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12 姥姥的剪纸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3.透过文字,初步感知姥姥的形象。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课前准备:(一)教具学具:挂图(二)先学提纲:一、课文我先读1.读一读,标一标:把课文至少读三遍,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读一读,写一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字较容易读错: 3.读一读,理一理:通过读文,我知道这些自然段写了姥姥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二、生字我先学1划出文中出现的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2划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词语摘录1: 我的理解: 词语摘录2: 我的理解: 词语摘录3: 我的理解: 三、资料我先找1搜集各地剪纸艺术的资料及图片并试着用简短的文字加以介绍。我搜集的剪纸艺术资料我喜欢的剪纸图片我来介绍学情分析: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在江苏地区虽不多见,但学生也略有接触。如农村过年时门上贴的门签,手工课上也有简单的剪纸教学。因而学生对剪纸比较感兴趣,而姥姥对于学生来说,则是童年美好的回忆。教学时可以以这两者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我们一起来叫一声,姥姥。(学生齐叫)加上儿化(范读),你来叫一声。(指名)你再来叫一声。(指名)读得真亲切。这位姥姥有一手绝活,那就是剪纸。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齐读)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本节课我们的学习方任务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透过文字,初步感知姥姥的形象。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2检查预习:出示两组词语: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1)读一读。(2)理解词语。A “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剪刀剪纸时候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你听过吗?感觉怎样?(感觉很轻快,很短促,很好听的。)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谁来读这个词语?大家请注意这个“悦”,为什么用竖心旁呢?(跟“心”有关。是说这声音传到耳朵里,心里觉得很舒服。)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清清爽爽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明朗、清亮; 率直、痛快; 舒服。你认为清清爽爽的“爽”应该选择哪一种?是的,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谁也来模仿一下?B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i。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C“薅草”就是用锄头薅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这样一个动作。(教师模仿“薅”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淘米、喂猪)D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一幅叫“喜鹊登枝”。还有一幅叫“牛驮小兔”。“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是啊,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来,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3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感觉?“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2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中有一组关联词,用得比较特殊,你注意到了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去读读,你感觉到了什么?你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无论无论只要就”这里连用了两个“无论”)。3请你仔细观察刚才的两组词语,发现了什么?(我发现第一组词语都跟声音有关。“啧啧、刷刷”都是声音,“悦耳至极、清清爽爽”是声音带给人的感觉。都跟“有声有色”的“声”有关系。第二组词语其实跟“色”有关,不管是择菜、薅草、剪窗花都是描写童年色彩斑斓的生活的。)4你能结合这两组词语,分别说说作者说的“有声有色”的“声”和“色”可能各是什么吗?(“声”可能是姥姥剪纸时的刷刷声、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声”就是悦耳至极、清清爽爽的声音。 “色”可能就是指姥姥给我剪“喜鹊登枝”,给我剪“牛驮小兔”,给左邻右舍剪窗花)5.姥姥的剪纸到底有多么有声有色?我们下节课再讲。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完成补充习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思考与调整: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12 姥姥的剪纸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文字,欣赏姥姥的剪纸,体会浓浓的祖孙情。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体会结尾蕴含的内容。课前准备:(一)教具学具:小黑板(二)先学提纲:一、品的感悟我先行1. 划一划,写一写:读课文,把文中能表现出我与姥姥之间融融亲情的语句画下来,并建议写写批注。(选择其一写下来。)词句摘抄: 批注: 2读一读,想一想:作家笑源用“姥姥的剪纸”作题是什么用意,课文仅仅是在写剪纸吗? 二、拓展积累我准备1.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剪纸作品,展开想象写一写。我喜爱的剪纸作品我来介绍这幅作品学情分析:为了加深学生对姥姥与“我”情感的理解,可以利用课文中讲到的几幅“牛兔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加以想象,使学生明白这些“小兔骑牛图”“老牛小兔啃草图”等等的意思,进而体会浓浓的祖孙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姥姥,欣赏了她精致的剪纸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文字领略姥姥高超的技艺,体会“我”和姥姥的浓浓亲情。2.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二、出示目标今天的学习任务是: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三、品读感悟(一)学习16自然段1提出任务:姥姥的剪纸的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书上有个词就能很好地来形容姥姥的剪纸,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能不能找到这个词。2交流。