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归母语教育常识经典诵读大有可为合肥市行知学校 操北云一、“困”则思变近日国人一直在抱怨经济高速发展带来我们精神家园的荒芜,仿佛一刹那间,我们都成了弃儿,灵魂流离失所。无可挽回的道德沦落与社会溃败正在侵袭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及教育的光怪陆离、急功近利特别是语文学科的迷雾重重震颤着每一个教育人的心。请不要说我矫情,虽只是教育战线普通的一兵,作为敏感的神经末梢的我一直承受着语文学科地位日渐尴尬和窘迫、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跌宕起伏、颠沛流离中每一分每一秒的痛苦。众所周知,十年课改,语文是遭受诟病最多、争议不断的一门学科。她“地位崇高”,却又最被“轻视”;学科不受欢迎,老师不受待见。对学生而言,学与不学效果差不离;对老师而言,教好很难,“糊”容易。目睹现状,内心酸楚真是欲语还休,无处话凄凉。拼命调侃自己,调侃语文,调侃社会现状,调侃似乎成为我防备和抵御残酷现实的最佳手段。我明白嘲讽调侃、怨天尤人只是消极的逃避,懦夫的无奈之举,于事无补,于己无益。我清醒地认识到道德沦落、人心不古不是经济发展的错,正如脚磨破了不是鞋的错一样。语文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评价主观随意等等与我们语文人的不作为不无关系。许多有良知的教育人或奔走呼吁或实实在在地做了很多工作,引领我们奋斗前进,超渡苦海!与专家名师相比,我缺乏的恰恰是对教育对语文的自知自省深切关怀的执着精神。直面现实才是真的勇士。二、守住常识 语文学科举步维艰,是否因为我们一直舍本逐末,甚至“反常识”?我们的语文课堂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对有限的教材篇目肢解挖掘,条分缕析,反复训练,宝贵的课内时间被满堂讲霸占,有限的课外时间被各门作业压得动弹不得。学科的费时低效,积重难返的弊端亟待解决。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守护常识。捍卫语文学科尊严,从我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回归母语教育常识,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是破解当前困境,拨开重重迷雾的最佳选择。“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发起者李希贵语文“谜团”的方法看似十分简单:把学生自主阅读和大量阅读摆在语文课的首位;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三、有所作为首先,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开阔视野,并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乐意接受多元优秀的文化熏陶。近年来,我校在引领师生阅读上下足功夫,教师读书共同体、全体教师读书会、学生读书社团先后成立,校园读书蔚然成风。为了达到更加系统有效的阅读经典,学校集中优秀教师力量积极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2011年下半年,学校组织15位语文骨干教师成立经典诵读教材开发小组,开始艰苦卓绝的编选工作。历时近八个月,其间聆听专家指导、反复研讨、集思广益、五易其稿、三番校对。2012年金秋九月,散发着油墨香味有着清新面孔的经典日日诵按年级成功分发给全体师生。教材内容按“经典”“古诗文”“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四大板块,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低到高增加阅读量以及内容的深度、广度。第二,开设经典阅读课。我校周一周三下午最后一堂课是经典诵读课,为各班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时间保障。同时学校还配发了每生每天诵读记录本,记录本设置了“诵读书文名称”“诵读内容”“我的诵读感受”等记录栏目,既保证了科学规范地使用教材,又巩固了阅读成果。其中,“新书推介”“汇报交流”“诵读比赛”“百家争鸣”“百家讲坛”等既有保留节目又有更新的创意活动。第三,实施语文课堂大阅读。我们认识到语文课不是教师在“教”语文,而是学生在“学”阅读。这样应该遵循反三归一、质从量出的语文学习规律,把课内的大量阅读变为现实。这才是真正的“务正业”,应切实做好。我们必须把讲和练的时间狠下心“压缩”,把课时留给学生自主诵读经典。(除了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等)。经典诵读仅仅靠两节阅读课是不太现实的,寄希望于课外那是自欺欺人。韩兴娥老师总结开展海量阅读活动经验时说“没有一个学生愿意用一学期的时间读一本课本”。我们还要继续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吗?如何实施课堂内的大阅读?我做了几点尝试:1、以读促悟。读不是形式不是手段,而是语文本身。我一直坚信语文的味道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不仅课堂上激发学生读的热情,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下预习同样提出读的方式目标。(在养成习惯阶段,请小组互相督促或请家长签字。)2、主题拓展阅读。教材资源相对有限,把相同主题的经典文章整合编排推荐给学生阅读;搜集整理阅读篇目的背景材料或补充材料。这种阅读方式既增大了阅读量又拓宽了阅读视野,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3、读写结合。读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表达服务。课堂练笔是学语文的不二法门。但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弊病。首先学生要有表达的需要,其次要有话可写,最后老师要指导可供借鉴采用的方法。经典诵读系统工程必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浓厚的文化精神之基。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使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定人生的起跑线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上。多媒体时代,关注学生对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传媒技术飞速发展,读图时代快餐文化蔓延之势迅如猛虎,网络正在逐步覆盖学校和家庭,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给我们便捷的同时,又带来许多芜杂的海量信息,容易给青少年难以辨别而误入歧途,以致痴迷不能自拔,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