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师版)编印:储开梅 日期:201310-9【教学目标】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2、熟练掌握该考点的解题技巧。【复习重点】梳理诗歌的思想感情角度一: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考向探究】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典例分析】(20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题:分别概括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步骤二)颔联写了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步骤三)寄寓了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备考锦囊】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请给这首诗某几句拟一个标题二、答题步骤第一步,确定诗歌体裁,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了什么、概述内容,作答形式是“XX句(联)写了XXX”第三步,揭示诗歌主旨或诗人的思想感情。【巩固练习】1、(2013年湖北卷)临 江 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淮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朝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作画题诗时任山东淮县县令。 年伯:古时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亲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大,表尊敬。试题:试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步骤一)这是一首忧国伤时之作。(步骤二)“一枝一叶”原指竹子的枝叶,在风中“萧萧”而动,紧扣了“画竹”的画面,又紧扣了“卧听”的诗面,同时它比喻发生在老百姓中点滴小事。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作为地方官应该对老百姓的“一枝一叶”都要加以关心。(步骤三)表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角度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考向探究】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诗歌以表情达意为最终目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是对其表达技巧、形象还是语言的揣摩,都是为了解读诗歌的的思想感情。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更是加大了思想感情类试题的考查力度。【典例分析】例1 (2013年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金罍,泛指酒盏。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4分)例2(2009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试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却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变化?4分【参考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答题步骤】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巩固练习】1、(2013年湖南卷)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答: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2、(2009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题。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试题: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词中先详细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忙碌的场面:“处处忙”“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点出端阳风俗,洋溢着喜庆气氛。“空惆怅”是写作者触景生情的感慨:世人只知过节,却不知节日的历史内涵。下阕紧接上阕,叙述自己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赞颂。“总堪伤”是描写作者读罢离骚后的情态。“无人解”是写自己的孤寂落寞的处境。同时和上阕“空惆怅”照应。【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3、(2013年北京卷) 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憎,顾向平原笑。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1、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2、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问,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角度三:评价作者或别人的观点态度【考向探究】所谓“评价”,是指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评价。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示,在今天又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诗人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艺术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这是它与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的分野。作者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典例分析】(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试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这看法吗?答:同意。(步骤一)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步骤二)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步骤三)不同意。(步骤一)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定燕子翻飞,绿水环绕人家,虽富有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不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步骤二)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步骤三)【备考锦囊】一、常见的设问方式1、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2、诗人对XX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这首诗体现了XX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二、答题步骤第一种模式: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第二种模式: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巩固练习】1、(2009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姜 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 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试题: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解析】姜夔的这首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还鲜明地展现出一个人物形象。诗作写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幽恬静;后两句既写景又写人,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视富贵如浮云,远离尘嚣,沉醉于自然美景,怡然自乐。该题考查的是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鉴赏评价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解答此题需要全面理解诗意,命题者给出的注解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对范成大这个人物有所了解。根据题干的指向,把“人不到”中的“人”理解为趋炎附势的小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这是对范成大品格的称颂,是符合诗意的。把“人不到”中的“人”理解为泛指一般人,“人不到”则表明无人相扰的幽静,这种理解也是符合诗意的。作答这类开放性的评价题,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关键是要结合诗意说明理由,做到言之有理即可,但不可脱离诗意妄加评价。【参考答案】示例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示例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成大失势后的世态炎凉。2、(2008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注】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试题: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参考答案: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象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如结句所表达的: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知识储备】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术语解释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义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言在意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主题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常用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鉴赏重点景物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主题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思想感情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常见意象金河、玉(门)关、青冢、轮台、龟兹、黄河、黑山、楼兰、羌笛、阴山、孤城、疆场、沙场、燕山、匈奴、无定河、塞下、狼烟、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单于、吐谷浑、胡笳、胡、羌、羯、夷 李广(飞将军)、龙城、烽火、金鼓旌旗、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常见风格雄浑、恢弘、雄伟、浩瀚、雄伟、辽阔、壮美 雄奇、苍劲、高远、悲壮、豪迈。(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思想感情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常用的鉴赏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借古讽今(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四)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这类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一般而言:离愁是表达远离家乡时对家乡的亲人、友人的思念、人在旅途中孤苦寂寞之情(羁旅离愁)。别绪是指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感激。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常见意象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五)思乡怀远诗: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基本主题羁旅愁思:张继枫桥夜泊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常见的表达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六)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动车维修厂标准作业流程
- 2025-2030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精准度提升与临床价值评估
- 2025-2030非遗技艺传承视角下贵州糟辣椒产业化发展路径报告
- 2025-2030非洲猪瘟背景下饲用抗生素替代方案市场潜力评估报告
- 2025-2030青年公寓轻资产运营模式与品牌输出战略报告
- 2025-2030青年公寓会员制运营模式与增值服务开发报告
- 2025-2030防爆型电缆剪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场景拓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极材料稳定性提升技术路径分析报告
- 2025-2030钙钛矿光伏组件商业化量产障碍与突破路径报告
- 2025-2030费托蜡行业智能制造转型与数字化工厂建设方案研究
-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可下载)
- 高血压指南培训课件
- 设计文件更改管理办法
- 飞利浦录音笔VTR8000说明书
- 数字赋能教学课件
- 机器点钞技术课件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
- T/SFABA 1-2016食品安全团体标准天然食品用香精
- 返还房产协议书范本
-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美丽的菊花》课件
- DBJ50-T-200-2024 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