相机板书:神3姥姥的剪纸那么神,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你读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语句。学生读后交流:预设一: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在这句话里,你最关注哪个词?(都)一个“都”字,让你感觉到什么?(姥姥的剪纸作品很受家乡人们的欢迎,到处贴着她的作品。我感觉到姥姥这个人真好,是有求必应。)你想想,当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赞叹、开心)请你带着自豪的心情读读,请你带着赞叹的心情读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预设二: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师: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指导朗读。预设三:“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姥姥的剪纸形象逼真)猫、虎、母鸡、公鸡都是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人物、植物、器物等等。)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同桌先互相夸夸。(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预设四: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师: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术高超。)指导朗读。预设五:“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4姥姥的剪纸真是神啊!同学们,姥姥的剪纸为什么会这么神呢?讨论交流:预设一: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理解“熟能生巧”:熟的意思是熟悉,熟练,巧的意思是灵巧,灵活。熟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手就会灵活。姥姥“熟能生巧”的本领是怎么练就的呀?(“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预设二: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过渡: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预设三: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二)学习712自然段。1过渡:读到这里,那个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姥姥似乎就站在我们的面前。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姥姥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2,姥姥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2交流:剪得最多的是老牛和兔子。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板书:拴3“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你从“拴”字中体会到什么?自由朗读课文7-12自然段,找找,文中具体描写了几幅剪纸“牛兔图”?用浪线画下来。你从这几幅作品中体会到姥姥怎样的情感?5讨论交流兔子骑在牛背上疼爱;一起啃食青草疼爱6能不能给这两张剪纸起个名字?7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的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同桌分角色朗读,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8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9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三)学习13自然段。1是呀,姥姥那神奇的剪纸,牢牢地拴住了上学前的“我”。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头牛,牢牢拴住萝卜头。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我的幼年时代,拴住了我上学前的一个个密云多雨的盛夏,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还拴得住我吗?何以见得?(还拴得住。因为“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2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剪纸取个名儿,你会取什么名儿?(凝望浓浓的爱)3同学们,姥姥寄给我的剪纸,想对我说什么呀?看到这幅剪纸,我想对姥姥说什么话呢?让我们把姥姥和“我”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请左边两组同学写姥姥想对我说的话,右边两组同学写我想对姥姥说的话。4交流学生的写话。5师: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幅剪纸吗?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间浓浓的情啊!板书:情6过渡:引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7师:我心飞扬,我梦依旧,姥姥的剪纸将拴我一生,拴我一世,让我们饱含真情地齐读这段话。(四)总结课文1多么深情的话语啊!我读懂了作者的那颗心,我们沉浸于作者的那个梦。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心上,你认为姥姥的剪纸拴住的是一颗什么之心?(生: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2是呀,思念之心、依恋之心、怀旧之心、感恩之心、回归之心统统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有一首歌这样唱着: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随后陈红感恩的心响起。)(在音乐声中)同学们,记住: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亲人、故乡永远是你情归的港湾,感谢亲人、感谢命运、感谢生活四、检测完善1.背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心灵手巧 勤劳善良12.姥姥的剪纸 神 情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思考与调整: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13 牛郎织女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主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清人物关系,初步了解特点。课前准备:(一)教具学具:挂图、生字卡片、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二)先学提纲:一、课文我先读1.读一读,标一标:把课文至少读三遍,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读一读,写一写: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字较容易读错: 3. 读一读,理一理:看看本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牛郎织女的什么事?