E. 改变动作电位的波形 2. 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表现在持续刺激条件下 A. 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变慢 B. 动作电位幅度变小 C. 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变慢,幅度变小 D. 动作电位潜伏期延长 E. 动作电位发放频率延长 3. 感受器的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303:2025 EN Simplified method for prediction of the oral bioaccessibility of metals and metalloids in soils
- 消防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与运动》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西乡中学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度上海市六年级上册9月考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 《生物化学检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零售药店医保培训试题及答案
- 香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
- 2025年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面试真题模拟试卷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
- 校园欺凌防范与处置操作指引
- 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
- GB/T 4854.7-2008声学校准测听设备的基准零级第7部分:自由场与扩散场测听的基准听阈
- GB/T 21709.16-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
- OTN技术与应用(阿法迪)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电力施工组织设计
- 财富沙盘流程课件
- 旋挖钻桩基施工方案
- 某某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质性数据分析及NVIVO使用课件(PPT 6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