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2.doc_第1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2.doc_第2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2.doc_第3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2.doc_第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课标解读课标:“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条“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本条“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就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学法指导一、本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本课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三、本课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影响课时建议:建议1时。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状态:巨大炽热的 1、太阳的概况: 主要成分: 和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反应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方式。(2)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主要在 微米之间。图1-9中a为 ,b为 ,c为 ,太阳辐射能量约50%集中于 且,且该区域波长在 之间。(3)太阳辐射的意义太阳为地球提供 ;太阳辐射维持着 ,为地球上的 ,大气运动和 提供了能量,影响着 的基础特征。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分层从内向外分为 、 、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和耀斑;分别位于 、 上。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的大小和多少。3、变化周期约为 。4、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1)太阳黑子活动影响 。(2)耀斑爆发产生的强烈电磁波,干扰地球高空的 ,影响 。(3)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 ;这些带电粒子轰击 的高层大气,产生 。要点解读: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辐射,可以说是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唯一的热源。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太阳的质量为1.989 x 1033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体积1.412 x 1033 cm3,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半径约为69.63万公里,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虽然如此,她在宇宙中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恒星。太阳的寿命约为100亿年,它形成于50亿年前,所以大约可以在维持五十亿年。太阳核心温度高达一千五百万度,核心质量约占太阳总质量的50%,半径约为太阳半径的10%,太阳99%的能量来源这里。太阳的能量主要由核聚变来提供:4个氢1个氦+能量+ 2个中微子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如下所示:太 阳 能风能波浪能等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生物能化石燃料光合作用地质作用水 能水 电 等水循环开发利用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能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不同纬度的热量差异赤道热量盈余热量输送两极热量亏损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太 阳 辐 射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 、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各纬度的太阳辐射随季节有所变化,但就当年辐射总量来看,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如撒哈拉沙漠太阳能丰富。 (2) 、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赤道地区多对流雨,阴天多,太阳辐射少;台湾岛、海南岛东南部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少。而西北部为山脉背风坡,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3) 、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故太阳辐射强。 (4) 、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如1月份,南极为极昼,北极为极夜,南极比北极的太阳辐射强。3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三、太阳活动及其影响1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如下图所示)各层太阳大气的特点:光球层:厚度最小,温度最低,亮度最高;日冕层:厚度最大,温度最高,亮度最低;色球层的厚度、温度和亮度都介于光球层和色球层之间。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发生在光球层中,是指其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左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为11年。、耀斑:发生在色球层中,是指某区域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增亮的班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周期为11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射电干扰电离层 1)黑子、耀斑增多 影响无线电通讯地磁场干扰 2)带电粒子流 产生“磁暴”现象捕获 3)带电粒子流 产生“极光”现象(两极地区)4)、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格归纳如下:层次位置概念厚度亮度温度活动标志对地球的影响光球里外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厚弱高黑子气候变化短波通讯色球光球外玫瑰色的大气耀斑磁暴日冕色外稀薄完全电离大气太阳风极光除外, 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方面:(1)不利:高能带电粒子会损坏航天器、危害航天员健康;高峰期时引发流感,影响人的心血管功能。与地震灾害的发生有关联性。(2)有利:美丽的极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磁暴发生时,有助于地质学家进行地下勘探。考点剖析考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例1 2001年4月15日,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迅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卫星的运动没有影响解析: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在大约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电磁波对人造卫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形成极光,但耀斑爆发几分钟后不一定极光就变得格外绚丽。答案:a例2: 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解析: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大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释放出大量的能,所以本题答案是c。答案:c例3:.2000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前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到再次活动高峰期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解析:本题主要检查对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理解能力。太阳活动在各层中的表现不同:光球层主要表现为黑子,色球层为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为太阳风。太阳活动影响强的年份叫太阳活动高峰年,前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到下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的平均周期为11年。太阳活动强烈时,耀斑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射到地球,引起大气电离层(离地面80500km高度范围内)扰动,影响无线电通讯,而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答案:bd例5. 下列能源中,能量来自太阳辐射的是(多选) a、天然气 b、水能 c、地热 d、潮汐能解析:天然气是古代生物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水能是水循环的一个环节,其根本能量正常浪基面于太阳能。地热能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在地表面的显示;潮汐能是日月引潮力的结果。答案:a b 例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是 ( )(a)产生潮汐现象 (b)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c)诱发火山喷发和地震 (d)产生“磁暴”现象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同学对太阳活动的了解,特别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有哪些。从四个选项中看,a选项的潮汐现象与太阳有关,它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引力造成,而非太阳活动的影响,b选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直接影响,由于太阳黑子的频繁出现以及耀斑的爆发,使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到地球的大气层中,干扰了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使地面的短波通讯中断,c选项是属于地质现象,是由于地质作用而导致的,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大,d选项是属于受太阳活动影响而产生的现象,大量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大气层,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使指南针的指针剧烈摆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我们称之为磁暴。所以正确选项为b、d。答案:b、d。例7读“北半球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图”,分析回答:(1)图中 线表示夏半年, 线表示冬半年, 线表示全年的变化。(2)夏半年中,高低纬度之间的太阳辐射量相差 ,原因 。(3)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 (地形区),最少的是 (地形区)。(4)从图中分析可知,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大小的主要原因是因 和 导致的 大小的变化。解析:(1)全年的变化是反映冬夏相加的总和;夏季自然比冬季多。(2)太阳辐射的分布有纬度变化,也有季节变化,夏半年纬度越高,昼越长;低纬太阳高度角大,高纬太阳高度角大。(3)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大,如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地势高。则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辐射强。(4)纬度、季节、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地势高低、云量的多少是影响太阳辐射的次要因素。答案:(1)b c a (2)小 高纬白昼长,低纬太阳高度角大 (3)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4)纬度 季节 太阳高度角变式训练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a化学反应 b.核裂变反应 c核聚变反应 d放射性衰变2、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地热 b水能 c煤炭、石油 d天然气3、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属于太阳活动的哪种类型,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 )。a、太阳黑子 日冕层 b、耀斑 色球层c、太阳黑子 光球层 d、耀斑 日冕层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中国、美国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回答46题。 4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5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6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7日本气象专家认为极端气候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日本现代周刊上有一篇文章这样介绍:一种天体活动似乎也会对地球产生影响,那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正好从今年夏天开始,太阳黑子的活动达到了最大。太阳黑子的活动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11年前的1988年,日本遭受冷夏的袭击,美国和欧洲却遭受酷暑和干旱的煎熬。在意大利,由于炎热而造成铁路变形、列车脱轨。美国从4月中旬到8月为止,几乎滴雨不下,密西西比河的水面不断下降,连船都无法行驶。根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它的形成原因是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它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2)一般认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3)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而从图28上可以看出,1960年是一个太阳活动高峰年,文章中说1988年又是峰年,对此应怎样解释?(4)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无线电通信?答案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时)知识清单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气体球、氢和氦、核聚变2、太阳辐射(1)电磁波、(2)0。154。0微米;紫外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