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案 1 窃读记【教学目标】、认识“窃、腋”等个生字,会写“窃、炒”等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教法与学法】引导式与读、议相结合【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自学生词新词。、自学检测:认读生字与写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 d;“踮起脚尖”中的“踮” din读;“暂时”中的“暂”读 z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写字要认真,注意书写的习惯。体会词语的含义: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三、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三、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默读第自然段: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课件演示第自然段: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引导学生朗读第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板书设计】 、窃读记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布置作业】1、 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2、 精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回顾课文内容。、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二、品读体验、指名读第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课件演示句子。)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件演示句子。)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联系生活说一说。)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默读自然段: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三、感悟写法、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课堂小结】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拓展延伸】、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布置作业】、阅读窃读记节选(发放材料),写出读后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板书设计】、窃读记 贪婪 害怕 开心 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 依依不舍 麻木 轻松【练习设计】(课件展示)、读一读,写一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解释划线的词语: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填空:课文以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写几条读书的名言。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目标】1、 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的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2、 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3、 能从对话中得到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和不可偏科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教学难点】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教法与学法】引导、分角色、谈体会【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总结学法1、 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2、 分角色读课文,知内容3、 总结学习收获。三、反馈交流1、 识生字,读懂词、句意思。2、 文中的小苗和大树指的是谁?3、 这篇课文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发现了吗。访谈录:时间、地点、访谈内容4、 他们的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各自交流了自己爱看闲书的一次经历。文章要想写好,就要多看课外书。21世纪的青年,要树立三贯通的人才观念。给你印象深刻的是?5、 从对话中我们知道季羡林爷爷是个作家翻译家、学者,课题怎么说是大树呢。6、 总结学习收获。【知识拓展】1、根据自己的作文现状,看课外书情况,谈谈自己以后该朝哪方面努力。2、怎样对自己的学科进行调整,才能适应21世纪的三贯通的人才要求【板书设计】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时间 地点 访谈内容1、写好文章 多看书2、三“贯通” 学好外语3、积累古诗文【作业设计】1、连线搭配严格的 目光 猛烈的 战斗严厉的 表情 激烈的 炮火严肃的 要求 热烈的 掌声【布置作业】1认真书写本课生字、生词2、黑板上的练习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教法与学法】教师引导 合作学习【课前准备】PPT课件 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1)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课件展示)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拓展活动】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课堂作业设计】(课件展示)一、把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1、 这有什么关系呢?2、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3、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板书设计】3、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朋友 家 故地 假设 比喻 反问 列举【布置作业】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 4、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教法与学法】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书的名言【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齐读课题, “长生果”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我的“长生果”呢?请你从书中寻找答案。二、 自学课文,认字解词。1.出示自学提示(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及新词。(2)画出不理解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3)思考文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2.自主学习,同学研究3.交流自学情况4.理解词语。(课件展示)三、深入学文,自读自悟1.在作者看来什么是“长生果”?2、作者写了少年时代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3、交流作者写的这几件事?4、作者从读书中悟出了什么道理?5、全班交流体会书,被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味道。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不求甚解”引用于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的主意;“鲜味”,即新鲜的味道。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窠臼。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借鉴”,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鉴,镜子。“模仿”,仿效,照着样子做。“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开始时必须要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但只有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创造,才能打动人心,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四、 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结合自己的作文情况,你认为读书和作文有什么关系。 【课堂作业设计】(课件展示)1、词语补充流光( )( ) 如( )如( ) ( )肠( )肚 ( ) )有味 ( )( )联翩 如( )似( )()长()久 ()()离合【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书作文方法: 1.别出心裁 2.厚积薄发 3.真情实感【布置作业】1、 小黑板作业2、 背诵课文中精彩片段。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有重点地叙述活动的经过或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与学法】合作学习【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吧!二、组内讨论: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要求人人发言,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表达差的学生也能参与,鼓励他们积极发言.3.小组讨论,互听互评,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交流汇报,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师生共同评议。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如: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四人小组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沐浴清洁海绵合作协议书
- 安全培训救火毯的使用
- Heptyl-nonyl-phthalate-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H-Asn-Arg-OH-di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与课件
- 2025年宿州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招募就业见习人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健康保健行业消费心理分析
- 合同文件标准化审批流程模版防止遗漏内容
- 2025年猫爬架合作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中药材银杏叶行业供需格局及未来销售渠道趋势报告
- 潍坊市公安局招录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2024
- 中医运动养生教学课件
- 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宣传
- 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知识习题集
- GB/T 25820-2025包装用钢带
- 点云质量评估-全面剖析
- 形婚协议书合同完整版
- 海南时政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计划生育工作培训方案
- 砭石疗法培训学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