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案例.doc_第1页
学校管理案例.doc_第2页
学校管理案例.doc_第3页
学校管理案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管理案例要办好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办学目标,其决定性的因素是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职工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是学校管理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和实现教师使用上最优控制的标志。因此,学校领导应致力于使每一个教职工都能理解学校办学的目标、办学宗旨、价值理念、存在的问题、改革策略的选择,使每一个教职工都学会从学校整体发展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工作,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目标,把自身的发展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高度融为一体。几年来,运用学校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能动性,努力培养一支肯学习、能尝试、重在参与、不断探究、敬业爱生、奋发向上、士气高昂、凝聚力强的教师队伍,在队伍建设中熔铸学校精神。一、基本情况石湾中学,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南部的偏远乡镇,生源是本地留守儿童。在生源质量、升学状况不理想的情况下,如何把学生“吸引来、留得住、教得好”?这是需要着力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上级部门对农村中学的财政投入逐步加大,我校的硬件建设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翻新装修了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配备了新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然而,在硬件建设上台阶的同时,软件建设却未能跟上去,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所谓“强教先强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首当其冲的重要问题,所以,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模式已显得非常必要,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二、学校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一】对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爱心的激发、永保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缺乏协作精神,因而依靠集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赢方面就软弱。没有理解社会办学,全民教育思想,因而正面宣传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够积极。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缺乏对优秀教师的为师敬业、爱业、精业方面的修炼;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注意养成并永葆优秀教师所具有的快乐心态和良好的教育习惯。(二)青年教师不能得到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指导,在实践中处于一种盲目或者说实效性不高的自我探索、彷徨状态。【三】中年教师则因度过了青年教师这一特殊时期,部分没有走出骨干(特色)发展之路的人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教师职业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谋生方式来对待,缺乏进取精神和动力。(四)领导班子不能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反而互相扯皮,造成教师群体缺乏凝聚力战斗力。三、问题解决方案与措施面对上述问题,必须对学校进行一番大调整、大改革。需要把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论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建章立制,促进学校和谐,提升教师工作动力与效力。在全校范围内建立全员岗位责任制度和量化绩效等相关的制度,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义务。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如果规章制度不健全就会产生“懈怠”现象。如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照样领,奖金照样拿”的管理体制下,随时都会出现这种“懈怠”现象。解决的基本办法就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工作责任制,个人分配与个人过程和绩效挂钩,与提拔晋级挂钩,提高个人工作积极性。虽然这不是绝好的办法,但是作为管理者,这也不失为是顺应管理科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所有规章制度都不是贴在墙上,写在纸上,摆样子让别人看的,必须落实在各项工作中,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每个教职工在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包括校长在内。校长的权力、职责、行为,要受师生监督,受制度约束,避免“一言堂”、“家长作风”、“独断专行”等不良作风。各项规章制度在管理运行中,还要不断修订、完善,以保持可行性。(二)利用管理激励理论,满足教师情感需求,提升群体凝聚力。就角色而言,领导者所要强调的往往是组织目标,教师所看重的往往是个人目标。教师的个人目标与领导的组织目标常常会不一致,有时甚至会互相悖逆。精明的领导往往在强调组织目标的同时还十分注意照顾并满足教师的个人目标,尽量使两者协调统一起来。比如:我们提倡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但也不可忽视作为自然人教师的个体欲念和利益;我们提倡服从工作的需要、服从学校的螺丝钉精神,但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尽量满足下属正当的个人欲求是合乎天理人性的,是正当的,也是无可非议的。只有把精神追求与个人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使下属愉悦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形成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一个好的学校领导,在做好下属思想工作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下属的个人欲求,关注下属的个性成长,这样才能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理想的人际氛围和工作氛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实现自我价值、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是其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能简单地进行物质化,其实大部分教师渴望赏识、渴望尊重、渴望成功。教师这个群体,往往十分敏感、多情,他们在工作中有成功的快乐,有挫折的失意,有获得认可的喜悦,也有遭受人家非议的苦恼,盼望校长能不能给予合情合理的帮助,哪怕是一句公道话都好。应该说,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也都有短处。但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要用欣赏的眼光看老师。如果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事事都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老师,那么,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就会产生摩擦,关系就会紧张,甚至愈演愈烈,这很容易降低教师队伍这个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这不仅是做校长的不幸,更是学校事业的悲哀。所以,校长要为教师才华的展现和锋芒的显露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为教师自信心理、成功心理的满足创造条件。“校长把我当人看,我给校长当牛干;校长把我当牛看,我什么事情也不想干”,这就是教师最渴望赏识和尊重的最直白的最朴实的心理描述。所以说,校长在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注重情感因素的影响。感情激励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人倾注真挚的、炽热的感情。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感情激励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关怀。关怀能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效应,提高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密切学校领导者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心理源泉来自于他们的需求,学校领导必须首先要了解、分析教师的各种需求,要十分重视和关心教师的合理需要的满足,要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把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作为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根据教师需求的特点对教师进行正确的动机诱导,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学校每一位领导在学校管理中必须注意“情感”投资,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校可以建立类似“五必访制度”:教师生病、产假必访;婚假、丧假必访;家中发生意外事故必访;直系亲属中生病必访。学校为住校教师改善住宿条件,过年过节学校领导与教师团聚同乐,外地教师教师回家探亲送上一点土特产表表心意,事情虽小,却大大促进了干群之间、教师之间的融洽亲情,增强了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三)让教职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激励其主动自觉发展。1、能得到更多的决策方案。领导者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最后博采众长,修改最终的决策方案,这样的决策保能使大家认同执行。2、能促使教职工自觉树立责任意识。教职工看见领导那么信任自己,让自已参与议政议事,他们会更主动、积极、努力工作,责任意识更能自觉地树立起来。3、能满足教职工的心理需要。因为领导认同了有自己一份内容的决策,他们有了成就感,心理得到一定满足,更能自觉认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职业感和使命感。4、有利于决策内容的贯彻落实。因为有自己一份内容的决策,教工们对执行决策计划的具体措施没有理由持反对意见,更有利于决策内容的贯彻和落实。5、有利于干群关系的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