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相关信息 一、预习内容 二、学习过程 (一) 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特点。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永久性的或长期性的空间移动。按地理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随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重点要掌握当今人口迁移的特点。我们在学习掌握过程中,对人口迁移的概念要在理解基础上运用一些人口迁移的具体数据资料,绘出人口迁移形成的数量变化图表,探究国际间、地区间人口迁移的特点。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中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和个人对生活或职业的需求是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要注意用具体实例说明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并真正理解这些原因对人口迁移形成的作用。 (二) 课内探究 本部分内容多考核的是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的特点;中国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特点;通过情境实例,分析具体国家、地区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形成原因、对本地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我们在作答时要注意利用图表数据分析不同国家、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成因和后果,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给予的情境,正确判断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题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下图并分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 答案 (1)c (2)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人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后果: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解析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是其中考核的重点。本题以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和城乡构成为背景,考核对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成因和影响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第(1)小题较为简单,只要清楚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图示信息就容易得出答案;第(2)小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具有开放性特点,回答时思路一定要开阔,回答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要联系到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而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直接后果则要联系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来回答。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早期人口迁移的基本形式是逐水草而居,影响其迁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1c a太阳辐射 b矿产资源 c淡水分布 d地形 2我国黑河一腾冲一线以西的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6。下列关于其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2d 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 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d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 3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地区形成人口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 ) 3b a干旱灾害 b部族战争 c气候变迁 d蝗虫灾害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地区有 ( ) 4b a黄河、长江的上游地区 b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 c黄河、长江的下游地区 d东部沿海地区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之一是 ( ) 5d a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 b人口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c北美和大洋洲是人口大量迁出的地区 d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6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于 ( ) 6b a政治原因 b经济原因 c军事原因 d城市化和开发国土原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 ) 7a a从东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 b从西北部向大西洋沿岸 c从大西洋沿岸北段向太平洋沿岸南段 d从阿拉斯加向五大湖附近 8目前,一些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的原因主要是 ( ) 8ca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c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d农业提供不出更多的产品维护城市人口的增长9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正确的叙述是 ( ) 9a a欧洲由战前迁出区变为战后的迁入区 b战前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新大陆迁向旧大陆 c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发达国家迁向发展中国家 d非洲、拉丁美洲一直是人口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一直是人口迁入区10深圳能够吸引全国各地大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10aa设立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 b矿产资源开发,工矿业迅速发展 c毗邻香港特区,地理位置优越 d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优越二、综合题11读“伦敦、墨西哥城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回答:(1)a为 城;b为 城。11(1)墨西哥伦敦(2)a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a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因其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吸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形成城市化。 (3)b城市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3)b城人口变化幅度很小;城乡经济差别不大,相互之间交通便利,进入城市定居的人口增长缓慢。 12读“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示意”图,填表说明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原因: 时间 迁出地 迁入地 原因 历史上 19491984年 1985年至今 时间迁出地迁入地原 因历史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19491984年辽、鲁、沪、川除西藏外的其余省区国家开发内地、建设边疆1985至今内地贫困的山区农村沿海发达的大城市改革开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增多;城乡、地区间的经济差异13读下页“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1984年后,我国流动人口数呈逐步上升趋势? (1)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后,农民开始可以向集镇流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市各项不利于人口迁移、流动的政策逐步取消,如从粮油到生活资料的全面开放,彻底改变了80年代中期以前人口流动的种种障碍,使得人口流动起来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不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务工是他们最先的选择;我国长期各种政策造成的城乡,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客观上又是人口由中部、西部向东部流动的吸引力。因而形成了1984年后我国流动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 (2)1984年后,我国人口主要迁移方向如何? (2)1984年后,我国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行为目的是什么? (3)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性的,行为目的以务工经商为主;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能力拓展 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省有(写简称) 、 、 ;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是(写简称) 。1鲁豫苏 台渝 2ab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3,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3,其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 2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 3在ab线西北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 、 、 、 3乌鲁木齐兰州包头相关信息全球人口迁移的新趋向“国际难民”的迁移 与20世纪初人口流动不同的是,当今流动人口中难民所占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国际难民主要是由于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等原因而造成的大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1970年,国际难民为250万人,1993年为1 890万人。目前,仅中东地区就有350万巴勒斯坦难民,因战争多年流落在邻近的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 环境难民:是指因水灾、地震、干旱、森林毁坏等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而造成的难民。他们因原有的居住环境已无法生存而不得不迁移,如非洲撒哈拉地区的一些国家。 经济难民:若将“难民”一词定义放宽,把背离祖国外出劳动的人视为“经济难民”,则1995年达7 000万人左右。对于难民来说,最好的流向地是发达国家。这种以经济难民为象征的20世纪人口流动,向世界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问题。美国世界“人种大观园”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从19世纪初到现在,已有5 000多万移民从世界各地涌入美国。美国人口调查局1983年公布资料表明,美国人口中,各地移民的后裔人口数为:英格兰人4 950万,德国人4 920万,爱尔兰人4 000万,非洲人2 100万,法国人1 300万,意大利人1 200万,苏格兰人1 000万,波兰人800万,墨西哥人800万,荷兰人600万,亚洲人500万,其中华人200万。我国的国际人口迁移 历史学家认为,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沿海一带居民,有的为谋生或逃避战乱,有的被诱骗或暴力胁迫而开始移居海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南沿海大批破产农民迫于生计,背井离乡“下南洋”(今东南亚地区),以后又陆续移居世界各地谋生。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总人数已达3 000多万,其中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各有600多万;欧洲的华人华侨也有100多万,其中法国最多。 我国近代史上,被欧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西安市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注销申请表
- 2025建筑材料检测合同范本
- 可穿戴传感器的微型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洞察及研究
- 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洞察及研究
- 持续释放制剂的代谢动力学-洞察及研究
- 社交媒体在人造珠宝营销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工业元宇宙概念发展现状与制造业应用场景研究
- 2025-2030工业元宇宙平台搭建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元宇宙在装备制造远程运维中的场景落地难点分析
- 工业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 种植护理术中配合技巧课件
- 《组织行为学》课件-第1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 高炉大修总结课件
- 调动员工积极性工会课件
- 露天煤矿边坡课件
- 龙门吊吊装施工方案
- 单侧双通道UBE手术
-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件
-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医学课件医学课件
- 盾构关键参数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