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1页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2页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3页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4页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湖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一、综述2007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和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突出对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的环境整治,加强环保基础工作和环保队伍建设,努力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与2006年相比,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略有改善,大多数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基本稳定,江河湖库水质符合或优于类水质断面的比例略有上升,但流经部分城市及工业区江段的地表水污染仍较严重,枯水期氨氮和耗氧物污染在部分水域有所加重。全省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未达标。酸雨污染略有减轻,重酸雨(pH4.5)频率有所下降。全省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环境噪声处于较好水平,6个重点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3.3%。二、水环境(一) 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5.21亿吨,比上年增加3.3%。其中,工业废水10.01亿吨,比上年增加0.1%,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9.7%;生活污水15.20亿吨,比上年增加5.5%,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0.3%。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90.36万吨,比上年减少2.0%。其中,工业COD为25.72万吨,比上年减少11.9%;生活COD为64.64万吨,比上年有所增加。工业废水中氨氮、石油类、氰化物和各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均比上年减少,其中挥发酚、汞、六价铬和铅排放量显著降低。全省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9.8%,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表1 2007年与2006年废水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对比年 份废 水(亿吨)化学需氧量COD(万吨)氨 氮(万吨)总量工业生活总量工业生活总量工业生活2006年24.4110.0014.4192.2529.2163.0410.053.756.302007年25.2110.0115.2090.3625.7264.649.153.146.01增减率()3.30.15.5-2.0-11.92.5-9.0-16.3-4.6年 份石油类氰化物挥发酚汞镉六价铬铅砷2006年(吨)1027.7054.01120.171.3218.5313.8977.1180.502007年(吨)858.3044.7074.720.6716.407.5649.8670.40增减率()-16.5-17.2-37.8-49.2-11.5-45.6-35.3-12.5(二) 水环境质量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水污染仍较为普遍,特别是流经城镇和工业区江段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岸边污染带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少数城市存在饮用水源安全隐患。图1 2007年湖南省控制断面水质类别全省96个水质监测断面中,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2个,占2.1%;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37个,占38.5%;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为40个,占41.7%;属于类水质的断面为9个,占9.4%;属于类水质的断面4个,占4.2%;属于劣类水质的断面4个,占4.2%。96个断面中,功能区达标断面数为80个,占83.3%,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全省江河水域主要受粪大肠菌群、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因子污染。与2006年相比,地表水中重金属污染物的范围及超标率进一步降低,2007年枯水期湘江长株潭江段未发生镉、砷超标现象,铜、铅、硒等因子全年未出现超标;但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阴离子洗涤剂、挥发酚、氟化物等污染物在部分断面时有超标。总体上,全省水环境质量较上年略有改善,重金属类污染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四水一湖污染程度由重到轻排序依次为湘江、沅江、资江、洞庭湖、澧水。图2 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状况1、城市饮用水源全省14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按多因子评价达标率在93.1%100%之间,其中永州、娄底、郴州、邵阳、怀化、张家界和岳阳7个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湘潭达标率最低(93.1%),其他城市达标率均在95%以上。城市饮用水源水质主要超标因子为粪大肠菌群和氨氮,铁、锰、砷、总磷和BOD5等指标在个别断面偶尔超标。与上年相比,株洲、邵阳、常德、益阳、娄底、怀化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较上年有所上升,其它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基本持平。2、主要水系湘江流域:全水系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2个,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10个,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21个,属于类水质的断面3个,属于类水质的断面1个,属于劣类水质的断面3个。40个断面中34个达到水域功能区划水质目标要求。湘江干流永州至衡阳松柏、衡阳熬洲至株洲上游江段水质较好;衡阳松柏至衡阳城区江段、长沙、株洲、湘潭江段水质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湘江支流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以及渌水水质较好,所设的13个断面均符合或优于类水质标准;蒸水衡阳段、涟水湘潭段和浏阳河长沙城区段污染较重,所设9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达不到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资江流域:资江水系水质总体优良,干流和支流夫夷水所设11个断面水质均符合或优于类水质标准。支流邵水入河口断面氨氮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属类水质,但可达到功能区标准。沅江流域:全水系20个断面中,类水质断面9个,类水质断面5个,类水质断面2个,类水质断面3个,劣类水质断面1个,断面功能达标率为70.0%。受上游贵州省水污染影响,沅江干流上游江段总磷污染仍然严重,入境交界断面托口为劣类水质,托口以下3个断面为类或类水质,干流沅陵段和下游常德江段水质较好。沅江支流巫水、武水、渠水、酉水所设9个断面水质均符合或优于类水质标准,氵舞 水入河口断面受沅江干流回流影响,总磷超标属类水质;花垣河虎渡口断面属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澧水流域:澧水水系水质优,所设9个断面均符合或优于类水质标准。洞庭湖水域:洞庭湖所设10个监测断面均达到了类水质标准,对比上年有较大程度改善,但富营养评价指数与上年度持平,仍为中营养。