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试着给全文分分段,写出主要意思。课文主要写了: 我给课文分分段:二、生字我先学 1再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想一想,查一查,联系上下文,把词语的意思写下来。词语1: : 词语2: : 2其中哪些词语你以前在课外阅读中遇到过,已经理解了,在它们中间选择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我用以下几个词语来写话: 、 、 我写的一段话: 学情分析:本文是神话故事,学生比较喜欢类似的文章。以此为兴趣,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课文,课前做好预习,相信学生会学得兴致盎然。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关民间故事的知识吗?学生介绍2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3板书课题:牛郎织女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本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人物关系,初步了解特点。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出示生字:嫂棚衰趁挣扎汹 舔拽 新词:嫂子牛棚衰老趁挣扎波涛汹涌 指名读,正音。“嫂”是平舌音;“棚、挣、汹”是后鼻音,“舔、趁”是前鼻音,“拽、衰、趁、挣、扎”是翘舌音。挣 说说文中读哪种音?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组词?扎 文中的读音 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组词?巧记字形:嫂 搜 馊 ( )子 ( )饭 ( ) 索衰 哀 ( )伤 ( )败 悲( ) 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并在文中圈注。2初读汇报: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教师按课文出现的顺序引导学生说出人物并板书: 哥哥 嫂子 牛郎 老牛 王母娘娘 织女 读准字音:嫂子的“嫂”(注音) 3默读课文说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文中相应的内容重点读:(1)哥哥 嫂子 牛郎 读课文第1自然段,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哥哥嫂子对牛郎的态度。 (2)牛郎 老牛 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牛郎对待老牛的词,并找出描述具体行动的句子来读一读。 过渡:老牛对牛郎的好仅仅是“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吗?”故事的第一个转折在哪个自然段呢?(板书:舔 教学“舔”字) 老牛的这种行为在民间叫什么?(红娘 牵红线 牵线搭桥-为什么叫搭桥呢?) (3)牛郎 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指点下见到了那位美丽的姑娘了吗?见面后的结果又向哪发展了? 大声读课文相应的自然段( 4-6自然段) 初评牛郎织女。-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牛郎织女的印象 汇报时说出自己的理由。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二段1提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弄清这一段课文告诉了我们些什么?2自主阅读3交流展示:(1)体会牛郎的孤苦伶仃:抓住关键词句“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没有名字”(2)体会老牛和牛郎的关系:那些词句写出了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哪些语句写出了老牛跟牛郎也很亲密?(3)指导朗读。(二)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1提出任务:(1)一天,老牛居然和牛郎说起了话,到底是说什么呢?(2)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3)有感情地郎读老牛说的话。2自主阅读3交流展示感受“微弱的星光下面”老牛说话的情景。4 小结:这一段写老牛叫牛郎到湖边的树林里去找一位美丽的姑娘,表现了老牛对牛郎的关心。5.适度拓展巧引新,总结延伸 牛郎和织女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继续关注牛郎织女一家的命运。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朗读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13.牛郎织女嫂子牛棚衰老趁挣扎波思考与调整: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13 牛郎织女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主人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执著。课前准备:(一)教具学具:小黑板(二)先学提纲:一、品读感悟我先行1. 品语言,悟特征:故事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非常丰富,你能从中体会出王母、牛郎、织女的性格特点吗?摘录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人物的性格特征王母:牛郎:织女:2. 识人物,评人物:读了这篇民间故事,你对故事中的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不妨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交流。故事人物我的评价二、拓展积累我准备。好故事,我先读:建议你搜集一下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读一读,填一填。故事名称故事梗概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他们能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很容易理解织女的勇敢。但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主人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执著,还需对封建家族的统治要有所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现在有哪一位同学能为大家讲讲牛郎和织女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牛郎和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学课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学生质疑。)二、出示目标本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三、品读感悟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故事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人物以及故事所要表达的感情。 (一)走近织女1.提示任务: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自由读读56自然段,划出最能打动你的一句话。2.自主阅读:圈画句子,写下你的真实想法。3.交流展示:预设:“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1.你读出了什么?(织女要留在人间的决心很大。)2.决心在字典上的意思是:“拿定主意。”(出示:拿定主意。)