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教版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作业(1).docx_第1页
学人教版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作业(1).docx_第2页
学人教版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作业(1).docx_第3页
学人教版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作业(1).docx_第4页
学人教版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作业(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5 19.4放射性的应用与保护 作业(1)1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的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装修污染已经被列为“危害群众最大的五种环境污染”之一有关放射性元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核了b. 已知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1g氡放在天平左盘上,砝码放于右盘,左右两边恰好平衡,则7.6天后,需取走0.75g砝码天平才能再次平衡c.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所产生的d. 射线一般伴随着a或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卢瑟福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b49e+24hec612+n01c. 贝克勒尔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n714+24heo817+h11d. 查得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3一个u92235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u92235+n01x+s3894r+2n0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原子核中含有54个质子b. 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 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 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4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x的径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直径比为71,碳14的衰变方程是()a. c614h24e+x410 b. c614e01+x615c. c614e10+x714 d. c614h12+x5125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r86222n),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421,如图所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是下列方程的哪一个()a. r86222nf87222r+e10b. r86222np84218o+h24ec. r86222na85222t+e10d. r86222na85220t+h1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b.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时所产生的c. 方程式u92258t90254h+h24e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d. t90232h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成为p82208b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温度升高,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减小c. 原子核发生衰变后原子序数不变d.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的多,因此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8中微子是一种不带电、质量很小的粒子早在1942年我国物理学家王淦昌首先提出证实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静止的铍核()可能从很靠近它的核外电子中俘获一个电子(动能忽略不计)形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中微子,新核处于激发态,放出光子后回到基态通过测量新核和光子的能量,可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则_a. 产生的新核是锂核()b. 反应过程吸收能量c. 中微子的动最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d. 中微子的动能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能相等9氚核发生衰变过程中除了产生粒子和新核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止质量的反中微子。某次云室中静止的氚核发生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粒子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1,粒子的动量为p2,则a. 上述核反应方程为b. 氚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粒子c. 粒子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体现出实物粒子的波动性d. 产生新核的动量为p1p210现代家居装潢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在装潢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材料,这些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b.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16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一定只剩下4个氡原子核d. 在、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11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_,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_。12根据核反应方程 n+x+ h,x粒子中含有_ 个质子13(1)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b处于n3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c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紫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d在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衰变e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14研究发现,在核辐射形成的污染中影响最大的是铯137(),可广泛散布到几百公里之外,且半衰期大约是30年左右请写出铯137发生衰变的核反应方程(新核可用x表示):_如果在该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光速为c,则其质量亏损为_15(1)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_)a. b. c. d. (2)已知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频率为的光子的动量为_,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_(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若用波长为(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试卷第3页,总3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1c【解析】a、半衰期的对大量原子核的衰变的统计规律,对于单个是不成立的,故a错误;b、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发生衰变放出,导致质子数减小2个,质量数减小4,故中子数减小2,故b错误;c、发生衰变的过程是:一个中子变为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故c正确;d、根据、三种射线特点可知,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射线电离能量最强,穿透能力最弱,故d错误。故选c。【点睛】正确理解、衰变特点,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书写衰变方程是该部分的重点,要加强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a【解析】卢瑟福通过粒子的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b49e+24hec612+n01,故b错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n714+24heo817+h11,故c错误;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3a【解析】设x的原子核中含有x个质子,质量数为y,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有:92=x+38,235+1=y+94+2,解得:x=54,y=139,故质子数为54个,而核子数为139个,故a正确,b错误;因为裂变时出现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能量,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减少,但总的质量数是不变的,故c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点睛:裂变和聚变是在原子物理中学习的两种重要反应,要明确它们的特点以及应用,熟练应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解答有关问题。4c【解析】因r=mvqb,由动量守恒可知,放出的粒子和反冲核满足m1v1=m2v2,所以r1r2=m1v1q1bq2bm2v2=q2q1=71,又因为两个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两个粒子的带电量电性相反,一正一负,可得c614e10+n714,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系统动量守恒,结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半径公式,求出放射的两粒子的电量比,再根据左手定则确定电荷的电性,从而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选出正确的核反应方程式5b【解析】原子核的衰变过程满足动量守恒,可得两带电粒子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动量大小而言有:m1v1=m2v2,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可得:r=mvqb,所以:d1d2=r1r2=q2q1=421,审视abcd四个选项,满足42:1关系的只有b,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核衰变过程动量守恒,反冲核与释放出的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据此可列式:m1v1=m2v2, 结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可得小粒子与反冲核的电荷量之比,利用排除法即可。6c【解析】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故a正确;b、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来自原子核,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b正确;c、方程式u92258t90254h+h24e是衰变反应方程,故c错误;d、经过1次衰变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经过1次衰变,电荷数增1,质量数不变;t90232h衰变后成为p82208b,质量数少24,经过6次衰变,经过82+6290=4次衰变,故d正确;不正确的故选c。7d【解析】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a错误;b、半衰期是由放射性元素本身决定的,不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c、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有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故c错误;d、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因此废料容易处理,故d正确;故选d。【点睛】考查天然放射现象的作用,理解衰变的电子是从原子核中子衰变而来的,掌握半衰期不受环境的影响。8a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 ,所以产生的新核是锂核,反应过程放出能量,故a正确,b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可知中微子的动量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正确;因为中微子的动量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因为质量不等,根据,可知中微子的动能与处于激发态新核的动能不相等,故d错误。所以ac正确,bd错误。9abd【解析】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氚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a正确; 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b正确; 粒子在云室中受磁场力的作用,做的是圆周运动,与波动性无关,c错误;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 ,所以新核的动量大小为,d正确10abd【解析】a项:衰变时,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a正确;b项: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如温度,压强等),只与原子核内部结构有关,故b正确;c项:半衰期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对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c错误;d项:射线的电离能力比射线的电离能力强得多,射线的穿透本领比较强,电解能力最弱,故d正确。点晴:射线的实质是电子流,射线的实质是电磁波,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解能力最弱,而射线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衰变的电子来自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从而即可求解。11 质子, 147n+42he178o+11h【解析】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质子,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147n+42he178o+11h.1212;【解析】设x粒子的质量数为m,电荷数为n;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23+4=m+1,11+2=n+1,解得:x=26,y=12,故说明x粒子中质量数为26,电荷数为12;因只有质子具有电荷数,因此其包括的质子数为12。13bce【解析】a、衰变中产生的射线实际上是原子中的中子转变成质子和电子而放出的,不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故a错误;b、处于能级状态的大量氢原子自发跃迁时,能发出种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c、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为紫光的频率比蓝光大,因此当用蓝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逃逸出来时,当改用紫光时,也一定有光电效应发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故c正确;d、在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d错误;e、比结合能是衡量原子核结构是否牢固的指标,它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