其它水域:长江岳阳段荆江口、城陵矶断面为类水质,陆城断面氨氮超标,属类水质;长江藕池河西支官垱断面属类水质;珠江水系北江武水郴州市梅田镇断面为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与砷。三、大气环境(一)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全省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8762亿标立方米。全省排放二氧化硫90.43万吨,比上年减少3.1%;烟尘44.32万吨,比上年减少9.8%;粉尘65.86万吨,比上年减少10.2%。详见表2。表2 2007年与2006年废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对比年份二氧化硫(万吨)烟尘(万吨)粉尘(万吨)总量工业生活总量工业生活2006年93.3676.6016.7649.1441.647.5073.352007年90.4373.9416.4944.3237.287.0465.86增减率() -3.1-3.5-1.6-9.8-10.5-6.1-10.2(二)大气环境质量 全省大气环境污染仍以扬尘和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二氧化硫(SO2)。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有所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二氧化硫污染仍然较重。酸雨污染略有减轻,但仍然呈现分布范围广、降水pH值低、酸雨频率高的特征。1、城市空气 我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略有下降,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娄底、怀化和吉首7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城市比例由64.3下降到50.0。受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影响,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和常德7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未达标。见图3。 图3 湖南省2007年度城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年均值示意图14个城市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的百分比分别为50.0、64.3、100。与上年相比,二氧化硫达标城市数减少了4个,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达标城市数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14个城市年均值范围为0.0470.134 mg/m3,全省均值为0.084 mg/m3 (2006年为0.085 mg/m3)。湘潭、岳阳、常德、株洲和长沙5个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其中湘潭市年均值最高,为0.134 mg/m3,超标0.34倍。 图4 2007年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示意图二氧化硫(SO2):14个城市年均值范围为0.0200.079 mg/m3,全省均值为0.054 mg/m3 (2006年为0.050 mg/m3)。湘潭、株洲、邵阳、衡阳、长沙、岳阳和常德7个城市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占统计城市数的一半。其中湘潭市年均值最高,为0.079 mg/m3,超标0.32倍。二氧化氮(NO2):14个城市年均值范围为0.0190.045mg/m3,平均值为0.028mg/m3( 2006年为0.030 m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4个城市综合污染指数的范围在1.0833.107之间,平均值为2.072,较2006年(2.058)略有上升。图5湖南省2007年度城市降水酸雨频率示意图从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永州空气质量最好,娄底、吉首和长沙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湘潭、邵阳和衡阳空气质量有明显下降。见图4。2、酸雨 全省14个城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污染,酸雨污染略有减轻,重酸雨(pH4.5)频率有所下降。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3.995.99,全省城市酸雨频率为63.7%,比上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见图5。 四、声环境质量图6 2007年度湖南省交通噪声示意图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和区域声环境质量大部分处于较好水平。14个城市中,13个城市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达到标准值,仅张家界1个城市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未达标。全省6个重点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83.3%。 (一)交通噪声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在65.8 dB(A)70.4dB(A)之间,平均值为68.2dB(A),达到国家标准值。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较好,无重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城市。全省交通噪声监测总长度为852.90km,超过70dB(A)的路长274.28km,占总长度的31.01%。各城市均有一定比例噪声超标路段。见图6。(二)区域环境噪声 14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范围为47.9dB(A)56.5 dB(A),平均值为53.1dB(A),与2006年持平。全省13个城市达到国家标准(55 dB(A)),永州(47.9 dB(A))声环境质量好。张家界(56.5dB(A))略高于国家标准,属轻度污染。全省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占85.8、好和轻度污染的城市各占7.1。图7 2007年全省区域环境噪声声源状况构成从全省城市声源构成来看,影响全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为生活噪声,占62.1%,交通噪声源占24.2%,工业噪声源占5.2%,施工噪声源占2.7%,其它噪声源占5.8%。见图7。 (三)功能区噪声全省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和张家界6个国家环保重点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噪声监测工作,共布设28个监测点位。全省6个重点城市功能区噪声范围为37.569.8 dB(A),达标率为83.3% (见表8) 。常德和张家界2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100%;长沙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较低,只有50%;其它城市功能区噪声达标率均在75%以上。全省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3.2分贝, 其它功能区噪声均达标。五、固体废弃物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559.73万吨,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5.19万吨,比上年增加9.7。全省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3428.27万吨,综合利用率为74.26%,比上年增加1.99个百分点。全省外排工业固体废物31.8万吨,比上年减少19.9%,其中危险废物排放量为735吨,比上年减少77吨。六、生态环境 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6个。年末全省建有自然保护区105个,比上年增加9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3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19.66万公顷,增加6.0%。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6.