织女为什么要拿定主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板书:善良 勤劳)3联系上下文领悟“决心”。我们来看前文“交谈中,牛郎明白了织女的身份,织女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织女是什么身份?(王母娘娘的外孙女,高贵的公主)牛郎又有什么遭遇?(父母早逝,贫穷困苦)4一个高贵的公主嫁给一个身份卑微、穷困潦倒的放牛郎意味着什么?会有什么后果?(贫穷、劳苦、卑微、惩罚、甚至付出生的代价)5同学们,好好劝劝织女吧。(练习说话)(1)织女啊,我们私自下凡,已经违反了天规,你若(2)你看牛郎那么穷那么苦,(3)织女啊,如果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你会6谢谢大家,你们都说到织女的心里去了。她也担忧,她也害怕啊,但最终还是下定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同学们,这是怎样的决心哪?(把荣华富贵甚至把生死都置之度外的决心)7.这样的决心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感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二)体会爱情之美1.师生接读“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老师这儿有一段黄梅戏的唱段,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多美满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歌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预设:一个耕种一个织布,一起做家务,一起吃饭,一起看星星,郊游。(板书:男耕女织)2.三年过去,他们已是相濡以沫,三年后,他们又有了一儿一女。生活过得挺美满。(“挺”字变红)我觉得这里该换成“好”“美满”才对,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挺”字的。(毕竟他们家还是穷,但两人无拘无束,生活得挺美满。)看,作者用词多么准确。 3.追求爱情的他们,日子虽苦,心里也甜哪。让我们怀着对这份美满的憧憬,深情的祝福他们吧。一起读5、6两自然段。再接读第7自然段。 (三)感受离散之痛过渡:人说,天上一天,人间三年。西王母醒来的那一刻,灾难便降临了。1.提示任务:默读课文810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自主阅读。3.交流展示:王母之狠(你从哪里体会到王母的狠?)引导学生抓住动词体会王母之狠跳、闯、推、拽、拔、划牛郎之急(你是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心急如焚、心如刀割织女之痛(挣扎)(1)“痛”可以组成哪些词?(板书:悲痛、伤痛、痛恨)(2)织女“悲痛”的是什么?(与亲人离别)真是“回头不见亲人面,云也落泪风也悲。”但是,不管忍受多么大的痛,织女却始终没有后悔过。谁来读:(3)织女“痛恨”的又是什么?(无情的外祖母)王母娘娘为什么这样绝情?(无情的天规、封建礼教)4. 总结归纳,指导朗读。让我们把王母的狠,牛郎的急,织女的痛统统放到文章中去读。(有感情地朗读810自然段)6.再品决心,体会忠贞不渝。出示: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这边,织女在天河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1)“日子久了”,到底有多久?(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甚至永远)你从这个词中又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忠贞不渝(2)就在岸边等,哪怕把我变成岩石,哪怕把我变成星星,我也要和她隔河(相望),这是牛郎对织女的(决心),也是织女对牛郎的(决心)(3)同学们,在字典中“决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坚定不移的意志。(出示意思)(四)期盼鹊桥相会1.他们的坚定不移的意志,他们忠贞不渝的感情终于感动了上苍。出示:(学生接读)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确实比平时少了许多,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搭桥去了。 2.图示:这是一座喜鹊搭起来的桥,快看,多美的桥啊!牛郎和织女踩着喜鹊的身子来相会。想想,两个人一年才能见一面,织女会对牛郎说什么?说话训练:(1)牛郎啊, (2)织女啊, 3.纵然每年只能相聚一次,纵然千言万语来不及倾诉,纵然漫漫长夜孤独而难熬,他们却始终相信,出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四、课堂总结1.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3.为什么最后不在一起?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想象基于现实。)4.补充,故事古而有之,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是在不断地变化。提示阅读迢迢牵牛星鹊桥仙天上的街市,感受变化。5.小结: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最后,我要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祝福天下所有的有情人。(齐读句子)五、拓展延伸我国还有许多民间故事,其中广为流传的为四大民间故事。谁能说出它们的题目?课后请同学们练习讲述这些故事。六、检测完善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男耕女织 13.牛郎织女 痛失老牛 渴望自由与幸福 夫妻离散 鹊桥相会思考与调整: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14 安塞腰鼓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课前准备:(一)教具学具:小黑板(二)先学提纲:一、课文我先读1.读一读,标一标:把课文至少读三遍,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2.读一读,理一理: 读读课文,请你按“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尝试着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一:( ) 二:( ) 三:( ) 二、生字我先学1新词列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有: 2词语理解:我通过查字典理解了以下词语: : : 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以下词语: : : 三、资料我先找 听一听,看一看:建议有条件的同学通过上网等方式看一看安塞腰鼓舞动的场景。学情分析:这篇散文语言优美,但比较长,学生难以读好。因此,一定要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教学时再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教学过程: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在作家刘成章的带领下,欣赏来自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板题,齐读)2有谁了解安塞腰鼓吗?把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历史。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着陕北高原农民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1986年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1995年陕西省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腰鼓之乡”。