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2《水的运动》教学设计3.doc_第1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2《水的运动》教学设计3.doc_第2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2《水的运动》教学设计3.doc_第3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2《水的运动》教学设计3.doc_第4页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教案:2.2《水的运动》教学设计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 水的运动课标解读: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学生情况分析:以学过的知识:降水的形成原理、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的概念;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世界海陆的分布;气旋与反气旋;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未学过的知识: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分布、海洋污染及交通等方面的影响。教材分析:1、本章课标要求节课题课标要求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本章在模块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生命生存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水循环动力来源与太阳辐射,其循环过程既要借助大气的运动,也借助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表高低起伏,同时在其循环过程中使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发生了转换与迁移,也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海洋所覆盖,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必将对其他地理环境要素产生巨大影响。本章内容放在整个教材的第三章,旨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规律,初步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性观念。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3、本章总体教学目标说出地球上的主要水体和陆地上的主要水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水体及其数量。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资源观4、本章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水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水循环不仅将地球上的各种水体联系起来并维持着其水量的动态平衡,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而且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也联系起来,使其物质和能量发生了转换与迁移。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水体是海洋,洋流的性质与分布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会产生重大影响。难点: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并且能理解水循环是地理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形式之一。2理解洋流的形成和洋流的分布规律。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5通过绘制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培养动手能力。教学重点:水循环、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地理影响。教学难点:水循环的意义、洋流的成因、洋流分布规律。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探究式;问题导学式。 教学过程:第二节 水的运动 水循环教学过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句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还可以举出其他诗句吗?教师提问;“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从地理学的角度正确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第一课时水循环【板书】水循环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水循环的过程并思考;1、从课件中可以看出,从水循环的发生领域来看,水循环可以分哪几类?教师归纳: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看书p47图2-2-3自然界的水循环,结合课件考虑: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3、带着学生在黑板上绘制水循环示意图4、结合课本文字归纳出水循环的定义:学生思考并回答:河水的流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观看课件并思考学生回答: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陆地之间。学生回答: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学生参考课本p47图,在笔记本上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用有趣味的诗歌引入,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练习巩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对洋流分类不做要求,具体洋流名称不做要求,了解洋流性质。展示p47图224,世界洋流分布图、资料(印尼海啸)、月相与潮汐课件。过渡:各种水体运动形式中,洋流对环境影响最大,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提问:图中风带与洋流的流向有什么样的关系?提问:北大西洋暖流为什么能够深入北冰洋而北太平洋暖流不能进入北冰洋。大西洋的南赤道暖流到达巴西后会分成两职支。提问:北太平洋暖流为什么向南有分支。总结:洋流流向影响因素:风海流,陆地轮廓,地转偏向力。读p49失而复得的旅游鞋观察图片说出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分析世界洋流分布图,总结洋流概念。画气压带与风带图,对比世界洋流分布图。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回答。观察北太平洋回答总结: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引入海水的运动明确海水运动的形式。明确洋流概念。了解洋流形成的原因。了解洋流流向的影响因素。同上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对洋流分类不做要求,具体洋流名称不做要求,了解洋流性质。提问:图中洋流为什么有两种颜色,注意它们分别流动的纬度方向。习题巩固:若图中a处有一支洋流,判断此图位于南北那个半球?图中洋流性质如何?如果此图出现在太平洋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说出名称。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讨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提问思考:在极地东风条件下,海水应如何运动。讲授:由风海流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推论,中高纬洋流模式图的形成读图回答总结洋流分类标准:寒流:高纬流向低纬暖流:低纬流向高纬20 15a对照气压带风带动画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动画图,总结各大洋洋流分布规律(绘制中低纬洋流模式图)分组总结汇报:画反气旋图,对比洋流模式图总结出中低纬洋流分布规律。完成全球洋流模式图。了解洋流分类。加深对寒暖流的理解运用地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学生思维拓展,规律演绎。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对洋流分类不做要求,具体洋流名称不做要求,了解洋流性质。提问:在北半球有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有没有?为什么?总结:西风漂流。提问:北印度洋洋流名称是什么?与什么有关?其流向是什么?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思考回答。了解季风洋流规律。板书设计:海浪海水的运动潮汐概念洋流影响因素:盛行风,陆地轮廓,地转偏向力分类:寒暖流中低纬反气旋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高纬气旋型大洋环流 南半球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巩固作业:教参活动三:p69 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新探索:教参活动二:p69 神奇的密度流。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导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归纳出了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我们要学习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在了解了洋流分布的规律之后,对于指导我们生产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见教参课件气候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第4张幻灯片)问题: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为何种气候类型?问题:请同学们运用手中的教科书或地图册查找流经这两地的洋流分别是哪两支洋流,并注意洋流性质。布置讨论1:造成这两地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由这种原因形成的热带沙漠气候,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是否也有分布?如果有,都分布在那里?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考并回答问题。查找、观察两支洋流。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汇报成果。培养学生使用地图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对洋流分类不做要求,具体洋流名称不做要求,了解洋流性质。幻灯展示案例1:人教版教材63页图3.6“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请同学自学3分钟案例后提问:1. 卑尔根的地理纬度大约是多少,1月份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度?2. 请说明造成55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的原因。拓展练习:1. 请你推测比较勘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的状况。2.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巴伦支海,是北冰洋沿岸的最大,自然条件最好的海军基地。摩尔曼斯克港成为北极圈内的终年不冻港,请分析原因。布置讨论2:探索欧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气候范围比北美西岸的温带海洋气候范围的的原因。学生自学案例,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求真求是的学习习惯。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其分布规律,对洋流分类不做要求,具体洋流名称不做要求,了解洋流性质。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布置讨论3: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226和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229(在同一幻灯片中),观察并分析世界洋流与世界渔场分布的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渔场的原因。2.上升流处容易形成渔场的原因。并将两幅图片重合,验证结论。展示幻灯片(教参70至71页)“哥伦布两次航海图和相关资料”问题:哥伦布为什么第二次去美洲所用时间短?展示案例2:“非洲东海岸海鸟死亡事件”试分析海鸟死亡原因。学生归纳总结出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归纳出洋流对世界渔场分布的影响。归纳总结出顺流加速、逆流减速的原理。学生思考回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推理判断问题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