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七、措施与行动主要污染物减排2007年,通过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双下降”。益阳、大唐石门、华润鲤鱼江、株洲华银4家电厂老机组脱硫工程建成投产,大唐耒阳、华能岳阳2家电厂脱硫项目全面启动;关停了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火电、小造纸;加大执法力度,狠抓了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2007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与上年相比下降3.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2.0%。砷排放量70.4吨,与上年相比下降12.5%;镉排放量16.4吨,与上年相比下降11.5%。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全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保证金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同时进一步规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审批机构,未批先建、越权审批的现象得到控制,有效遏制了“两高一资”企业过快增长。全年省、市环保部门审批建设项目2655个,其中省本级294个;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106个,其中省本级20个。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了环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集中整治,通过两个阶段的整治,关停了 234家造纸企业,大大削减了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洞庭湖局部水质由整治前的类、劣类上升到类;进一步巩固花垣电解锰污染整治成果,花垣县清水江水质达到了类标准;启动了全省造纸企业污染整治行动,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全省造纸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年底已有496家造纸企业按方案要求实施停产整治,完成了第一阶段整治目标;株洲清水塘镉污染治理工程于2007年7月峻工,25口被污染水塘得到妥善治理;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永州石期河流域的环境整治继续进行,采选冶企业进一步规范;湘潭竹埠港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保护到2007年底,建成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厂27座,总处理能力达到223.4万吨/天,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6座,总处理能力达到9030吨/天,29个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6.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2.7。加大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全省7个地级城市使用了管道天然气,未能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城市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基本消除了生活用燃煤,减少了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重点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依法做好放射源的审批工作,全年共办理放射源、放射性药品和其它放射性同位素申购手续90批次,其中放射源624枚,放射源的转移、使用和送贮等环节得到有效监控。加强辐射安全许可前的现场检查工作,规范核技术应用单位的活动行为,全年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79个,到年底全省共有109个核技术应用单位获得省环保局颁发的许可证,5家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许可证。环保执法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7万人次,检查工业园区147家(次)、检查企业2.1万家(次),挂牌督办企业213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问题1007件。开展了对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的检查和环境风险排查,完成了对涉镉、涉铅、涉砷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自然生态保护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铺开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14个市州均完成了采样、制样工作,长沙、岳阳、株洲、湘潭等4个市完成了样品分析工作。长沙、怀化、张家界、常德、自治州等市州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完成了一批市县生态创建规划的编制,新宁县、绥宁县通过了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长沙、常德、郴州、怀化等市重点抓了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望城县雷锋镇、石门县壶瓶山镇、石门县子良乡等3个乡镇通过了国家验收。中挪洞庭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项目圆满完成。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开展了全省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项调查工作。全年共发放、换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8个。到年底已有4个市建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强化进口废物管理,对全省4家第七类进口废物定点加工单位进行了年度考核,取消了1家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单位,增补了1家满足要求的单位。完成了14个单位共26批次的进口废物审批工作。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湖南省20052007年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执行完毕。3年中,全省共投入资金52亿元,完成三年行动计划项目72个,占项目总数的78,其中2007年新增完工项目25个。按地区考核,株洲、常德、永州3市所列项目全部完成;按行业考核,24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整治项目全部完成;33个工业治污项目中,实际完成29个;32个城市环保基础设施项目中,实际完成17个;3个城市综合类项目中,完成2个。污染源普查省人民政府成立了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举行了普查工作启动仪式,编制了普查实施方案。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先后成立了相应普查机构、落实了专门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完成了重点污染源监测、普查对象的清查摸底、普查员及指导员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八、专题环境法制建设对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进行大量调研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经2007年6月29日省人民政府第107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发布。全年培训一线环境执法人员150人次以上,组织了全省第一期企业负责人环保法制培训班,培训企业负责人300多位。环保科技与产业组织编制并会同省科技厅联合发布了湖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