3.大家看过安塞腰鼓的表演吗?(没有)想看吗?(想看)那好,老师就让大家一饱眼福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有方向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理清文章脉络。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同学们,刚才看了安塞腰鼓的表演,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比如:老师看了,觉得安塞腰鼓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振奋人心 亢奋 豪迈 震撼 火烈)2 你们的感受真是各不相同!同学们,这篇课文老师已经让大家预习了,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3读一读。(出示:高粱 骤雨 酸枣树 搏击 战栗 陌生)(读后纠正读音,再齐读)4读得好,同学们,这些生词里有六个生字,这些字的笔画比较多,能记住这些字的笔画吗?请大家完成书后的描红表。5我发现你们的脸都读红了,看来十分激愤。你们知道这些词都是用来描写什么的?(安塞腰鼓)6难怪作者在文中写道:好一个安塞腰鼓!(板:好一个 再出示这句话)四、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 明结构。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安静的腰鼓(静)火爆的腰鼓(动)寂静的腰鼓(静) (击鼓前) (击鼓时) (击鼓后)五、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提出任务:腰鼓表演开始了,我看到了什么?2自主学习。3.交流:一片高粱地 茂腾腾的后生 不曾响过的腰鼓4.开头的静态描写有什么好处?理解“茂腾腾”六、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完成补充习题2熟读成诵。板书: 14.安塞腰鼓安静的腰鼓(静)火爆的腰鼓(动)寂静的腰鼓(静) (击鼓前) (击鼓时) (击鼓后)思考与调整: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第 四 单元 课题:14 安塞腰鼓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3.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前准备:(一)教具学具:小黑板(二)先学提纲:一、品读感悟我先行1读一读,写一写: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一部分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主要讲了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课文里出现了几次?结合你的理解,你认为这样的句子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3读一读,划一划:划出文中排比、比喻句,读一读,体会其精妙之处。【提醒:可以写写批注哟!】二、拓展积累我准备1边读边想:读罢课文,趁着“隆隆”的鼓声还在耳畔回响,想象着写一写:( )成了皮鼓了,我听到了( )。2亲近作者:本文的作者刘成章已出版六种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建议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读一读。学情分析:课文有关生命和力量的主旨以及对舞蹈动作、声音的描写,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让学生读出气势即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在一曲荡气回肠的黄土高坡声中,我们这节课继续走进黄土高原,继续来领略那黄塞腰鼓的独特魅力。2 作者在文中反复赞叹安塞腰鼓的一句话是什么?(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好”)3文中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安塞腰鼓的“好“?(板书:场面、鼓声、后生、舞姿)二、出示目标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句子赏析。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3.感受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体会作者对人的旺盛生命力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三、品读感悟(一)精读6-8小节,感受火烈的舞蹈场面1提出任务:默读这几自然段,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回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2自主阅读3展示交流:(出示6-8小节)(1)、找到“黄土高原上爆出”,点出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2)、再次轻读句子,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出示句一:“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理解排比句的作用。*改为诗体形式,指导学生朗读出示句子二:“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找出相对意思的词,理解对比的作用,体会安塞腰鼓的感染力;*指导朗读,理解体会场面的火烈。小结:看到这么壮阔、这么豪放、这么火烈的舞蹈场面,难怪作者会发出感叹(师生齐说)“好一个安塞腰鼓”!(二)精读9-11自然段,体会鼓声的巨大力量。过渡:安塞腰鼓不仅给人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在听觉上,更给人剧烈的震撼!1指名读,找出让自己感受到震撼的语句;2“隆隆”的理解和朗读指导;3仿写练习 沉重的鼓声还会碰撞在哪里?用文中的句式来说一说。小结:这是隆隆的鼓点,这是隆隆的气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项目1 探索数据表格构建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泰山版2019第3册-泰山版2019
- 2025聘请副校长合同
- 2025猪肉交易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市企业劳动合同范本
- 《2025企业雇佣合同范本》
- 包头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3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第3课时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
- 电池厂职业健康防护管理规定
- 2025新进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东营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河南豫信电科所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笔试考题
- (行业)常用表面处理工艺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 《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课件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 2025年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合作下的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